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过敏性紫癜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何扬 王大燕 +1 位作者 吴绿仙 傅海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1~12月本院13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过敏性紫癜81例,过敏性紫癜肾炎58例。另选择同期37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VEGFR3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1~12月本院13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过敏性紫癜81例,过敏性紫癜肾炎58例。另选择同期37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VEGFR3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肾炎组与过敏性紫癜组血清VEGFR3低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VEGFR3降低,VEGFR3/VEGFR2/VEGF通路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和Podoplanin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宝全 张雅芳 +3 位作者 宿菲 马晶 李雪梅 杨树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和Podoplanin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二者标记淋巴管的特异性。方法:选择55例人结肠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VEGFR-3和Podopl...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和Podoplanin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二者标记淋巴管的特异性。方法:选择55例人结肠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VEGFR-3和Podoplanin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odoplanin主要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胞上,微血管极少着色;VEGFR-3主要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胞上,另外在小血管内皮也有较丰富的表达。结论:Podoplanin在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具有较高特异性,可以用来标记淋巴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PODOPLA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与普通型平滑肌瘤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文泽 马国涛 +6 位作者 肖雨 梁智勇 楼伟珍 李霁 赵大春 吴焕文 刘彤华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索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及普通型平滑肌瘤(leiomyoma,LM)中表达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IVL,并匹... 目的探索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及普通型平滑肌瘤(leiomyoma,LM)中表达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IVL,并匹配10例LM作为对照,挑选存档组织块进行bcl-2和VEGFR-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细胞的表达情况并与L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例IVL病例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全部呈中-强着色,阳性率100%;VEGFR-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9例呈中-强着色,1例阴性,阳性率95%。10例LM的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弱-中等着色,阳性率100%;而VEGFR-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则均为阴性,阳性率为0。结论 Bcl-2和VEGFR-3在IVL中均呈高表达,尤其VEGFR-3表达与LM有明显差异,提示IVL具有与LM不同的分子改变,而这些分子改变可能在IVL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BCL-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
4
作者 先德海 钟建桥 +1 位作者 张西北 余崇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1-744,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受体3(VEGF-C、VEGFR-3)在腮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腮腺癌标本组织中VEGF-C、VEGFR-3的表达,并计算其阳性表达率。结果:VEGF-C、VEGFR-3在腮腺癌中显著表...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受体3(VEGF-C、VEGFR-3)在腮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腮腺癌标本组织中VEGF-C、VEGFR-3的表达,并计算其阳性表达率。结果:VEGF-C、VEGFR-3在腮腺癌中显著表达,其阳性率分别是51.6%、48.4%,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VEGF-C、VEGFR-3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为肿瘤细胞淋巴道转移提供了条件,可以作为判断腮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人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5
作者 曾昭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5-667,共3页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人直肠癌组织和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VEGF-C在人直肠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用31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切片确诊为直肠腺癌的癌组织石蜡标本,采...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人直肠癌组织和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VEGF-C在人直肠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用31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切片确诊为直肠腺癌的癌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C及VEGFR-3在癌组织和淋巴结内的表达。结果:在31例直肠腺癌组织的癌细胞质中,VEGF-C显色阳性者54.8%;VEGFR-3显色阳性者64.5%;在14例淋巴结中,VEGF-C显色阳性者71.4%;VEGFR-3显色阳性者64.3%。结论:VEGF-C和VEGFR-3在直肠癌组织和淋巴结中均有较高表达,VEGF-C通过与VEGFR-3结合,促使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并形成新的淋巴管,导致癌细胞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直肠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淋巴管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曹敏 刘恒明 +1 位作者 李斌 胡军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鼠角膜碱烧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新生淋巴管上的表达和意义,进一步证实角膜新生淋巴管的存在。方法在大鼠角膜上制作碱烧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第3、5、7天角膜中VEGFR-3蛋白的表达。电镜观测伤后第5、7... 目的探讨鼠角膜碱烧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新生淋巴管上的表达和意义,进一步证实角膜新生淋巴管的存在。方法在大鼠角膜上制作碱烧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第3、5、7天角膜中VEGFR-3蛋白的表达。