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酰胺对早期血清C-反应蛋白、皮质醇不同变化类型的脓毒症的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俊 陈泽宇 +3 位作者 莫旻龙 刘端绘 黄鑫波 潘子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939-2940,共2页
尽管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得到很大改善,但脓毒症的死亡率仍高达30%~70%。免疫调理是近年来脓毒症研究范畴的重点和新方向。谷氨酚胺(Gln)是免疫营养的主要添加物,许多临床案例显示Gln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并且剂量越大疗... 尽管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得到很大改善,但脓毒症的死亡率仍高达30%~70%。免疫调理是近年来脓毒症研究范畴的重点和新方向。谷氨酚胺(Gln)是免疫营养的主要添加物,许多临床案例显示Gln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并且剂量越大疗效越好。然而,近年来一些国外研究揭示.脓毒症使用Gln疗效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 谷氨酰胺 脓毒症 疗效 皮质醇 早期 器官功能支持 抗感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癌抗原125、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
2
作者 赵瑛瑛 欧阳军 +2 位作者 王建生 张文吉 张宛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5-766,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血清、透出液中癌抗原125(CA125)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及自动生化仪检测14例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血清及透出... 目的:探讨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血清、透出液中癌抗原125(CA125)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及自动生化仪检测14例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血清及透出液CA125及血清CRP的水平,并选择16例非感染期的CAPD患者作为对照。结果: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后透出液CA125及血清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动态检测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透出液CA125及血清CRP浓度的变化,对评估腹膜感染的严重程度、疗效及评价腹膜功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感染性腹膜炎 癌抗原125 血清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胰腺炎患犬的预后价值分析
3
作者 朱道仙 刘莉 +1 位作者 徐小琴 陆江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第8期104-105,共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胰腺炎患犬治疗效果的影响。选取了患犬29例,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根据C-反应蛋白水平将上述29例患犬分成2组:CRP升高组(n=19)和CRP正常组(n=10)。通过治疗后发现:伴有CRP... 本试验旨在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胰腺炎患犬治疗效果的影响。选取了患犬29例,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根据C-反应蛋白水平将上述29例患犬分成2组:CRP升高组(n=19)和CRP正常组(n=10)。通过治疗后发现:伴有CRP升高的急性胰腺炎患犬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CRP正常的急性胰腺炎患犬,病情恢复较慢;CRP水平与治疗疗程呈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CRP水平对急性胰腺炎患犬的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清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立宏 王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9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45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眼底检查将90例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无病变组),糖尿病视网膜病...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9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45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眼底检查将90例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无病变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病变组),测定血清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常规生化指标。结果:病变组、无病变组血清CRP和HbA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病变组血清CRP和HbAlc水平显著高于无病变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CRP、HbAlc水平为IV期>Ⅲ期>Ⅱ期>I期,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R患者血清CRP、HbAl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78,0.591;P<0.01)。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程中,CRP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RP可以做为判定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蓝薇 张帆 +8 位作者 徐晓燕 戴亚丽 王双双 刘颜 韩令川 卢东晖 张宁波 谢谦 林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4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伴有大血管病变分为两组,A组48例伴大血管病变,B组44例无大血管病变,分别测定两组患...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伴有大血管病变分为两组,A组48例伴大血管病变,B组44例无大血管病变,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平均颈动脉IMT、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并进行比较,分析平均颈动脉IMT与hs-CRP及胰岛素抵抗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平均颈动脉IMT、hs-CRP、TC、LDL-C、HDL-C、HOMA-IR及BMI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IMT与hs-CRP、TC、LDL-C、HOMA-IR及BMI均相关,IMT与hs-CRP独立相关;另外,A组患者平均颈动脉IMT与HbA1c相关。结论T2DM患者的hs-CRP、血脂、血糖水平、HOMA-IR、BMI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解毒活络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脂联素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国伟 张小卿 +1 位作者 李佳 李敬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208-221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解毒活络中药复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脂联素(ADPN)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益气解毒活络中药复方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用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解毒活络中药复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脂联素(ADPN)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益气解毒活络中药复方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用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组(高脂高糖饲料+STZ)、中药复方预防组、中药低剂量治疗组、中药高剂量治疗组及阳性西药对照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结合一次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造模方法复制出糖尿病肾病模型,各药物组干预四周后处死取血,用ELISA方法测试各组血清hs-CRP与血清ADPN的表达情况,最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模型空白组大鼠的血清hs-CRP含量比正常组明显上升(P<0.01),其它各组经药物干预后,均可以显著降低其表达水平(P<0.01),但以中药低剂量治疗组效果最佳;模型空白组大鼠的血清ADPN比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其它各组经药物干预后,均可以显著升高其表达水平(P<0.01),以中药复方预防组效果最佳。