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参益心颗粒对AngⅡ联合高脂诱导小鼠微循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靳文芳 张珍妮 +7 位作者 朱田田 蒋虎刚 王新强 任春贞 邢喜平 刘凯 李应东 赵信科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82-1990,共9页
目的明确芪参益心颗粒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调控氧化应激改善小鼠微循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ascula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VED)的作用机制。方法C57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芪参益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 目的明确芪参益心颗粒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调控氧化应激改善小鼠微循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ascula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VED)的作用机制。方法C57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芪参益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长期输注AngⅡ配合高脂饮食建立小鼠VED模型,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Carstairs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微血栓形成情况;Heidenhain染色观察心肌缺血情况;电镜观察内皮细胞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血清中EMPs、ROS、NO、ET-1、TF、TM、VWF、TXA2含量;化学法检测MDA、SOD、GSH-Px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CD34检测心脏微血管密度及Nrf2、Keap1、HO-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Keap1、细胞质Nrf2及细胞核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芪参益心颗粒可有效改善小鼠心功能,缓解内皮细胞及内皮功能损伤,上调血清NO水平及SOD、GSH-Px活性,下调ROS及ET-1、VWF、TXA2、TF、TM、EMPs等血管炎症损伤因子表达,增加CD34、Nrf2、HO-1阳性计数及微血管密度,抑制MDA、Keap1、细胞质Nrf2蛋白表达,提升核内蛋白HO-1、Nrf2表达。结论芪参益心颗粒可能通过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改善VED小鼠血管内皮损伤,从而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Nrf2/HO-1信号通路 芪参益心颗粒 氧化应激 AngⅡ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运动干预的血流剪切力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时文霞 谢军 +4 位作者 何玉凤 李旭龙 白爽 韩晓伟 唐东辉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4,共14页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初始环节,血流剪切力是影响血管内皮的重要血管力学因素,在维护血管内皮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流剪切力能够激活下游信号转导、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直接影响内皮细胞形态、代谢和炎症表型,促进血...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初始环节,血流剪切力是影响血管内皮的重要血管力学因素,在维护血管内皮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流剪切力能够激活下游信号转导、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直接影响内皮细胞形态、代谢和炎症表型,促进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运动作为一种非临床干预疗法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血流刺激,对血管内皮功能产生积极作用。研究通过综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产生、血管内皮功能运动适应和血流剪切力之间的量效关系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总结了不同方式、时间和强度的运动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的独特血流剪切力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剪切力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激活Nrf2/ARE通路改善慢性间歇性低氧诱导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被引量:2
3
作者 司胜勇 李虹漫 +4 位作者 缪思斯 韩肖 李治菁 韦朝俊 刘大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7-1844,共8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诱导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CIH大鼠模型,并用50、100 mg·kg^(-1)的GBE灌胃,检测各组大鼠尾动脉收...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诱导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CIH大鼠模型,并用50、100 mg·kg^(-1)的GBE灌胃,检测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HE染色检测主动脉组织形态;DAF-FM DA染色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ET-1、TNF-α、IL-6水平;DHE染色检测主动脉组织活性氧水平;试剂盒检测血清MDA、SOD、GSH-Px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组织VCAM-1、ICAM-1、细胞核Nrf2、HO-1、NQO1水平。结果GBE明显降低CIH大鼠的尾动脉SBP、ET-1、活性氧、MDA、VCAM-1、ICAM-1、TNF-α、IL-6水平,明显增加NO、SOD、GSH-Px、细胞核Nrf2、HO-1、NQO1水平。GBE明显改善CIH大鼠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结论GBE可改善CIH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降低血压,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ARE通路、抑制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Nrf2/ARE通路 慢性间歇性低氧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高血压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前期青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兰 牟建军 +5 位作者 杨睿海 杨军 王曼 褚超 谢冰清 董珍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4-578,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前期青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373名青年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血压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HBP组),高血压前期组(PHT组)和正常血压组(NBP组)。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性(F...