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洪绍彩 梁衍时 +4 位作者 尹瑞兴 赵焕堂 刘顺华 陶新智 黄学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 ,对 62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进行检测 ,同时测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C 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变化 ,服普罗布考 0 5 g ,...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 ,对 62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进行检测 ,同时测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C 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变化 ,服普罗布考 0 5 g ,每日 2次 ,4周后再次复查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分析治疗前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FMD)与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①FMD与肱动脉内径的基础值、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0 495、-0 780、-0 410和 -0 415 ,P分别 <0 0 1、0 0 1、0 0 5和 0 0 5 )。②FMD的改善程度与治疗前的FMD呈显著正相关(r =0 764 ,P <0 0 1) ,与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C 反应蛋白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0 660、-0 5 65和 -0 43 0 ,P分别 <0 0 1、0 0 1和 0 0 5 )。结论 :高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及C 反应蛋白为致FMD障碍的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气化痰活血方对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葛昭 任秋安 +4 位作者 任思霖 周梦雪 李默涵 宁旭瑾 王贤良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2-1312,共11页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活血方对冠脉微循环障碍(CMD)大鼠冠状动脉微血管血栓阻塞程度的影响,探究其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及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经心...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活血方对冠脉微循环障碍(CMD)大鼠冠状动脉微血管血栓阻塞程度的影响,探究其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及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经心尖部向左心室注射月桂酸钠1 mL/kg(质量浓度1 g/L)建立大鼠冠脉微循环障碍模型,造模24 h后随机处死5只大鼠,摘取心脏,留取心肌组织标本,经苏木精-伊红(HE)病理切片显示大鼠冠状动脉微血管均有血栓形成,确定造模成功。将剩余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理气化痰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尼可地尔组及缬沙坦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冠状动脉微血管血栓阻塞程度、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理气化痰活血低、中、高剂量组可改善CMD大鼠冠状动脉微血管血栓阻塞程度,显著降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P<0.001)及内皮素-1(ET-1)浓度(P<0.05),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力(P<0.001)、谷胱甘肽(GSH)含量(P<0.001)、NO浓度(P<0.05)、NO/ET-1比值(P<0.05)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P<0.05),抑制CMD大鼠心肌组织及内皮细胞凋亡。结论:理气化痰活血方可改善CMD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及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冠脉微血管血栓形成,抑制细胞凋亡,发挥改善冠脉微血管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化痰活血方 冠脉微循环障碍 冠脉微血管血栓 血管内皮功能 细胞凋亡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AH1/ADMA促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素雅 陈慧丽 +2 位作者 彭锦鸿 李年生 江俊麟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7,共10页
目的探讨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1(dimethylarginine dimethylamino hydrolase 1,DDAH1)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及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水平;Hoechst法检测细胞凋... 目的探讨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1(dimethylarginine dimethylamino hydrolase 1,DDAH1)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及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水平;Hoechst法检测细胞凋亡;Real-time PCR法检测DDAH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DDAH1、LC3-I和LC3-II蛋白表达;线粒体探针Mitotracker与LC3细胞免疫荧光共定位法检测线粒体自噬水平;高效液相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水平。结果高糖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48 h明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增加活性氧产生,促进细胞凋亡;高糖下调LC3-Ⅱ/LC3-Ⅰ蛋白表达,减少Mitotracker与LC3共定位,抑制线粒体自噬。自噬抑制剂3-MA或CQ加重高糖诱导的HUVECs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凋亡;自噬激动剂RAPA减轻高糖诱导的HUVECs线粒体损伤和凋亡。高糖下调HUVECs DDAH1蛋白表达,增加ADMA水平。DDAH1 siRNA抑制线粒体自噬,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细胞凋亡,而DDAH1过表达则促进线粒体自噬,减轻高糖诱导的HUVECs凋亡。结论高糖诱发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与其抑制DDAH1表达,增加ADMA水平,降低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1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功能障碍 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益心颗粒对AngⅡ联合高脂诱导小鼠微循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4
