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1篇文章
< 1 2 1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与病情评估中血管内皮因子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4
1
作者 张杰 马晋 +1 位作者 张颖 余其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3317-332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因子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诊断、病情评估、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30例(稳定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60例(加重组,分为脓痰组30例和非脓痰组3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因子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诊断、病情评估、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30例(稳定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60例(加重组,分为脓痰组30例和非脓痰组30例)、同期健康对照者30例(对照组),于入院后24 h内测量加重组及稳定组、对照组血管内皮因子(VEGF)、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水平及第8天加重组以上各项指标,动态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记录急性加重组入院24 h内及治疗后第8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评分,对病情进行评定。结果 (1)脓痰组、非脓痰组患者第1天VEGF水平高于稳定组,稳定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EGF指标的敏感度为88.3%,特异度为60.0%,VEGF的约登指数最高;脓痰组第1天VEGF值(233±74)高于非脓痰组(19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脓痰组及非脓痰组VEGF第1天均高于第8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无论是第1天(r=0.743)还是第8天(r=0.574),VEGF水平均与APACHE II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1)血清VEGF是诊断COPD急性加重的一个较好指标,对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判别效果高于PCT、hs-CRP、WBC、N;(2)血清VEGF可对抗感染治疗进行疗效监测;(3)血清VEGF可作为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感染 血管内皮因子 诊断 病情评估 疗效监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斛消萎汤结合西药常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管内皮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颖 王鸿 +1 位作者 赖华梅 沈丹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目的评价石斛消萎汤结合西药常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管内皮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石斛消萎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 目的评价石斛消萎汤结合西药常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管内皮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石斛消萎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和治疗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镜病理组织评分、胃镜黏膜征象、消化不良症状和结局指标(PRO)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和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56/58)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76%,48/58)(P<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萎缩程度、肠化程度、HP感染、慢性炎性反应和活动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胃镜黏膜征象、消化不良症状和PRO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学指标前列腺素E2(PGE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胃蛋白酶原I(PG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管内皮因子VEGF和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石斛消萎汤结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体内相关血管生长因子的释放,发挥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进而改善病理组织学病变,促进黏膜修复,提高治疗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消萎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西药常规 血管内皮因子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及尼卡地平对小儿体外循环期间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陈煜 张剑蔚 +1 位作者 白洁 孙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B10期43-45,48,共4页
目的 观察小儿先心病手术体外循环期间应用异丙酚或尼卡地平对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探索合理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36例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尼卡地平组和对照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转流前(T2)、转流30min(... 目的 观察小儿先心病手术体外循环期间应用异丙酚或尼卡地平对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探索合理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36例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尼卡地平组和对照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转流前(T2)、转流30min(T3)、停转流后2h(T4)和术后24h(T5)抽取血样,测定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栓烷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a)(6-K-F)水平,同时观察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T1、T2、T5时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管内皮因子无显著变化;T3时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P<0.05),ET增加,NO/ET比值降低(P<0.01),用药二组ET明显减少(P<0.05);T4时各组心率均明显增快(P<0.01);T3、T4时尼卡地平组6-K-F升高尤为明显(P<0.01)。结论 异丙酚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体外循环期间机体的血管舒缩反应。在体外循环的麻醉管理中,异丙酚可作为调控麻醉深度、抑制炎性应激反应等综合措施之一,其作用较尼卡地平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尼卡地平 小儿 体外循环 血管内皮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瘀膏治疗静脉输液渗漏对血管内皮因子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吕小芳 程晓鸣 刘燕平 《护理研究》 2004年第4期573-574,共2页