电镜观测伤后第5、7、10、14天角膜新生淋巴管的情况。结果碱烧伤后,大鼠角膜组织中VEGFR-3表达从第3天开始明显上升,并于第5天达到最高峰,伤后第14天出现新生淋巴管。结论角膜碱烧伤后有新生淋巴管长入,VEGFR-3可能成为抑制角膜新生淋巴管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角膜 碱烧伤 新生淋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芳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3-75,共3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3是一种新发现的与血管内皮生长因于受体 1同源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它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及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 ,主要参与淋巴管盐血管的形成 ,最终介导肿瘤的淋巴道及血道的转移。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基因与分子结构特征 信号传导 淋巴管 血管生成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肝癌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廖文胜 何阳阳 李江发 《肝胆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77-78,共2页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分子机制还不明确,研究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机制和转移规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前研究发现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和复发依赖新生血管及淋巴管的生成,抑制肿瘤的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可以抑制肿瘤的生...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分子机制还不明确,研究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机制和转移规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前研究发现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和复发依赖新生血管及淋巴管的生成,抑制肿瘤的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最近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结合后而形成的信号途径在淋巴管生成及肿瘤经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淋巴管生成 肝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VEGF、VEGF-D、VEGFR-3表达与血管及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赵阿红 尹玉慧 +1 位作者 李惠翔 吕新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32-33,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管密度(LVD),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管密度(LVD),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IDC中VEGF、VEGFD、VEGFR-3阳性率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且与MVD、LVD呈正相关。认为VEGF、VEGF-D、VEGFR-3与乳腺IDC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机制可能为促进乳腺组织中血管及淋巴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脉管生成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VEGF-C、VEGFR-3表达及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复发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芸 李金高 +2 位作者 黄传生 敖凡 叶建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1-92,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NPC)患者活检组织标本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表达及淋巴管密度(LVD),统计3 a生存率,分析VEGF-C、VEGFR-3及LVD与淋巴结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NPC有淋巴结...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NPC)患者活检组织标本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表达及淋巴管密度(LVD),统计3 a生存率,分析VEGF-C、VEGFR-3及LVD与淋巴结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NPC有淋巴结转移者的VEGF-C、VEGFR-3阳性率及LVD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1)。单因素分析发现N分期及LVD与淋巴结复发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仅N分期是影响NPC淋巴结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高LVD及VEGF-C、VEGFR-3高表达者的3 a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均<0.05)。多因素分析表明,VEGF-C、LVD及临床分期是影响NPC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提示NPC高LVD患者可能增加淋巴结复发的风险;VEGF-C、VEGFR-3高表达及高LVD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 淋巴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VEGF-C和VEGFR-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虎霞 盛薇 +4 位作者 王光辉 樊林 单涛 赵伟 李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VEGF-C、VEGFR-3的表达,并取1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作对照。结果乳腺癌组VEGF-C、... 目的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VEGF-C、VEGFR-3的表达,并取1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作对照。结果乳腺癌组VEGF-C、VEGFR-3阳性表达率及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VEGF-C、VEGFR-3表达率及表达程度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均<0.05),VEGF-C、VEGFR-3的表达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均<0.05)。乳腺癌VEGF-C与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按肿块大小等临床病理指标的分组中,VEGF-C、VEGFR-3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VEGF-C、VEGFR-3表达水平增高,VEGF-C、VEGFR-3表达促进乳腺癌淋巴结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下珠水提物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HBx和VEGFR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春山 唐海鸿 +3 位作者 王宏艳 邢宇锋 童光东 周大桥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epatitis B virux x gene,HB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VEGFR3)基因与乙型肝炎相关肝癌的相关性,以及叶下株水提物(aqueous extract of phyllanthus urinar...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epatitis B virux x gene,HB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VEGFR3)基因与乙型肝炎相关肝癌的相关性,以及叶下株水提物(aqueous extract of phyllanthus urinaria L,AEP)对HBx和VEGFR3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Balb/c-nu裸鼠随机分为10组。