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湿化痰健脾法对高脂血症大鼠一氧化氮合酶、血管内皮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龚一萍 周少玲 +2 位作者 张俊杰 姚力 范丽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利湿化痰健脾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及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成6组,高脂饲料喂养15d,于第16日眼眶取血查血脂,待证实造模成功后分别按不同实验要求灌胃给药。第37日检测一氧化氮合酶及血管内皮素基因表达... 目的观察利湿化痰健脾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及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成6组,高脂饲料喂养15d,于第16日眼眶取血查血脂,待证实造模成功后分别按不同实验要求灌胃给药。第37日检测一氧化氮合酶及血管内皮素基因表达。结果用药后各组实验大鼠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与正常组比较,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用药后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素基因RT-PCR产物光密度值与正常组比较,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利湿化痰健脾法通过升高高脂血症大鼠动脉壁内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降低血管内皮素基因的表达而达到调节实验大鼠的血脂水平、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湿化痰健脾法 高脂血症大鼠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中血管内皮素-1的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淋巴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莹 李文媛 +2 位作者 杨春壮 贾桦 佟晓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8-762,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素-1(ET-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淋巴管密度(LVD)、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喉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以45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组织为实验组,2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素-1(ET-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淋巴管密度(LVD)、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喉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以45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组织为实验组,2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上述组织中ET-1、VEGF-C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同时采用5'-核苷酸酶一碱性磷酸酶双重染色法(5r-Nase-ALP)计数L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喉癌组织中ET-1和VEGF-C的表达均高于良性病变组织,且ET-1和VEGF-C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在喉癌组织中ET-1的表达与瘤内LVD和瘤周LVD、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TNM临床分期呈正相关,ET-1’/VEGF-C’、VEGF-C的表达与生存率呈负相关,其中ET-1^+/VEGF_C’组具有高危死亡率。结论:ET-1促进喉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管转移,ET-1信号途径和VEGF-C信号途径可能对喉癌淋巴管生成和转移有协同促进作用,联合检测ET-1和VEGFrC的表达可成为独立判断喉癌预后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喉癌 淋巴管生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素与心血管疾病临床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国华 蒙定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96-97,共2页
血管内皮素(ET-1)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已被医学界广泛承认。近年来对二者的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就ET-1和心血管疾病近年来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血管内皮素 血管疾病 临床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HMGB-1、铁蛋白、血管内皮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丽彩 张玉 安会中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4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铁蛋白(SF)、血管内皮素(ET-1)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15年7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铁蛋白(SF)、血管内皮素(ET-1)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15年7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MGB-1、SF、ET-1水平;另根据美国国立研究院急性脑卒中量表评分评定神经缺损程度,将研究组分为轻度亚组26例、中度亚组40例和重度亚组24例,根据预后结果将研究组分为预后良好亚组59例和预后不良亚组31例,比较各亚组血清HMGB-1、SF、ET-1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HMGB-1、SF、ET-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不同神经缺损程度患者血清HMGB-1、SF、ET-1水平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神经缺损程度的加重,患者血清HMGB-1、SF、ET-1水平逐渐升高(P<0.05或P<0.01)。预后不良亚组患者血清HMGB-1、SF、ET-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MGB-1、SF、ET-1水平升高,其水平与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水平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临床可通过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MGB-1、SF、ET-1水平早期评估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和预后,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铁蛋白 血管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皮素受体A基因rs6841581位点多态性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魏晓勇 叶子明 +1 位作者 周瑜 秦超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7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广西壮族颅内动脉瘤(IA)患者血管内皮素受体A(EDNRA)基因rs6841581位点的多态性。方法广西壮族囊状IA患者87例(观察组),健康查体对照者111例(对照组),使用PCR-RFLP方法检测两组EDNRA基因rs684158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目的观察广西壮族颅内动脉瘤(IA)患者血管内皮素受体A(EDNRA)基因rs6841581位点的多态性。