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杨阳 张文华 王万祥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3-712,共10页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55例患者术后标本及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ER-2、VEGF-A、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标志物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结果55例患者的癌组织中HER-2高表达15例(27.2%)、VEGF-A高表达23例(41.8%)、PD-L1高表达18例(32.7%),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HER-2表达组在肿瘤位置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VEGF-A表达组在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度、肿瘤位置、N分期、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PD-L1表达组在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疾病分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19-9水平、HER-2表达为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术前CA19-9水平、肿瘤最大直径、N分期、VEGF-A、PD-L1表达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HER-2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相比于HER-2低表达患者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HER-2、VEGF-A、PD-L1对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意义重大,是潜在的靶向治疗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HL-60细胞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少珠 陈铭珍 黄秀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2-267,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檗碱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影响。选用HL-60细胞体外培养,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6-96μg/ml)作用下,应用CCK-8法检测小檗碱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檗碱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影响。选用HL-60细胞体外培养,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6-96μg/ml)作用下,应用CCK-8法检测小檗碱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水平及细胞周期的分布;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VEGFR2 mRNA及VEGFR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小檗碱能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呈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随着小檗碱浓度增加,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同时VEGFR2 mRNA和VEGFR2蛋白表达减少。结论:小檗碱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改变HL-60细胞周期,下调VEGFR2 mRNA及VEGFR2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HL-60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白质损伤新生鼠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袁奇超 蒋犁 +1 位作者 朱丽华 虞大凡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室周围白质损伤中颅内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影响。方法选取出生后4日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和药物干预组。缺氧缺血...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室周围白质损伤中颅内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影响。方法选取出生后4日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和药物干预组。缺氧缺血和药物干预组幼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并吸入6%的氮氧混合气体2 h,假手术组幼鼠仅游离右侧颈总动脉。药物干预组脑室内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1次(0.6 IU/g体质量),假手术组和缺氧缺血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术后60、90 min脑组织中的ERK和磷酸化-ERK及术后2、4 d脑组织中的VEGFR2表达情况。结果术后60及90 min,缺氧缺血组磷酸化-ERK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P<0.05),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后磷酸化-ERK表达进一步上调(P<0.05)。术后2 d,缺氧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VEGFR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 d缺氧缺血组VEGFR2表达增加(P<0.05),药物干预组VEGFR2的表达较缺氧缺血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通过影响颅内ERK信号通路调节VEGFR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室周围白质损伤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Hox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和整合素ανβ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亮 刘旭盛 +3 位作者 张晓启 明佳 徐辉 程天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建立人巨噬细胞系U937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体外共培养模型,以刀豆蛋白A(ConA)作为U937激活剂,研究巨噬细胞调节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实验分4组:ECV-304、ConA+ECV-304、U937+ECV-304和ConA+U937+ECV-304。将ECV-304细... 目的建立人巨噬细胞系U937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体外共培养模型,以刀豆蛋白A(ConA)作为U937激活剂,研究巨噬细胞调节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实验分4组:ECV-304、ConA+ECV-304、U937+ECV-304和ConA+U937+ECV-304。将ECV-304细胞接种,待60%融合时按照不同的分组进行共培养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3H-TdR掺入试验检测内皮细胞DNA合成变化;RT-PCR技术检测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KDR和同源盒(homebox)Hoxb2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荧光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整合素受体ανβ3表达的变化。结果ConA激活的U937细胞可使内皮细胞S期、DNA合成明显增加(P<0.01);ConA刺激的U937细胞使内皮细胞VEGF受体KDR(0.879±0.003)、Hoxb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0.947±0.003)和整合素受体ανβ3的表达水平(10.26±1.73)明显上调(P<0.01)。