目的 ]探讨清热化瘀膏治疗静脉输液渗漏所致静脉炎疗效机制中血管内皮因子 (VEGF)的作用。 [方法 ]将健康新西兰兔 2 7只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 ,每组9只。采用 50 %葡萄糖行双侧大隐静脉注射 ,使其部分渗漏 ,A组、B组、C组三组分别给... 目的 ]探讨清热化瘀膏治疗静脉输液渗漏所致静脉炎疗效机制中血管内皮因子 (VEGF)的作用。 [方法 ]将健康新西兰兔 2 7只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 ,每组9只。采用 50 %葡萄糖行双侧大隐静脉注射 ,使其部分渗漏 ,A组、B组、C组三组分别给予清热化瘀膏外敷、硫酸镁湿敷、生理盐水湿敷 ,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和免疫印迹技术 (Western -blot) ,观察各组血管内皮因子(VEGF )表达量的变化过程。 [结果 ]敷贴药物 8h后 ,A组、B组、C组三组所表达的VEGF量无统计学意义 ;敷药 2 4h后 ,A组VEGF表达量明显减少 ,B组、C组无统计学意义 ;敷药48h后 ,VEGF表达量以A组较少 ,但较 2 4h有明显增加 ,而B组和C组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清热化瘀膏可通过抑制VEGF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 ,阻断静脉炎的进一步发展 ,达到减轻炎性水肿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渗漏 清热化瘀膏 血管内皮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管内皮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卢锦森 马中飞 +5 位作者 纵何香 叶桂萍 郭利梅 何舒宁 张梦琳 陈晓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69-973,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抗炎作用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50只),模型组左后足趾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AA模型,模型组在建模...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抗炎作用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50只),模型组左后足趾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AA模型,模型组在建模后12 d再分5组:模型对照组、Res低剂量组(5 mg/kg)、Res中剂量组(15 mg/kg)、Res高剂量组(30 mg/kg)、阳性药塞来昔布组(5 mg/kg),给药16 d后处死大鼠,对各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行病理切片、HE染色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炎症渗出、关节软骨和骨破坏等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Res治疗组的关节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以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es能降低滑膜组织VEGF表达水平。结论 Res有改善大鼠关节滑膜炎症、抑制滑膜组织VEGF表达的作用,这可能与Res治疗AA关节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白藜芦醇 血管内皮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磁共振及病理特征与血管内皮因子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许道洲 罗树彬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目的:研究VEGF在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在3.0T磁共振上征象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57例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及病理VEGF免疫组织化学资料。结果:57例乳腺癌患者中VEGF阳性表达36例,阳性率为63.15%,VEGF表... 目的:研究VEGF在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在3.0T磁共振上征象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57例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及病理VEGF免疫组织化学资料。结果:57例乳腺癌患者中VEGF阳性表达36例,阳性率为63.15%,VEGF表达与病理类型、时间信号曲线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VEGF在肿瘤直径>2cm的表达强度高于肿瘤直径≤2cm者(P<0.05)。与形态不规则或毛刺征、环形强化征、肿瘤血管、腋窝淋巴结转移、时间信号曲线有关(P<0.05)。结论:VEGF与乳腺癌的病理分级相关,提示血管生成可能在乳腺癌进展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VEGF的表达与磁共振征象中肿瘤直径的大小、环形强化征、肿瘤血管、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是其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时间信号曲线的类型与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征象 病理特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痰汤对脑梗死患者预后分析及血栓弹力图指标、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曹勇 李爱茹 唐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讨涤痰汤对脑梗死(CI)疗效及血栓弹力图、血管内皮因子水平影响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收治的CI的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常规西... 目的:探讨涤痰汤对脑梗死(CI)疗效及血栓弹力图、血管内皮因子水平影响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收治的CI的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涤痰汤加减,均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的疗效、血栓弹力图、血管内皮因子、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人内皮素-1(ET-1)、重组蛋白MMP-9、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最大血块强度(MA)、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α角)、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内皮因子AngⅡ、血管内皮因子GMP-140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均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小板凝集块形成时间(K值)、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分)、血管内皮因子NO上升幅度及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涤痰汤能抑制CI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抑制血栓形成,保护脑神经,从而改善症状和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痰汤 脑梗死 血栓弹力图 血管内皮因子 疗效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生命质量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痈促愈汤在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对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4
8
作者 柳春生 李积良 王继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5-208,共4页
