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FLC、血清钙离子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裴晓杭 张丽娜 +5 位作者 周盼 王同保 连成 张萍 雷平冲 朱尊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4-79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轻链(sFLC)、血清钙离子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MM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sFLC-κ、...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轻链(sFLC)、血清钙离子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MM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sFLC-κ、sFLC-λ、sFLC-κ/λ、血清钙离子等差异性,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国际分期系统(ISS)、不同化疗疗效及不同预后患者的sFLC-κ、sFLC-λ、sFLC-κ/λ、血清钙离子等差异性。结果:观察组sFLC-κ水平[(98.39±21.19)对(12.01±4.45)mg/L]、sFLC-λ水平[(210.20±45.54)对(14.10±5.11)mg/L]、低钙血症比例(65%对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FLC-κ/λ比值[(0.44±0.10)对(0.87±0.12)]、血清钙离子[(1.98±0.46)对(2.42±0.40)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SS分期Ⅲ期患者sFLC-κ、sFLC-λ浓度、低钙血症比例和低钙血症病程均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而sFLC-κ/λ、血清钙离子均明显低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观察组有低钙血症患者sFLC-κ水平[(107.76±21.22)对(94.67±20.11)mg/L]、sFLC-λ水平[(245.54±41.12)对(205.54±50.22)mg/L]明显高于无低钙血症患者(P<0.05),而sFLC-κ/λ比值明显低于无低钙血症患者[(0.42±0.04)对(0.47±0.06);P<0.05]。化疗无效患者sFLC-κ水平[(107.29±20.14)对(91.11±18.92)mg/L]、sFLC-λ水平[(247.98±42.26)对(179.29±39.32)mg/L]明显高于化疗有效患者(P<0.05),而sFLC-κ/λ比值明显低于化疗有效患者[(0.43±0.10)对(0.50±0.09);P<0.05]。sFLC-κ、sFLC-λ、sFLC-κ/λ预测化疗无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793和0.699,P<0.05。存活和死亡患者的sFLC-κ、sFLC-λ、sFLC-κ/λ、血清钙离子、低钙血症比例和低钙血症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FLC、血清钙离子与MM患者ISS分期有关,sFLC水平在预测MM患者化疗疗效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sFLC与血清钙离子在判断MM患者预后方面暂未发现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游离轻链 血清钙离子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疗效 预后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钙离子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先令 朱丽叶 +4 位作者 陶坤林 闭彩莹 黄杰安 梁志海 刘诗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清钙离子(SC)比值(RDW/SC)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住院的AP患者228例,其中轻症急性...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清钙离子(SC)比值(RDW/SC)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住院的AP患者228例,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16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5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以及多种AP预测评分系统之间的差异,应用ROC曲线评估早期AP患者中RDW/SC与RDW、SC以及多种AP预测评分系统之间的敏感性和特异度。结果SAP组患者中RDW/SC明显高于MAP组患者[(7.8±1.6)vs(6.0±0.6),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RDW/SC的敏感性为79.3%,特异度为89.2%,ROC曲线下面积(AUROC)为0.913(95%CI:0.869~0.946),优于RDW(AUROC 0.753,95%CI:0.692~0.808,P<0.001)和SC(AUROC 0.870,95%CI:0.819~0.910,P<0.001)。另外,通过AUROC比较,RDW/SC与Ranson评分、BISAP评分、MCTSI评分系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DW/SC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对SAP的早期识别价值更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清钙离子 急性胰腺炎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鱼斯坦尼小体组织匀浆对其血清离子钙浓度降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仇存网 袁挺 +1 位作者 沈敏 从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20-621,649,共3页