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前期青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373名青年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血压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HBP组),高血压前期组(PHT组)和正常血压组(NBP组)。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性(FMD)以及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结果PHT组的IMT、baPWV值均高于NBP组(P均<0.05),但与HBP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PHT组的FMD水平高于HBP组(P<0.05),但与NBP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前期青年中,舒张压(β=-0.120,P<0.05)、体质量指数(β=-0.115,P<0.05)与FMD呈独立负相关;舒张压(β=0.146,P<0.05)、餐后2h血糖(β=0.147,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β=0.150,P<0.05)、腰臀比(β=0.126,P<0.05)与IMT呈显著正相关;收缩压(β=0.358,P<0.01)、腰围(β=0.254,P<0.05)、空腹血糖(β=0.155,P<0.05)、餐后2h血糖(β=0.152,P<0.05)、血尿酸(β=0.206,P<0.05)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β=0.099,P<0.05)与baPWV相关。结论高血压前期青年已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在高血压前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和肥胖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旅云 刘坤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 :探讨超重和肥胖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  方法 :3 67例单纯超重和肥胖者 ,其中血管内皮功能正常组 12 2例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组 2 45例。通过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 ,评估血管内皮功能 ,并对体脂含量和分布、血压... 目的 :探讨超重和肥胖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  方法 :3 67例单纯超重和肥胖者 ,其中血管内皮功能正常组 12 2例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组 2 45例。通过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 ,评估血管内皮功能 ,并对体脂含量和分布、血压、血糖、胰岛素、血脂、肌酐、尿酸和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等指标进行测定 ,应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血管内皮功能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组的腰围、腰臀比、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和HOMA -IR均显著高于血管内皮功能正常组 (P <0 0 5~ 0 0 1)。进一步分析表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空腹胰岛素及HOMA -IR呈负相关 ,其中腰臀比和空腹胰岛素是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损伤的重要相关因素。  结论 :单纯超重或肥胖人群中 ,向心性肥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是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关因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功能变化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预测意义
6
作者 金振一 崔兰 +1 位作者 秦孝智 沈铁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功能 冠状动脉支架术 再狭窄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在心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林爱翠 李雪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67-1169,共3页
血管内皮除具有屏障作用外,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参与血管损伤的修复和免疫反应,维持血管收缩与舒张平衡、参与炎症反应过程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中早于形态学改变和临床症状的早期症状,并且已被确定为心血... 血管内皮除具有屏障作用外,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参与血管损伤的修复和免疫反应,维持血管收缩与舒张平衡、参与炎症反应过程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中早于形态学改变和临床症状的早期症状,并且已被确定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运动锻炼 炎症反应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 独立预测因子 内分泌功能 形态学改变 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应激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变化的关系及通络方药的干预 被引量:7
8
作者 梁俊清 孙士然 +7 位作者 吴以岭 高维娟 徐海波 张秋艳 王海蓉 魏聪 陈建新 陈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64-1069,共6页
目的:利用疲劳应激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动物模型,探讨过度疲劳状态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白细胞介素家族部分因子变化的关系及通络方药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同型半... 目的:利用疲劳应激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动物模型,探讨过度疲劳状态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白细胞介素家族部分因子变化的关系及通络方药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组;疲劳应激组;人参组;双参组;通心络组。放免方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及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I2(PGI2)、一氧化氮(NO)水平;ELISA方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利用复杂系统分析方法分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RAAS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疲劳应激组缩血管因子ET-1、TXA2水平明显增高(P<0.01,P<0.05),而舒血管因子PGI2、NO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P<0.01);与对照组比较,疲劳应激组血浆肾素活性显著降低(P<0.01),AngⅡ、IL-1β、IL-6显著升高(P<0.01,P<0.01),并高于HCY组(P<0.05,P<0.01,P<0.01),NE含量也呈现升高趋势。与疲劳应激组比较,3种通络方药可显著降低血浆ET-1、AngⅡ、IL-1β、IL-6水平(P<0.01,P<0.01,P<0.05)及NE水平,同时通心络组ALD显著升高(P<0.05)。复杂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在疲劳应激组,AngⅡ、IL-1β与ET之间,ALD与PGI2之间,ALD与NO之间分别构成3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它们之间均是按照复杂系统的最优化原则发生相互联系,并存在递变规律。