目的观察肛痈促愈汤在促进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对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医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3例,依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 目的观察肛痈促愈汤在促进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对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医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3例,依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高猛酸钾坐浴,患者大便后清洗创面,观察组采用肛痈促愈汤辅助治疗,直至创面愈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两组腐肉完全脱离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缩小率;比较血清VEGF、IL-1β、TNF-α和IL-6含量;比较两组不同时段肛门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38/4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17%(30/4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和术后14 d肛门疼痛、肛门周围组织水肿、分泌物和肉芽形态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腐肉完全脱离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缩小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4 d 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痈促愈汤可促进肛周脓肿患者一次性根治术后创面愈合和肉芽生长,提高血清VEGF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有效恢复肛门收缩功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痈促愈汤 肛周脓肿 术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相关高血压的血压管理研究进展
9
作者 隋鸿平 李婷婷 +2 位作者 姜桐桐 夏云龙 史铁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932-1936,共5页
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类药物逐渐增多且应用广泛,其诱发的高血压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诱发高血压难以被及时诊断且未受控制的高血压疏于管理,因此,积极的血压管理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本... 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类药物逐渐增多且应用广泛,其诱发的高血压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诱发高血压难以被及时诊断且未受控制的高血压疏于管理,因此,积极的血压管理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总结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治疗及其相关高血压的现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相关高血压的血压管理策略,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相关高血压的重视,并为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患者提供血压管理策略,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和心血管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肿瘤治疗相关高血压 血压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通过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子宫平滑肌瘤进展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李晓银 何辉 +1 位作者 吴翠松 闻先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5-1333,共9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子宫平滑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水平,探讨其是否通过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42,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子宫平滑肌瘤的进展...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子宫平滑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水平,探讨其是否通过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42,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子宫平滑肌瘤的进展。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池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组织样本,选取5例行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标本,将子宫肌瘤旁正常平滑肌组织作为对照组,子宫肌瘤组织作为子宫平滑肌瘤组。根据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组织,将其分为肌壁间组、黏膜下组和浆膜下组,每组选取5例。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VEGFA和Cdc42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情况。在体外实验中,提取子宫平滑肌细胞和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利用CCK-8实验筛选VEGF受体抑制剂阿昔替尼(axitinib)的最适浓度,并通过质粒转染平滑肌瘤细胞过表达VEGFA。根据实验目的分别处理细胞。采用CCK-8和EdU细胞增殖流式检测法评估axitinib对子宫平滑肌瘤细胞活力和增殖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分析axitinib、Cdc42抑制剂ML141和过表达VEGFA对子宫平滑肌瘤细胞中VEGFA、Cdc42、β-catenin及其下游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子宫肌瘤组织中VEGFA和Cdc4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且肌壁间子宫肌瘤中的VEGFA和Cdc4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黏膜下及浆膜下肌瘤(P<0.01)。CCK-8和EdU染色实验结果表明,axitinib对子宫平滑肌细胞活力实验的适宜浓度为5μmol/L,axitinib浓度为5μmol/L时能有效抑制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的活力和增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子宫平滑肌瘤细胞中VEGFA、Cdc42、β-catenin及其下游cyclin D1、c-Myc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axitinib和ML141显著抑制了β-catenin及其下游蛋白的表达(P<0.05),VEGFA能显著抑制Cdc42的表达(P<0.01),但ML141未抑制VEGFA表达(P>0.05)。