方法广西壮族囊状IA患者87例(观察组),健康查体对照者111例(对照组),使用PCR-RFLP方法检测两组EDNRA基因rs684158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观察组EDNRA基因rs6841581位点纯合子GG基因型频率在隐性遗传模式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男性IA患者等位基因G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发、多发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结论广西壮族IA患者存在EDNRA基因rs6841581位点多态性,GG基因型可能是IA的易感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皮素受体A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及顺铂联合治疗肺癌肝转移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黄小冰 黄惠娟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129-130,133,共3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及顺铂治疗肺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漳州正兴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癌肝转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及顺铂治疗肺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漳州正兴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癌肝转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恩度辅助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及顺铂治疗,恩度辅助组采用恩度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及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T淋巴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水平、临床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恩度辅助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恩度辅助组近期客观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恩度辅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低于对照组44.00%,恩度辅助组的PF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度与紫杉醇脂质体和顺铂的联用,对肝癌的肝转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紫杉醇脂质体 顺铂 肺癌 肝转移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幸 施鑫 +7 位作者 吴苏稼 周光新 黎承军 陆萌 任可 流小舟 胡亚威 黄伟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骨肉瘤是好发于青少年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目前的化疗效果不能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近年来内皮抑素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受到重视,文中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骨肉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明确诊断为骨肉瘤的... 目的骨肉瘤是好发于青少年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目前的化疗效果不能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近年来内皮抑素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受到重视,文中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骨肉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明确诊断为骨肉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即恩度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受益率、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22例骨肉瘤患者纳入本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受益率分别为100%和71.4%,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预期以外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恩度对骨肉瘤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骨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向阳 李玲 +1 位作者 王青松 刘春晖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商品名:Endostar)壳聚糖纳米粒,并对纳米粒的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形态、体外释放、体外活性及Endostar结构的完整性进行考察。制得的Endostar壳聚糖纳米粒载药量为(10.5±1.1)%,包封率为(8... 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商品名:Endostar)壳聚糖纳米粒,并对纳米粒的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形态、体外释放、体外活性及Endostar结构的完整性进行考察。制得的Endostar壳聚糖纳米粒载药量为(10.5±1.1)%,包封率为(81.3±1.8)%;平均粒径为137 nm,为球形结构;体外释放10 d累积释放达到80%。凝胶电泳实验说明Endostar结构完整,制备与释放过程结构均未被破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实验说明Endostar纳米粒仍保留原有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壳聚糖作Endostar的载体,制得的纳米粒具有合适的粒径及包封率,并能达到缓释作用,不会破坏Endostar的结构,同时保留原有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多聚磷酸钠 壳聚糖 纳米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卿松 魏敏 +1 位作者 龚道明 何大川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87-489,49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合并血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其对血、胸水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资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伴血性胸...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合并血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其对血、胸水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资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NSCLC伴血性胸腔积液形成的患者共5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内局部注入,共28例;B组接受顺铂单药胸腔内局部注入,共23例。观察两组局部治疗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毒副反应及肿瘤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A、B两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67.9%、34.8%,生活质量改善率71.4%、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及胸水CEA、CA125、CA199较治疗前下降,A组较B组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耐受性均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B组治疗后6个月及1年死亡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入治疗NSCLC合并血性胸腔积液近期疗效较好,血、胸水中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明显。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且安全性较高,降低了远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血性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对人肺腺癌A549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成杰 李元青 +2 位作者 刘朝阳 陈信义 孙颖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茶多酚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人肺腺癌生长抑制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血管生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经传代培养后,移植于BALB/c-nu祼鼠,以茶多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及其联合用药... 