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滤器的中空纤维聚砜膜的形态学观察方法的探讨和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董兴刚 陈江华 +6 位作者 陈万涛 何强 寿张飞 周晓健 万澎波 杨毅 李春霞 《科技通报》 2008年第5期636-640,共5页
提出了2种用于构建生物人工肾小管的中空纤维膜聚砜膜表面的观察的新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IF)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对中空纤维聚砜膜内和外壁进行观察研究。实验表明免疫荧光染... 提出了2种用于构建生物人工肾小管的中空纤维膜聚砜膜表面的观察的新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IF)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对中空纤维聚砜膜内和外壁进行观察研究。实验表明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简便快捷,图象清晰,AFM的分辨率高,图象清晰,是除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外的两种观察生物人工肾小管的简便可靠方法。普通显微镜观察不能观察到中空纤维聚砜膜形态,AFM简便,图象清晰,分辨率较高,并且可以观察立体三维形态。实验结果显示IF和AFM是观察生物人工肾小管的中空纤维膜聚砜膜表面的观察的新方法,并且简便使用,分辨率高,能观察三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荧光显微镜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扫描电镜 原子力显微镜 血滤器 聚砜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压与废液压趋势变化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滤器凝血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庄耀宁 陈一媛 +3 位作者 林敏 林丹丹 黄美春 林群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15期1357-1362,共6页
目的探讨跨膜压(TMP)、废液压趋势变化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滤器凝血运行时间的相关性,量化凝血风险水平以探究该曲线变化在CRRT滤器凝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目的抽样,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行CRRT治疗的患者... 目的探讨跨膜压(TMP)、废液压趋势变化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滤器凝血运行时间的相关性,量化凝血风险水平以探究该曲线变化在CRRT滤器凝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目的抽样,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行CRRT治疗的患者214例,观察记录压力指标的趋势变化,测量TMP与废液压角度变化,将角度大小与CRRT滤器凝血运行时间的相关性分析、绘制滤器凝血在曲线图上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角度大小的相关影响因素及ROC曲线分析。结果TMP与废液压动态趋势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两曲线在运行早期相对平行走向,随着滤器配套的凝血程度的增加,开始出现拐点,出现角度;角度大小与出现拐角之后滤器运行的时间及总的运行时间,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呈负相关,R~2分别为0.933及0.898,相关系数分别为-0.834及-1.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拐角出现前,多集中在0~Ⅰ级;拐角出现后,滤器凝血程度多集中Ⅱ~Ⅲ级。单因素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管通畅、血流速度及APTT是曲线角度压大小的保护因素,滤过分数、预冲方式、血小板及红细胞压积是危险因素。以曲线角度大小为检测变量非计划下机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ROC曲线下面积为0.679(P<0.01),约登指数为0.497,最佳截距的角度为34.3,说明曲线图在非计划下机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TMP与废液压动态趋势变化图在CRRT滤器凝血预测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可以作为临床CRRT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压力监测 滤器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贮血过滤器用于心脏粘液瘤摘除术的灌注体会
3
作者 高凌 刘玉芳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51-52,共2页
双贮血过滤器用于心脏粘液瘤摘除术的灌注体会高凌,刘玉芳(第一教学医院)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20~65岁,肿瘤位于左房者12例,右房5例,双房1例。病史6个月~15年,18例均有劳累性心慌、气短... 双贮血过滤器用于心脏粘液瘤摘除术的灌注体会高凌,刘玉芳(第一教学医院)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20~65岁,肿瘤位于左房者12例,右房5例,双房1例。病史6个月~15年,18例均有劳累性心慌、气短、胸闷,5例有体位性晕厥。心功能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贮滤器 心脏粘液瘤 摘除术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肝性脑病5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岩岩 赵艳 +2 位作者 吴凡 王筱茜 周艳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5期429-430,共2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肝病并不少见,但出现肝性脑病并发症临床发病率较低,预后差,治疗较棘手。吸附剂血液灌流系统治疗肝昏迷和代谢障碍获得一致认可[1]。本文观察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的疗效:一方面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稳...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肝病并不少见,但出现肝性脑病并发症临床发病率较低,预后差,治疗较棘手。吸附剂血液灌流系统治疗肝昏迷和代谢障碍获得一致认可[1]。本文观察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的疗效:一方面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稳定,另外对清除中大分子毒素效果较佳,如芳香族氨基酸浓度明显下降,使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例增加等,促进患者意识恢复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维持性液透析 液灌流治疗 临床发病率 意识恢复 支链氨基酸 流动力学 联合液灌流 人工肝支持系统 血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抢救危重病人 被引量:1
5
作者 卜庆云 孟建中 +2 位作者 杨秀叶 邵玉萍 董冰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8,共1页
我院自1989年起开展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AVHD),用于治疗肾衰伴有心肺状态不稳定的危重病人11例,其中严重感染者4例,大手术后3例,呼吸衰竭、中毒性菌痢、心肌梗塞、高血压脑病各1例。一、实施指征除达到肾衰透析指征外。
关键词 危重病人 压脑病 中毒性菌痢 常规 严重感染者 血滤器 呼吸衰竭 常规液透析 透析液 排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肝炎床旁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6
作者 刘颖 武敬红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12期49-50,共2页
重型肝炎是由肝细胞坏死所致,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死率极高.我院自 2000年6月~2002年5月开展了床旁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使患者的脑水肿、肾功能衰竭、腹水形成、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等有所好转及控制.
