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洪绍彩 梁衍时 +4 位作者 尹瑞兴 赵焕堂 刘顺华 陶新智 黄学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 ,对 62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进行检测 ,同时测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C 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变化 ,服普罗布考 0 5 g ,...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 ,对 62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进行检测 ,同时测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C 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变化 ,服普罗布考 0 5 g ,每日 2次 ,4周后再次复查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分析治疗前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FMD)与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①FMD与肱动脉内径的基础值、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0 495、-0 780、-0 410和 -0 415 ,P分别 <0 0 1、0 0 1、0 0 5和 0 0 5 )。②FMD的改善程度与治疗前的FMD呈显著正相关(r =0 764 ,P <0 0 1) ,与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C 反应蛋白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0 660、-0 5 65和 -0 43 0 ,P分别 <0 0 1、0 0 1和 0 0 5 )。结论 :高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及C 反应蛋白为致FMD障碍的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郭进 陈雯 +4 位作者 王风 林英忠 赵毅兰 王小燕 陈翠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12-1113,共2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lb)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根据有无微量白蛋白尿 ,将 5 2例CHD患者分为 2组 :Malb组 2 0例 ,无Malb组 3 2例。采用高分辨彩色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舒张功能 :反应性充血后血管舒张 ...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lb)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根据有无微量白蛋白尿 ,将 5 2例CHD患者分为 2组 :Malb组 2 0例 ,无Malb组 3 2例。采用高分辨彩色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舒张功能 :反应性充血后血管舒张 (FMD)、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舒张 (NID )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CHD伴Malb组吸烟、合并高血压者明显高于不伴Malb组 (χ2分别为 6 93和 5 68,均P <0 0 5 ) ;Malb组的FMD显著低于无Malb组 [分别为 ( 5 96± 0 5 3 ) %和 ( 6 3 2± 0 62 ) % ,P <0 0 5 ] ;血脂、NID等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伴有Malb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较无微量白蛋白尿者严重 ;Malb是微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 ;Malb可能是冠心病的又一预测标志和独立危险因素 ;吸烟、高血压病加重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尿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冠心病患者 CHD 血管舒张 吸烟 含服 合并 障碍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秦玲 杨晓英 +1 位作者 李洋 翟坤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6期431-432,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降脂作用和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42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变化;40例健康者作对照组.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在治疗前后进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降脂作用和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42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变化;40例健康者作对照组.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在治疗前后进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检测.结果 42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治疗前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为(3.66±0.72)%,较对照组的(13.18±1.23)%显著减弱( P<0.001);服用阿托伐他汀10~20 mg/d 8周后,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为(10.98±1.57)%( P<0.001),且血清胆固醇从(7.11±0.70)mmol/L降至(5.86±0.59)mmol/L( P<0.01).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阿托伐他汀不但有明显的降脂作用,而且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有明显的康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高胆固醇血症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兴华 马晓静 +4 位作者 罗集 邵建华 朱兴雷 唐元升 许法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抑制剂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 68例 ,对照组 69例 ,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 ,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功...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抑制剂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 68例 ,对照组 69例 ,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 ,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功能。结果 :冠心病组DD基因型明显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ACE各基因型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低于对照组 ,DD基因型最为明显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差异无显著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治疗后冠心病组各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 ,其中DD基因型改善最为明显。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与ACE基因I/D多态性相关。ACEI可以改善内皮功能 ,特别是对DD基因型患者改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超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对老年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翠瑛 竺清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  方法 :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组 )及Ⅱ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组 )各 2 0例 ,健康老年人 (老年对照组 )及健康青年人 (青年...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  方法 :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组 )及Ⅱ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组 )各 2 0例 ,健康老年人 (老年对照组 )及健康青年人 (青年对照组 )各 2 0例 ,在应用超声分别检测基础状态下、反应性充血时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的肱动脉内径 ,计算内径百分变化率进行比较。同时检测 2 4小时尿白蛋白浓度。  结果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老年对照组较青年对照组减低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原发性高血压组及糖尿病组均较老年对照组低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老年对照组与青年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原发性高血压组及糖尿病组均较老年对照组低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 ,硝酸甘油引起的舒张与尿白蛋白呈明显负相关 (γ =-0 89,P =0 0 0 1)。  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受损 ,超声可作为早期动脉硬化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高血压 糖尿病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老年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的相关性
6
作者 马孝湘 郑舒展 +1 位作者 范英 罗兴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33-733,共1页
大量研究证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浆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均能促进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生及发展。但老年EH患者血管FMD与EDLS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还不明确,也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老... 大量研究证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浆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均能促进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生及发展。但老年EH患者血管FMD与EDLS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还不明确,也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老年EH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探讨其和血浆EDLS浓度在老年EH患者中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老年高血压患者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 高分辨率超声 ED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超声检测
7
