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中医辨证用药特点建立大鼠血热出血模型
被引量:
20
1
作者
柳佳
张丽
+4 位作者
丁安伟
姚映芷
单鸣秋
喻斌
姚卫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9-1324,共6页
目的同时建立两种模拟中医临床血热出血证的大鼠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对两种模型进行考察。方法模型Ⅰ(干姜组)以5%乙醇代替自由饮水,并灌胃干姜水煎剂,给药剂量15 g.kg-1;空白Ⅰ组自由饮水,并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14 d。模型Ⅱ(干...
目的同时建立两种模拟中医临床血热出血证的大鼠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对两种模型进行考察。方法模型Ⅰ(干姜组)以5%乙醇代替自由饮水,并灌胃干姜水煎剂,给药剂量15 g.kg-1;空白Ⅰ组自由饮水,并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14 d。模型Ⅱ(干酵母组)采用皮下注射干酵母,注射剂量为2 g.kg-1,辅以体积分数5%乙醇代替自由饮水;空白Ⅱ组自由饮水,并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体征(体重、饮食量、饮水量、尿量、粪便量、粪便含水量及肛温)的变化,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和血浆黏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及红细胞压积(HCT),凝血仪测定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学检查舌、肺、胃的病理变化。结果造模14 d后,与空白Ⅰ组比较,干姜组大鼠体重相对减轻,饮食量、饮水量和尿量增加(P<0.05,P<0.01),粪便量及粪便含水量减少(P<0.01),肛温明显升高(P<0.01),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P<0.05,P<0.01),TT和APTT明显延长(P<0.01),PT缩短(P<0.01),FIB含量增加(P<0.01),RBC计数相对增加,HGB含量及HCT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Ⅱ组比较,皮下注射干酵母4 h后,干酵母组大鼠肛温增加且稳定在较高水平(P<0.01),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P<0.05,P<0.01),TT和APTT明显延长(P<0.01),PT缩短(P<0.01),FIB含量增加(P<0.01),RBC、HGB及HCT明显增加(P<0.05,P<0.01)。光镜下观察,干姜和干酵母组大鼠舌、胃组织可见血管扩张,肺组织可见局灶性出血。结论大剂量干姜水煎剂灌胃或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均可引起大鼠血热出血,导致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组织血管扩张和出血现象,分析认为选择干姜为造模用药更符合中医临床内伤杂病、烧灼血络、血热妄行出血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血热出血
干姜
干酵母
凝
血
功能
血
液流变学
肺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鸡冠花对致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凉血止血效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包贝华
赵显
+3 位作者
曹雨诞
单鸣秋
张丽
丁安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研究鸡冠花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的药理作用,初步探讨其止血机制并筛选其凉血止血活性部位。方法建立大鼠致热复合出血模型,监测10 h内大鼠直肠温度变化,测定大鼠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
目的研究鸡冠花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的药理作用,初步探讨其止血机制并筛选其凉血止血活性部位。方法建立大鼠致热复合出血模型,监测10 h内大鼠直肠温度变化,测定大鼠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24 h内全血黏度的变化,观察对胃、肺、肝及子宫等脏器组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鸡冠花生品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组均能明显降低干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P<0.01);鸡冠花炭品、鸡冠花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位能不同程度缩短模型大鼠TT、PT、APTT时间(P<0.01或0.05);鸡冠花生品及乙酸乙酯部位组和炭品组均能明显升高大鼠FIB含量(P<0.01)。鸡冠花生品组和炭品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P<0.05),鸡冠花正丁醇部位能降低模型大鼠全血的高、中及低切黏度(P<0.05)。结论鸡冠花生品及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具有凉血止血功效,鸡冠花炭品具有止血功效,鸡冠花和鸡冠花炭通过不同环节而发挥止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冠花
鸡冠花炭
活性部位
血热出血
动物模型
凉
血
止
血
作用
止
血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分子阿胶抗疲劳、抗氧化及止血作用研究
被引量:
32
3
作者
姜一朴
邸志权
+5 位作者
王延涛
安梦培
胡金芳
金涌
张宗鹏
张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探讨小分子阿胶的抗疲劳、抗氧化及止血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复合血虚模型,检测游泳力竭时间、血液学指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水平,...
