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性针刺伤患者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及其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江会 李武平 付菊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7期40-42,共3页
介绍国外有关针刺伤的职业安全法规、国内外职业性针刺伤的发生概况、针刺伤后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影响因素,判定职业性感染的条件和因素、针刺后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害和防护措施。强调加强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减少职业性针刺伤的发生。
关键词 医务人员 针刺伤 血源性传播疾病 职业暴露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防护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卫 石娜 倪丹丹 《中国医院》 2009年第2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年1~12月全院54名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麻醉师4.9%、护士4.1%、检验人员2.3%、医师1.0...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年1~12月全院54名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麻醉师4.9%、护士4.1%、检验人员2.3%、医师1.0%。职业暴露人员中48.1%是工龄≤3年的医务人员;锐器伤占90.7%;暴露原因占前四位的是操作不规范或不谨慎、锐器未放置锐器盒、回套针头、患者突然移动。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注重患者心理辅导是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 血源性传播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现况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海燕 王洁 +6 位作者 尚静 卜欣欣 侯兵 马雨诗 庄海花 王文静 倪海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和干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6年4月至2021年1月登记上报的746例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案例的资料,包括性别...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和干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6年4月至2021年1月登记上报的746例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案例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工作科室、职业暴露发生时间、暴露源、暴露途径、处理措施等。结果从性别上看,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女性(540例,72.39%)较男性(206例,27.61%)多;从职业来看,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人员以护士(师)(305例,40.88%)、医师(171例,22.92%)和实习护士(111例,14.88%)为主;从科室分布看,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所在科室主要为急诊科(105例,14.08%)、普通外科(73例,9.79%)、麻醉科(67例,8.98%)、消化科(55例,7.37%)、胸心外科(54例,7.24%)。暴露源以HBV为主,共有508例(68.10%);暴露途径以皮肤锐器伤为主,共有666例(89.28%)。36例(4.83%)发生暴露后未进行任何紧急处理,但所有暴露者均接受了后续的预防性治疗及随访,且最终无一例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结论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不容忽视,应增强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范意识、强化职业防护培训、建立合理有效的防护制度、改善诊疗环境,以降低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保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职业暴露 血源性传播疾病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市献血人群构成与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率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董建华 刘淑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烟台市 献血人群 血源性传播疾病 感染率 统计分析 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情况 被引量:23
5
作者 白雪 杨莉莉 窦学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职业暴露发生的特点,针对薄弱环节制定防控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140例次职业暴露的类型、原因以及暴露源、处置随访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暴露者中护士居多,占40.72%;其中暴露类型以锐器伤为... 目的了解某院职业暴露发生的特点,针对薄弱环节制定防控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140例次职业暴露的类型、原因以及暴露源、处置随访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暴露者中护士居多,占40.72%;其中暴露类型以锐器伤为主,占84.29%。发生暴露的主要原因在于操作者本人未能执行标准操作流程,暴露源病原体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最多见(41.45%),暴露者能正确处置者占94.29%。结论了解职业暴露特点和薄弱环节的管理,有利于制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 锐器伤 血源性传播疾病 职业防护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共享医疗设备导致患者血源性乙型肝炎暴发
6
作者 黄勋(摘译) 徐秀华(校)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67-167,共1页
2009年4月8日,BMC医学期刊(在线版)中一篇回顾性研究报道中提出,临床上经常共享的医疗设备,如多次抽取的药液和多患者共用的监控血糖采血装置均会造成医疗机构患者问的乙型肝炎传播。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医疗设备 乙型肝炎 暴发 血源性传播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江会 李武平 +2 位作者 徐皎皎 付菊芳 杨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5期20-21,共2页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前对职业防护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70名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进行调查,每人独立完成调查问卷。结果85.6%的护生在学校学习过职业防护知识,95.9%的护生实习前注射过乙肝疫苗,85.8%的护生表示为患...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前对职业防护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70名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进行调查,每人独立完成调查问卷。结果85.6%的护生在学校学习过职业防护知识,95.9%的护生实习前注射过乙肝疫苗,85.8%的护生表示为患者抽血、注射时关注患者是否患有血源性传播疾病;对针刺伤、抗肿瘤药物、艾滋病防护知识了解的愿望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对三者的学习兴趣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103)。结论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仍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知识 实习前 调查与分析 护生 血源性传播疾病 职业防护培训 调查问卷 抗肿瘤药物 自行设计 乙肝疫苗 知识了解 学习兴趣 针刺伤 艾滋病 程度差 注射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医护人员锐器伤的调查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56
8
作者 李希兰 王云琼 周刚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3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锐器伤的危害及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对186名实习医护人员锐器伤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回 顾性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实习医护人员中受伤人数占74.19%,受伤2次以上者占75.36%,186名实习生在实习 过程中共受伤346次。结论临床实... 目的探讨锐器伤的危害及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对186名实习医护人员锐器伤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回 顾性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实习医护人员中受伤人数占74.19%,受伤2次以上者占75.36%,186名实习生在实习 过程中共受伤346次。结论临床实习医护人员缺少锐器损伤相关知识的岗前培训,职业防护意识淡薄,操作不熟 练,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加强全面性防护意识的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以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性、血源性 疾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器伤 实习医护人员 血源性传播疾病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的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效果 被引量:8
9
作者 蒋超 姜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7-539,共3页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血源性传播疾病 LEFORT Ⅰ型截骨 节约用血 止血困难 术中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锐器伤害与职业安全 被引量:28
10
作者 高凤莉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7期16-18,共3页
锐器伤是指由各种注射针、穿刺针、缝钒剪刀、刀片等锐器,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研究显示,锐器伤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医院危重病人增多以及有创诊疗操作增多,... 锐器伤是指由各种注射针、穿刺针、缝钒剪刀、刀片等锐器,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研究显示,锐器伤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医院危重病人增多以及有创诊疗操作增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日益突出,由此带来医务人员身心损害、医疗机构负担加大等问题,引起卫生行政部门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器伤害 职业安全 医护人员 血源性传播疾病 职业暴露感染 医务人员 卫生行政部门 皮肤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保洁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管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海燕 赵玲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4期914-915,共2页
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有关监管、保洁等人员,在从事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及相关工作时,意外地被病人或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眼睛、
关键词 职业暴露 防护管理 保洁人员 ICU 实验室工作人员 血源性传播疾病 病毒感染者 医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泡沫块在预防针刺伤中的妙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占彩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9期675-675,共1页
关键词 针刺伤 聚乙烯 血源性传播疾病 妙用 预防 泡沫 职业损伤 职业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护理
13
作者 陈菀菁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S2期77-79,共3页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及艾滋病病人的人数逐年增长,护理人员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接触这类病人的几率势必增加,医护人员一旦感染就可能通过医疗操作将病毒传播给接受治疗的病人,后果将难以想象。据报...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及艾滋病病人的人数逐年增长,护理人员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接触这类病人的几率势必增加,医护人员一旦感染就可能通过医疗操作将病毒传播给接受治疗的病人,后果将难以想象。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意外针刺伤,而这一数字仅为实际发生的1/3。另据报道,美国每年因血源性传播疾病所造成的医务人员死亡人数达几百人,几乎每天死亡1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 血源性传播疾病 针刺伤 医疗保健机构 护理人员 医疗操作 反转录酶抑制剂 碘伏消毒液 暴露危险 锐器刺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