结论ConA活化的巨噬细胞可通过影响内皮细胞的细胞周期、DNA合成、VEGF受体KDR、Hoxb2及整合素受体ανβ3的表达来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与基质的黏附,从而调节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Hoxb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整合素受体 刀豆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正畸牙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2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敏 孙新华 付春茂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在兔正畸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35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及实验1、3、5、7、14、21d组,每组5只。实验组动物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至切牙间拴结镍钛螺簧,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在兔正畸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35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及实验1、3、5、7、14、21d组,每组5只。实验组动物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至切牙间拴结镍钛螺簧,0.08N力拉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对实验标本行HE染色、VEGF、VEGFR-2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对VEGF、VEGFR-2表达的灰度积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牙周组织中VEGF及VEGFR-2有少量表达。实验1d组~7d组压力区VEGF及VEGFR-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牙周组织,有显著性差异,峰值均出现在5d组;实验1d组张力区VEGF及VEGFR-2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别;实验3d组~14d组张力区VEGF及VEGFR-2表达均高于正常牙周组织,VEGF的表达峰值出现在14d组,VEGFR-2的表达在7d组出现峰值。无论在压力区还是在张力区,VEGF与VEGFR-2的表达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在兔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VEGF及VEGFR-2的表达增强,VEGF与VEGFR-2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及VEGFR-2参与了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反义寡核苷酸对人乳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素军 郑晓玲 +4 位作者 林汝仙 张凤霞 任红 钟森 王升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KDR)反义寡核苷酸(asONs)在体外对人乳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4条KDR反义寡核苷酸(asON1、asON2、asON3、asON4)在体外对人乳癌细胞系MCF-7细胞增殖及KDR蛋白表达的抑...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KDR)反义寡核苷酸(asONs)在体外对人乳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4条KDR反义寡核苷酸(asON1、asON2、asON3、asON4)在体外对人乳癌细胞系MCF-7细胞增殖及KDR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asON4作用于MCF-7细胞后,Western-blot检测信号蛋白Bcl-2、Bax、P53表达的变化。结果asON1、asON2、asON3、asON4在体外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了MCF-7细胞的增殖,asON1、asON2、asON3、asON4以0.8μmol/L剂量给药54h后,均显著抑制了MCF-7细胞KDR蛋白表达。asON4作用54h后,MCF-7细胞Bcl-2表达下降,Bax、P53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KDRasONs在体外可抑制乳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反义寡核苷酸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对视锥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石珂 张倩 +2 位作者 赵璐 应红梅 汪昌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对视网膜视锥细胞的作用。方法 8周龄视锥细胞特异性敲除VEGFR2(cone-specific VEGFR2 knockout)小鼠(简称KO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对视网膜视锥细胞的作用。方法 8周龄视锥细胞特异性敲除VEGFR2(cone-specific VEGFR2 knockout)小鼠(简称KO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简称WT小鼠)各6只,右眼均予以玻璃体腔内一次注射8 mmol/L氯化钴(CoCl2)制作缺氧模型,左眼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次日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光感受器功能,免疫荧光共定位法检测视锥细胞密度,并观察其形态。结果 KO和WT小鼠缺氧侧眼的暗适应ERG a波振幅和b波振幅均下降,与PBS对照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KO小鼠与WT小鼠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O小鼠和WT小鼠缺氧侧眼的明适应ERG a波振幅和b波振幅较对照侧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KO小鼠较WT小鼠下降更明显(P<0.05,P<0.01),说明视锥细胞功能下降。形态学观察发现KO小鼠和WT小鼠缺氧侧眼的视锥细胞均出现变化,表现为密度下降,形态短小,排列疏松、紊乱,且KO小鼠的改变更为显著。结论 VEGFR2在缺氧条件下对视锥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视锥(视网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视网膜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抑制剂三维药效团模型的构建
8
作者 陈军 黄晶晶 +3 位作者 郑灿辉 吕加国 周有骏 朱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59-762,共4页
目的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抑制剂的三维药效团模型,为设计新型抑制剂建立理论模型。方法应用Discovery Studio 2.5中的Catalyst模块,选取已确证结合于VEGFR-2活性腔、结合模式一致、抑制活性跨度5个数量级、结构具有... 目的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抑制剂的三维药效团模型,为设计新型抑制剂建立理论模型。方法应用Discovery Studio 2.5中的Catalyst模块,选取已确证结合于VEGFR-2活性腔、结合模式一致、抑制活性跨度5个数量级、结构具有多样性的30个抑制剂,其中21个分子作为训练集,余9个分子作为测试集产生三维药效团模型。结果最优药效团模型由1个氢键受体、2个疏水中心、1个芳环平面和4个排斥体积组成,预测相关性R为0.89。结论交叉验证结果表明药效团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数据库搜索筛选结构新颖的抑制VEGFR-2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抑制剂 药效团模型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吲哚酮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9
