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防范手术中血源性职业暴露 被引量:42
1
作者 陈建伟 孙吉花 +5 位作者 支红敏 赵文香 王萍 王琳 姜雪锦 韩立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6-782,共7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防范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效果。方法根据2016年1-12月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基线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于2017年1-12月采用FMEA管理模式对手术中血源性职业暴露进行干预,筛选风险优先指数(RP...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防范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效果。方法根据2016年1-12月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基线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于2017年1-12月采用FMEA管理模式对手术中血源性职业暴露进行干预,筛选风险优先指数(RPN)>125分的失效模式进行针对性整改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FMEA干预前后手术流程中失效模式RPN分值以及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经FMEA干预后,手术流程中经过整改的9项失效模式的总体RPN值下降了67.68%,各项失效模式的RPN值均下降了50%;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由FMEA干预前的48.48%下降为干预后的13.87%(χ2=65.78,P<0.01),每个血源性职业暴露高发操作环节上的暴露发生率和暴露人均次数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手术医生、护士和麻醉师的暴露发生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5.86%、55.00%和70.00%,降为干预后的14.52%、14.29%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FMEA可有效降低手术流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行为,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标准预防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手术流程 血源性职业暴露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运作管理在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家梅 江智霞 +4 位作者 程华刚 袁晓丽 陈素贞 赵远莲 王汇平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的干预模式,以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分析影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因素,从行为运作视角构建"人—机—环境"的防护干预模式,在4所医院应用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的医...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的干预模式,以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分析影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因素,从行为运作视角构建"人—机—环境"的防护干预模式,在4所医院应用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的医务人员防护知识、防护态度、防护行为及医院科室安全环境得分高于干预前,锐器伤发生率从51.5%下降至40.4%(P<0.05)。结论该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转变防护态度,促进安全行为依从性,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行为运作 锐器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医院安全氛围的认同感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钱萍 奚慧琴 +3 位作者 潘玲玲 张婷 顾崎 王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9-912,918,共5页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医院安全氛围的认同感,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中文版医院安全氛围量表(C-HSCS)对76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从管理支持、安全工作的阻碍、反馈和培训、工作场所的清洁...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医院安全氛围的认同感,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中文版医院安全氛围量表(C-HSCS)对76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从管理支持、安全工作的阻碍、反馈和培训、工作场所的清洁度和整洁度、安全管理中的冲突和沟通等5个维度对医院安全氛围现况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C-HSCS量表的总体信度为0.92,护士对医院安全氛围认同度的总体均分为4.00±0.56;得分最低的2个维度分别是安全工作的阻碍(2.85±1.04)和工作场所的清洁度和整洁度(3.55±1.08),其中单条目得分最低的是工作任务不繁重和护士配备充足(2.51±1.21和2.64±1.25)。不同年龄、护龄、科室及职称的护理人员对医院安全氛围认同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护士对医院安全氛围认同感较好,构建医院安全氛围的重点应转向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及构建良好职业环境方面;在医院安全氛围的塑造中,应当充分发挥青年护士乐观积极的优势,鼓励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护士充分共同审视安全隐患;急危重症科室是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医院安全氛围 血源性职业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伦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晓艳 平宝华 +2 位作者 林永杰 关仙花 禄韶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伦理学因素,为制定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年1月~12月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发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结果 共发生101名医...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伦理学因素,为制定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年1月~12月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发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结果 共发生101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其中以护士为主,占60.40%;多集中在30岁以下职工,占70.29%;职业暴露人员科室分布以外科居多(42.57%),其次为内科(36.63%);病房(60.40%)、手术室(15.84%)和治疗室(11.88%)是职业暴露常发生的场所;锐器伤发生的构成比为87.12%,居首位,其中以锐器处置(23.76%)、拔针(18.81%)、采血环节(15.84%)、手术缝合(14.85%)和输液注射(13.86%)为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多发环节;暴露源以乙型肝炎为主(61.38%)。结论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大,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必须重视全员职业暴露教育,加强职业暴露的伦理化管理,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和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伦理对策 高危人群 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的医院安全氛围认知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徐娜 张培莉 +1 位作者 王斌全 王芸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8-10,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的医院安全氛围的认知现状,分析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经严格跨文化调适后形成的中文版医院安全氛围问卷对42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安全氛围的认知总正向率为71.06%,对冲...