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断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功能对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凯 张雁芳 汪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 :研究阻断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ETA)功能对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山莨菪碱为工具药 ,喂食兔 3mon后急性处死 ,剖腹取主动脉 ,HE及ET +VG染色光镜观察主动脉的组织学改变 ,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 目的 :研究阻断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ETA)功能对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山莨菪碱为工具药 ,喂食兔 3mon后急性处死 ,剖腹取主动脉 ,HE及ET +VG染色光镜观察主动脉的组织学改变 ,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同时取胸主动脉、肺动脉、颈动脉、肾动脉和股动脉 ,进行离体血管功能实验。结果 :生理状态下 ,长期给予兔山莨菪碱 ,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受损 ,光镜下可见内皮细胞垂直附着在内弹力板上 ,电镜下可见内皮细胞呈网眼状损伤 ,有些内皮细胞即将脱落 ,线粒体肿胀。离体血管环实验研究发现ETA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显著减弱。结论 :生理状态下 ,反复阻断ETA ,可使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 内皮细胞 山莨菪碱 乙酰胆碱 舒张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的抗血栓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38
2
作者 陈冬梅 慕邵峰 汪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7-531,共5页
目的 在角叉菜胶诱发的小鼠尾动脉血栓模型上 ,研究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比较既可激活血管内皮乙酰胆碱作用靶标 ,又可激活M受体的槟榔碱和仅可激活M受体的毛果芸香碱对成... 目的 在角叉菜胶诱发的小鼠尾动脉血栓模型上 ,研究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比较既可激活血管内皮乙酰胆碱作用靶标 ,又可激活M受体的槟榔碱和仅可激活M受体的毛果芸香碱对成栓率和血栓长度影响的差异 ,分析激活内皮乙酰胆碱作用靶标对血栓的影响 ;通过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和凝血酶时间 (TT) ;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的含量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 1)的活性 ;血浆血栓素A2 (TXA2 )和前列环素 (PGI2 )含量 ,分析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 槟榔碱在 0 1~ 4 0mg·kg-1(ip)可剂量依赖性地对抗血栓形成 ,而在相同条件下 ,大剂量 (4mg·kg-1)的毛果芸香碱仍无抗血栓作用 ;槟榔碱对TT ,PT和KPTT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MAR)均无影响 ;使血浆中t PA的含量升高 ,PAI 1的活性降低 ;使血栓形成过程中升高的TXA2 降低 ,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使血栓形成过程中降低的PGI2 升高。结论 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可对抗血栓形成 ,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不通过直接影响凝血系统和血小板的聚集 ,而通过促进内皮细胞释放t PA和抑制内皮细胞合成并释放的PAI 1的活性 ,间接激活纤溶系统 ,发挥抗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叉菜胶 槟榔碱 t—PA PAI-1 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 抗血栓作用 分子机制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激活蛋白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莉莉 汪海 肖文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内皮细胞乙酰胆碱激活蛋白 (EPA)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 ,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大小动脉血管。在心血管常见病与多发病中 ,EPA功能发生明显变化。EPA虽然具有经典M受体的某些特征 ,又与M受体不同 ,EPA不被毛果芸香碱激活 ,nmol&#... 内皮细胞乙酰胆碱激活蛋白 (EPA)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 ,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大小动脉血管。在心血管常见病与多发病中 ,EPA功能发生明显变化。EPA虽然具有经典M受体的某些特征 ,又与M受体不同 ,EPA不被毛果芸香碱激活 ,nmol·L-1阿托品不能取代EPA上乙酰胆碱的结合位点。EPA的内源性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不同于M受体的药理学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金菊 慕邵峰 +1 位作者 曾淑君 汪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0-664,共5页