目的观察茶多酚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人肺腺癌生长抑制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血管生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经传代培养后,移植于BALB/c-nu祼鼠,以茶多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及其联合用药干预治疗,通过观察肿瘤抑制率评价单用与联合用药对A549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茶多酚、恩度以及茶多酚联合不同剂量恩度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0.2%、35.8%、41.9%和44.2%,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恩度及其联合用药对A549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茶多酚与恩度联合使用增效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 人肺腺癌A5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单药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鳞NSCLC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少波 蔡彦敏 +4 位作者 钟李青 谢家隆 何瑞荣 吴雪婷 梁宝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4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单药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恶性胸腔积液(MPE)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Ⅲ、Ⅳ期非鳞NSCLC伴MPE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化疗方案,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单药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恶性胸腔积液(MPE)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Ⅲ、Ⅳ期非鳞NSCLC伴MPE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胸腔穿刺闭式引流,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单药胸腔灌注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客观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评分(KPS评分);每3个月随访1次,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对照组2例患者失访,观察组1例患者退出研究,1例患者未按既定方案诊疗;两组有效受试者均为68例。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66.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97,P<0.05)。随访至2017年12月底,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47、3.38,P>0.05);且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1,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单药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鳞NSCLC伴MPE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有效消除或缓解了MPE,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这对于晚期非鳞NSCLC伴MPE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胸腔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洪国标 肖建军 +1 位作者 徐建锋 李志安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5期755-756,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SOX方案(替吉奥+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恩度联合SOX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生活质量及毒性反应...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SOX方案(替吉奥+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恩度联合SOX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生活质量及毒性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68%,对照组有效率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纽疾病进展时间(TTP)及中位生存期(MST)为7.3个月和12.8个月,对照组为6.2个月和10.1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未见毒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胃癌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对晚期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施媛 王玫 +1 位作者 王必莲 门琼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方案对多种晚期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7年11月-2010年10月本科收治的60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实验室检查、治疗周期、治疗方案、疗效评价、随访资料,比较联合...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方案对多种晚期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7年11月-2010年10月本科收治的60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实验室检查、治疗周期、治疗方案、疗效评价、随访资料,比较联合恩度组与单用化疗组患者之间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与单用化疗组(C组)相比,恩度联合组(EC组)提高了临床获益率,改善了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生存时间,且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结论恩度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获益率,同时没有明显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肿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化疗治疗复发鼻咽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洋 张宁 +2 位作者 陈露斯 李绍恩 梁少波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11期56-57,共2页
复发鼻咽癌是难治性恶性肿瘤,既往临床再次治疗失败率较高,且毒副反应较多,作者总结自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本科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放疗和化疗治疗复发鼻咽癌19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复发鼻咽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 联合放化疗 临床研究 治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难治性恶性肿瘤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莉琼 王苑郦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4期82-83,共2页
总结了18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血管的选择、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及饮食护理。认为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时的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可以减轻不良反应症状,... 总结了18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血管的选择、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及饮食护理。认为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时的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可以减轻不良反应症状,有效改善和稳定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化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素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国彬 胡申江 孙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素 (ET)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 WF)水平的影响。方法 :正常组 2 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4 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分成对照组 (n=2 1)和治疗组 (n=19) ,在常规抗凝、扩血管治疗基础上 ,...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素 (ET)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 WF)水平的影响。