作者 靳文芳 张珍妮 +7 位作者 朱田田 蒋虎刚 王新强 任春贞 邢喜平 刘凯 李应东 赵信科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82-1990,共9页
目的明确芪参益心颗粒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调控氧化应激改善小鼠微循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ascula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VED)的作用机制。方法C57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芪参益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 目的明确芪参益心颗粒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调控氧化应激改善小鼠微循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ascula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VED)的作用机制。方法C57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芪参益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长期输注AngⅡ配合高脂饮食建立小鼠VED模型,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Carstairs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微血栓形成情况;Heidenhain染色观察心肌缺血情况;电镜观察内皮细胞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血清中EMPs、ROS、NO、ET-1、TF、TM、VWF、TXA2含量;化学法检测MDA、SOD、GSH-Px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CD34检测心脏微血管密度及Nrf2、Keap1、HO-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Keap1、细胞质Nrf2及细胞核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芪参益心颗粒可有效改善小鼠心功能,缓解内皮细胞及内皮功能损伤,上调血清NO水平及SOD、GSH-Px活性,下调ROS及ET-1、VWF、TXA2、TF、TM、EMPs等血管炎症损伤因子表达,增加CD34、Nrf2、HO-1阳性计数及微血管密度,抑制MDA、Keap1、细胞质Nrf2蛋白表达,提升核内蛋白HO-1、Nrf2表达。结论芪参益心颗粒可能通过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改善VED小鼠血管内皮损伤,从而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Nrf2/HO-1信号通路 芪参益心颗粒 氧化应激 AngⅡ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运动干预的血流剪切力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时文霞 谢军 +4 位作者 何玉凤 李旭龙 白爽 韩晓伟 唐东辉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4,共14页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初始环节,血流剪切力是影响血管内皮的重要血管力学因素,在维护血管内皮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流剪切力能够激活下游信号转导、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直接影响内皮细胞形态、代谢和炎症表型,促进血...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初始环节,血流剪切力是影响血管内皮的重要血管力学因素,在维护血管内皮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流剪切力能够激活下游信号转导、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直接影响内皮细胞形态、代谢和炎症表型,促进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运动作为一种非临床干预疗法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血流刺激,对血管内皮功能产生积极作用。研究通过综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产生、血管内皮功能运动适应和血流剪切力之间的量效关系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总结了不同方式、时间和强度的运动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的独特血流剪切力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剪切力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其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肇泽 焦好 +2 位作者 陈颖 郭向阳 李正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44-1451,共8页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脑内小血管异常所致的脑组织局部病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当前其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影像学检查。脑血管中的内皮细胞(ECs)可在维持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调节脑血流,以及神经血管耦合等方面...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脑内小血管异常所致的脑组织局部病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当前其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影像学检查。脑血管中的内皮细胞(ECs)可在维持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调节脑血流,以及神经血管耦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显示,ECs功能障碍在CSVD病理改变中发挥重要的诱发和媒介作用,甚至可能是其发病的关键始动环节,且ECs功能障碍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与CSVD的严重程度有关。本文综述ECs功能障碍在CSV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CSV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 血脑屏障 白质高信号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状结构域受体1通过调控NF-κB/NLRP3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为陈 何春远 +4 位作者 赵宗彪 张峰森 夏一淼 王法财 李婷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25-2332,共8页