目的 研究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与M受体药理学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环实验方法,观察抗M_3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和M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 毛果芸香碱能够剂量依赖性拮抗乙酰胆... 目的 研究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与M受体药理学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环实验方法,观察抗M_3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和M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 毛果芸香碱能够剂量依赖性拮抗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其拮抗性质为非竞争性拮抗;抗M_3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不影响乙酰胆碱诱发的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作用,但能拮抗乙酰胆碱诱发的离休肠肌收缩作用。结论 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的药理学特征不同于经典M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M3受体单克隆抗体 毛果芸香碱 内皮细胞乙酰胆碱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对胞内钙信号的调节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冬梅 于敏 +3 位作者 李小卫 高敏 慕邵峰 汪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08-612,共5页
目的 :研究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 (ETA)对不同类型血管内皮细胞 [Ca2 + ]i 水平的影响 ;以 [Ca2 + ]i 水平作为鉴定ETA功能的指标之一 ,观察其在传代过程中的改变 ,为研究ETA的分子结构及其信号转导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 目的 :研究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 (ETA)对不同类型血管内皮细胞 [Ca2 + ]i 水平的影响 ;以 [Ca2 + ]i 水平作为鉴定ETA功能的指标之一 ,观察其在传代过程中的改变 ,为研究ETA的分子结构及其信号转导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 ,以荧光指示剂Fluo 3为探针 ,观察乙酰胆碱 (ACh)和氨甲酰胆碱 (carbachol ,Car)对内皮细胞 [Ca2 + ]i 水平的影响。结果 :ACh和Car在10 -5~ 10 -2 mol·L-1可使 3~ 10代牛主动脉内皮细胞标本的 [Ca2 + ]i 水平显著升高 ,ACh在 10 -8~10 -2 mol·L-1可使 8代人冠脉内皮细胞标本的[Ca2 + ]i 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内皮细胞在 10代培养过程中外源性激动剂ACh和Car均可诱导胞内[Ca2 + ]i 水平升高 ,ETA的功能与 [Ca2 + ]i 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 作用靶标 激光共聚焦 乙酰胆碱 氨甲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凯 汪海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54-258,共5页
血管内皮细胞作为人体主要的代谢库,存在ACh ,并伴有ChAT的表达,有机阳离子载体(OCTs)参与血管内皮细胞ACh的转运和释放,血管内皮细胞AChE活性的广泛表达可以使非神经性ACh的活性仅仅局限于它的合成和释放区域,成为一种细胞因子。mAChR... 血管内皮细胞作为人体主要的代谢库,存在ACh ,并伴有ChAT的表达,有机阳离子载体(OCTs)参与血管内皮细胞ACh的转运和释放,血管内皮细胞AChE活性的广泛表达可以使非神经性ACh的活性仅仅局限于它的合成和释放区域,成为一种细胞因子。mAChR和nAChR同非神经性ACh一样,广泛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中,ACh通过其受体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功能。nAChR参与血管内皮细胞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泌和释放,其中α7受体在血管新生中发挥重要作用。非神经性ACh诱发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反应,一种不同于神经性mAChR的血管内皮细胞非神经性M受体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神经性乙酰胆碱 内皮细胞 血管新生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乙酰胆碱激活蛋白介导的胞内钙离子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莉莉 丁建花 汪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 研究主动脉内皮细胞乙酰胆碱激活蛋白(EPA)介导胞内钙离子变化的特征 ,并探讨培养牛主动脉内皮细胞EPA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Fluo 3,Frua 2为荧光探针 ,采用共聚焦和荧光光度法测定内皮细胞 [Ca2 + ]i。结果 Ach能够引起体外培养 ... 目的 研究主动脉内皮细胞乙酰胆碱激活蛋白(EPA)介导胞内钙离子变化的特征 ,并探讨培养牛主动脉内皮细胞EPA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Fluo 3,Frua 2为荧光探针 ,采用共聚焦和荧光光度法测定内皮细胞 [Ca2 + ]i。结果 Ach能够引起体外培养 6代以内内皮细胞 [Ca2 + ]i 的增加 ;Ach激发的内皮细胞 [Ca2 + ]i 信号表现为瞬时性单次或连续 2次的钙振荡 ,具有异时性和快速耐受的特点。未观察到烟碱和其它M受体激动剂引起的 [Ca2 + ]i 变化。Ach对胞内 [Ca2 + ]i 浓度的作用以原代细胞增加最为明显 ,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 ,此效应逐渐减弱 ,至 13代后无效应。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乙酰胆碱激活蛋白激活能介导胞内钙离子的增高 ,经培养后EPA功能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H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乙酰胆碱激活蛋白 胞内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酰胆碱和毛果芸香碱对血管内皮细胞M受体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8
