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管内移植物的研究历史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珺
景在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2期1136-1137,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移植物
介入
朴素
血管
腔内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纤维蛋白相关性EBV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种不同于慢性炎症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而特征明显的惰性肿瘤
被引量:
8
2
作者
Boyer D F
McKelvie P A
+2 位作者
de Leval L
解建军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5-745,共1页
目前,罕见部位局限性纤维蛋白相关性EB病毒(EBV)阳性大B细胞增生淋巴瘤已有报道。本组12例患者中位年龄55.5岁,男女比为3:1。12例纤维蛋白相关性EBV阳性大B细胞增生淋巴瘤中,镜下见淋巴瘤为偶发,包含3例心房黏液瘤,3例血管内...
目前,罕见部位局限性纤维蛋白相关性EB病毒(EBV)阳性大B细胞增生淋巴瘤已有报道。本组12例患者中位年龄55.5岁,男女比为3:1。12例纤维蛋白相关性EBV阳性大B细胞增生淋巴瘤中,镜下见淋巴瘤为偶发,包含3例心房黏液瘤,3例血管内移植物相关性血栓,2例慢性血肿和4例假性囊肿。病变均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EBV阳性
纤维蛋白
相关性
慢性炎症
肿瘤
惰性
血管内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
7
3
作者
汪忠镐
张小明
+4 位作者
李鸣
金炜
单平
谷涌泉
潘松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移植物腔内治疗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 方法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12月 ,在DSA监视下 ,以血管腔内微创法治疗 136例大动脉疾病 ,包括夹层动脉瘤 116例、真性胸主动脉瘤 11例、假性胸主动脉瘤 7例、...
目的 探讨血管移植物腔内治疗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 方法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12月 ,在DSA监视下 ,以血管腔内微创法治疗 136例大动脉疾病 ,包括夹层动脉瘤 116例、真性胸主动脉瘤 11例、假性胸主动脉瘤 7例、主动脉缩窄 2例。最低位病变位于腹腔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之间。 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 6例 (4 4 % )。在 1枚腔内移植物到位后仍有内漏 2 5例 ,其中 2例经球囊扩张后消失 ,余 2 3例经再次植入支架移植物后内漏消失 18例 ,3例在复查中自动消失 ,2例为 1年以上的Ⅰ和Ⅱ型内漏。发生后期内漏 2例 (因移植物移位和病变发展各 1例 )。随访 1~ 4 2个月 ,平均 11个月 ,死亡 5例 (4例死因与原发病的治疗无关 ,1例为多发性胸主动脉瘤复发 ) ,失访 11例 ,114例存活。 结论 微创方法治疗高风险的大动脉病变相对安全有效 ,似有良好发展前景 ,但所用装置和释放方法有待改进 ,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夹层动脉瘤
血管
腔
内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内移植物的研究历史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珺
景在平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暨全军血管外科中心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2期1136-1137,共2页
基金
全军杰出人才基金 (98J0 0 5)
上海卫生系统百人计划基金 (97BR0 4 7)资助项目
关键词
血管内移植物
介入
朴素
血管
腔内疗法
分类号
R54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纤维蛋白相关性EBV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种不同于慢性炎症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而特征明显的惰性肿瘤
被引量:
8
2
作者
Boyer D F
McKelvie P A
de Leval L
解建军
张仁亚
机构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病理科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5-745,共1页
文摘
目前,罕见部位局限性纤维蛋白相关性EB病毒(EBV)阳性大B细胞增生淋巴瘤已有报道。本组12例患者中位年龄55.5岁,男女比为3:1。12例纤维蛋白相关性EBV阳性大B细胞增生淋巴瘤中,镜下见淋巴瘤为偶发,包含3例心房黏液瘤,3例血管内移植物相关性血栓,2例慢性血肿和4例假性囊肿。病变均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EBV阳性
纤维蛋白
相关性
慢性炎症
肿瘤
惰性
血管内移植物
分类号
R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
7
3
作者
汪忠镐
张小明
李鸣
金炜
单平
谷涌泉
潘松龄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浙江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11-14,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血管移植物腔内治疗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 方法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12月 ,在DSA监视下 ,以血管腔内微创法治疗 136例大动脉疾病 ,包括夹层动脉瘤 116例、真性胸主动脉瘤 11例、假性胸主动脉瘤 7例、主动脉缩窄 2例。最低位病变位于腹腔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之间。 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 6例 (4 4 % )。在 1枚腔内移植物到位后仍有内漏 2 5例 ,其中 2例经球囊扩张后消失 ,余 2 3例经再次植入支架移植物后内漏消失 18例 ,3例在复查中自动消失 ,2例为 1年以上的Ⅰ和Ⅱ型内漏。发生后期内漏 2例 (因移植物移位和病变发展各 1例 )。随访 1~ 4 2个月 ,平均 11个月 ,死亡 5例 (4例死因与原发病的治疗无关 ,1例为多发性胸主动脉瘤复发 ) ,失访 11例 ,114例存活。 结论 微创方法治疗高风险的大动脉病变相对安全有效 ,似有良好发展前景 ,但所用装置和释放方法有待改进 ,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关键词
主动脉
夹层动脉瘤
血管
腔
内移植物
Keywords
Aorta
Dissecting aneurysm
Endograft
分类号
R654.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管内移植物的研究历史
赵珺
景在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纤维蛋白相关性EBV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种不同于慢性炎症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而特征明显的惰性肿瘤
Boyer D F
McKelvie P A
de Leval L
解建军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
汪忠镐
张小明
李鸣
金炜
单平
谷涌泉
潘松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