分别复制转染HBx、氯霉素乙酞转移酶(chloramphenicol acetyltransferase,CAT)和VEGFR3基因的HepG2肝癌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用AEP进行干预,以生理盐水、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作为对照,共治疗6周。观察模型复制后不同时间各组裸鼠的移植瘤生长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裸鼠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HBx和VEGFR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肝癌移植瘤模型复制成功。各组裸鼠体质量均随着时间显著增长。实验结束时,接种HepG2-HBx细胞的各组中,AEP处理组肿瘤质量显著低于CTX处理组(P<0.05),其AFP水平显著高于NS处理组(P<0.05),其移植瘤组织中HBx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S组(P<0.05)。接种相同肝癌细胞的各组中,AEP处理组VEGFR3表达水平最低,但与CTX组VEGFR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P组和CTX组VEGFR3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S组(P<0.05)。对于相同的处理因素,接种HepG-HBx细胞和HepG-CAT细胞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VEGFR3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接种HepG-VEGFR3细胞的裸鼠(P<0.01)。结论 AEP通过直接抑制HBx蛋白和VEGFR3蛋白表达,及通过抑制HBx蛋白表达而间接抑制VEGFR3蛋白表达,达到对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肝癌 PHYLLANTHUS urinaria L.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淋巴管生成及VEGF-C和VEG-FR-3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彩慧 朱学军 +2 位作者 张声 周琳瑛 徐国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246-2249,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淋巴管生成及VEGF-C和VEGFR-3的表达。方法: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角膜及烧伤后1,3,5,7,14,21,28d角膜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免疫组化LYVE-1(淋巴管内皮特异标记物)染色观... 目的:研究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淋巴管生成及VEGF-C和VEGFR-3的表达。方法: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角膜及烧伤后1,3,5,7,14,21,28d角膜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免疫组化LYVE-1(淋巴管内皮特异标记物)染色观察角膜中淋巴管生成情况,电镜观察烧伤后14d角膜新生淋巴管状况。结果:角膜碱烧伤后,VEGF-C和VEGFR-3的表达明显升高,烧伤后3d,角膜中出现淋巴管。结论:角膜碱烧伤后新生淋巴管生成伴VEGF-C和VEGFR-3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角膜 碱烧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奥沙利铂对肺癌裸鼠移植瘤VEGF-C、VEGFR-3、CD44v6和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玉琴 陈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奥沙利铂对肺癌裸鼠移植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CD44变异体蛋白6(CD44v6)和β-链蛋白(β-catenin)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二甲...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奥沙利铂对肺癌裸鼠移植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CD44变异体蛋白6(CD44v6)和β-链蛋白(β-catenin)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奥沙利铂组、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每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奥沙利铂、二甲双胍+奥沙利铂及灭菌蒸馏水等干预,42 d后处死动物,留取肿瘤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C、VEGFR-3、CD44v6和β-caten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二甲双胍组、奥沙利铂组和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8.97%、34.37%和50.27%。与对照组相比,奥沙利铂组、联合用药组VEGF-C、VEGFR-3、CD44v6和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均<0.05);与二甲双胍组、奥沙利铂组比较,联合用药组VEGF-C、VEGFR-3、CD44v6和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均<0.05),VEGF-C、VEGFR-3、CD44v6和β-catenin蛋白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79.281、151.275、171.294、164.149,P均<0.01);VEGF-C、VEGFR-3、CD44v6和β-catenin mRNA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8.897、81.029、64.100、83.892,P均<0.01)。结论奥沙利铂及二甲双胍均可抑制VEGF-C、VEGFR-3、CD44v6和β-catenin的表达,联合应用抑制效果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二甲双胍 奥沙利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CD44v变异体蛋白6 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VEGFR-3、PDGFR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庆锋 王宇昭 +6 位作者 李少雷 李忠武 周立新 吴楠 陈晋峰 张力建 杨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5例Ⅰ-Ⅲ期NSCLC根治手术后的标本进行E...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内在联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5例Ⅰ-Ⅲ期NSCLC根治手术后的标本进行EGFR、VEGFR-3、PDGFR表达检测。结果 EGFR、VEGFR-3、PD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1%、90.2%、61.5%。EGF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VEGFR-3表达与N分期、胸膜侵犯有关。PDGFR的表达评分与VEGFR-3的表达评分呈正相关,r=0.255,P=0.001。结论 EGFR、VEGFR-3是NSCLC淋巴转移与局部侵犯的相关因素,PDGFR与VEGFR-3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对多靶点靶向药物的研发及靶向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血液中VEGF-C、VEGF-D和受体VEGFR-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廖文胜 胡虞乾 +4 位作者 何阳阳 李西融 唐澄海 杜延召 李江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8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2012年8月~2014年8月经南溪山医院病理科确诊为肝细胞性肝癌的40例患者为肝癌组,以同...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2012年8月~2014年8月经南溪山医院病理科确诊为肝细胞性肝癌的40例患者为肝癌组,以同期10例非肝癌患者为非肝癌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VEGF-C、VEGF-D和VEGFR-3的表达,统计分析VEGF-C、VEGF-D和受体VEGFR-3的表达与肝癌发生的关系。