作者 马红 邓又斌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6期456-457,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DM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FMD 超声检测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贞 赵佳佳 +3 位作者 樊俊雅 张照 刘苗苗 张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7-439,共3页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已明确诊断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n=49)和体...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已明确诊断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n=49)和体外反搏组(观察组n=51,药物加体外反搏治疗,30 min/次,共30 d,总计60次)。入选对象均在入选当天及治疗结束当天检测血液中LP-PLA2水平,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及硝酸甘油片介导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MD)。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P-PLA2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FMD、NMD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LP-PLA2、内皮依赖型血管舒张功能及非内皮依赖型血管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 0.05);组间观察发现,观察组FMD、NMD的提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 <0.01),观察组的血浆LP-PLA2水平较对照组也有下降(P <0.01)。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在血流切应力的作用下,可降低患者LP-PLA2水平,并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多种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爱玲 马红 +3 位作者 王文丽 何佩 陈伟 屈娟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血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II(AII)、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方法采用超声肱动脉内径测量法,观察被动...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血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II(AII)、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方法采用超声肱动脉内径测量法,观察被动吸烟、主动吸烟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血流介导的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同时测定各组外周血NO、AII、TBIL、IL-6、TNF-α及CRP含量。结果三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被动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吸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被动吸烟组NO、TBIL浓度低于正常组(P<0.05);AII、IL-6、TNF-α、CRP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两组间各指标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被动吸烟导致健康青年人群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伤并引起机体多种细胞因子含量的改变,这些改变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被动吸烟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影响的超声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莹 吴相得 贾连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3期657-659,共3页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脑心通胶囊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ISH70例,年龄61~81岁,随机分为脑心通、硝苯地平两组,其中35例为脑心通组,在抗高血压药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脑心通胶囊;硝苯地...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脑心通胶囊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ISH70例,年龄61~81岁,随机分为脑心通、硝苯地平两组,其中35例为脑心通组,在抗高血压药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脑心通胶囊;硝苯地平组35例,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内服,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对比观察,并采用高频超声测定患者用药前后的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P<0.01与P<0.05),组间比较,SBP、DBP的下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脑心通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均P<0.01),而硝苯地平组TC、LDL-C下降不显著(P>0.05)。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FMD)值在脑心通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硝苯地平组差异亦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较脑心通组FMD改善程度优于硝苯地平组(P<0.01)。两组的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MD)用药前后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治疗期间未见脑心通胶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IS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脑心通胶囊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有益于ISH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超声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潘建生 方汉云 +2 位作者 庄国礼 李齐明 李碎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81-1683,共3页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心室功能、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CHF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等抗心衰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心室功能、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CHF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等抗心衰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倍他乐克治疗。治疗12个月后观察心功能临床疗效、左心室功能和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明显,总有效率达89.4%,显著高于对照组(73.3%)(P<0.05)。治疗组左心室功能与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贝那普利、倍他乐克治疗CHF有显著疗效,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贝那普利 倍他乐克 左心室功能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吸烟对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刘爱玲 马红 +2 位作者 王文丽 屈娟娟 陈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肱动脉内径测量法,观察被动吸烟、主动吸烟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血流介导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同时测定血清IL-6含量。结果:...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肱动脉内径测量法,观察被动吸烟、主动吸烟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血流介导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同时测定血清IL-6含量。结果:3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主、被动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2个吸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被动吸烟组血清IL-6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2个吸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动吸烟导致健康青年人群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伤可能与血清IL-6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被动吸烟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白细胞介素-6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黄芪可改善肥胖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明锐 余叶蓉 邓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对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在体研究,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组、黄芪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每天灌胃黄芪液),6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并称量所有大鼠的腹腔内... 目的研究黄芪对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在体研究,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组、黄芪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每天灌胃黄芪液),6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并称量所有大鼠的腹腔内脂肪。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离体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或硝普钠的舒张反应;(2)离体研究,正常对照组和肥胖组各5只,以黄芪液孵育离体血管环,并与空白对照比较,观察黄芪对离体血管环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肥胖组体脂比较正常组明显增加,黄芪液灌胃6周明显减少肥胖组动物腹部脂肪堆积。肥胖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黄芪液灌胃6周可部分改善肥胖组动物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各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差别。肥胖组离体血管环经黄芪液孵育3h后,其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可明显改善。