目的 探究盘状结构域受体1 (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 1,DDR1)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 VECs),首先分为对照组(Control)、高糖诱导组(hi... 目的 探究盘状结构域受体1 (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 1,DDR1)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 VECs),首先分为对照组(Control)、高糖诱导组(high glucose,HG),采用33 mmol·L^(-1) D-glucose处理48 h构建HUVECs功能障碍。碘化丙啶染色(PI)检测细胞焦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IL-1β、IL-1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DDR1、NF-κB/NLRP3信号通路蛋白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随后,实验分为C ontrol组、HG组、HG+DDR1 NC组、HG+DDR1 siRNA组。转染DDR1 siRNA 24 h后观察HG对HUVEC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ELISA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LDH、IL-1β、IL-18水平;PI检测细胞焦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DDR1、NF-κB/NLRP3信号通路蛋白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HG组细胞eNOS含量降低,VCAM-1、ICAM-1含量升高,细胞活力及迁移能力降低,DDR1、p-NF-κB、NLRP3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且LDH、IL-1β、IL-18水平及细胞焦亡率均增加(P<0.05)。与HG组相比,DDR1siRNA能够促进eNOS分泌,降低VCAM-1、ICAM-1、LDH、IL-1β、IL-18水平,增加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降低p-NF-κB、NLRP3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HU VECs焦亡(P<0.05)。结论基因沉默DDR1能够改善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其机制与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变 内皮功能障碍 高糖 盘状结构域受体1 细胞焦亡 核转录因子-κB/NOD样受体蛋白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激活Nrf2/ARE通路改善慢性间歇性低氧诱导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被引量:2
8
作者 司胜勇 李虹漫 +4 位作者 缪思斯 韩肖 李治菁 韦朝俊 刘大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7-1844,共8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诱导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CIH大鼠模型,并用50、100 mg·kg^(-1)的GBE灌胃,检测各组大鼠尾动脉收...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诱导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CIH大鼠模型,并用50、100 mg·kg^(-1)的GBE灌胃,检测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HE染色检测主动脉组织形态;DAF-FM DA染色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ET-1、TNF-α、IL-6水平;DHE染色检测主动脉组织活性氧水平;试剂盒检测血清MDA、SOD、GSH-Px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组织VCAM-1、ICAM-1、细胞核Nrf2、HO-1、NQO1水平。结果GBE明显降低CIH大鼠的尾动脉SBP、ET-1、活性氧、MDA、VCAM-1、ICAM-1、TNF-α、IL-6水平,明显增加NO、SOD、GSH-Px、细胞核Nrf2、HO-1、NQO1水平。GBE明显改善CIH大鼠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结论GBE可改善CIH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降低血压,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ARE通路、抑制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Nrf2/ARE通路 慢性间歇性低氧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高血压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功能变化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预测意义
9
作者 金振一 崔兰 +1 位作者 秦孝智 沈铁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功能 冠状动脉支架术 再狭窄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疏肝起痿汤联合他达拉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肝郁肾虚型的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邵耀宁 谢福贤 +3 位作者 周玉媛 梁韶芳 李羽萍 袁绮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疏肝起痿汤联合他达拉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肝郁肾虚型的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E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他达拉非治疗,观察组予以益肾疏肝... 目的探讨益肾疏肝起痿汤联合他达拉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肝郁肾虚型的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E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他达拉非治疗,观察组予以益肾疏肝起痿汤联合他达拉非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评分、勃起质量量表(erectile quality scale,EQS)评分、勃起硬度(erectile hardness,EH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血清性激素[睾酮(testosterone,T)、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测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各项指标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与对照组(72.50%,29/40)比较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IIEF-5评分、EQS评分、EHS评分更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H和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疏肝起痿汤联合他达拉非治疗ED肝郁肾虚型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勃起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性激素和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肝郁肾虚 益肾疏肝起痿汤 他达拉非 性激素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勃起功能障碍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性研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郇荣 孙祥宙 +5 位作者 黄燕平 张亚东 刘贵华 姚凤娟 孙宇 邓春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8-42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损害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34例ED患者行病史记录,血睾酮、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检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损害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34例ED患者行病史记录,血睾酮、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检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并与对照组(1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34例ED患者中97例(72.4%)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值(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10%(7.46%±1.66%),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睾酮、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皮功能影响因素主要有吸烟和运动。