[目的]检测鲫鱼斯坦尼小体组织匀浆对其血清离子钙的降低作用。[方法]将选购自农贸市场体重约200 g的健康鲫鱼在加入EDTA.2Na.2H2O自来水的低钙环境中饲养8周,之后用斯坦尼小体组织匀浆按每100 g体重1.0 m l的剂量进行体腔注射,以0.6%Na... [目的]检测鲫鱼斯坦尼小体组织匀浆对其血清离子钙的降低作用。[方法]将选购自农贸市场体重约200 g的健康鲫鱼在加入EDTA.2Na.2H2O自来水的低钙环境中饲养8周,之后用斯坦尼小体组织匀浆按每100 g体重1.0 m l的剂量进行体腔注射,以0.6%NaC l溶液作对照注射,注射后于不同时间断尾取血,制备血清,测量血清钙离子的浓度。[结果]鲫鱼饲养在低钙水中8周,其血清离子钙浓度没有统计上的变化,却使其对CS组织匀浆产生应答性的低血钙反应。30 mg/100 g.b.w的早春鲫鱼斯坦尼小体组织匀浆,对其正常生理水平的血清离子钙有明显的降低效应,该效应至少可持续到注入匀浆后的72 h。最佳效应时间为注入后的48 h,此时的Ca2+浓度尚达不到对照组的80%,低血钙效应大约在98 h后消失。[结论]研究推测,鱼类在排卵中或排卵后可能处于低血钙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斯坦尼小体 血清离子浓度 低血效应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中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晖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ICU病房患者血清钙离子浓度对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ICU的脓毒症患者35例作回顾性分析。分为重度脓毒症组11例和脓毒症组24例。计算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及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钙离子浓度,并研究血清钙离子... 目的:探讨ICU病房患者血清钙离子浓度对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ICU的脓毒症患者35例作回顾性分析。分为重度脓毒症组11例和脓毒症组24例。计算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及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钙离子浓度,并研究血清钙离子浓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纳入研究范围的35例脓毒症患者的钙离子浓度为(1.964 3±0.271 17)mmol/L,其中重度脓毒症组患者的血清钙离子浓度为(1.763 6±0.382 16)mmol/L,脓毒症组患者的为(2.056 3±0.130 84 mmol)/L。总体低钙血症发生率为45.7%,重度脓毒症组的低钙血症发生率为72.7%,脓毒症组的低钙血症发生率为33.3%。重度脓毒症组的低钙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脓毒症组患者的钙离子浓度明显低于脓毒症患者,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死亡组与好转出院组的血清钙离子浓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钙离子浓度在ICU对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钙离子浓度 脓毒症 重度脓毒症 血症 血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Ca^(2+)含量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中的动态变化
5
作者 李志清 魏瑞全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442-443,451,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清离子钙(nCa2+)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中的变化规律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了46例HFRS患者不同病期血清nCa2+含量,并将nCa2+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做相关分析。结果 HFRS患者在低血压... 目的 研究血清离子钙(nCa2+)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中的变化规律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了46例HFRS患者不同病期血清nCa2+含量,并将nCa2+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做相关分析。结果 HFRS患者在低血压休克期和多尿期时血清nCa2+含量降低(P<0..05),以少尿期最为显著(P<0..01)。而且随病情加重,结果依次降低,危重型患者整个多尿期也明显降低。血清nCa2+含量与BUN、Cr呈负相关(P<0.01)。结论 血清nCa2+参与发病过程,与病情轻重和肾功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血清离子 尿素氮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联合甲状旁腺移植术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琪 屈坤鹏 +3 位作者 成晓舟 张宇鹏 王小虎 曹维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492-2496,共5页
目的评价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联合甲状旁腺移植术对患者甲状旁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2例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监测手术前后移植侧、非移植侧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目的评价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联合甲状旁腺移植术对患者甲状旁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2例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监测手术前后移植侧、非移植侧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及体循环血清钙离子浓度,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术后移植侧、非移植侧两组各时间点血清PTH浓度及手术前后体循环血清Ca^(2+)浓度,以此判断移植甲状旁腺存活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各监测时间点,移植侧与非移植侧血清PTH均呈上升趋势,移植侧血清PTH均不同程度高于非移植侧。术后第1天移植侧与非移植侧血清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康复时间延长,术后1周、1、2、3、6个月两组间血清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1周、1、2个月体循环血清Ca^(2+)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随着时间延长,Ca^(2+)逐步升高,至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1天、1周、1、2个月体循环血清Ca^(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6个月体循环血清Ca^(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联合甲状旁腺移植术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术后PTH水平,提高血清Ca^(2+)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移植 腔镜手术 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腺结节 血清钙离子 甲状旁腺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