作者 陈凯 汪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比较氨甲酰胆碱和毛果芸香碱对血管内皮细胞M受体基因表达调节作用的异同点。方法:氨甲酰胆碱和毛果芸香碱分别孵育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10h后,提取细胞总RNA,RT-PCR方法测定M受体5个亚型mRNA的表达。结果:M_1~M_5受体mRN... 目的:比较氨甲酰胆碱和毛果芸香碱对血管内皮细胞M受体基因表达调节作用的异同点。方法:氨甲酰胆碱和毛果芸香碱分别孵育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10h后,提取细胞总RNA,RT-PCR方法测定M受体5个亚型mRNA的表达。结果:M_1~M_5受体mRNA在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上均有表达,氨甲酰胆碱和毛果芸香碱孵育后表达量均增加,但二者之间无差异。结论:氨甲酰胆碱和毛果芸香碱对M受体5个亚型的基因表达均发生了相同的影响,两者对M受体可能的作用尚不能解释其对血管张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 血管内皮细胞 氨甲酰胆碱 毛果芸香碱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与血管形成 被引量:30
9
作者 赵利枝 杨日芳 汪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1-364,共4页
最近的研究表明 ,虽然病原性血管因子很多 ,但在释放或受体水平 ,抑制专一性血管形成因子这一策略 ,可能成为安全、有效地治疗由血管形成介导的疾病的方法基础。生理性血管形成对血管的再生、成长和修复是至关重要的 ;而病理性血管形成... 最近的研究表明 ,虽然病原性血管因子很多 ,但在释放或受体水平 ,抑制专一性血管形成因子这一策略 ,可能成为安全、有效地治疗由血管形成介导的疾病的方法基础。生理性血管形成对血管的再生、成长和修复是至关重要的 ;而病理性血管形成则维系着血管疾病、肿瘤和致炎性疾病的发展进程。血管形成因子的种类有多种 ,都间接或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 ,这就说明内皮细胞对血管形成的影响尤为重要 ,这一作用靶点为一些与病理性血管形成有关的人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目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血管形成 血管形成因子 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平 司军强 张志琴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550-553,共4页
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存在着肌内皮间缝隙连接,进行电和化学的信息传递,以协调血管的舒缩活动。电信号可以从内皮细胞到平滑肌细胞进行传递,相反,也可以从平滑肌细胞到内皮细胞进行传递。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乙酰胆碱、缓... 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存在着肌内皮间缝隙连接,进行电和化学的信息传递,以协调血管的舒缩活动。电信号可以从内皮细胞到平滑肌细胞进行传递,相反,也可以从平滑肌细胞到内皮细胞进行传递。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乙酰胆碱、缓激肽、第二信使等物质亦可引起内皮细胞或/和平滑肌细胞细胞膜的超极化或去极化,参与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超极化 缓激肽 缝隙连接 乙酰胆碱 第二信使 信息传递 化学 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6-4H-1-烷基-3-取代吡啶类新衍生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构效关系
11
作者 石翠格 胡国强 +2 位作者 胡刚 黄文龙 汪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 :以槟榔碱为结构母核 ,设计合成 1,2 ,5 ,6 4H 1 烷基 3 取代吡啶类新衍生物 ,分析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主动脉环和离体豚鼠回肠收缩实验 ,分别观察新结构化合物对血管和回肠平滑肌张力的影响 ;并进... 目的 :以槟榔碱为结构母核 ,设计合成 1,2 ,5 ,6 4H 1 烷基 3 取代吡啶类新衍生物 ,分析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主动脉环和离体豚鼠回肠收缩实验 ,分别观察新结构化合物对血管和回肠平滑肌张力的影响 ;并进一步观察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NAME、环氧酶抑制剂吲哚美辛、M受体亚型非选择性激动剂毛果芸香碱和M受体亚型非选择性拮抗剂阿托品对新结构化合物诱发的血管舒张反应的影响。结果 :从 10 0个新化合物中发现 4个有舒血管反应 ,但不激活M受体的化合物 ,分别是HH91、HH95、HH98、HH10 3。新化合物HH10 3诱发的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反应可被L NAME所拮抗 ,但不被吲哚美辛、阿托品和毛果芸香碱拮抗。结论 :新化合物可诱发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并具有特定构效关系 ;HH10 3通过促进内皮细胞释放NO发挥其效应 ;但其作用特征又与乙酰胆碱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血管内皮细胞 M受体 乙酰胆碱 槟榔碱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体评价犬和猪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功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柳俊 马虹 +5 位作者 何建桂 靳亚非 刘磊 戴刚 钱月桃 郑振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在体观察缺血再灌注对犬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猪冠状动脉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性。