结论:大部分青年、中年ED患者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下降相关,吸烟和缺乏运动可能是ED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内皮 血管 血管舒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及3种血管内皮损伤因子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和腔隙性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玺 吴兆鑫 +2 位作者 张道培 张永辉 张怀亮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8,共11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及3种血管内皮损伤因子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MH)和腔隙性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入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的CSVD患者,收集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及3种血管内皮损伤因子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MH)和腔隙性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入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的CSVD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颈动脉斑块、既往卒中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血管危险因素。根据患者是否合并VBD分为CSVD合并VBD组和CSVD不合并VBD组。患者入组后24 h内完成影像学评估,包括WMH严重程度(Fazekas量表评分1~2分为轻度WMH,3~4分为中度WMH,5~6分为重度WMH)、腔隙性梗死影像学特征及基于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测量的椎-基底动脉影像学参数(双侧椎动脉直径、基底动脉直径、基底动脉标准长度、基底动脉弯曲长度),将基底动脉直径≥4.5 mm或椎动脉直径≥4.0 mm定义为扩张,基底动脉标准长度≥29.5 mm定义为延长,基底动脉弯曲长度≥10.0 mm定义为弯曲,符合扩张、延长、弯曲中的至少一项者纳入CSVD合并VBD组。患者入组第2天检测血液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VD患者合并VBD的影响因素,及椎-基底动脉影像学参数和3种血管内皮损伤因子(IL-6、sICAM-1、vWF)对CSVD患者不同严重程度WMH和腔隙性梗死的影响。结果共纳入88例CSVD患者,年龄40~80岁,平均(64±10)岁,其中CSVD合并VBD组50例,CSVD不合并VBD组38例。(1)单因素分析显示,CSVD合并VBD组与CSVD不合并VBD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3种血管内皮损伤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男性、吸烟史)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656,95%CI:0.647~10.907,P=0.175)和吸烟史(OR=0.992,95%CI:0.255~3.866,P=0.991)均未增加CSVD患者合并VBD的风险。(2)双侧椎动脉直径、基底动脉直径、基底动脉标准长度在WMH不同严重程度、有无腔隙性梗死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WMH和中度WMH CSVD患者的基底动脉弯曲长度均小于重度WMH CSVD患者[分别为2.49(1.60,4.58)、5.24(2.28,6.02)、6.99(5.19,8.9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轻度WMH CSVD患者相比,中度WMH和重度WMH CSVD患者的IL-6、sICAM-1、vWF水平均更高;与中度WMH CSVD患者比较,重度WMH CSVD患者的IL-6、sICAM-1水平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腔隙性梗死的CSVD患者IL-6、sICAM-1、vWF水平均高于无腔隙性梗死的CSVD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校正了性别、年龄、吸烟史等混杂因素后,以轻度WMH为参照进行多因素Logistic有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IL-6(OR=2.358,95%CI:1.268~4.387,P=0.007)、sICAM-1(OR=2.077,95%CI:1.430~3.016,P<0.01)、vWF(OR=1.437,95%CI:1.058~1.951,P=0.020)水平是CSVD患者发生中度WMH的危险因素,也是CSVD患者发生重度WMH的危险因素(IL-6:OR=5.340,95%CI:2.555~11.163,P<0.01,sICAM-1:OR=16.004,95%CI:3.692~69.379,P<0.01,vWF:OR=1.748,95%CI:1.267~2.412,P=0.001);长基底动脉弯曲长度是CSVD患者发生中(OR=1.287,95%CI:1.032~1.603,P=0.025)、重(OR=1.639,95%CI:1.280~2.099,P<0.01)度WMH的危险因素。(5)校正了性别、年龄、吸烟史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有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IL-6(OR=1.536,95%CI:1.074~2.198,P=0.019)、sICAM-1(OR=2.066,95%CI:1.465~2.913,P<0.01)、vWF(OR=1.423,95%CI:1.078~1.879,P=0.013)水平是CSVD患者发生腔隙性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更长的基底动脉弯曲长度与CSVD患者更严重的WMH有关。IL-6、sICAM-1、vWF水平升高与CSVD患者发生腔隙性梗死及更严重的WMH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内皮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进 陈雯 +4 位作者 王风 林英忠 赵毅兰 王小燕 陈翠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12-1113,共2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lb)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根据有无微量白蛋白尿 ,将 5 2例CHD患者分为 2组 :Malb组 2 0例 ,无Malb组 3 2例。采用高分辨彩色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舒张功能 :反应性充血后血管舒张 ...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lb)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根据有无微量白蛋白尿 ,将 5 2例CHD患者分为 2组 :Malb组 2 0例 ,无Malb组 3 2例。