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9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可作为评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1
作者 杨正午 付世文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对妊娠期高血压(HIP)的诊断价值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50例HI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视为对照组。比...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对妊娠期高血压(HIP)的诊断价值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50例HI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视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HIP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血清ACE水平及心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分析超声心动图、血清ACE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超声心动图、血清ACE单独及联合诊断HIP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AC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E/A)和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分数(RFF)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T(c Tn T)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HIP患者E/A、RFF与c Tn T、BNP呈负相关(P<0.05),LVEF、ACE与c Tn T、BNP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CE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的AUC值为0.619,E/A、RFF、LVEF及四者联合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的AUC值分别为0.700、0.706、0.793、0.880。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ACE水平可作为评估HIP患者心功能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超声心动图 妊娠期高血压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文其 袁堃 +1 位作者 范小玲 康敏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5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小分次照射组、大分次照射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用60Co-γ射线进行大鼠右全肺照射,并分别于照射后第1、3、5、10、24周末取大... 目的观察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小分次照射组、大分次照射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用60Co-γ射线进行大鼠右全肺照射,并分别于照射后第1、3、5、10、24周末取大鼠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CE,并在各时间点各处死大鼠6只,取其肺组织,HE染色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大分次照射组大鼠肺组织受照射后出现典型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慢性肺纤维化表现,而小分次照射组仅在照射后第5周出现轻微的急性放射性肺炎表现;小分次照射组大鼠在照射后前5周血清ACE水平轻微降低,第10周回升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分次照射组则在照射后血清ACE水平明显下降,之后迅速回升,第24周接近正常,在各个时间点的血清AC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小分次照射组(P均<0.05)。结论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血清ACE水平明显下降,可良好反映放射性肺损伤程度及肺损伤修复状况,可能促进晚期肺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 放射性肺损伤 放射性肺炎 肺纤维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变化对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波 刘树芬 +1 位作者 张劭夫 蒋永艳 《临床荟萃》 CAS 1994年第21期962-963,共2页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又名激肽酶Ⅱ,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转化血管紧张素Ⅰ为血管紧张素Ⅱ。目前认为,血管内ACE主要来源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急性肺损伤时该酶可发生显著变化,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变化可作为衡量各种因素所致肺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又名激肽酶Ⅱ,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转化血管紧张素Ⅰ为血管紧张素Ⅱ。目前认为,血管内ACE主要来源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急性肺损伤时该酶可发生显著变化,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变化可作为衡量各种因素所致肺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转换 肺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检测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丛树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7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肺疾病 血清诊断 血管紧张转换 S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筛选马氏珠母贝肉酶解产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5
作者 夏小雨 温财兴 +7 位作者 曹文红 秦小明 李钰金 林海生 陈忠琴 郑惠娜 朱国萍 高加龙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150,共8页
本研究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为蛋白配体,分析马氏珠母贝肉蛋白酶解产物(protein hydrolysate of Pinctada martensii,PHPM)超滤组分与配体的结合情况,利用质谱鉴定结合肽... 本研究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为蛋白配体,分析马氏珠母贝肉蛋白酶解产物(protein hydrolysate of Pinctada martensii,PHPM)超滤组分与配体的结合情况,利用质谱鉴定结合肽段的氨基酸序列后,筛选潜在抑制ACE活性强的肽段进行合成,研究其体外ACE抑制活性、抑制类型及多肽与ACE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PHPM分子质量在3 000~5 000 Da的超滤组分与ACE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信号,在结合物质的肽序列中优选出4种具有潜在活性的ACE抑制肽进行合成,其中多肽SLPWPMKPMNLIE的半数抑制浓度最低,并且通过氢键与ACE蛋白C端结构域的疏水口袋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血管紧张转换抑制肽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抑制动力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蛋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分离纯化及活性分析