结果 VEGF-C、VEGF-D和VEGFR-3在肝癌组术前血液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肝癌组术后和非肝癌组(P<0.05),并且VEGFR-3的表达与VEGF-C、VEGF-D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82、0.975,均P<0.01)。结论 VEGF-C、VEGF-D和受体VEGFR-3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血液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其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R-3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文媛 王莹 李明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喉癌组织标本45份(喉癌组),喉良性病变组织标本20份(良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VEGFR-3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VEG...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喉癌组织标本45份(喉癌组),喉良性病变组织标本20份(良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VEGFR-3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VEGFR-3 mRNA表达;分析VEGFR-3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Log-rank检验分析VEGFR-3表达与喉癌预后的关系。结果喉癌组及良性组VEGFR-3的阳性率分别为44.4%、15.0%,VEGFR-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2.7、2.3±0.6,两组比较P均<0.01;VEGFR-3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密切相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无关;喉癌组VEGFR-3阳性及阴性表达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506、0个月,P>0.05。结论 VEGFR-3与喉癌淋巴结转移相关,但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喉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C、VEGFR-3和podoplani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潍 贾卓奇 周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0-213,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和肾小球上皮细胞整合膜蛋白(podoplan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食管癌组织中VEGF-C、VEGFR-3和podoplanin的表达及...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和肾小球上皮细胞整合膜蛋白(podoplan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食管癌组织中VEGF-C、VEGFR-3和podoplanin的表达及淋巴管密度(LVD)。结果食管癌VEGF-C表达阳性率为63.1%,VEGF-C的表达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癌旁组织淋巴管密度同淋巴结转移、VEGF-C阳性表达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odo-planin LVD值与VEGFR-3 LVD值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癌组织中VEGF-C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管密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表达越高,淋巴管密度越大,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越高。癌旁组织LVD同VEGF-C的高表达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食管癌组织中podoplanin标记的淋巴管密度较VEGFR-3标记的淋巴管密度更为精确,是一种更为满意的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PODOPLA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C及VEGFR-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冯广加 何莲芝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检测VEGF-C及VEGFR-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分析宫颈癌中两者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中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结果:5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中,VEGF-C阳性表达率为90%(45/50),V... 目的:检测VEGF-C及VEGFR-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分析宫颈癌中两者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中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结果:5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中,VEGF-C阳性表达率为90%(45/50),VEGF-C和VEGFR-3两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C和VEGFR-3两者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VEGF-C可能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VEGF-C和VEGFR-3信号传递系统与宫颈癌组织的淋巴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淋巴管生成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M8和VEGFR-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单海琳 邵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82-585,共4页
目的研究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ADAM8)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的表达特征和内在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乳腺癌组织及13例正常乳腺组织中ADAM8和VEGF... 目的研究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ADAM8)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的表达特征和内在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乳腺癌组织及13例正常乳腺组织中ADAM8和VEGFR-3的表达,并判定ADAM8与VEGFR-3在乳腺组织中表达量。结果 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44)。肿瘤>2cm的VEGFR-3表达低于肿瘤≤2cm者(P=0.040)。Ⅲ+Ⅳ期的阳性表达低于Ⅰ+Ⅱ期(P=0.574),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ADAM8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5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0),Ⅲ+Ⅳ期的阳性表达高于Ⅰ+Ⅱ期(P=0.006),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ADAM8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1)。肿瘤>2cm的ADAM8表达高于肿瘤≤2cm者(P=0.1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DAM8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VEGFR-3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其程度与乳腺癌肿瘤分期,淋巴转移及治疗大小相关,两者可能在乳腺癌进展中起协同作用,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组织 转移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