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的医院安全氛围的认知现状,分析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经严格跨文化调适后形成的中文版医院安全氛围问卷对42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安全氛围的认知总正向率为71.06%,对冲突和沟通认知维度的正向率最高,为94.12%;对安全工作的阻碍维度认知的正向率最低,为46.43%。不同科室、年龄、护龄、学历、职称护士对安全氛围的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的护士对安全工作的阻碍、反馈和培训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护龄的护士对反馈和培训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对医院在血源性职业暴露管理方面的安全氛围总体表现较为认可,但在安全工作阻碍、反馈和培训、管理支持这些方面仍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血源性职业暴露 安全氛围 职业安全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市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冯新霞 赵璐 陈丽丽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8-771,共4页
目的基于路径分析模型研究西宁市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2月至2021年5月选择西宁市3家医院在岗工作的1698名医务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同时调用医院感染实时监... 目的基于路径分析模型研究西宁市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2月至2021年5月选择西宁市3家医院在岗工作的1698名医务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同时调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中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涉及研究对象的血源性职业暴露登记表进行统计职业暴露信息,随后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及路径分析对西宁市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工种、职称、职业防护培训、科室类别、职业防护知信行水平是西宁市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影响因素,可解释其61.8%的变异;急诊和ICU科室、工种为护理人员可直接影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因素,而年龄、职称和职业防护培训不但可以直接影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还可以通过职业防护知信行水平的中介效应影响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年龄>35岁、高职称、接受过职业防护培训、职业防护知信行水平较高是西宁市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保护因素,而工种为护理人员、科室为急诊和ICU是西宁市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西宁市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急诊和ICU科室、低龄、低职称、未参加过职业防护培训以及职业防护知信行水平较低的医务人员进行干预,以降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信行控修”管理新模式在预防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海波 张俏 +2 位作者 翁双凤 熊蔚蔚 于雪梅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4-476,共3页
将“知信行”理论模式引入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控中,通过逐步改变医务人员的认知、理念,从而影响防控行为发生改变,同时辅以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形成“知信行控修”管理模式,应用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控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保... 将“知信行”理论模式引入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控中,通过逐步改变医务人员的认知、理念,从而影响防控行为发生改变,同时辅以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形成“知信行控修”管理模式,应用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控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保障了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信行控修”管理模式 血源性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流行病学及伦理问题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任桂英 邹余粮 +3 位作者 林永洁 刘庆 孙妙 马迪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相关伦理问题,为制定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上报的304例职业暴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暴露者中护士、工龄5年以下人...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相关伦理问题,为制定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上报的304例职业暴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暴露者中护士、工龄5年以下人员占比最高,分别为71. 05%、53. 95%;主要暴露源为乙肝,占59. 21%;主要暴露方式为锐器伤,占91. 45%;主要暴露环节为整理废弃物时,占23. 18%;主要暴露场所为病房,占58. 22%。结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高,加强职业安全培训,进行免疫接种,对锐器使用、废弃物整理等高危环节加强管理,正确处理职业暴露中的伦理问题,对于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和暴露后感染的风险,保护暴露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流行病学 伦理问题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信行控修”管理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佳 孙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134-4136,共3页
目的:探讨“知信行控修”管理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月-2020年1月选取我院100例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随机等分成管理组和传统组,每组50人。传统组实施传统管理,管理组采用“知信行控修”... 目的:探讨“知信行控修”管理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月-2020年1月选取我院100例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随机等分成管理组和传统组,每组50人。传统组实施传统管理,管理组采用“知信行控修”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职业防护行为评分和满意度。结果:管理组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6.00%,低于传统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护士职业防护行为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护士满意度为96.00%,高于传统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知信行控修”管理可降低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改善护士职业防护行为,提高护士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手术室 护士 护理管理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市28所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10
作者 徐丽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759-760,共2页