【方法】动脉麻醉后开胸、心包吊床,之后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犬作第一对角支插管,猪作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插管。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目的】在体观察缺血再灌注对犬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猪冠状动脉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性。【方法】动脉麻醉后开胸、心包吊床,之后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犬作第一对角支插管,猪作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插管。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min后再灌注60min,猪不作缺血再灌注。分别向冠状动脉内注射乙酰胆碱和硝酸甘油,以注药后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量变化的百分率来评价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的舒张功能。【结果】注乙酰胆碱后,基线状态下犬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量从(17±4)mL/min升至(41±12)mL/min(P<0.05);但缺血再灌注后舒血管反应幅度降低,其中再灌注15min时间点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幅水平明显低于基线增幅水平(142%±54%vs87%±57%,P<0.05)。注乙酰胆碱后,基线状态下猪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量在(11±3)s内从(21±11)mL/min迅速降至(12±8)mL/min,在(42±10)s内又回升至(23±13)mL/min。硝酸甘油使基线状态下犬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量从(18±5)mL/min升至(40±22)mL/min(P<0.05),猪的冠状动脉也呈类似反应。【结论】乙酰胆碱引起犬冠状动脉呈舒血管反应,缺血再灌注使犬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明显受损。猪冠状动脉对乙酰胆碱呈先收缩后舒张的“双向反应”。硝酸甘油则引起犬或猪的冠状动脉均呈舒张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冠状动脉血流量 乙酰胆碱 缺血再灌注 硝酸甘油 血管反应 插管 反应性 状态 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微粒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一种新的潜在治疗靶标
13
作者 廖焕金 兰巧芬 +4 位作者 陈秋华 谢彤 吴平 刘华锋 潘庆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57-1560,共4页
细胞微粒(Microparticles,MPs)是一类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状况下,从血管内皮细胞或循环血细胞出芽脱落的富含磷脂的直径约为0.1-1.0μm的颗粒,具有生物活性可参与多种免疫性疾病(Immune diseases)的发病[1]。微粒被认为是多功能的亚细... 细胞微粒(Microparticles,MPs)是一类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状况下,从血管内皮细胞或循环血细胞出芽脱落的富含磷脂的直径约为0.1-1.0μm的颗粒,具有生物活性可参与多种免疫性疾病(Immune diseases)的发病[1]。微粒被认为是多功能的亚细胞结构,通过释放生物活性分子和表面抗原与靶细胞的受体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细胞 治疗靶标 微粒 发病 生物活性分子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啉环和哌嗪环类新衍生物对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冬梅 张雁芳 +1 位作者 杨日芳 汪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54-758,共5页
目的 利用ETA与M受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设计合成吗啉环和哌嗪环类新结构化合物 ,分析其对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 ,观察化合物对血管张力的影响 ;并观察L NAME ,吲哚美辛和阿托品对血管环最大舒张率的影响... 目的 利用ETA与M受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设计合成吗啉环和哌嗪环类新结构化合物 ,分析其对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 ,观察化合物对血管张力的影响 ;并观察L NAME ,吲哚美辛和阿托品对血管环最大舒张率的影响。结果  81个化合物中有 57个能舒张血管 ,其中 8个最大舒张率在 50 %~ 85 % ;活性化合物按母核可分为 8类 ;DMHPPP和PPVP诱发的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反应可被L NAME和吲哚美辛所拮抗 ,但不被阿托品拮抗 ;DMHPPP和PPVP还能显著增强乙酰胆碱 (ACh)诱发的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反应的最大舒张率。结论 具有舒血管作用的活性化合物通过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 (PGI2 )共同实现舒张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M受体 乙酰胆碱靶标 一氧化氮 前列环素 阿托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纤维化初期大鼠肺动脉反应性的变化
15
作者 胡晓杰 陈晓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66-1966,共1页
关键词 肺纤维化 病理学变化 肺间质 模型组 博莱霉素 肺动脉血管 氯化乙酰胆碱 内皮细胞 血管反应性 气管内滴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