而对照组、HCY组、通络方药干预组却不存在该联系。结论: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状态,可诱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并且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严重失平衡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通络方药对此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压力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对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奚箐 郑捷新 王西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索增生性瘢痕在演变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对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正常皮肤,以及增生期、消退期和成熟期瘢痕的血管内皮细胞,然后收集其培养上清液,加入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中;48 h后收集成纤... 目的·探索增生性瘢痕在演变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对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正常皮肤,以及增生期、消退期和成熟期瘢痕的血管内皮细胞,然后收集其培养上清液,加入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中;48 h后收集成纤维细胞,利用Alamar blue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天狼星红染色测定胶原含量,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另外,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体、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抗体、内皮素1(endothelin 1,ET-1)抗体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抗体中和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的相应生长因子,观察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和胶原产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消退期瘢痕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能够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胶原生成,促进细胞凋亡(均P<0.01)。抗体中和TGF-β1、PDGF或bFGF后,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产生被明显抑制(均P<0.05),而三者联合阻断可诱导细胞凋亡(P<0.01)。结论·瘢痕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生成,诱导细胞凋亡,尤其以消退期瘢痕血管内皮细胞作用更为显著;该过程中TGF-β1、PDGF和bFGF可能发挥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瘢痕消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其评估技术 被引量:7
10
作者 田静 马英杰 +4 位作者 王鹏 李阳 曾露 李彬 苏国海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140,共11页
血管内皮细胞是覆盖于血管壁表面的一类薄层扁平上皮细胞,作为一个效应器官,它可以对各种体内外刺激作出反应,释放血管活性物质来调节机体内环境稳定。然而,在多种致病因素的诱导下内皮细胞易发生功能障碍,表现为血管舒缩功能受损、血... 血管内皮细胞是覆盖于血管壁表面的一类薄层扁平上皮细胞,作为一个效应器官,它可以对各种体内外刺激作出反应,释放血管活性物质来调节机体内环境稳定。然而,在多种致病因素的诱导下内皮细胞易发生功能障碍,表现为血管舒缩功能受损、血栓形成和动脉壁增殖等。研究表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ascula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VED)与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有效评估内皮功能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本文就血管内皮的功能、调控原理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并对现有内皮评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进行总结,助力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一氧化氮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活性氧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红补血颗粒对气滞血瘀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小鼠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俊秀 周佳 +5 位作者 律广富 王雨辰 庄雪峰 赵嘉睿 黄晓巍 李瑞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7-1447,共11页
目的:探讨参红补血颗粒(SBG)对气滞血瘀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ED)模型小鼠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因子κBp65(NF-κB p65)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参红补血颗粒(SBG)对气滞血瘀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ED)模型小鼠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因子κBp65(NF-κB p65)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ED组、阳性对照组(0.62 g·kg^(-1)·d^(-1)血府逐瘀胶囊)、低剂量SBG(3 g·kg^(-1)·d^(-1))组、中剂量SBG(6 g·kg^(-1)·d^(-1))组和高剂量SBG(9 g·kg^(-1)·d^(-1))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采用冰水浴游泳法构建气滞血瘀型VED模型,连续给药造模21 d。观察各组小鼠行为表现,血液流变仪检测各组小鼠全血黏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和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表现,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和胸主动脉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组,低、中和高剂量SB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4组HUVECs采用TBHP诱导HUVECs建立氧化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各组HUVECs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UVECs中TLR4、MyD88、NF-κB p65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D组小鼠抓力值和自主活动次数明显降低(P<0.05),全血黏度明显升高(P<0.05);与VED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低、中及高剂量SBG组小鼠抓力值均明显升高(P<0.05),小鼠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SBG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升高(P<0.05)。