结论:DN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清hs-CRP和血清ADPN的表达异常密切相关;益气解毒活络中药复方防治DN发生发展的药理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hs-CRP和血清ADPN的异常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益气解毒活络法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曹红 孙长凯 +6 位作者 赵耿毅 汪秋艳 刘新胜 许晶 陶定波 唐树良 黄爱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C-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反预后的量化关系。方法对病程为2周以内的9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入院时和1周后血清C-应蛋白水反平测定。入院时C-应蛋白测定值为CRP11周后检测值为CRP2据入院...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C-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反预后的量化关系。方法对病程为2周以内的9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入院时和1周后血清C-应蛋白水反平测定。入院时C-应蛋白测定值为CRP11周后检测值为CRP2据入院时C-应蛋白测定值进行反,;根反分组。A组:CRP1≤2.00m g/L,B组:2.00m g/L<CR P1≤9.50m g/L,C组:CRP1>9.50m g/L。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S)及Barthel指数(BI)记分法,对入院时90例患者(NIH SS1及BI1)和随访的58例患者(NIH SS2及BI2)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入院时血清C-应蛋白水平与发病时反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P≤0.001),且这种相关性存在量化关系:CRP1≤2.00m g/L时,N IH SS1中位数为5.00分,BI2中位数为100.00分;2.00m g/L<CRP1≤9.50m g/L,NIH SS1中位数为7.00分,BI2中位数为85.00分;CR P1>9.50m g/L时,N IH SS1中位数为13.00分,BI2中位数为47.50分。入院时血清C-应蛋白水平与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治疗后3个月恢复期水平反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01)。血清CRP2水平与入院时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水平 量化研究 预后 血清c-反应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BARTHEL指数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reactive 病情严重程度 脑梗死患者 protein 量化关系 入院时 中位数 治疗后 水平测定 0.05 量化评估 测定值 B12 检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8
作者 胡松 吴学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7-567,共1页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血清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 检测 患儿 血清c-反应蛋白 2009年 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感染对冠心病发病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柏年 张我素 梁爽霖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 研究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冠心病组(120例)和对照组(111例)血清Cpn特异性抗体IgM、IgG及IgA,同时应用免疫浊度法测定冠心病组(97例)和对照组(95例)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 目的 研究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冠心病组(120例)和对照组(111例)血清Cpn特异性抗体IgM、IgG及IgA,同时应用免疫浊度法测定冠心病组(97例)和对照组(95例)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Cpn抗体IgG和/或IgA阳性率及IgG和IgA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慢性冠心病(CCHD)患者血清Cpn抗体IgG及IgA滴度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均P<0.05);冠心病组Cpn抗体IgM阳性率及滴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IgG和/或IgA及CRP均为阳性组的冠心病发生率明显增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pn慢性感染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P=0.045),Cpn慢性感染与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间无相关性.结论Cpn慢性感染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反应的发生可能是Cpn慢性感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感染 冠心病 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P的炎症指标与进展期胃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余中林 周业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8-624,共7页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两种基于C-反应蛋白的炎症指标:CRP/Alb和P-CRP,探讨其在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病理确诊为胃癌并行手术的患者124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两种基于C-反应蛋白的炎症指标:CRP/Alb和P-CRP,探讨其在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病理确诊为胃癌并行手术的患者124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医学统计软件MedCalc 15.2.1比较基于时间的ROC曲线中曲线下面积(AUC),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对数秩检验比较总体生存时间,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CRP/Alb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疾病分期相关(P<0.05);P-CRP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受累和疾病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5)。在ROC分析中,CRP/Alb和P-CRP的最佳截止值分别为0.835和9.47,高CRP/Alb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CRP/Alb组(P=0.001);高P-CRP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P-CRP组(P<0.0001);在总生存率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方面,高组患者的CRP/Alb和P-CRP预后明显差于高CRP/Alb或高P-CRP组和低CRP/Alb且低P-CRP组(P<0.0001)。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血管受累、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CRP、PLT、Alb、术前CRP/Alb和P-CRP为影响胃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管受侵、临床分期、CRP、PLT、Alb、术前CRP/Alb和P-CRP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Z检验得出CRP/Alb和P-CRP是优于CRP、Alb、PLT的基于炎症的预后指标(P<0.05)。结论:术前CRP/Alb和P-CRP作为基于炎症的预后判断指标,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血清蛋白比率 血小板与c-反应蛋白乘积 进展期胃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