过表达VEGFA后,VEGFA、Cdc42、β-catenin及其下游cyclin D1、c-Myc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VEGFA可能通过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子宫平滑肌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阿昔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杨阳 张文华 王万祥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3-712,共10页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55例患者术后标本及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ER-2、VEGF-A、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标志物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结果55例患者的癌组织中HER-2高表达15例(27.2%)、VEGF-A高表达23例(41.8%)、PD-L1高表达18例(32.7%),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HER-2表达组在肿瘤位置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VEGF-A表达组在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度、肿瘤位置、N分期、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PD-L1表达组在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疾病分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19-9水平、HER-2表达为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术前CA19-9水平、肿瘤最大直径、N分期、VEGF-A、PD-L1表达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HER-2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相比于HER-2低表达患者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HER-2、VEGF-A、PD-L1对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意义重大,是潜在的靶向治疗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与成纤维生长因子在维持骨骼肌质量中的作用
12
作者 赵衍朴 杨小雨 +3 位作者 于惠康 杨雪玲 杨春华 田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299,共7页
目的研究正常和高脂饮食情况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在维持骨骼肌质量中的作用,并探讨VEGFB与成纤维生长因子(FGF)信号通路之间的串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设置4个实验组:正常饮食VEGFB^(+/+)及VEGFB^(-/-)组,高脂饮食VEGFB... 目的研究正常和高脂饮食情况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在维持骨骼肌质量中的作用,并探讨VEGFB与成纤维生长因子(FGF)信号通路之间的串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设置4个实验组:正常饮食VEGFB^(+/+)及VEGFB^(-/-)组,高脂饮食VEGFB^(+/+)及VEGFB^(-/-)组;获取24周龄小鼠骨骼肌,称重;采用基因表达关联分析和qPCR实验探究骨骼肌中FGFs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种饮食条件下VEGFB缺失均会导致小鼠骨骼肌质量下降;正常饮食条件下,VEGFB^(-/-)小鼠骨骼肌中8个FGFs表达水平下调,其中6个为旁分泌FGFs;高脂饮食条件下,VEGFB^(-/-)小鼠骨骼肌中11个FGFs表达水平下调,其中8个为旁分泌FGFs。结论骨骼肌中VEGFB可通过FGFs网络参与维持骨骼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成纤维生长因子 基因敲除小鼠 高脂饮食 FGF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抑制剂相关性高血压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诊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莉 夏彬凤 +3 位作者 黄慧慧 王茹 孔敏 尹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4-863,共10页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CTR-CVT)逐渐成为影响肿瘤幸存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研发的VEGF及其受体抑制剂(VEGFIs)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周期,改善患者预后,但VEGFIs诱...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CTR-CVT)逐渐成为影响肿瘤幸存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研发的VEGF及其受体抑制剂(VEGFIs)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周期,改善患者预后,但VEGFIs诱导的高血压作为其最常见的CTR-CVT,可能会限制和影响其应用并引起严重心血管疾病(CVD)。对应用VEGFIs治疗的肿瘤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压,早期评估,优化管理,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抗肿瘤疗效和最低的CTRCVT风险。现就VEGFIs相关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和应对VEGFIs相关性高血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血管成像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诊断胎儿生长受限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捧 管秀娟 +3 位作者 董孝贞 孟欣雨 张红彬 栗河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微血管成像(MV-Flow)联合孕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诊断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87例胎儿生长受限[FGR组,包括43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及44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孕妇及112名正... 目的观察超声微血管成像(MV-Flow)联合孕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诊断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87例胎儿生长受限[FGR组,包括43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及44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孕妇及112名正常孕妇[对照组,55名孕周<28周(对照组1)、57名孕周≥28周(对照组1)],以MV-Flow技术测量胎盘微血管指数(MVI),于同期检测孕妇血清VEGF表达水平,于分娩后即刻检测胎盘母体面VEGF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胎盘MVI、母体血清VEGF及二者联合诊断FGR的价值。结果FGR组2亚组胎盘MVI、孕妇血清VEGF表达水平及胎盘组织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胎盘MVI、母体血清VEGF及二者联合诊断<28周FG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1、0.870和0.997,诊断≥28周FGR的AUC分别为0.991、0.867和0.993。以单一孕妇血清VEGF诊断2亚组FGR的AUC均低于胎盘MVI及其联合孕妇血清VEGF(P均<0.05),而后二者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胎盘MVI和孕妇血清VEGF可用于筛查FGR,而前者更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迟缓 胎盘血液循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超声检查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细胞角蛋白19片段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海英 吴凯 田胤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452-345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RFA21-1)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化疗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130例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采用顺铂为基础化疗...