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家平 杨达宽 +8 位作者 闫东 袁曙光 杨绍军 李迎春 杨青 吴起杰 龚颖娜 麻东辉 韩正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评价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血管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患有血管性疾病的患者施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包括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4例,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 3 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 例,颈动脉动静脉瘘 1例,左锁骨下动脉狭窄...  目的 评价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血管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患有血管性疾病的患者施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包括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4例,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 3 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 例,颈动脉动静脉瘘 1例,左锁骨下动脉狭窄1例,左锁骨下动静脉瘘1例,髂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及股动脉狭窄 1 例。除 1 例左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1例股动脉狭窄患者使用了裸支架外,其余34例患者均采用带膜支架进行血管内治疗。结果 术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特殊不适,术后随访期间未见明显合并症发生。所有患者均完全消除了临床症状。结论 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血管性疾病是一种实用且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支架植入术 临床应用 左锁骨下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治疗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髂动脉假性动脉瘤 血管性疾病 锁骨下动静脉瘘 股动脉狭窄 真性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临床价值 带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促进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后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景雷 王晓白 +3 位作者 乔宏宇 张红 张艳 洪晓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3-408,共6页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IS)促进支架表面内皮化在预防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PTS)后再狭窄的价值。方法 14头猪经颈动脉球囊过度扩张双侧髂动脉后,随机选取一侧髂动脉植入裸支架(bare stent,BS),对侧髂动脉植入SIS覆膜支架(SCS)。于4、...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IS)促进支架表面内皮化在预防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PTS)后再狭窄的价值。方法 14头猪经颈动脉球囊过度扩张双侧髂动脉后,随机选取一侧髂动脉植入裸支架(bare stent,BS),对侧髂动脉植入SIS覆膜支架(SCS)。于4、8、12周分别对4、5、5头猪进行造影复查,并处死,对支架段标本行病理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14头猪(28支髂动脉)共成功植入14枚BS及14枚SCS支架。复查造影示,8周时SCS组和BS组各有1支动脉闭塞,其余26枚支架均通畅,4、8、12周时SCS组再狭窄率与B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示4、8、12周时SCS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平均百分率均明显低于BS组(P<0.05);电镜见SCS组新生内膜内皮细胞数均高于B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S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再生及支架表面内皮化的作用,可间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促进合成型平滑肌细胞向收缩型转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狭窄 小肠黏膜下层 内皮细胞 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黄清海 刘建民 +4 位作者 洪波 许奕 赵文元 张珑 张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 了解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及与之有关的因素。方法 总结5 7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应用球囊膨胀型支架行腔内成形术的疗效 ,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共治疗颅内狭窄病变 61处 (2 3处为后循环狭窄 ,3 8处为前循... 目的 了解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及与之有关的因素。方法 总结5 7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应用球囊膨胀型支架行腔内成形术的疗效 ,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共治疗颅内狭窄病变 61处 (2 3处为后循环狭窄 ,3 8处为前循环狭窄 ) ,支架均一次成功植入 ,血管狭窄程度减为 0 %~ 3 2 % ,1例发生颅内出血。临床随访 3~ 3 0个月 ,无短暂性缺血的再发作或中风 ;DSA随访 4 3例患者 ,3例出现支架内内膜增生 ,但均无血管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是安全、可行的 ,有助于降低中风的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临床疗效 球囊膨胀型支架 影像学检查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内接触溶栓即刻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玉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期51-52,共2页
