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微血管成像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诊断胎儿生长受限 被引量:4
1
作者 田捧 管秀娟 +3 位作者 董孝贞 孟欣雨 张红彬 栗河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微血管成像(MV-Flow)联合孕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诊断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87例胎儿生长受限[FGR组,包括43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及44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孕妇及112名正... 目的观察超声微血管成像(MV-Flow)联合孕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诊断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87例胎儿生长受限[FGR组,包括43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及44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孕妇及112名正常孕妇[对照组,55名孕周<28周(对照组1)、57名孕周≥28周(对照组1)],以MV-Flow技术测量胎盘微血管指数(MVI),于同期检测孕妇血清VEGF表达水平,于分娩后即刻检测胎盘母体面VEGF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胎盘MVI、母体血清VEGF及二者联合诊断FGR的价值。结果FGR组2亚组胎盘MVI、孕妇血清VEGF表达水平及胎盘组织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胎盘MVI、母体血清VEGF及二者联合诊断<28周FG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1、0.870和0.997,诊断≥28周FGR的AUC分别为0.991、0.867和0.993。以单一孕妇血清VEGF诊断2亚组FGR的AUC均低于胎盘MVI及其联合孕妇血清VEGF(P均<0.05),而后二者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胎盘MVI和孕妇血清VEGF可用于筛查FGR,而前者更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迟缓 胎盘血液循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超声检查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立新 王坤 +2 位作者 曹延林 黄汉清 杨连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月龄SPF级SD大鼠60只,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后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4组...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月龄SPF级SD大鼠60只,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后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采用安慰剂10 mg.kg-1.d-1灌胃给药;塞来昔布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10 mg.kg-1.d-1灌胃给药,尼美舒利组采用尼美舒利颗粒10 mg.kg-1.d-1灌胃给药,双药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5 mg.kg-1.d-1和尼美舒利颗粒5 mg.kg-1.d-1灌胃给药;共饲喂8周。检测各组大鼠HIF-1α和VEGF表达情况,椎间盘组织蛋白多糖的水平,计算软骨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对照组大鼠HIF-1α和VEGF均呈阴性表达,其他各组均呈阳性表达;各组大鼠HIF-1α、VEGF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蛋白多糖水平、AI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和尼美舒利可抑制HIF-1α和VEGF的表达,增加椎间盘组织蛋白多糖水平,降低AI,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可能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大鼠 环氧化酶2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水平及对卵巢间质血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刘梅梅 丁慧 +3 位作者 尹晓静 王珊 于彩虹 李肖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8-453,共6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水平及对卵巢间质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PCOS患者96例作为PCOS组;选取同期因男方因素不孕...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水平及对卵巢间质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PCOS患者96例作为PCOS组;选取同期因男方因素不孕而就诊于本院生殖中心的健康女性72例作为对照组。PCOS组根据稳态模型评价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PCOS胰岛素抵抗组(PCOS-IR组,n=47)和PCOS非胰岛素抵抗组(PCOS-NIR组,n=49)。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中的VEGF、ES水平。同时所有患者于卵泡早期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双侧卵巢间质血流,并计算出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 PCOS-NIR、PCOS-IR组VEGF、ES水平高于对照组,PI、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IR组VEGF、ES水平高于PCOS-NIR组,PI、RI低于PCOS-N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患者VEGF水平与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及LH/促卵泡刺激素(FSH)、HOMA-IR呈直线正相关(P<0.05),与PI、RI呈直线负相关(P<0.05);ES水平与LH、T水平及LH/FSH无直线相关性(P>0.05),而与PI、RI呈直线负相关(P<0.05),与HOMA-IR及VEGF水平呈直线正相关(P<0.05)。PCOS患者PI、RI与LH、T水平及LH/FSH、HOMA-IR均呈直线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VEGF水平及HOMA-IR是PCOS患者PI的影响因素(P<0.05);LH、T、VEGF水平及HOMA-IR是PCOS患者R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VEGF、ES在PCOS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二者之间呈直线正相关且均与PCOS患者的HOMA-IR密切相关,同时VEGF的表达水平还与血清LH、T水平密切相关;VEGF与ES的表达失衡及HOMA-IR在PCOS卵巢间质血流异常增多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内皮抑素 卵巢间质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一氧化氮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冯原 陈斯宁 +7 位作者 江颖 周颖 廖海菲 冯洁 黎展华 朱林 林伟楠 李健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23-2229,共7页
