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临界点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捷荣 熊英 邹典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儿童缺铁性贫血(ID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6个月~12岁缺铁性贫血儿童50例及正常儿童20例均进行血红蛋白(Hb)、sTfR、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测定,并将受测对象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儿童缺铁性贫血(ID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6个月~12岁缺铁性贫血儿童50例及正常儿童20例均进行血红蛋白(Hb)、sTfR、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测定,并将受测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轻度IDA组(IDA1组)、中~重度IDA组(IDA2组),以不同浓度sTfR为临界点计算其诊断IDA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以确定最佳的诊断临界点。结果以sTfR浓度40nmol/L为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和85%,为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的临界点。结论当sTfR为40nmol/L时冷断IDA准确度最高,即为IDA的最佳临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维生素A状况对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及其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荣 赵正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6-248,共3页
选择血红蛋白≤114g/L的116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干预组58名,口服维生素A丸20万单位(10万U/d×2天),其余为对照组。4周后干预组血清视黄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01);与对照组比较SI、Tf、%TS,Hb、RBC、Hct... 选择血红蛋白≤114g/L的116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干预组58名,口服维生素A丸20万单位(10万U/d×2天),其余为对照组。4周后干预组血清视黄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01);与对照组比较SI、Tf、%TS,Hb、RBC、Hct、MCH、MCHC显著提高(P<0.05),sTfR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视黄醇水平与Hb(r=0.21,P=0.003),Tf(r=0.442,P<0.001),SI(r=0.192,P=0.009)和%TS(r=0.179,P=0.024)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血清视黄醇水平与机体铁营养状况相关,短期大剂量维生素A干预使机体铁营养状况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铁代谢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贫血 干预 维生素A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窦慧宏 龙桂芳 《广西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139-142,146,共5页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 fR)是完整的细胞受体的一个可溶性节段,通过酶免疫法或免疫浊度法可从血清中检出。sT fR反映机体贮存铁的数量以及所需铁的数量,是判断机体是否缺铁的一项敏感指标。sT fR可以定量评价骨髓幼红细胞的生成,尤其适用...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 fR)是完整的细胞受体的一个可溶性节段,通过酶免疫法或免疫浊度法可从血清中检出。sT fR反映机体贮存铁的数量以及所需铁的数量,是判断机体是否缺铁的一项敏感指标。sT fR可以定量评价骨髓幼红细胞的生成,尤其适用于评价各类骨髓红系显著增生的溶血性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研究进展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检测在诊断妊娠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
4
作者 武婕 江悦华 +1 位作者 张宏斌 李春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缺铁性贫血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体检 妊娠 临床 铁代谢 合并 指导 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及其复合参数在诊断炎症性肠病合并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帆 胡乃中 梅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评估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及其复合参数sTFR/LogSF在炎症性肠病(IBD)合并缺铁性贫血(IDA)中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IBD患者161例,其中克罗恩病(CD)81例,溃疡性结肠炎(UC)80例。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完善血常规、铁代谢... 目的评估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及其复合参数sTFR/LogSF在炎症性肠病(IBD)合并缺铁性贫血(IDA)中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IBD患者161例,其中克罗恩病(CD)81例,溃疡性结肠炎(UC)80例。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完善血常规、铁代谢、C反应蛋白(CRP)、叶酸及维生素B12(Vit B1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贫血诊断标准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分析IBD贫血的发生率及病因。根据SF将IBD分成缺铁性贫血(IDA)组和非IDA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sTFR及sTFR/LogSF在IBD合并IDA中的诊断效能。所有病例随访至研究终点,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 IBD合并贫血的发生率62.1%(100/161),其中IDA 40.0%(40/100),慢性病性贫血(ACD)14.0%(14/100),ACD与IDA混合26.0%(26/100),叶酸和Vit B12缺乏10.0%(10/100)。IDA组的血清sTFR浓度和sTFR/LogSF值明显高于非ID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55.5、306.0,P<0.001)。血清sTFR/LogSF的AUC值(0.937)大于sTFR的AUC值(0.865);sTFR/LogSF临界值(2.8)处的特异度(90.9%)、敏感度(87.5%)高于sTFR的临界值(4.7 mg/L)处特异度(86.0%)、敏感度(77.5%)。sTFR、sTFR/LogSF与CRP无相关关系(r=0.042、-0.958,P>0.05)。结论 IBD合并贫血发生率高,其中以IDA为常见,检测血清sTFR/LogSF和sTFR可以更准确地诊断IBD合并IDA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缺铁性贫血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epcidin、sTfR测定在铁缺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妍 李银岚 陈孟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ESRD)血清中铁调素(hepcidin)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g receptor,sTfR)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肾性贫血铁缺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非透... 