脑血栓的发生率占脑卒中的60%~70%。动脉内接触溶栓术是治疗颅内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多伴有血管的局部狭窄,故急诊溶栓后容易发生再次血栓形成。颅内支架的出现使急诊溶栓后直接安放支架... 脑血栓的发生率占脑卒中的60%~70%。动脉内接触溶栓术是治疗颅内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多伴有血管的局部狭窄,故急诊溶栓后容易发生再次血栓形成。颅内支架的出现使急诊溶栓后直接安放支架治疗狭窄成为可能,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对于保证患者疗效具有重要作用。2011年1—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对8例急性血栓形成患者行急诊溶栓后支架植入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栓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在肿瘤所致下腔静脉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超 佟小强 +4 位作者 王健 杨敏 吕永兴 刘伯山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所至下腔静脉梗阻植入金属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18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6例,肝转移癌3例,胃癌2例,腹膜后肿物2例,肾癌3例,淋巴瘤1例,胰腺癌1例。均造成下腔静脉的完全或部分梗阻,梗阻段长度30~90mm直径0...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所至下腔静脉梗阻植入金属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18例患者中,原发性肝癌6例,肝转移癌3例,胃癌2例,腹膜后肿物2例,肾癌3例,淋巴瘤1例,胰腺癌1例。均造成下腔静脉的完全或部分梗阻,梗阻段长度30~90mm直径0~5mm,采用经皮股静脉穿刺植入金属支架治疗。结果 1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患者梗阻症状积分由4~5分降至术后0~2分两者差异显著。结论 金属膨式支架可迅速缓解下腔静脉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携带pSV-VEGF_(165)基因促进内皮修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施娅雪 王振峰 +1 位作者 张皓 张柏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评估通过支架向兔颈动脉壁转染pSV -VEGF165基因促进内皮修复的疗效。 方法采用自制支架导送系统 ,由生物凝胶介导 ,将携带质粒 pSV -VEGF165的支架植入兔一侧颈动脉段 ,对侧植入携带质粒 pSV - β- gal的支架作对照。通过RT -PCR... 目的评估通过支架向兔颈动脉壁转染pSV -VEGF165基因促进内皮修复的疗效。 方法采用自制支架导送系统 ,由生物凝胶介导 ,将携带质粒 pSV -VEGF165的支架植入兔一侧颈动脉段 ,对侧植入携带质粒 pSV - β- gal的支架作对照。通过RT -PCR、免疫组化染色及扫描电镜 ,观察局部动脉壁外源VEGF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内皮修复情况。 结果RT -PCR检测证实 ,支架植入术后 1d ,VEGF基因转染动脉段有VEGFmRNA的表达 ;7d表达达高峰。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术后 3d外源VEGF蛋白表达 ,表达时间延迟于基因表达 ,但表达趋势与基因表达一致。扫描电镜显示 ,治疗组内皮完全修复时间提前至术后 1月。 结论采用支架携带基因的方法能成功将 pSV -VEGF165基因转移至血管壁 ,血管壁细胞能摄取基因 ,并表达具有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 ,促进内皮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再狭窄 pSV-VEGF165基因 内皮修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肺转移致上腔静脉综合征合并肺动脉狭窄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建柯 谷亚男 +5 位作者 李俊昊 王良文 田宁子 陈伟 王小林 陈颐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79,284,共4页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肺动脉狭窄(pulmonary artery stenosis,PS)属于肺或纵隔肿瘤的并发症之一。膀胱癌肺转移导致的SVCS合并PS极为罕见,目前尚...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肺动脉狭窄(pulmonary artery stenosis,PS)属于肺或纵隔肿瘤的并发症之一。膀胱癌肺转移导致的SVCS合并PS极为罕见,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膀胱癌肺转移出现头颈部及双上肢浮肿,结合肺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明确患者存在SVCS合并PS,内科治疗无效后,采取支架植入治疗SVCS。术中测压提示PS尚未引起肺动脉高压,遂暂未处理PS。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浮肿症状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肺转移 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 肺动脉狭窄(PS)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D和DSA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介入治疗效果的血流动力学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金友贺 肖亮 +1 位作者 曹云鹏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9-140,共2页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观察锁骨下动脉窃血病人行经皮血管内成形术 (PTA)及内支架植入术 (PTAS)介入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评价PTA及PTAS近、远期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经皮血管内成形术 经皮血管内成形内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