HE染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D组小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和淤血,并且组织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VED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不同剂量SBG组小鼠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和淤血的程度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减少,并呈剂量依赖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D组小鼠胸主动脉内壁结构紊乱,出现缺损和脱落;与VED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不同剂量SBG组小鼠血管内膜的脱落损伤情况改善,内膜相对完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D组小鼠血清vWF、TM、ICAM-1、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NO水平以及动脉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VED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SBG组小鼠血清vWF、TM、ICAM-1、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NO水平以及动脉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BHP组HUVECs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HUVECs中TLR4、MyD88、NF-κB p65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BHP组比较,高剂量SBG组HUVECs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HUVECs中TLR4、MyD88、NF-κB p65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SBG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缓解炎症反应,达到保护气滞血瘀型VED小鼠血管内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红补血颗粒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TOLL样受体4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蛋白酶对NO介导的糖尿病性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玉婷 张强 +3 位作者 李晨甦 李化生 田菁菁 杨建成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109,共4页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代谢病之一,患有糖尿病的个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由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ED)的潜在机制尚不明确,激活钙蛋白酶,特别是μ-钙蛋白酶,可增强NO介导的糖尿病ED的炎性反应,同时促进大血管和微血管中内...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代谢病之一,患有糖尿病的个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由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ED)的潜在机制尚不明确,激活钙蛋白酶,特别是μ-钙蛋白酶,可增强NO介导的糖尿病ED的炎性反应,同时促进大血管和微血管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降解。μ-钙蛋白酶/PKCβ2活化诱导的eNOS-pThr497/495和eNOS使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从而引起高血糖ED。论文主要综述了钙蛋白酶对NO介导的糖尿病性ED的作用,钙蛋白酶可作为NO介导的糖尿病性ED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蛋白酶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一氧化氮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与miRNA调控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干预高血压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夕童 陈博 +1 位作者 范吉林 张世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30,共5页
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力持续增加为主要特点的慢性疾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作为EH的始发病理要素,二者互为因果。因此,通过靶向调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成为近些年... 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力持续增加为主要特点的慢性疾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作为EH的始发病理要素,二者互为因果。因此,通过靶向调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成为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22个核糖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RNA,在内皮细胞中广泛分布,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通过对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生物利用度、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炎症细胞因子等促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因素进行调控,从而影响EH发生发展。此外,中医药是历史悠久的医药学体系,以多靶点、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防治中起重要作用。基于上述研究,总结了有关miRNA靶向调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EH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中医药通过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损伤的理论,还对部分中医药通过逆转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挥干预EH病程、阻断靶器官损害的作用进行了总结,以期为EH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MIRNA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原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红花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ROCK/JNK信号通路机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余淑华 刘朏 +1 位作者 吴倩倩 杨东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81-1489,共9页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CR)对自发性高血压(SH)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ED)和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只Wistar Kyoto大鼠作为正常组,40只SH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25 mg·kg^(-1)·d^(-1))、中(50...