6
作者 刘华宇 廖彭莹 +5 位作者 张天丰 张新锐 邓纭宁 李耀华 韦金锐 陈俊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为从鳖蛋黄酶解物中筛选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的肽段,以ACE抑制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肽段鉴定,借助生物信息... 为从鳖蛋黄酶解物中筛选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的肽段,以ACE抑制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肽段鉴定,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活性评估。优选预测活性较高的肽段进行合成和活性验证,并用分子对接工具分析活性肽与ACE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鳖蛋黄菠萝蛋白酶酶解物的水解度为(17.70±0.34)%,抑制ACE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为(0.210±0.019)mg/mL。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从活性组分F3中鉴定出36条肽段,选择6条活性评分较高的肽段进行合成,其中肽段YNGIWPRD和ASDILPKK的IC_(50)值分别为(0.019 00±0.000 36)、(0.170 0±0.001 3)mg/m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二者均通过多条氢键与ACE紧密结合。综上,从鳖蛋黄中筛选出2条新的ACE抑制活性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蛋黄 血管紧张转化抑制肽 分离纯化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肺部疾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高社军 郭明卫 +3 位作者 雍兰娜 王星冀 洪文竹 胡邑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变化对肺部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紫外光度法检测血清ACE活性。结果肺炎及肺结核患者血清ACE活性分别为(35.1±9.3)U/L和(38.6±11.5)U/L,与对照组(39.4±8.8)U/L相比均无显著性差...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变化对肺部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紫外光度法检测血清ACE活性。结果肺炎及肺结核患者血清ACE活性分别为(35.1±9.3)U/L和(38.6±11.5)U/L,与对照组(39.4±8.8)U/L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6例肺癌患者血清ACE活性(26.9±9.2)U/L,显著低于肺炎、肺结核患者及对照组;肺结节病和肺心病患者血清ACE活性分别为(65.8±13.6)U/L和(55.1±7.4)U/L,显著高于对照组、肺癌、肺炎及肺结核组(P<0.001)。结论血清ACE活性测定可作为辅助检测肺癌或肺结节病的重要指标,有助于肺癌、肺结节病、肺心病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肺部疾病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活性 ACE活性 肺结核患者 肺结节病 紫外光度法 显著性差异 肺心病患者 血清ACE 对照组 疾病诊断 活性变化 肺癌患者 活性测定 鉴别诊断 肺炎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受体配体亲和技术筛选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8
作者 康健斌 张语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859-863,共5页
目的筛选中药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方法以ACE2和DPP-4作为靶蛋白,利用受体配体亲和超滤和液质联用技术,对黄芩中与ACE2和DPP-4亲和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和分析,以筛选具有同时抑制ACE2和DPP-4的化合... 目的筛选中药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方法以ACE2和DPP-4作为靶蛋白,利用受体配体亲和超滤和液质联用技术,对黄芩中与ACE2和DPP-4亲和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和分析,以筛选具有同时抑制ACE2和DPP-4的化合物。结果从黄芩中筛选出了5,7,2′,6′-4羟基黄酮、5,7,2′,5′-4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黄芩素-6-O-葡萄糖醛酸苷、千层纸素A-7-O-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白杨素、千层纸素A,可以同时亲和抑制ACE2和DPP-4,具有潜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结论从黄芩中筛选出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的靶蛋白抑制剂,具备潜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配体亲和 血管紧张转换2 二肽基肽4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测定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徐生梅 颜群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2-462,共1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 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肺结节病 肺癌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吉球 《华夏医学》 CAS 1997年第1期138-141,共4页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陈吉球(广西桂林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桂林市541001)1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在调节及维持血压、水电解质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位于这个系统的中心,是RAS...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陈吉球(广西桂林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桂林市541001)1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在调节及维持血压、水电解质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位于这个系统的中心,是RAS活性的限速酶,ACE能使血管紧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系统 充血性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 内皮细胞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心肌肥大 光度法 -醛固酮系统 促黄体生成 心肌细胞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对纳豆菌发酵鹰嘴豆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的影响
11
作者 徐颖 车佳瑞 +1 位作者 王洋 肖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3期39-47,共9页
