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对小鼠脊髓损伤局部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
1
作者 张楠 李璟璐 +5 位作者 王颖 宫雅娟 许文浩 胡建国 吕合作 马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对小鼠脊髓损伤(SCI)局部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6~8周龄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两组:SCI+PBS脂质体组(SCIP组)、SCI^(+)氯磷酸二钠脂质体(Chlodrolip)组(SCIL组)。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相同剂量两种脂质体... 目的:探讨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对小鼠脊髓损伤(SCI)局部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6~8周龄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两组:SCI+PBS脂质体组(SCIP组)、SCI^(+)氯磷酸二钠脂质体(Chlodrolip)组(SCIL组)。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相同剂量两种脂质体。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手术前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比例,确定单核细胞清除效率。在小鼠T_(10)椎骨处制备SCI重物坠落模型。实验过程中每天对小鼠称重,SCI术后7 d称取两组小鼠脾脏重量;提取损伤脊髓附近浸润的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分别以CD11b、CD68、CCR7的不同荧光抗体组合作为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不同状态和亚型的标志。CD68^(+)CD11b^(+)为活化的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CD11b^(+)CD68^(+)CCR7^(+)细胞为M1型巨噬细胞。用FCM检测两组小鼠脊髓损伤部位不同细胞所占比例。结果:SCIP组CD68^(+)细胞占CD11b^(+)细胞百分比例为(48.12±2.70)%,显著低于SCIL组(61.03±3.00)%(P<0.05);CCR7^(+)CD68^(+)细胞占CD11b^(+)细胞百分比例为(43.15±1.79)%,显著低于SCIL组(59.13±1.31)%(P<0.01);SCIL组小鼠体重量和脾脏重量较SCIP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除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可导致SCI后小鼠体重量及脾脏重量减低,并使脊髓损伤局部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向促炎性M1方向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 脊髓损伤 流式细胞 细胞亚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源性巨噬细胞在小鼠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晶晶 宋越 +2 位作者 李林 刁玉刚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7-503,共7页
目的:探讨血源性巨噬细胞在小鼠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首先用UBC-GFP小鼠(供体)和野生型小鼠(受体)制备骨髓嵌合体动物区分血源性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视神经夹伤后血源性巨噬细胞在损伤区... 目的:探讨血源性巨噬细胞在小鼠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首先用UBC-GFP小鼠(供体)和野生型小鼠(受体)制备骨髓嵌合体动物区分血源性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视神经夹伤后血源性巨噬细胞在损伤区浸润及活化情况。其次利用CCR2 KO小鼠,上丘定位注射荧光金逆行标记视网膜节细胞(RGC),观察损伤区缺乏血液来源的巨噬细胞浸润时相应神经元胞体RGC的存活情况。结果:骨髓嵌合体小鼠显示视神经损伤区有大量的血源性巨噬细胞(Iba-1+GFP+)浸润、且此类细胞内多表达M2型巨噬细胞标记精氨酸酶1(arginase 1);CCR2 KO小鼠视神经夹伤后7 d同侧视网膜上存活RGC的数目明显少于野生型小鼠(P<0.01),其损伤区活化巨噬细胞(CD68+)的数目同野生型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CCR2 KO小鼠损伤区arginase 1的表达较野生型小鼠明显有所降低(P<0.001)。结论:视神经损伤后损伤区血液来源巨噬细胞不同于小胶质细胞,血液来源的巨噬细胞多向M2方向极化,表达arginase 1,对RGC存活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夹伤 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 精氨酸酶1 视网膜节细胞 骨髓嵌合体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