目的探讨小分子阿胶的抗疲劳、抗氧化及止血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复合血虚模型,检测游泳力竭时间、血液学指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水平,考察小分子阿胶的抗疲劳、抗氧化作用。测定ICR小鼠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建立大鼠血热出血模型和肝素化出血模型,考察小分子阿胶在止血方面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分子阿胶各剂量均明显延长大鼠游泳力竭时间(P<0.05,P<0.01),明显降低血清MDA、LPO含量(P<0.05,P<0.01);小分子阿胶1.500、0.375 g·kg^(-1)明显升高大鼠血中淋巴细胞数量(P<0.05);3.00、1.50 g·kg^(-1)明显缩短小鼠BT和CT(P<0.05);1.500 g·kg^(-1)逆转延长的凝血酶原时间(P<0.05,P<0.01),逆转血细胞的不良改变。结论小分子阿胶具有抗疲劳、抗氧化、增强耐力的作用,并有止血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阿胶
复合
血
虚模型
抗疲劳
抗氧化
血热出血
模型
止
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中医辨证用药特点建立大鼠血热出血模型
被引量:
20
1
作者
柳佳
张丽
丁安伟
姚映芷
单鸣秋
喻斌
姚卫峰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中药药理省部共建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9-132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No 81173547)
文摘
目的同时建立两种模拟中医临床血热出血证的大鼠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对两种模型进行考察。方法模型Ⅰ(干姜组)以5%乙醇代替自由饮水,并灌胃干姜水煎剂,给药剂量15 g.kg-1;空白Ⅰ组自由饮水,并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14 d。模型Ⅱ(干酵母组)采用皮下注射干酵母,注射剂量为2 g.kg-1,辅以体积分数5%乙醇代替自由饮水;空白Ⅱ组自由饮水,并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体征(体重、饮食量、饮水量、尿量、粪便量、粪便含水量及肛温)的变化,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和血浆黏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及红细胞压积(HCT),凝血仪测定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学检查舌、肺、胃的病理变化。结果造模14 d后,与空白Ⅰ组比较,干姜组大鼠体重相对减轻,饮食量、饮水量和尿量增加(P<0.05,P<0.01),粪便量及粪便含水量减少(P<0.01),肛温明显升高(P<0.01),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P<0.05,P<0.01),TT和APTT明显延长(P<0.01),PT缩短(P<0.01),FIB含量增加(P<0.01),RBC计数相对增加,HGB含量及HCT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Ⅱ组比较,皮下注射干酵母4 h后,干酵母组大鼠肛温增加且稳定在较高水平(P<0.01),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P<0.05,P<0.01),TT和APTT明显延长(P<0.01),PT缩短(P<0.01),FIB含量增加(P<0.01),RBC、HGB及HCT明显增加(P<0.05,P<0.01)。光镜下观察,干姜和干酵母组大鼠舌、胃组织可见血管扩张,肺组织可见局灶性出血。结论大剂量干姜水煎剂灌胃或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均可引起大鼠血热出血,导致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组织血管扩张和出血现象,分析认为选择干姜为造模用药更符合中医临床内伤杂病、烧灼血络、血热妄行出血之特点。
关键词
大鼠
血热出血
干姜
干酵母
凝
血
功能
血
液流变学
肺
出血
Keywords
rat
blood-heat and hemorrhage syndrome
Rhizoma Zingiberis
dry yeast
coagulation function
hemorheology
pulmonary hemorrhage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257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鸡冠花对致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凉血止血效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包贝华
赵显
曹雨诞
单鸣秋
张丽
丁安伟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57-1461,共5页
基金
国家药典委员会资助项目(No YD-060)
江苏省中医药局资助项目(No LB09001)
文摘
目的研究鸡冠花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的药理作用,初步探讨其止血机制并筛选其凉血止血活性部位。方法建立大鼠致热复合出血模型,监测10 h内大鼠直肠温度变化,测定大鼠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24 h内全血黏度的变化,观察对胃、肺、肝及子宫等脏器组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鸡冠花生品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组均能明显降低干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P<0.01);鸡冠花炭品、鸡冠花乙酸乙酯及正丁醇部位能不同程度缩短模型大鼠TT、PT、APTT时间(P<0.01或0.05);鸡冠花生品及乙酸乙酯部位组和炭品组均能明显升高大鼠FIB含量(P<0.01)。鸡冠花生品组和炭品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P<0.05),鸡冠花正丁醇部位能降低模型大鼠全血的高、中及低切黏度(P<0.05)。结论鸡冠花生品及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具有凉血止血功效,鸡冠花炭品具有止血功效,鸡冠花和鸡冠花炭通过不同环节而发挥止血作用。
关键词
鸡冠花
鸡冠花炭
活性部位
血热出血
动物模型
凉
血
止
血
作用
止
血
机制
Keywords
Celosia Cristatae Flos
carbonized prod- ucts of Celosia Cristatae Flos
effective fraction
fever- ed and bleeding rat models
cooling blood and hemo- stasis
haemostatic mechanism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分子阿胶抗疲劳、抗氧化及止血作用研究
被引量:
32
3
作者
姜一朴
邸志权
王延涛
安梦培
胡金芳
金涌
张宗鹏
张淹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
天津药物研究院新药评价有限公司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No 2015ZX09501004)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No 16PTGCCX00090)
+1 种基金
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No ZYBZH-Y-SD-31)
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文摘
目的探讨小分子阿胶的抗疲劳、抗氧化及止血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复合血虚模型,检测游泳力竭时间、血液学指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水平,考察小分子阿胶的抗疲劳、抗氧化作用。测定ICR小鼠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建立大鼠血热出血模型和肝素化出血模型,考察小分子阿胶在止血方面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分子阿胶各剂量均明显延长大鼠游泳力竭时间(P<0.05,P<0.01),明显降低血清MDA、LPO含量(P<0.05,P<0.01);小分子阿胶1.500、0.375 g·kg^(-1)明显升高大鼠血中淋巴细胞数量(P<0.05);3.00、1.50 g·kg^(-1)明显缩短小鼠BT和CT(P<0.05);1.500 g·kg^(-1)逆转延长的凝血酶原时间(P<0.05,P<0.01),逆转血细胞的不良改变。结论小分子阿胶具有抗疲劳、抗氧化、增强耐力的作用,并有止血的功效。
关键词
小分子阿胶
复合
血
虚模型
抗疲劳
抗氧化
血热出血
模型
止
血
Keywords
small molecule Asini Corii Colla
APH-CTX complex blood deficiency
anti-fatigue
anti-oxidation
fevered and bleeding rat models
hemostatic effect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282.710.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中医辨证用药特点建立大鼠血热出血模型
柳佳
张丽
丁安伟
姚映芷
单鸣秋
喻斌
姚卫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鸡冠花对致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凉血止血效应机制研究
包贝华
赵显
曹雨诞
单鸣秋
张丽
丁安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分子阿胶抗疲劳、抗氧化及止血作用研究
姜一朴
邸志权
王延涛
安梦培
胡金芳
金涌
张宗鹏
张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