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RFA21-1)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化疗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130例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采用顺铂为基础化疗的晚期驱动基因阴性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标准的一线治疗,作为观察对象;同期选取100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通过顺铂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治疗无效组15例,治疗有效组37例;治疗显效组78例,比较各组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探索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顺铂治疗后,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均降低(P<0.05);与治疗无效组相比,治疗显效组、治疗有效组患者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均降低(P<0.05);对比治疗显效组、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患者各项因素分析,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9、CYRFA21-1、VEGF同样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采用ROC分析得出,血清MMP-9、CYRFA21-1、VEGF单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顺铂治疗效果,预测价值较高(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中MMP-9、CYRFA21-1、VEGF表达水平升高,MMP-9、CYRFA21-1、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顺铂治疗后,其表达降低,且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治疗效果有关,临床可通过早期监测血清MMP-9、CYRFA21-1、VEGF水平早期预测治疗效果,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衣不下奶牛miRNA-185靶向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的研究
16
作者 罗春海 郑程远 +5 位作者 张梦龙 姚伟佳 刘佳金 刘炳琦 王薇 付世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6-925,共10页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检测miRNA-185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在胎衣正常排出和胎衣不下(RFM)奶牛胎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及VEGFA在奶牛母体胎盘组织中表达分布,验证及明确miRNA-185和V...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检测miRNA-185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在胎衣正常排出和胎衣不下(RFM)奶牛胎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及VEGFA在奶牛母体胎盘组织中表达分布,验证及明确miRNA-185和VEGFA与奶牛胎衣不下发生密切相关并存在靶向调节关系,为深入研究miRNA-185在奶牛胎衣不下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基础。【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胎衣正常排出及胎衣不下奶牛母体胎盘组织中miRNA-185及VEGFA基因表达情况,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VEGFA在母体胎盘组织的表达分布及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明确miRNA-185与VEGFA的靶向调节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体外转染miRNA185 mimics、miRNA-185 inhibitor及miRNA-185 NC后VEGFA mRNA及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胎衣正常排出奶牛相比,胎衣不下奶牛体内miRNA-185及VEGFA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下调(P<0.01);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VEGFA mRNA主要在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表达。VEGFA是miRNA-185的靶向调节蛋白。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miRNA-185 mimics后VEGFA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下调(P<0.01),转染miRNA-185 inhibitor后VEGFA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胎衣不下奶牛母体胎盘组织内miRNA-185及VEGFA表达显著降低,VRGFA主要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表达,miRNA-185可通过靶向调控VEGFA的表达参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胎衣不下 miRNA-18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母体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肝动脉化疗栓塞单独/联合靶免治疗在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灵溪 李妹 +4 位作者 付艺伟 路丽霞 马晓萱 王荣琦 南月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33-4039,共7页
背景 中晚期肝癌治疗面临挑战,寻求有效评估及改善疗法成为研究重点,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免疫疗法显示出潜力,但需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与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TACE单独/联合靶免治疗在中... 背景 中晚期肝癌治疗面临挑战,寻求有效评估及改善疗法成为研究重点,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免疫疗法显示出潜力,但需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与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TACE单独/联合靶免治疗在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113例初治中晚期肝癌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TACE组(n=66)、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n=22)、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n=25),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VEGF、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等肿瘤标志物检测。根据改良的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mRECIST)于治疗3、6、12个月后进行随访以评价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分析患者的疾病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并绘制生存曲线。