作者 李卡 朱驹 +2 位作者 宋云龙 张万年 陈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十站:从报道的2一叫咪酮类***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选取35个化合物,采用分子全局最低能量构象以最小二乘匹配法叠合分子建立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目的: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十站:从报道的2一叫咪酮类***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选取35个化合物,采用分子全局最低能量构象以最小二乘匹配法叠合分子建立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模型。结果: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 Q’一0.625,传统相关系数 r’一0.968,F;。。一175.475,标准误 S。一0.124。结论:利用COMFA方法建立的化合物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以指导新的活性更优的抑制剂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吲哚酮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血管生成 肿瘤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作为恶性血管源性肿瘤和间皮瘤的标记:262例血管内皮源性及1640例非血管源性肿瘤免疫组化研究
10
作者 郎志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1-1031,共1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是KDR基因编码的、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的V型酪氨酸激酶受体,对VEGF通路信号起反应并调节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VEFGR2主要表达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及血管源性肿瘤,也有大量表达于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是KDR基因编码的、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的V型酪氨酸激酶受体,对VEGF通路信号起反应并调节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VEFGR2主要表达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及血管源性肿瘤,也有大量表达于乳腺癌、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及尿路上皮癌的报道,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源性肿瘤 免疫组化 内皮源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受体 皮瘤 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b对人肝癌HepG_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燕颖 王秀岩 +3 位作者 秦国涛 孙远杰 刘志忠 李然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b(VEGF165b)对人肝癌HepG_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HepG_2细胞分为空白组(仅加转染试剂)、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PcDNA3.0表达载体)和PcDNA-VEGF165b组(转染VEGF165b表达载体PcDNA...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b(VEGF165b)对人肝癌HepG_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HepG_2细胞分为空白组(仅加转染试剂)、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PcDNA3.0表达载体)和PcDNA-VEGF165b组(转染VEGF165b表达载体PcDNA-VEGF165b)。MTT法检测各组HepG_2细胞生存率,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pG_2细胞中VEGF165b和VEGF1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法检测HepG_2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HepG_2细胞中VEGF165b和VEGF165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空白组比较,PcDNA-VEGF165b组细胞中VEGF165b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VEGF1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空白组和对照组细胞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PcDNAVEGF165b组细胞生存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迁移实验,空白组和对照组细胞迁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PcDNA-VEGF165b组HepG_2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VEGF 165b能抑制VEGF16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VEGF165b对肝癌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HEPG2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b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2对大鼠巨噬细胞株NR8383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成管、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勉 龚艺 +4 位作者 韦锦燕 谢多 王京 余艳红 全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6-940,共5页
目的探究前列腺素E_2(PGE_2)对大鼠巨噬细胞株NR8383细胞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调控作用以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趋化成管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0.1 nmol/L PGE_2、1 nmol/L PGE_2、1 nmol/L PGE_2+10 nmol/L EP2受体抑制剂... 目的探究前列腺素E_2(PGE_2)对大鼠巨噬细胞株NR8383细胞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调控作用以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趋化成管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0.1 nmol/L PGE_2、1 nmol/L PGE_2、1 nmol/L PGE_2+10 nmol/L EP2受体抑制剂AH6809+10 nmol/L EP4受体抑制剂AH23848处理的NR8383细胞作为各实验组,选择未经PGE2以及其特异性受体抑制剂处理的NR8383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方法检测各组NR8383细胞内VEGF蛋白以及m RNA的表达水平;收集以上各处理组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分别刺激HUVECs,运用TRANSWELL小室、Matrigel胶细胞成管实验等实验方法,观察PGE_2调控巨噬细胞对HUVEC迁移效应和成管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NR8383细胞培养液中加入PGE_2浓度增高,其VEGF蛋白表达和VEGF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1 nmol/L、1 nmol/L PGE_2处理过的NR8383细胞培养上清液可以显著增加HUVEC细胞形成的小管面积,形成小管面积随着PGE_2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HUVECs的迁移运动也随着PGE_2处理浓度的升高不同程度的增强,HUVECs趋化的数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发现PGE_2特异性的EP2/EP4受体拮抗剂AH6809/AH23848,可以显著抑制PGE_2增强NR8383细胞内VEGF mRNAs表达的作用并且也显著抑制PGE2增强NR8383细胞促进HUVECs成管和趋化能力的效应(P<0.05)。