背景肺癌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而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率占肺癌的70%~80%,放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措施,但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补肺化瘀汤是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方,对常见肺部疾病和肺癌均有一定的疗效,但现有... 背景肺癌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而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率占肺癌的70%~80%,放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措施,但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补肺化瘀汤是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方,对常见肺部疾病和肺癌均有一定的疗效,但现有研究仅局限于补肺化瘀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观察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进行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7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一线化疗方案(长春瑞滨+顺铂)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化瘀汤,1剂/d,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NO、VEGF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中医证候评分、生存质量[KP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稳定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O、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KPS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发、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下调血清NO、VEGF水平,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减轻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补肺化瘀汤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严家春 邵先安 +2 位作者 陈文笔 马勇 丁体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乙型肝炎(HB)肝血管增生及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从人肝组织提取VEGF总RNA,经RTPCR扩增取得VEGFmRNA基因探针,对160例HB肝组织(HB组)及10例正常肝组织(对照组)的VEGFmRNA作了定位观察,同时对VEGF表...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乙型肝炎(HB)肝血管增生及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从人肝组织提取VEGF总RNA,经RTPCR扩增取得VEGFmRNA基因探针,对160例HB肝组织(HB组)及10例正常肝组织(对照组)的VEGFmRNA作了定位观察,同时对VEGF表达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原位杂交显示,对照组VEGFmRNA阴性。HB组VEGFmRNA定位于肝窦、狄氏腔及扩张的肝窦周围肝细胞胞质;而VEGF则有胞质、膜窦、窦内皮3种形态,其表达强度、分布范围与HB分级分期、肝血管炎症、破坏、阻塞、增生及纤维化呈同步关系,不同肝病变之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肝组织VEGF表达增强可促进肝血管生成及肝窦毛细血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付汉东 张爱华 +2 位作者 鲁艳 温娅丽 余小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554-2556,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30例,在术前以及术后2、4、8、12周分别抽取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同时分别取患...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30例,在术前以及术后2、4、8、12周分别抽取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同时分别取患处及周围组织,用RT-PCR法检测VEGFmRNA表达水平。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清VEGF和组织VEGFmRNA检测。结果糖尿病足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组织VEGFmRNA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足患者术后2周血清VEGF水平到达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到12周又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术后4周组织VEGFmRNA水平到达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到术后8周时与术前无显著差异,术后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前4周是糖尿病足损伤组织毛细血管生成、表皮再生和修复的最旺盛阶段,4周以后随着部分组织的修复,VEGFmRNA水平逐渐下降。故术后4周后对患者未完全恢复的组织再次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将起到更好的效果。可见,对患者血清VEGF及组织VEGFmRNA水平检测对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焕东 杨桂莲 +2 位作者 张春元 张春梅 王慎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34-2036,共3页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1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血清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并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组)和健康人群(正...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1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血清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并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组)和健康人群(正常对照组)做对比。另外,比较117例行外科手术和(或)介入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肝癌组患者血清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血清VEGF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下降,而血清内皮抑素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患者血清VEGF、内皮抑素水平与肿瘤大小、有无门静脉癌栓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性别、是否合并肝硬化无相关性(P>0.05)。肝癌组患者术前内皮抑素水平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58,P<0.01)。结论肝癌患者血清VEGF和内皮抑素水平升高,且与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和评价肝癌发生、发展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内皮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福华 周江 +1 位作者 郭靖涛 代燕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g)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行PCI的AMI患者为AMI组,53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比较AMI患者PCI术前及术后(...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g)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行PCI的AMI患者为AMI组,53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比较AMI患者PCI术前及术后(术后30 min、24 h、72 h)血清VEGF、hs-CRP、Fg水平的变化,以及PCI术后AMI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MACE)患者与无MACE发生患者24 h峰值血清VEGF、hs-CRP及Fg水平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AMI组术前、术后30 min、24 h、72 h血清VEGF(pg/ml,130.5±40.2、143.2±49.7、107.1±31.8、97.3±24.4 vs 84.7±21.4)、hs-CRP(mg/L,3.11±0.56、4.67±0.62、6.42±0.72、2.83±0.56 vs 1.03±0.34)、Fg(mg/L,4.79±0.52、5.02±0.54、5.54±0.67、4.11±0.44 vs 3.86±0.32)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MI组术前比较,AMI组术后30 min、24 h、72 h血清VEGF先升高(峰值在术后30 min),后逐渐降低;而血清hs-CRP、Fg逐渐升高(峰值在术后24 h),后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AMI患者术后24 h出现MACE者38例,无MACE者72例。