目的分析全市28 所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以探讨防护对策.方法:对全市28 所医院2014 年第四季度发生且上报登记的123 例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3 例职业暴露者以护士(59.35%)和医生(23.58%)为主;... 目的分析全市28 所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以探讨防护对策.方法:对全市28 所医院2014 年第四季度发生且上报登记的123 例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3 例职业暴露者以护士(59.35%)和医生(23.58%)为主;暴露途径以锐器伤为主,占98.37%;暴露源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传染性的占62.60%,乙肝暴露源占30.08%,丙肝暴露源占2.44%,梅毒暴露源占4.07%,其他血液型传播疾病占0.81%;职业暴露发生频次最高的环节为废物处置,其次是手术中和拔针;暴露后均及时进行了局部处理和预防性干预,经追踪未发生因职业暴露而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结论:锐器伤是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常见因素,通过监测来查找锐器伤的关键控制点,重点强化目标人群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和高危因素的有效管控,最大限度的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锐器伤 职业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分析
11
作者 曹雷芳 陆佳韵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299-300,共2页
目的:研究全院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0~2016年11月期间220例医院全院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所有资料,探究处理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结果:1~5年护龄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29.54%;白班... 目的:研究全院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0~2016年11月期间220例医院全院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所有资料,探究处理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结果:1~5年护龄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29.54%;白班是最容易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班次,拔针及拔针后处理是最容易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环节,锐器伤是最容易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方式,手是最容易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部位.乙型肝炎病毒(HBV)大约占据2.27%(5/220),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HBV大约占据1.81%(4/220),HCV大约占据2.72%(6/220),梅毒大约占据7.27%(16/220),免疫缺陷病毒(HIV)大约占据0.45%(1/220),不明原因大约占据9.09%(20/220).结论:在全院护理人员中血源性职业暴露是高危以及常见的职业风险,需要给予强化培训和加大监督力度,有效降低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心理应激反应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孙继伟 韩瑜 +1 位作者 白华羽 曹枫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状况与动态变化趋势。方法:本研究为纵向研究设计,选取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的医务人员分别为67例、5例、4例和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状况与动态变化趋势。方法:本研究为纵向研究设计,选取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的医务人员分别为67例、5例、4例和2例。选用压力知觉量表(PSS-4)、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5)、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于暴露时、暴露后1个月、暴露后2个月、暴露后4个月4个时间点的感知压力、创伤后应激症状、焦虑、抑郁水平进行纵向调查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讨暴露人群心理应激反应的时间效应。结果: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PSS-4总分、PCL-5总分、HADS-A得分、HADS-D得分自暴露时均开始增高,暴露后1个月时达到最高,暴露后2个月、4个月的水平逐渐下降(Ps<0.05)。结论:提示医务人员接受暴露后预防后1个月的感知压力、创伤后应激症状、焦虑、抑郁等水平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心理应激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安全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瑞峰 《中国健康教育》 2008年第4期316-317,共2页
目的调查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程度,探讨有效干预措施,降低传染病职业暴露危险性。方法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传染科近3年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进行职业暴露分级判断和危险度评估。结果传染科医务人员有21人,发生传染病职业暴露15... 目的调查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程度,探讨有效干预措施,降低传染病职业暴露危险性。方法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传染科近3年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进行职业暴露分级判断和危险度评估。结果传染科医务人员有21人,发生传染病职业暴露15人次,其中护师1人,护士14人,暴露危险分级为一级5人、二级10人,暴露方式均在输液完毕后拔针时,暴露原均为乙型病毒性肝炎。3年累计职业暴露率为71.43%,年平均职业暴露率为23.81%,职业暴露后感染率0%。结论早期、规范处理职业暴露者伤口,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有效降低职业暴露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HBV 监测 护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流行病学特点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7
14
作者 郑文丽 杨玉妹 +1 位作者 狄建忠 顾雯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环节、场所、器械类型和防护等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锐器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上海质量控制中心发布的《锐器伤登记表》统一标准,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发生的锐器... 目的分析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环节、场所、器械类型和防护等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锐器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上海质量控制中心发布的《锐器伤登记表》统一标准,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发生的锐器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发生锐器伤共计274例次。2012-2016年发生锐器伤实际人次有逐年升高趋势,占医院总人数的比例也呈逐年提升趋势。锐器伤的发生涉及34个科室,在医院所有临床医技和后勤部门均有锐器伤发生;高发锐器伤的前3位科室是骨科、手术室、普外科;高发锐器伤的前3位地点是手术室、普通病房、治疗室。共有126名年龄≤25岁的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从职业分布来看,在发生锐器伤的人群中,护士、实习医生、实习护士占前3位。90%的锐器伤存在感染的风险。医生发生锐器伤的器械和场所主要为缝合针(51.5%)和手术室(60.9%),89.8%的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受伤,多为中度损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器械和场所主要是头皮钢针(56.3%)和普通病房(61.9%),主要发生环节是为患者拔除针头(38.9%),以轻度损伤为主。发生损伤的主要防护措施是佩戴手套。发生锐器伤人群一半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针刺伤预防的培训。结论锐器伤多发生在低年资医护人员,医生护士锐器伤发生和防护存在差异,对不同群体应针对性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器伤 血源性职业暴露 流行病学特点 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