采用高分辨彩色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舒张功能 :反应性充血后血管舒张 (FMD)、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舒张 (NID )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CHD伴Malb组吸烟、合并高血压者明显高于不伴Malb组 (χ2分别为 6 93和 5 68,均P <0 0 5 ) ;Malb组的FMD显著低于无Malb组 [分别为 ( 5 96± 0 5 3 ) %和 ( 6 3 2± 0 62 ) % ,P <0 0 5 ] ;血脂、NID等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伴有Malb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较无微量白蛋白尿者严重 ;Malb是微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 ;Malb可能是冠心病的又一预测标志和独立危险因素 ;吸烟、高血压病加重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尿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冠心病患者 CHD 血管舒张 吸烟 含服 合并 障碍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两次打击大鼠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于亮 段绍斌 +7 位作者 居来提 杨东鹰 邓明飞 樊晓静 吾买尔江 史志涛 刘郁 张增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67-970,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两次打击大鼠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动物模型,探讨黄芪注射液对MODS致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ODS组和治疗组。MODS组和治疗组复制大鼠MODS的动物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入黄... 目的通过建立两次打击大鼠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动物模型,探讨黄芪注射液对MODS致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ODS组和治疗组。MODS组和治疗组复制大鼠MODS的动物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入黄芪注射液,对照组和MODS组注入0.9%氯化钠溶液。分别在注射黄芪注射液和0.9%氯化钠溶液后24h,48h采集血液和心脏组织标本,测定大鼠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水平,心脏组织标本行光镜下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24h和48hCEC数量、NO、ET-1水平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MO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24h和48hTNF-α、ICAM-1、CK-MB、CK、LDH水平明显低于MODS组相同时间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两次打击致MODS模型大鼠的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明显的减轻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心肌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青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兰 牟建军 +5 位作者 杨睿海 杨军 王曼 褚超 谢冰清 董珍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4-578,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前期青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373名青年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血压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HBP组),高血压前期组(PHT组)和正常血压组(NBP组)。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性(F...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前期青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373名青年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血压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HBP组),高血压前期组(PHT组)和正常血压组(NBP组)。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性(FMD)以及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结果PHT组的IMT、baPWV值均高于NBP组(P均<0.05),但与HBP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PHT组的FMD水平高于HBP组(P<0.05),但与NBP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前期青年中,舒张压(β=-0.120,P<0.05)、体质量指数(β=-0.115,P<0.05)与FMD呈独立负相关;舒张压(β=0.146,P<0.05)、餐后2h血糖(β=0.147,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β=0.150,P<0.05)、腰臀比(β=0.126,P<0.05)与IMT呈显著正相关;收缩压(β=0.358,P<0.01)、腰围(β=0.254,P<0.05)、空腹血糖(β=0.155,P<0.05)、餐后2h血糖(β=0.152,P<0.05)、血尿酸(β=0.206,P<0.05)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β=0.099,P<0.05)与baPWV相关。结论高血压前期青年已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在高血压前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黄芪可改善肥胖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明锐 余叶蓉 邓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对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在体研究,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组、黄芪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每天灌胃黄芪液),6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并称量所有大鼠的腹腔内... 目的研究黄芪对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在体研究,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组、黄芪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每天灌胃黄芪液),6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并称量所有大鼠的腹腔内脂肪。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离体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或硝普钠的舒张反应;(2)离体研究,正常对照组和肥胖组各5只,以黄芪液孵育离体血管环,并与空白对照比较,观察黄芪对离体血管环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肥胖组体脂比较正常组明显增加,黄芪液灌胃6周明显减少肥胖组动物腹部脂肪堆积。肥胖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黄芪液灌胃6周可部分改善肥胖组动物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各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差别。肥胖组离体血管环经黄芪液孵育3h后,其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可明显改善。结论黄芪可改善高脂饲养喂养的肥胖大鼠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缓解胰岛素抵抗以及直接促使内皮细胞NO产生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肥胖 胰岛素抵抗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糖症对大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段文卓 王家富 +7 位作者 丁怡 宋秀媛 刘同美 王建英 侯建平 宫海民 唐朝枢 李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88-490,共3页