与无MACE者比较,MACE者术后24 h血清VEGF(pg/ml,155.5±42.8 vs131.7±36.5)、hs-CRP(mg/L,6.89±0.53 vs 5.68±0.62)及Fg(mg/L,5.66±0.55 vs 5.23±0.60)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血清VEGF、hs-CRP及Fg水平的监测对PCI术后AMI患者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姚瑞芹 张如意 +2 位作者 张丽 王文 李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1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CIG治疗组。治疗组又分为20、60和180mg/kg剂量组,每... 目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1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CIG治疗组。治疗组又分为20、60和180mg/kg剂量组,每组23只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3h开始灌胃给药。造模后7、14和28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用RT—PCR方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FLK-1的mRNA表达。结果①造模后7、14和28d,与模型组相比,CIG 60和180mg/kg组大鼠mNSS均显著降低(F=2.832,F=4.970,F=2.661,均P〈0.05);②造模后7d,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VEGF蛋白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明显变化,14和28d时,VEGF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7、14和28d时,CIG 60和180mg/kg组VEGF蛋白表达显著增加(F=1.202,F=1.705,F=2.189,均P〈0.05);③造模后28d,CIG 60和180mg/kg组大鼠VEGF阳性细胞染色面积显著增加(F=13.249,均P〈0.05);④造模后7d,与模型组相比,CIG 60和180mg/kg组大鼠大脑皮质VEGF-mRNA表达亦显著增加(F=2.389,均P〈0.05);CIG 60和180mg/kg组FLK-1 mRNA的表达也显著增加(F=3.657,均P〈0.05)。结论CIG能明显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CIG促进VEGF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属 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聚乙二醇-聚乳酸偶联人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隐形纳米粒的抗肝癌机制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殷香保 邬林泉 +4 位作者 黄跃英 黄明文 王恺 周凡 余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805-2809,共5页
目的探讨以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为载体材料包载的三氧化二砷(As2O3),同时偶联人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隐形纳米粒的抗肝癌机制。方法以PEG-PLA为载体材料,W/O/W型超声乳化制备As2O3纳米粒,同时偶联具有肝癌靶... 目的探讨以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为载体材料包载的三氧化二砷(As2O3),同时偶联人源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隐形纳米粒的抗肝癌机制。方法以PEG-PLA为载体材料,W/O/W型超声乳化制备As2O3纳米粒,同时偶联具有肝癌靶向作用的VEGFR-2,得到人源抗VEGFR-2/As2O3-PEG-PLA纳米粒,同时以相同方法制作香豆素6(C6)-PEG-PLA及抗VEGFR-2/C6-PEG-PLA纳米粒。测定纳米粒粒径分布、Zata电位;MTT法计算As2O3、As2O3-PEG-PLA及抗VEGFR-2/As2O3-PEG-PLA对Bel 7402肝癌细胞IC50值;采用流式细胞实验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验检测人肝癌Bel 7402细胞摄取C6-PEG-PLA及抗VEGFR-2/C6-PEG-PLA纳米粒的速度和强度;将18只肝癌裸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s2O3、As2O3-PEG-PLA、抗VEGFR-2/As2O3-PEG-PLA溶液,给药后12 h处死小鼠,取肿瘤、脾、心、肺、肝、肾等组织,测试其中As2O3浓度;再将另24只肝癌裸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s2O3、As2O3-PEG-PLA、抗VEGFR-2/As2O3-PEG-PLA及0.9%氯化钠溶液,给药后第17 d,处死小鼠,计算肿瘤抑制率。结果抗VEGFR-2/As2O3-PEG-PLA平均粒径为(141.9±13.2)nm(PDI=0.23),呈正态分布,Zata电位为(10.2±1.1)m V。As2O3、As2O3-PEG-PLA、抗VEGFR-2/As2O3-PEG-PLA的IC50值分别为(1.53±0.22)μmol/L,(2.30±0.18)μmol/L和(1.80±0.22)μmol/L。不同剂型IC50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03,P=0.018)。不同时间点人肝癌Bel 7402细胞摄取抗VEGFR-2/C6-PEG-PLA的速度均高于C6-PEG-PL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2,P=0.045;t=2.231,P=0.035;t=2.311,P=0.022)。As2O3组不同组织As2O3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68,P=0.018);As2O3-PEG-PLA组不同组织As2O3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59,P=0.034);抗VEGFR-2/As2O3-PEG-PLA组不同组织As2O3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01,P=0.022)。对照组、As2O3组、As2O3-PEG-PLA组和抗VEGFR-2/As2O3-PEG-PLA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2.6%、45.9%、66.2%和87.9%。4组肿瘤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9,P=0.018)。结论以PEG-PLA为载体材料制备得到As2O3纳米制剂,且偶联具有肝癌靶向作用的VEGFR-2,用于肝癌的治疗,可显著提高As2O3的生物利用度,为构建As2O3肝癌靶向纳米递送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剂 聚乙二醇-聚乳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肝肿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颈椎病椎体软骨终板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弘 陈学武 +5 位作者 徐宏光 丁国正 刘平 黄德刚 宣华兵 王凌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终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VEGF和VEGFR在37例颈椎病及11例正常椎体软骨终板中的表达,并对其阳性表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终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VEGF和VEGFR在37例颈椎病及11例正常椎体软骨终板中的表达,并对其阳性表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VEGF在正常椎体终板软骨细胞表达的阳性率为90.9%,与退变椎体终板软骨细胞表达的阳性率(40.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R在正常椎体软骨终板细胞表达的阳性率为72.7%,与退变椎体终板软骨细胞表达阳性率(37.8%)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椎体软骨终板的退变过程中VEGF和VEGFR的表达发生明显的变化,终板软骨细胞VEGF分泌的减少导致终板血管芽的维持不足。