结论 PGE2可以通过作用NR8383细胞表面对应的EP2/EP4受体调控VEGF的合成,促进HUVEC趋化和成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2 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株NR8383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痔黏膜中的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梁文龙 曹杰 +5 位作者 杨平 李旺林 孙政 陈熙文 王强 刘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30-2832,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密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痔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表达,探讨VEGFR2在痔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痔患者组随机选取6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测定痔患者和对照组的肛管静息压(RASP)、肛管收缩压(MASP)、直肠感知阈... 目的:观察血管密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痔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表达,探讨VEGFR2在痔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痔患者组随机选取6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测定痔患者和对照组的肛管静息压(RASP)、肛管收缩压(MASP)、直肠感知阈值(RSTV)、直肠最大容量阈值(RMTV),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VEGFR2蛋白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VEGFR2 m RNA的表达丰度。结果:痔组织与正常肛垫相比存在着明显的新生血管形成,痔组织与对照组中的MVD均值分别为5.59±0.98、3.92±0.81(P<0.05);VEGFR2染色评分分别为5.95±1.01、2.32±0.72(P<0.05),痔组织中VEGFR2 m RNA表达丰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VEGFR2在痔垫的微血管生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与痔病的发生及临床症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SOX2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璐 宋永波 +2 位作者 张艳苓 杜小明 潘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880-3885,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SOX2在肺鳞状细胞癌发生转移及预后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7例肺鳞状细胞癌、30例癌旁组织中VEGF及SOX2的表达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VEGF和SOX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及其与预...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SOX2在肺鳞状细胞癌发生转移及预后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7例肺鳞状细胞癌、30例癌旁组织中VEGF及SOX2的表达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VEGF和SOX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肺鳞癌中VEGF与SOX2的表达率分别为66.0%及68.1%,癌旁组织中分别是16.2%及8.66%,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VEGF的高表达与肺鳞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及高临床分期有关(P<0.05),SOX2的高表达与肺鳞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在肺鳞癌中VEGF的表达与SOX2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375,P=0.009)。生存分析显示肺鳞癌患者中同时表达VEGF及SOX2与VEGF或SOX2单独表达或不表达相比具有较差的预后(P<0.05)。(4)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为肺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肺鳞癌中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高临床分期呈正相关,SOX2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VEGF及SOX2的高表达可能提示肺鳞癌患者有着较差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状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SOX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bcl-2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健 高明太 +3 位作者 蒋敏 赵成基 刘登瑞 赵玉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淋巴瘤细胞-2(B-cell lymphoma/leuke mia-2,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bcl-2和VEGF...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淋巴瘤细胞-2(B-cell lymphoma/leuke mia-2,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bcl-2和VEGF蛋白及mRNA在17例肾母细胞瘤和7例瘤旁正常肾组织的表达。结果:bcl-2蛋白在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82.4%)高于瘤旁正常肾组织(28.5%);VEGF蛋白在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58.8%)高于瘤旁正常肾组织(14.3%);bcl-2 mRNA和VEGF mRNA在肾母细胞瘤的表达率分别为88.2%和82.4%;bcl-2和VEGF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s=0.633,P<0.01)。结论:bcl-2和VEGF在小儿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 BCL-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治宽 孟海燕 +1 位作者 韩春 杨俊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Her-2、VEGF的表达变化,分析Her-2与VEGF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复发转移灶中He...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Her-2、VEGF的表达变化,分析Her-2与VEGF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复发转移灶中Her-2、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40.00%、53.33%,显著高于原发灶(18.33%、31.67%)(P<0.05);Her-2总的变化率为28.33%,VEGF总的变化率为35.00%。