结论黄芪可改善高脂饲养喂养的肥胖大鼠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缓解胰岛素抵抗以及直接促使内皮细胞NO产生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肥胖 胰岛素抵抗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内皮素-1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灵建 王文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19-521,共3页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机理及临床效果 ,观察其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内皮素 1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及胸痛发作时内皮素ET 1含量。结果 :活血化瘀法为主中药能降低血...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机理及临床效果 ,观察其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内皮素 1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及胸痛发作时内皮素ET 1含量。结果 :活血化瘀法为主中药能降低血浆内皮素ET 1浓度 ,调节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数 (8.4±4 .1) % ,比对照组 (4.2± 2 .1) %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有效机理是降低血浆内皮素ET 1浓度 ,保护内皮功能 ,说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心脏X综合征 内皮素-1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中医药疗法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慧青 孙宁玲 +3 位作者 杨松娜 朱天刚 潘咏梅 闫小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粥样斑块发生率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情况。方法 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 89例老年女性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 (FMD)、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结果 老年女性冠心...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粥样斑块发生率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情况。方法 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 89例老年女性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 (FMD)、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结果 老年女性冠心病组FMD较对照组明显减弱 ,分别为 (3.5± 3.1) %及 (7.6± 3.5 ) % ,P <0 .0 0 1,老年女性冠心病组及对照组IMT分别为 (0 .88± 0 .2 0 )mm及 (0 .6 5± 0 .2 3)mm ,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分别为 6 2 .2 %及11.4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B超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对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妍 刘闺男 刘艳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 3 5例作为试验组 ,正常对照组 2 5例。试验组患者进行 8周氟伐他汀 40mg/d ,口服治疗。对 3 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 3 5例作为试验组 ,正常对照组 2 5例。试验组患者进行 8周氟伐他汀 40mg/d ,口服治疗。对 3 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用药前以及用药 8周后的反应性充血时和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 ;同时采用生化技术测定其血清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水平。结果 :①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血清NO和NOS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P <0 0 1)。②经过 8周的氟伐他汀治疗后 ,试验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P <0 0 1)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以及血清NO及NOS水平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 :氟伐他汀在降脂的同时可以显著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其作用与其上调NOS的表达水平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高胆固醇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检测大动脉炎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梦堃 赵治 +1 位作者 倪光夏 韩景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技术对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测量61例大动脉炎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并进行对比分析。测量其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 目的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技术对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测量61例大动脉炎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并进行对比分析。测量其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血管活性物质的浓度变化。结果大动脉炎组较正常对照组EDD%明显减低;血浆NO水平明显降低;ET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动脉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超声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可作为监测早期大动脉炎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大鼠血管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的损伤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硕 杜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大鼠血管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用血管张力法测定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大鼠冠状动脉(CA)和肠系膜动脉(MA)的内皮舒张反应;测定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上清液中(HCAECs)中一氧化氮(NO)和...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大鼠血管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用血管张力法测定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大鼠冠状动脉(CA)和肠系膜动脉(MA)的内皮舒张反应;测定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上清液中(HCAECs)中一氧化氮(NO)和硫化氢(H2S)浓度,利用钙成像法检测钙库操纵性钙内流(SOCE)。结果100 mg/ml OxLDL预处理可明显减弱ACh诱导的大鼠CA和MA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反应;100 mg/ml OxLDL预处理24 h可显著地抑制HCAECs细胞中H2S生成,但对NO生成没有明显的影响;OxLDL对钙库释放Ca2+及其诱导的SOC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OxLDL可损伤大鼠血管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皮细胞中H2S生成和SOCE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损伤 钙池操纵性钙内流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消斑胶囊对血脂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玉霞 刘运芳 张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观察祛瘀消斑胶囊对血脂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62例痰瘀互阻型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AS)患者 ,服用祛瘀消斑胶囊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血脂的变化 ,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与3 5例健康人 (... 目的 观察祛瘀消斑胶囊对血脂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 62例痰瘀互阻型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AS)患者 ,服用祛瘀消斑胶囊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血脂的变化 ,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与3 5例健康人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AS组与对照组肱动脉基础内径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血脂指标 (TC和TG)差异显著 (P <0 .0 5~ 0 .0 1)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减弱 (P <0 .0 1) ,治疗后AS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AS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 ,TC、TG和LDL -C显著降低 (P <0 .0 5 )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改善 (P <0 .0 1)。结论 祛瘀消斑胶囊在调节脂质代谢的同时可明显改善AS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祛瘀消斑胶囊 痰瘀互阻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高频超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兴海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1,55,共3页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79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气功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6个月有组织的新编气功.八段锦健身锻炼。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运动组锻炼前和锻炼...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79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气功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6个月有组织的新编气功.八段锦健身锻炼。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运动组锻炼前和锻炼6个月后次日,安静空腹状态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展功能(EDD)和硝酸甘油(NTG)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展功能、血糖和血脂指标。结果:八段锦锻炼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糖和血脂指标的改善(P<0.05和P<0.01)。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气功·八段锦 2型糖尿病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