VEGF参与了椎间盘退变的形成和发展,表明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的发病中可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调节细胞因子VEGF在终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可能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软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_(34)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怀 张示杰 +4 位作者 陈骞 王岩 苏争明 吴向未 孙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702-1706,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缺氧条件下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_(34)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6年4—10月,选取实验用腹腔感染肝泡状棘球蚴18周的长爪沙鼠30只,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选取光滑、成簇的游离于腹腔或附着在腹壁、... 目的探讨体外缺氧条件下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_(34)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6年4—10月,选取实验用腹腔感染肝泡状棘球蚴18周的长爪沙鼠30只,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选取光滑、成簇的游离于腹腔或附着在腹壁、肠系膜、肝表面的肝泡状棘球蚴组织。培养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含100μmol/L二氯化钴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第0、6、12、18、24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活力。培养12、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VEGF、CD_(34)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中VEGF、CD_(34)的表达。结果培养0、6、12、18、24 h,对照组与实验组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活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2、24 h,实验组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HIF-1α、VEGF、CD_(3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缺氧可以使肝泡状棘球蚴原头节中VEGF和CD_(34)表达水平升高,这可能是肝泡状棘球蚴病呈浸润性生长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缺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MRI征象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邢庆娜 张小安 +1 位作者 赵鑫 姚晓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8-692,共5页
目的评价MRI征象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反映肿瘤分子生物学特性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56例患者,术前1周行MRI扫描,以SP染色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 目的评价MRI征象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反映肿瘤分子生物学特性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56例患者,术前1周行MRI扫描,以SP染色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癌石蜡切片中VEGF、Ki-67的表达情况,并以10例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评价MRI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分析MRI分期与VEGF、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56例中MRI诊断为子宫内膜癌53例,诊断灵敏度为94.6%,其中Ⅰ期34例,诊断符合25例,诊断准确率为73.5%;Ⅱ期17例,诊断符合15例,诊断准确率为88.2%;Ⅲ期5例,诊断符合5例,诊断准确率为100%。VEGF表达指数:正常内膜2.75±1.04,Ⅰ期12.99±3.48,Ⅱ期20.12±5.08,Ⅲ期37.13±7.23;Ki-67的表达指数:正常内膜6.74±2.67,Ⅰ期18.32±5.28,Ⅱ期36.41±8.06,Ⅲ期48.75±9.04。VEGF、Ki-67的表达与MRI分期呈正相关(r=0.772、0.823,P=0.001),表达指数随分期增加而增高。结论 MRI成像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合癌组织VEGF、Ki-67的表达,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磁共振成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姚运海 罗艳 +2 位作者 朱京乐 甘建和 赵卫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66-1969,共4页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患者外周血中水平,阐明其水平检测作为肝硬化合并PVT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随访或者住院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60例(PVT组)...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患者外周血中水平,阐明其水平检测作为肝硬化合并PVT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随访或者住院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60例(PVT组),同期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但无血栓者161例(LC组)。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WBC、PLT、TBil、ALT、Alb、PT、INR、AT-Ⅲ水平。双抗体夹心原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危险因素。结果PVT组与LC组患者基线指标比较,血清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82,P<0.05)。不论是Child-Pugh A级还是B+C级,2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3.749、5.469,P值均<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血清VEGF水平是肝硬化合并P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4,95%CI:1.003~1.006,P<0.001)。结论肝硬化合并PVT患者外周血VEGF有着更高的表达水平,对临床诊断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静脉血栓栓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晓妹 陈晓蓉 张荣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分布状况和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妊娠3~6d昆明小鼠围植入期子宫内膜VEGF的表达情况,并以动情期未孕小鼠子宫做对照。结果在小鼠子宫内膜中可检测到VEGF的表达,...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分布状况和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妊娠3~6d昆明小鼠围植入期子宫内膜VEGF的表达情况,并以动情期未孕小鼠子宫做对照。结果在小鼠子宫内膜中可检测到VEGF的表达,其表达具有时间特异性和细胞特异性。孕3d,VEGF在子宫内膜的腔上皮和基质细胞中呈弱表达;孕4~5d,VEGF在基质细胞和腔上皮上表达最强;孕6d,VEGF表达较强,但主要表达于蜕膜细胞。结论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持续表达VEGF,且在植入前后表达最强,提示VEGF可能在小鼠胚胎的植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胚胎植入 子宫内膜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毛瑞明 杜中波 +2 位作者 高卫民 米丽 朱宝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79-184,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后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及其表达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检...