关键词 床旁 静脉 重型肝炎 液滤过 CVVHF 凝块 血滤器 管通路 肝素帽 肝素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滤过 被引量:1
7
作者 唐盾 何庆忠 《华夏医学》 1998年第6期174-175,共2页
连续性血液滤过唐盾何庆忠(审校)(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市541001)自血液透析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以来,透析技术及透析液不断得到改进,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某些临床问题如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对透析的耐受... 连续性血液滤过唐盾何庆忠(审校)(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市541001)自血液透析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以来,透析技术及透析液不断得到改进,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某些临床问题如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对透析的耐受比较差,血透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率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液透析滤过 连续性动静脉液滤过 连续性液滤过 急性肾功能衰竭 滤器 血滤器 透析液 置换液 临床应用 输液泵
全文增补中
急性动脉栓塞取栓后回心血经血液净化后回输的研究
8
作者 薄涛 杨牟 +1 位作者 杨文 唐国强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 探讨将急性动脉栓塞取栓后的回心血经血液净化后回输的可能性。方法 将回心血收集、稀释10倍后用血滤器予以超滤、浓缩后经浅静脉回输。结果 超滤浓缩后血钾、血乳酸浓度呈显著性降低,回输后无各种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性动脉栓塞... 目的 探讨将急性动脉栓塞取栓后的回心血经血液净化后回输的可能性。方法 将回心血收集、稀释10倍后用血滤器予以超滤、浓缩后经浅静脉回输。结果 超滤浓缩后血钾、血乳酸浓度呈显著性降低,回输后无各种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性动脉栓塞取栓后回心血经血液净化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代谢障碍综合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回心 液净化 回输 血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对高凝倾向患者行血液滤过联合灌流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仕容 张静萍 +9 位作者 喻桂琴 朱珠 陈照菊 王志娟 张宣兰 邓苏强 程新欣 石照萍 郑秀 李亮亮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采取不同预处理方法高凝倾向患者行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滤器凝血发生率和灌流治疗完成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有高凝倾向并需紧急行床旁HF联合HP治疗的患者157... 目的探讨采取不同预处理方法高凝倾向患者行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滤器凝血发生率和灌流治疗完成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有高凝倾向并需紧急行床旁HF联合HP治疗的患者15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血液滤器预处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滤器凝血程度,灌流治疗完成情况及治疗结束时凝血功能及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1)两组滤器的凝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灌流治疗完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SEC)、凝血酶原时间(PT-SEC)、凝血酶时间(TT-SEC)等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可减少有高凝倾向的重症患者行血液滤过联合灌流治疗时滤器凝血发生率,提高灌流治疗完成率,且对血液相关因子的影响没有临床意义,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滤过 液灌流 滤器 高凝倾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警理念的过程质量控制方案用于重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王彩玲 郭锦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评价基于预警理念的过程质量控制方案在重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综合ICU行CBP治疗的85例患者按照不同区域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CBP治疗80例次,按常规进行护理;预警组42例,行CBP治疗78例次,在常规护... 目的评价基于预警理念的过程质量控制方案在重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综合ICU行CBP治疗的85例患者按照不同区域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CBP治疗80例次,按常规进行护理;预警组42例,行CBP治疗78例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预警理念的过程质量控制。比较两组CBP治疗过程中仪器报警情况、过滤器凝血发生率及治疗时长。结果预警组CBP治疗中报警频次及8~24 h、>24 h过滤器凝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时长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P<0.01)。结论基于预警理念的过程质量控制方案能有效降低CBP治疗过程中的报警频次及过滤器凝血发生率,延长治疗时间,保障CBP治疗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重症患者 连续性液净化 预警理念 过程质量控制 仪器报警 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BM25系统行CRRT时管路预冲技巧 被引量:1
11
作者 曲希莲 王希华 +2 位作者 王新娟 高玉玲 黄卫娜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5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BM25系统 管路预冲 血滤器 静脉管路 连续肾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抢救重症急性肾衰竭14例的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少清 邱维强 张翠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7期414-415,共2页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抢救 重症急性肾衰竭 临床应用 管通路 血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人工肾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清刚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1年第1期39-42,共4页
本文阐述了采用组织工程和基因、细胞技术发展起来的生物人工血滤器、生物人工肾小管辅助装置 ,通过它们可望生产出易携带或可移植的生物人工肾以完全代替肾功能 ,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或病死率。
关键词 生物人工肾小管 研究新进展 血滤器 终末期肾病 携带 病死率 肾功能 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na cava thrombosis after vena cava filter placement: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被引量:7
14
作者 Ya-Juan Guo Jun Feng Tian-Rong Qu Yan Qu Ya-Min Liu Yu-Shun Zhang Hong-Yan Tian Ai-Qun Ma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99-103,共5页
Backgrou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clinic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vena cava filter (VCF) placement,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inferior vena cava thrombosis ... Backgrou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clinic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vena cava filter (VCF) placement,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inferior vena cava thrombosis (VCT) after VCF placement.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with or without placement of VCF, were analyzed in a retrospective single-center audit of medical records from January 2005 to June 2009. The collected data included demographics, procedural details, filter type, indications,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A total of 168 cases of VTE (82 with VCF; 86 without VCF) were examined. Over a median follow-up of 24.2 months, VCT occurred in 18 of 82 patients with VCFs (11 males, 7 females, mean age 55.4 years). In 86 patients without VCFs, VCT occurred in only 6 individuals (4 males, 2 female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VCT was observed more frequently in patients fitted with VCFs than in those without VCFs (22% vs. 7.0%). Conclusions The incidence of VCT in patients with VTE after VCF implantation was 22% approximately.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should be continued for all patients with VCF placement, unless there is a specific contraindication. Almost all instances of VCT in patients with VCF implants in our study occurred after stopping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The use of VCFs is increasing, and more trials are needed to confirm their benefit and accurately assess their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a cava filters venous thromboembolism COMPL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