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VEGF及相关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TACE组、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及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随访12个月的ORR分别为17.14%(6/35)、33.33%(4/12)、54.55%(6/11),DCR分别为28.57%(10/35)、41.67%(5/12)、72.73%(8/11),治疗12个月的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的ORR和DCR高于TACE组(P<0.05)。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中位PFS(15.039个月)高于TACE组(8.757个月)和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9.680个月)(P<0.05)。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随访12个月行TACE次数低于TACE组和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P<0.05)。TACE联合靶向治疗组和TACE联合靶免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差值高于TACE组(P<0.05)。治疗前后血清VEGF差值预测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8(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9、0.629。血清VEGF联合PIVKA-Ⅱ、VEGF联合AFP、VEGF联合AFP及PIVKA-Ⅱ预测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的AUC分别为0.781、0.869、0.872(P<0.001)。结论 TACE联合靶免治疗能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延长患者PFS。患者血清VEGF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原发性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动脉化疗栓塞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在胆管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8
作者 张建芳 孙雪琴 +2 位作者 崔叶谦 陈洋 王绍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554-3560,共7页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侵袭性高、预后较差。手术为首选治疗,但因多数患者确诊晚,手术效果不佳,通常需依赖化疗等综合治疗,然而中位生存期依然很短,迫切需要新策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侵袭性高、预后较差。手术为首选治疗,但因多数患者确诊晚,手术效果不佳,通常需依赖化疗等综合治疗,然而中位生存期依然很短,迫切需要新策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作为血管生成的重要因素,常在CCA患者肿瘤细胞中高表达。近年研究表明,VEGF促进血管生成,加剧CCA的侵袭和转移。VEGF抑制剂作为治疗CCA的新兴手段,为实现精准医疗打开了新的窗口。采用VEGF抑制剂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化疗等方法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了VEGF在CCA中的表达情况和肿瘤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VEGF抑制剂在CCA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细胞癌 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ROP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可可(综述) 张杰(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9-674,共6页
随着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外陆续开展了各种抗VEGF药物1/2成人剂量玻璃体腔注射治疗ROP试验并初步取得显著疗效。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抗VEGF药物可以通过玻璃体腔进入... 随着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外陆续开展了各种抗VEGF药物1/2成人剂量玻璃体腔注射治疗ROP试验并初步取得显著疗效。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抗VEGF药物可以通过玻璃体腔进入全身血液循环,暂时降低患儿的血清VEGF水平,从而给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的早产儿带来潜在的全身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外专家开始重点关注1/2成人剂量治疗ROP的全身不良反应风险,并相继开展了各种低剂量抗VEGF药物治疗ROP的相关研究。目前,大部分研究为小样本回顾性研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各剂量抗VEGF药物治疗ROP均属探索阶段。本文就各剂量抗VEGF药物治疗ROP的疗效及问题进行综述,为ROP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抑制剂 剂量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脱氢酶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乐乐 井玉莹 +8 位作者 杨凯歌 祁力文 吴桐 任祎琳 臧翌辰 王良海 张海俊 梁伟华 胡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9-505,共7页
目的探讨乙醇脱氢酶1A(ADH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GEPIA)分析ADH1A和VEGFA在HCC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富集分析(GSEA)... 目的探讨乙醇脱氢酶1A(ADH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GEPIA)分析ADH1A和VEGFA在HCC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富集分析(GSEA)探讨ADH1A在HCC中的相关通路;收集84例HCC患者的样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并选取54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做对照,分析ADH1A和VEGFA与HCC中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ADH1A和VEGF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并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ADH1A和VEGFA的表达与HCC患者的临床进展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DH1A在HCC中低表达而VEGFA在HCC中高表达,并且两者呈负相关关系(P<0.00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ADH1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而VEGFA在HCC组织中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HCC组织中ADH1A高表达组的脉管癌栓及HCC患者的复发比例更低(P<0.05);HCC组织中VEGFA高表达组的肿瘤直径>5 cm、高TNM分期、有微卫星以及G2-G3分化程度比例更高(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DH1A高表达同时VEGFA低表达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较高。结论HCC患者肿瘤组织中ADH1A的低表达以及VEGFA的高表达与肿瘤的进展有关,可作为HCC患者预后评估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醇脱氢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肿瘤复发 生物信息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