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后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及其表达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缺血后各时间段VEGF的表达及变化情况,同时监测大鼠的心电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心肌未见VEGF表达;缺血15 min后于缺血区心肌细胞内发现VEGF的弱阳性表达;缺血3 h,VEGF表达达到高峰,主要分布于缺血区及其周边区;缺血6 h,VEGF的表达较3 h有所下降,仍处于较高水平。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心电监测发现9只大鼠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而死亡。结论 VEGF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确定急性心肌缺血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可能有帮助作用,致死性心律失常可继发于心肌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心肌缺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蜀鄂 李竞 +3 位作者 甘佩珍 王丹 秦莹 张丽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以及抑制NF-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未干预...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以及抑制NF-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未干预组(DM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NF-κB活性抑制剂,PDTC)干预组(DP组),每组20只,每组再分为2批,分别为4周批、8周批。以链脲佐菌素造糖尿病模型。分别于第4、8周处死大鼠,测肾重指数、24h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肾组织VEGF及NF-κB的表达。结果:DM组与NC组比较,大鼠肾组织中NF-κB和VEGF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DP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和VEGF的表达较DM组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NC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肾组织中VEGF表达量与NF-κB成正相关。结论:抑制NF-κB的表达可降低VEGF的产生,对NF-κB和VEGF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NF-ΚB 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LKB1对肺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调控 被引量:4
18
作者 臧远胜 夏天保 李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4-628,共5页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LKB1对肺癌细胞A54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巢式PCR方法扩增LKB1基因编码区,构建LKB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以脂质体法转染A549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RT-...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LKB1对肺癌细胞A54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巢式PCR方法扩增LKB1基因编码区,构建LKB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以脂质体法转染A549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LKB1、SP1和VEGF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变化;siRNA技术干扰转录因子SP1的表达,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SP1和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外源性LKB1在A549细胞中稳定表达;LKB1蛋白下调SP1和VEGF的表达;SP1可被特异性siRNA分子有效抑制.siRNA介导的SP1沉默伴随VEGF表达下调。结论:LKB1可能通过负调控转录因子SP1的表达从而调控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LKB1 A549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转录因子 SP1 RNA 小分子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人早孕期绒毛中滋养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唐薇 王自能 金海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45-647,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米非司酮对人早孕期绒毛中滋养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米非司酮终孕的分子免疫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即用型EnvisionTM试剂盒)检测20例米非司酮药流终孕的早孕期绒毛中滋养细胞VEGF的表...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米非司酮对人早孕期绒毛中滋养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米非司酮终孕的分子免疫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即用型EnvisionTM试剂盒)检测20例米非司酮药流终孕的早孕期绒毛中滋养细胞VEGF的表达情况。20例人流终孕的正常早孕期绒毛为对照组。结果:米非司酮药流组滋养细胞中VEGF的表达较人流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其PU值(x±s)分别为14.25±6.69,35.23±14.53。结论:米非司酮可明显降低VEGF在人早孕期绒毛滋养细胞中的表达,抑制了胎盘血管的发育,进而不利于胚胎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人工 米非司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绒毛滋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1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山丽 宋育林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CXCL1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对应的60例上端切缘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织)中CXCL12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XCL12、VEGF阳性表... 目的探讨CXCL1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对应的60例上端切缘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织)中CXCL12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XCL12、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63.33%,均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织中CXCL12和VEGF的表达(0.00%、0.00%)(P<0.05)。CXCL12、VEGF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食管鳞癌的肿瘤部位、肿瘤长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CXCL12、VEGF两者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79,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CXCL12、VEGF表达均显著增高,两者在食管鳞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