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CR)对自发性高血压(SH)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ED)和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只Wistar Kyoto大鼠作为正常组,40只SH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25 mg·kg^(-1)·d^(-1))、中(50 mg·kg^(-1)·d^(-1))及高剂量(100 mg·kg^(-1)·d^(-1))CR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大鼠血压和血脂水平、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及24 h尿样8-异构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肾脏排泄量,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形态表现,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血栓素B2(TXB2)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中RhoA/Rho相关激酶1(ROCK1)、ROCK2和C-Jun氨基酸末端激酶(JNK)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中ROCK1、ROCK2、JNK和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收缩压与舒张压,24 h尿8-iso-PGF2α肾脏排泄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AI,MDA、ET-1及TXB2水平、主动脉组织中ROCK1、ROCK2和JNK mRNA表达水平及ROCK1、ROCK2、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GSH-Px和NO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粗糙、增厚及大量泡沫细胞和坏死物质分布。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CR组大鼠收缩压与舒张压,24 h尿8-iso-PGF2α肾脏排泄量,血清TC、TG和LDL-c水平,AI,MDA、ET-1和TXB2水平,主动脉组织中ROCK1、ROCK2和JNK mRNA表达水平以及ROCK1、ROCK2、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清GSH-Px活性和HDL-c及NO水平升高(P<0.05)。低剂量CR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粗糙、增厚及泡沫细胞与动脉粥样坏死物质分布可见不同程度减少。与低剂量CR组比较,中剂量CR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尿8-iso-PGF2α肾脏排泄量,血清TC、TG和LDL-c水平,AI,MDA、ET-1及TXB2水平,主动脉组织中ROCK1、ROCK2及JNK mRNA表达水平及ROCK1、ROCK2、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清GSH-Px活性和HDL-c及NO水平升高(P<0.05)。中剂量CR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粗糙、增厚及泡沫细胞与动脉粥样坏死物质分布有所减少;与中剂量CR组比较,高剂量CR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尿8-iso-PGF2α肾脏排泄量,血清TC、TG和LDL-c水平,AI,MDA、ET-1及TXB2水平,主动脉组织中ROCK1、ROCK2及JNK mRNA表达水平及ROCK1、ROCK2、JNK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清GSH-Px活性和HDL-c及NO水平升高(P<0.05)。高剂量CR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动脉粥样病理形态明显改善。结论:CR可改善SH大鼠ED及As,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OCK/JN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素 自发性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Rho蛋白激酶 C-Jun氨基酸末端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法舒地尔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丹 卢迎宏 +3 位作者 翟关群 王梦超 员小利 井海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HF)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8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每组20只。实验A组、实验B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1mg/kg)建立大鼠内皮功...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HF)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8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每组20只。实验A组、实验B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1mg/kg)建立大鼠内皮功能障碍模型。0.5h后,实验A组和实验B组分别腹腔注射10mg/kg和30mg/kg HF,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等量9g/L生理盐水,连续4周,每天按上述方法注射1次。取各组大鼠胸主动脉标本,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x43、Cav-1、eNOS、RhoA和ROCK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内皮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A组和实验B组内皮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实验B组内皮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实验A组(P<0.05)。模型组Cx43、Cav-1、RhoA和ROCK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A组和实验B组Cx43、Cav-1、RhoA、ROCK1和eNOS mRNA和e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A组和实验B组Cx43、Cav-1、RhoA和ROCK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实验B组Cx43、Cav-1、RhoA和ROCK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实验A组(P<0.05),而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实验A组(P<0.05)。结论 HF可能通过RhoA/Rho激酶信号转导通路,抑制RhoA和ROCK1的表达,从而抑制Cx43、Cav-1,而且可提高eNOS表达水平,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脂多糖 盐酸法舒地尔 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洪绍彩 梁衍时 +4 位作者 尹瑞兴 赵焕堂 刘顺华 陶新智 黄学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 ,对 62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进行检测 ,同时测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C 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变化 ,服普罗布考 0 5 g ,...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 ,对 62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进行检测 ,同时测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C 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变化 ,服普罗布考 0 5 g ,每日 2次 ,4周后再次复查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分析治疗前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FMD)与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①FMD与肱动脉内径的基础值、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0 495、-0 780、-0 410和 -0 415 ,P分别 <0 0 1、0 0 1、0 0 5和 0 0 5 )。