方法 :正常组 2 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4 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分成对照组 (n=2 1)和治疗组 (n=19) ,在常规抗凝、扩血管治疗基础上 ,对照组予苯那普利 (10 mg/ d× 3d)口服 ,治疗组服卡维地洛 (40 mg/ d× 3d) ,在治疗前后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 ELISA法测定 ET及 v WF值 ,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 ET(10 1.8± 2 8.9、110 .6± 4 3.5 ) ng/ L ,v WF(16 2 .6± 5 5 .6、172 .9± 37.8) %较正常组 ET(81.2± 34.0 ) ng/ L、v WF(142 .0±4 9.4 ) %明显增高 (P<0 .0 5 ) ,对照组用药后 ET(10 6 .3± 38.2 ) ng/ L和 v WF(15 5 .4± 5 4 .2 ) %与用药前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治疗组在用药后 ET(89.2± 4 5 .5 ) ng/ L及 v WF(12 9.2± 4 8.8) %与用药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结论 :卡维地洛可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 ET和 v W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不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作用 内皮血管肽类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9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成辉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将78例高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采用NP方案化疗。异长春花碱(NVB)25 mg/m2静滴,第1、8天;顺铂30 mg/m2静滴,第2~4天...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将78例高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采用NP方案化疗。异长春花碱(NVB)25 mg/m2静滴,第1、8天;顺铂30 mg/m2静滴,第2~4天。每月1个疗程,化疗4个疗程。观察组化疗当日再予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15 mg,溶于生理盐水500 mL中匀速静滴3~12 h;1次/d,连用14 d,每月重复。结果化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CR 0例,PR 15例,SD 18例,PD 6例,有效率为38.5%,临床受益率为84.6%;对照组分别为0、11、13、15、8例及28.2%、61.5%;两组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比较,P均<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1例(53.8%),其中贫血5例、恶心4例、呕吐5例,白细胞降低4例、中性粒细胞降低3例;对照组出现23例(58.9%),其中贫血4例、恶心5例、呕吐6例,白细胞降低3例、中性粒细胞降低5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高龄晚期NSCLC,可提高患者的临床受益率,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非小细胞肺癌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腹水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巧芳 邓卓娟 +2 位作者 冯韵恬 王革 毕晓霞 《内科》 2018年第6期895-896,共2页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腹腔灌注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恶性腹水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腹腔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顺...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腹腔灌注治疗结直肠癌恶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恶性腹水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腹腔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腹腔灌注治疗。治疗8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80. 0%)明显高于对照组(53. 3%),治疗总有效率(26. 7%)明显高于对照组(10. 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肝功能损害、恶心、腹泻、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3. 3%)与对照组(50. 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恶性腹水临床疗效显著,但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水 结直肠癌 顺铂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DP方案治疗远处转移鼻咽癌的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温继育 陈梓宏 +1 位作者 李芸 余忠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DP方案治疗远处转移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科治疗的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62例,均接受恩度联合DP方案行姑息性化疗。恩度剂量为30 mg/d,加入生理盐水500 m...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DP方案治疗远处转移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科治疗的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62例,均接受恩度联合DP方案行姑息性化疗。恩度剂量为30 mg/d,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滴3~4 h,第1天~第14天,休息一周,重复给药;多西紫杉醇70 mg/m^2,每天加生理盐水500 mL静滴,第1天;顺铂80~100 mg/m^2,加生理盐水500 mL静滴,第1天。21 d为1周期。以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NCI CTC 3.0评价毒性反应,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snk进行检验。结果:62例患者中,肝转移28例,肺转移17例,骨转移9例,多器官转移8例。所有患者均可评价毒副作用,60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共完成280个周期,中位数为4个周期。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31例,稳定(SD)9例,疾病进展(PD)2例。客观缓解率为81.7%(49/60),疾病控制率为96.7%(58/60)。中位随访25个月,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2%、40.8%,中位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8.5个月和10.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神经毒性,多为1~2级,且与化疗相关。结论:恩度联合DP方案一线治疗远处转移鼻咽癌的疗效较好,毒性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化学治疗 血管生成治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8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与顺铂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顺铂组和联合组,各30例。顺铂组给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联合组在顺铂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与顺铂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顺铂组和联合组,各30例。顺铂组给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联合组在顺铂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胸腔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治疗疗效和用药安全性,并检测治疗前后胸水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联合组胸腔积液临床缓解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联合组的HIF-1α和VEGF水平分别为(65.25±8.46)ng/L、(615.42±80.63)pg/L,顺铂组分别为(64.13±8.08)ng/L、(618.52±78.96)p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HIF-1α和VEGF水平分别为(42.96±3.63)ng/L、(326.33±65.12)pg/L,显著低于顺铂组的(49.10±4.58)ng/L、(438.69±70.83)p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67%(8/30)、13.33%(4/30)、10.00%(3/30)、6.67%(2/30),与顺铂组的20.00%(6/30)、10.00%(3/30)、6.67%(2/30)、3.33%(1/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给予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效果确切,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顺铂 恶性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