目的:复制高血糖症动物模型,研究高糖对大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血管功能检测、组织培养及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结果:①高血糖组血管乙酰胆硷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明显降低(P<001);②高血糖组血浆NO... 目的:复制高血糖症动物模型,研究高糖对大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血管功能检测、组织培养及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结果:①高血糖组血管乙酰胆硷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明显降低(P<001);②高血糖组血浆NO-2含量、主动脉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及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长期高血糖症可引起血管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EDRF/NO)系统出现严重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症 一氧化氮 血管 内皮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雪虹 张平洋 +1 位作者 王冲 王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212-3214,共3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肱动脉充血后反应性扩张(DTRH)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DTNG)。应用脉冲多普勒检...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肱动脉充血后反应性扩张(DTRH)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DTNG)。应用脉冲多普勒检测二尖瓣口血流及肺静脉血流频谱,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p)、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p)和两者之比(Ep/Ap)、E峰减速时间(DT)及心房收缩期肺静脉反转血流峰值速度(Ar)。检测等容舒张时间(IVRT)。将患者分为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Ep/Ap>1,Ar正常且DT和IVRT正常)和异常组(Ep/Ap<1或Ep/Ap>1且Ar异常或IVRT异常或DT异常)。结果:高血压病患者DTRH均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且左室舒张异常的患者DTRH较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的患者显著减小[(4.70±1.86)%vs.(7.38±2.42)%,P<0.01],而DTNG及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DTRH与Ep/Ap、Ep、Ap、Ar、DT、IVRT均存在有意义的相关性(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密切相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舒张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_α引起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惠铭 刘清行 +2 位作者 张国平 张明 沙志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40-941,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TNFΑ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恐惧情绪与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薛一涛 张颖 +2 位作者 苏文革 王世军 林海青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恐志因素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只SHR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SHR对照组和SHR恐志组,每组各10只;另设WKY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参照Takashi方法,通过测定3组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内... 目的探讨恐志因素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只SHR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SHR对照组和SHR恐志组,每组各10只;另设WKY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参照Takashi方法,通过测定3组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及观察胸主动脉壁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探讨恐志对SHR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 SHR恐志组大鼠的冻结时间较SHR对照组明显延长[(10.93±1.38)s比(3.95±0.58)s,P<0.01];与SHR对照组比较,WKY组大鼠的ET、VCAM-1和sICAM-1水平较低[(54.700±4.607)ng/L比(66.213±5.420)ng/L;(780.190±96.015)ng/L比(942.742±123.127)ng/L;(0.340±0.138)μg/L比(0.794±0.243)μg/L],NO水平较高[(44.200±1.733)μmol/L比(35.450±1.435)μmol/L],均为P<0.01;与SHR对照组比较,SHR恐志组ET[(71.348±4.764)ng/L]和NO[(37.020±1.280)μmol/L]水平升高(均为P<0.05),VCAM-1[(1040.746±140.803)ng/L]和sICAM-1[(0.847±0.192)μg/L]水平略高(均为P>0.05);与WKY组比较,SHR恐志组ET、VCAM-1和sICAM-1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均为P<0.01)。扫描电镜显示,3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形态均不相同:WKY组为正常大鼠胸主动脉壁内皮细胞形态;SHR对照组轻者内皮细胞基本上仍呈梭形,细胞膜呈条状撕脱,重者细胞皱缩变小,细胞膜损伤明显,并可见内皮下层的裸露区,无沉积物;SHR恐志组大鼠内皮细胞排列极度紊乱,细胞损伤严重,脱落较彻底,内皮层表面沉积物较多,被粗细不等、交错成网的纤维状物质包裹。结论恐志可以影响SHR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惧 高血压 血管内皮 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