②FMD的改善程度与治疗前的FMD呈显著正相关(r =0 764 ,P <0 0 1) ,与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C 反应蛋白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0 660、-0 5 65和 -0 43 0 ,P分别 <0 0 1、0 0 1和 0 0 5 )。结论 :高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及C 反应蛋白为致FMD障碍的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_α引起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惠铭 刘清行 +2 位作者 张国平 张明 沙志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40-941,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TNFΑ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肾损害与血管内皮功能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伟 陆峰 +2 位作者 彭伟 胡洪贞 刘新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早期肾损害与血管内皮功能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6只15周龄的雄性SHR,喂养12周(即大鼠满28周龄)后,针对其24h尿蛋白定量与血清NO、血浆ET-1及NO/ET-1的相关性进行观察;同时,另取同周龄的WKY雄性大鼠7只...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早期肾损害与血管内皮功能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6只15周龄的雄性SHR,喂养12周(即大鼠满28周龄)后,针对其24h尿蛋白定量与血清NO、血浆ET-1及NO/ET-1的相关性进行观察;同时,另取同周龄的WKY雄性大鼠7只做为正常对照。结果:(1)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有显著性差异;(2)模型组与空白组在血清NO、血浆ET-1、NO/ET-1和尿蛋白定量方面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3)模型组尿蛋白定量与血清NO及NO/ET-1呈负相关;与血浆ET-1关系不明显。结论:SHR早期肾损害尿蛋白定量与血清NO及NO/ET-1水平呈负相关,推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ED)有一定的相关性,尤与舒张功能障碍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药物支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葛震 陈绍良 +4 位作者 刘志忠 张俊杰 陈亮 张娟 李玉巧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63-568,共6页
目的:研究紫杉醇药物支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006年7月至2006年12月于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入选72例冠脉造影患者,48例患者行冠脉内单支架置入术,随机分为紫杉醇药物支架组(PES组)和金属裸支架组(BMS组)各24例,24例冠脉造影正常... 目的:研究紫杉醇药物支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006年7月至2006年12月于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入选72例冠脉造影患者,48例患者行冠脉内单支架置入术,随机分为紫杉醇药物支架组(PES组)和金属裸支架组(BMS组)各24例,24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患者术后1d、术后6个月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与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NMD)。冠脉支架置入患者,通过冠脉内灌注乙酰胆碱(Ach)、硝酸甘油,利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测量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与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结果:术后6个月经皮冠脉内支架置入(PCI)病人中FM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7%±3.2%vs11.4%±4.2%,P<0.01),NMD两组无差别(P>0.05)。PES组术后6个月FMD明显低于术后1d(4.6%±2.3%vs8.7±2.9%,P<0.05),BMS组术后6个月与术后1dFMD无差别(7.8%±3.4%vs8.5%±4.6%,P>0.05)。术后6个月PES组FMD功能低于BMS组(4.6%±2.3%vs7.8±3.4%,P<0.01),NMD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PES组术后6个月Ach灌注激发的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低于术后即刻(-32%±3%vs-8%±2%,P<0.01),BMS组术后6个月Ach灌注激发的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与术后即刻无明显差别(-6%±3%vs-4%±2%,P>0.05)。术后6个月PES组Ach灌注激发的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低于BMS组(-32%±3%vs-6%±3%,P<0.01),两组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反应无差别(P>0.05)。结论:紫杉醇药物支架置入后6个月冠脉血管内皮功能发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药物支架 金属裸支架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瘀消斑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运芳 赵玉霞 +3 位作者 于会明 黄涛 郑玉兰 宋文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观察祛瘀消斑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脂、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并测定其血脂、NO及ET-1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TC及LDL-C显著降低,... 目的观察祛瘀消斑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脂、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并测定其血脂、NO及ET-1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TC及LDL-C显著降低,且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NO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升高,ET-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反应性充血引起肱动脉内径的舒张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而2组间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舒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祛瘀消斑胶囊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改善NO/ET-1失衡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祛瘀消斑胶囊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