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血清酶生物标志物的早期变化及联合检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乔靖怡
金若敏
+2 位作者
姚广涛
陈华英
徐婷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TBA)、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等血清酶生物标志物对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北豆根低、高剂量组(22.5、45 g·kg-1),每组18只。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2...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TBA)、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等血清酶生物标志物对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北豆根低、高剂量组(22.5、45 g·kg-1),每组18只。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21 d,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分别于给药7 d、14 d、21 d处理动物,每组6只,收集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以及TBA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α-GST、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和精氨酸酶Ⅰ(ArgⅠ)的水平;计算大鼠的肝脏指数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结果: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给药14 d ALP升高(P<0.05),14 d、21 d ALT和肝脏指数升高(P<0.05),组内有2∕6肝组织出现肝细胞点状坏死、小灶性肝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北豆根低剂量组肝脏指数于给药21 d升高(P<0.01)。北豆根高剂量组给药7 d、14 d、21 d血清α-GST、PNP和ArgⅠ升高(P<0.05或P<0.01),OCT 14 d、21 d升高(P<0.01),TBA 14 d升高(P<0.05)。动物血清中ALT、AST、α-GST、PNP和ArgⅠ各项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483、0.957、0.948和0.934。其中ALT和AST联合检测的AUC为0.809,α-GST、ArgⅠ及与PNP联合检测的AUC为1.000,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AUC。结论:血清α-GST、PNP和ArgⅠ可作为北豆根致肝损伤早期的生物标志物,且联合检测在北豆根致肝损伤早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豆根
肝损伤
血清酶生物标志物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血清酶生物标志物的早期变化及联合检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乔靖怡
金若敏
姚广涛
陈华英
徐婷婷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河南中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09CB522807)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9301-009)
文摘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TBA)、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等血清酶生物标志物对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北豆根低、高剂量组(22.5、45 g·kg-1),每组18只。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21 d,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分别于给药7 d、14 d、21 d处理动物,每组6只,收集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以及TBA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α-GST、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和精氨酸酶Ⅰ(ArgⅠ)的水平;计算大鼠的肝脏指数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结果: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给药14 d ALP升高(P<0.05),14 d、21 d ALT和肝脏指数升高(P<0.05),组内有2∕6肝组织出现肝细胞点状坏死、小灶性肝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北豆根低剂量组肝脏指数于给药21 d升高(P<0.01)。北豆根高剂量组给药7 d、14 d、21 d血清α-GST、PNP和ArgⅠ升高(P<0.05或P<0.01),OCT 14 d、21 d升高(P<0.01),TBA 14 d升高(P<0.05)。动物血清中ALT、AST、α-GST、PNP和ArgⅠ各项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483、0.957、0.948和0.934。其中ALT和AST联合检测的AUC为0.809,α-GST、ArgⅠ及与PNP联合检测的AUC为1.000,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AUC。结论:血清α-GST、PNP和ArgⅠ可作为北豆根致肝损伤早期的生物标志物,且联合检测在北豆根致肝损伤早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北豆根
肝损伤
血清酶生物标志物
联合检测
Keywords
Rhizoma Menispermi
Liver injury
Serum enzyme biomarkers
Combined examination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血清酶生物标志物的早期变化及联合检测
乔靖怡
金若敏
姚广涛
陈华英
徐婷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