目的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ESRD)血清中铁调素(hepcidin)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g receptor,sTfR)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肾性贫血铁缺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80例,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Hepcidin、sTfR、总铁结合力(TIBC),同时测定血清铁(Fe)、铁蛋白(FER)、血清转铁蛋白(TRF),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血清hepcidin和sTfR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非透析ESRD组相比,MHD组的血清hepcidin和sTfR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epcidin与Scr、hs-CRP、血清铁(Fe)、铁蛋白(F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5、0.312、0.290、0.286,P均<0.01;与HGB、eGFR、HCT、TRF、TIBC呈负相关,r分别为-0.466、-0.362、-0.285、-0.248、-0.224,P<0.05。4血清sTfR水平与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64、-0.519,P均<0.01;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78和0.514,P均<0.01。5血清hepcidin、sTfR联合铁蛋白或转铁蛋白饱和度诊断缺铁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为90.8%,对应的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77%。结论血清hepcidin、sTfR联合铁蛋白或转铁蛋白饱和度对于ESRD患者合并肾性贫血铁缺乏的评估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维持性血液透析 铁缺乏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住低练期间血清EPO、sTfR及血象指标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海平 郑兆云 格日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观察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住低练(living high training low,HiLo)期间血清EPO、sTfR及血象指标变化,探讨HiLo训练对世居高原耐力项目运动员红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名世居海拔2260m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男12名,女8名)分... 目的:观察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住低练(living high training low,HiLo)期间血清EPO、sTfR及血象指标变化,探讨HiLo训练对世居高原耐力项目运动员红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名世居海拔2260m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男12名,女8名)分成低氧组和对照组,每组10名(6男,4女)。低氧组在模拟海拔4000m低压低氧(大气压力为60kPa,氧气浓度为20.95%)环境下进行HiLo实验,每天低氧暴露10小时(8:00pm~6:00am),白天在其居住生活的海拔2260m高度进行训练;对照组睡、练均在海拔2260m环境。两组受试者实验期间的训练负荷、时间及营养状况均相同。实验进行4周。分别于实验前,实验开始1天、每周及实验结束后2周抽静脉血,测试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4周HiLo后,低氧组运动员Hb、Hct较实验前无明显改善(P>0.05),EPO除在低氧暴露第1天比实验前有升高趋势(P<0.10)外,整个实验期间与实验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改变;HiLo训练后低氧组sTfR与实验前和对照组相比也未发生有统计意义的变化。结论:世居高原(海拔2260m)中长跑运动员进行4周HiLo训练对其EPO、sTfR、Hb升高作用不显著,表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4周HiLo训练(模拟海拔4000m睡眠,海拔2260m训练)对机体红细胞生成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红细胞生成 高住低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铁代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刘玉倩 钱忠明 +2 位作者 常彦忠 刘建国 段相林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0,34,共5页
铁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多年来运动性贫血特别是缺铁性贫血一直是运动医学中的研究热点 ,许多学者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结果认为运动可引起血浆总量的升高、红细胞溶血、铁丢失增加、铁吸收不良和 NO增加等变... 铁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多年来运动性贫血特别是缺铁性贫血一直是运动医学中的研究热点 ,许多学者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结果认为运动可引起血浆总量的升高、红细胞溶血、铁丢失增加、铁吸收不良和 NO增加等变化。另外 ,铁缺失还会影响循环系统和骨骼肌的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 1(divalent metaltransporter1,DMT1)和金属转运蛋白 1(ferroportin1)等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运动与铁代谢的关系。此外 ,对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铁代谢 运动性贫血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 金属转运蛋白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HCS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及其对Hepcidin的调节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丽 黄连春 +6 位作者 李瑶芸 冯琪荣 廖桂萍 陈俊宏 周亚丽 周天红 尹晓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65-1470,共6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Constant Spring病(hemoglobin constant spring discase,HbHCS)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及其对铁调素(hepcidin)的影响。方法:共35例HbHCS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切脾者15例,未切脾者20例。另有2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检测患者...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Constant Spring病(hemoglobin constant spring discase,HbHCS)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及其对铁调素(hepcidin)的影响。方法:共35例HbHCS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切脾者15例,未切脾者20例。另有2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检测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检测患者血浆造血调控因子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清游离转铁蛋白受体(sFTR)、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和铁代谢调节因子hepcidin水平,并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HbHCS患者的SOD和GSH水平下降而MDA和GSSG水平上升。切脾和未切脾患者的SOD、MDA、GSG、GSSG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HbH CS患者的SOD水平与EPO、sFTR、GDF15水平呈负相关,MDA水平则与上述指标呈正相关。EPO和sFTR水平与Hepcidin呈负相关。结论:HbH CS患者存在过度的氧化应激,并通过上调EPO和sFTR而抑制hepcidin,参与患者的铁超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H病CS型 活性氧簇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清游离转铁蛋白受体 铁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