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中Her-2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Her-2与VEGF可能发挥协同作用,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差,两者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原发灶 复发转移灶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璟曦 罗勇 蔡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观测电针大鼠双侧合谷穴(LI 4)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间可能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目的观测电针大鼠双侧合谷穴(LI 4)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间可能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模型组(n=42)和电针组(n=42)。观察局灶性脑缺血1 h后再灌注2 h、12 h、24h、3 d、7 d、14 d、21 d共7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大鼠。采用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法检测VEGFR-2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再灌注后12 h、24 h,电针组VEGFR-2 mRNA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3 d也高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海马区BDNF蛋白在再灌注后2 h开始增加(P<0.05),24 h达高峰(P<0.01),3 d后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呈现增加幅度降低的趋势。结论电针能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R-2 mRNA、BDNF蛋白的表达;神经血管因子可能是神经发生与血管生成联系与作用的分子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 神经血管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电针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农晓琳 夏勇 +6 位作者 杨亦萍 卿海云 李佳荃 黎燕宁 曹阳 李昊 陈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0-424,429,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酪氨酸激酶A(Trk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的表达情况,探讨TrkA与VEGFR2在SA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SACC患者组织病理切片中TrkA与VEGFR2的表达情况,结合临... 目的通过检测酪氨酸激酶A(Trk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的表达情况,探讨TrkA与VEGFR2在SA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SACC患者组织病理切片中TrkA与VEGFR2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评价TrkA、VEGFR2与SACC侵袭转移特性的相关性。结果 TrkA、VEGFR2在SA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是87.23%(41/47例)和85.11%(40/47例),在有神经侵袭、有复发/转移的SACC患者组织切片中TrkA和VEGFR2的表达率均高于无神经侵袭、未复发/转移者,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与VEGFR2的表达率成正相关关系;MVD在神经侵袭组为25.14±2.83,在无神经侵袭组为18.81±1.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在复发/转移组为26.58±2.38,未复发/转移组为19.06±1.39(P<0.05)。结论 TrkA、VEGFR2的表达强弱与SACC的嗜神经侵袭,复发转移成正相关关系,提示该2种受体在SACC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据此推测TrkA、VEGFR2可以作为评价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涎腺腺样囊性癌 神经侵袭 复发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嵌合抗原受体T(HER2-CAR-T)细胞毒性作用的体内外验证
19
作者 张仪婷 席文锦 +6 位作者 王鹏举 赵晓娟 郑瑞 梁思辛 蒙若彤 阎博 杨安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 对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嵌合抗原受体T(HER2-CAR-T)细胞进行毒理学评估,为其后期HER2-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上评估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 利用重组慢病毒载体制备HER2-CAR-T细胞,采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HER2-CAR-T细胞集落... 目的 对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嵌合抗原受体T(HER2-CAR-T)细胞进行毒理学评估,为其后期HER2-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上评估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 利用重组慢病毒载体制备HER2-CAR-T细胞,采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HER2-CAR-T细胞集落形成情况并对集落形成率进行统计分析;将HER2-CAR-T细胞悬液与兔红细胞悬液共孵,通过直接观察法以及酶标仪检测法评估红细胞溶解情况;对雄性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注射HER2-CAR-T细胞制剂,通过组织切片染色观察HER2-CAR-T细胞对动物血管的刺激作用;以pMD 2.G载体上的水泡性口炎病毒囊膜糖蛋白(VSV-G)基因为目标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慢病毒载体安全性的验证;取接受HER2-CAR-T细胞输注的小鼠心、肝、肺、肾,HE染色观察其病变情况。结果 成功制备了HER2-CAR-T细胞,这些细胞在体外不具备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HER2-CAR-T细胞制剂对新西兰兔红细胞不产生溶血现象。新西兰兔耳缘静脉输注HER2-CAR-T细胞后未发现明显血管刺激反应,也未检测到VSV-G的特异性扩增,治疗组小鼠心、肝、肺、肾组织未见明显病变。结论 所制备的HER2-CAR-T细胞具有可靠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 毒理学 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2嵌合抗原受体T(HER2-CAR-T)细胞 集落形成实验 溶血 血管刺激性 器官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凋亡因子Bcl-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陶艳玲 邹典定 赵东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4-75,96,共3页
目的探讨抗凋亡因子Bcl_2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儿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Bcl_2及VEGF的表达。结果Bcl_2及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表达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抗凋亡因子Bcl_2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儿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Bcl_2及VEGF的表达。结果Bcl_2及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0.05) ,治疗后完全缓解组两者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均>0.05)。结论急性白血病中存在Bcl_2及VEGF高表达 ,可能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发展及疾病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凋亡因子Bcl-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急性白血病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