该研究将富硒能力较强的纳豆芽孢杆菌作为发酵菌种,鹰嘴豆为原料,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富硒后产ACE抑制肽的最佳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采用... 该研究将富硒能力较强的纳豆芽孢杆菌作为发酵菌种,鹰嘴豆为原料,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富硒后产ACE抑制肽的最佳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ESI-MS/MS)法对鹰嘴豆纳豆富硒后硒代氨基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L-硒代胱氨酸是鹰嘴豆纳豆富硒后主要的硒代氨基酸,纳豆芽孢杆菌富硒后产ACE抑制肽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2%、液料比18∶1(mL/g)、发酵温度40℃,ACE抑制率可达89.24%。对比试验的结果显示,纳豆芽孢杆菌不富硒发酵鹰嘴豆产ACE抑制肽活性为66.35%,表明富硒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鹰嘴豆对ACE活性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鹰嘴豆 血管紧张转化抑制率 降血压活性 硒代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急性DIC血清和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青 刘陶文 +3 位作者 周英琼 陈吉球 容明智 唐建庭 《华夏医学》 1998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家兔血清和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变化。方法:用4%兔脑粉(组织凝血活酶)浸液(2ml/kg+生理盐水稀释至30ml)静脉注射复制家兔急性DIC动物模型,紫外... 目的:观察急性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家兔血清和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变化。方法:用4%兔脑粉(组织凝血活酶)浸液(2ml/kg+生理盐水稀释至30ml)静脉注射复制家兔急性DIC动物模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ACE活性。结果:家兔血清ACE活性在注射脑粉浸液开始后15min时,与-5min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0min开始下降;60min显著下降(P<0.01)。家兔肺组织ACE活性60min时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血清ACE活性存在相关性(r=0.5041,P<0.05)。结论:DIC时凝血、纤溶紊乱与血清ACE活性变化有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参与DIC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管紧张转换 家兔
全文增补中
家兔急性DIC血清NO的变化及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关系
13
作者 曾青 刘陶文 +3 位作者 黄勤 陈吉球 唐建庭 容明智 《华夏医学》 1998年第5期4-5,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家兔血清NO水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用4%兔脑粉(组织凝血活酶)浸液(2ml/kg+生理盐水稀释至30ml)静脉注射复制家兔急性实验性D... 目的:观察急性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家兔血清NO水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用4%兔脑粉(组织凝血活酶)浸液(2ml/kg+生理盐水稀释至30ml)静脉注射复制家兔急性实验性DIC动物模型,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NO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ACE活性。结果:家兔血清NO在注射浸液开始后15min下降,30、60min升高,与注射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5、30min家兔血清ACE活性变化无显著性(P>0.05),但60min明显下降(P<0.01)。DIC组血清NO水平与血清ACE活性呈显著负相关(γ=-0.841,P<0.01)。结论:在组织凝血活酶所致的急性DIC发病机制中,血液NO可能不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氧化氮 血管紧张转换
全文增补中
2种蛋白酶的大豆蛋白水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范俊峰 李里特 +2 位作者 张艳艳 齐藤昌义 辰巳英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0-84,共5页
报道了 2种工业化酶ProteaseA和OrientaseB的大豆蛋白水解物的高活性ACEI肽的筛选工作 ,并且对所得到的活性较高的水解物进行了感官评价。这 2种酶的水解物的ACE抑制活性均随着水解时间的增加呈指数归律增加。其中OrientaseB水解大豆蛋... 报道了 2种工业化酶ProteaseA和OrientaseB的大豆蛋白水解物的高活性ACEI肽的筛选工作 ,并且对所得到的活性较高的水解物进行了感官评价。这 2种酶的水解物的ACE抑制活性均随着水解时间的增加呈指数归律增加。其中OrientaseB水解大豆蛋白 1 0h ,其产物的ACE抑制活性最高达到 95 %,ProteaseA的最高也可达到 91 33%。ProteaseA水解 4~ 1 0h的产物以及Ori entaseB水解 6~ 1 0h的产物 ,是由 2~ 5个氨基酸组成的寡肽 ,ACE的抑制活性高 ,且苦味轻微或没有。这些肽因其天然、安全、作用温和而有望作为良好的降压成分进入人们的日常膳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血管紧张转换 降血压肽 血管紧张转换抑制肽 抑制活性 大豆蛋白水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降血压肽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 被引量:16
15
作者 姜瞻梅 田波 +1 位作者 吴刚 霍贵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2-126,共5页
建立了体外快速测定降血压肽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HHL)为反应底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为催化剂,反应所生成的马尿酸为测定指标,未加酶抑制剂的反应为空白对照。使用Symmetry C1... 建立了体外快速测定降血压肽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马尿酰组氨酰亮氨酸(HHL)为反应底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为催化剂,反应所生成的马尿酸为测定指标,未加酶抑制剂的反应为空白对照。使用Symmetry C18分析型色谱柱(5μm 3.9×150 mm,),柱温25℃,流动相A为乙腈(含0.05%三氟乙酸),流动相B为超纯水(含0.05%三氟乙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28 nm。在马尿酸浓度为12.5~200μg/mL时,马尿酸浓度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对马尿酸的回收率为93.23%~100.25%。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比色法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无显善差异(P>0.05)。结果显示,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为降血压产品的研制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管紧张转换抑制活性 马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冯亚青 王建华 +5 位作者 郭雪 赵大卫 高俊淑 刘桂芳 李志立 张振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及血管性痴呆 (VaD)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检测了 2 6例晚发AD患者、5 4例VaD患者和6 8例正常老年人的ACE和apo...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及血管性痴呆 (VaD)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检测了 2 6例晚发AD患者、5 4例VaD患者和6 8例正常老年人的ACE和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AD组中apoE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ε2 0 .0 77、ε30 .6 15及ε40 .30 8,VaD组apoE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ε2 0 .0 5 6、ε30 .6 85及ε4 0 .2 5 9,AD组和VaD组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CE基因AD组和VaD组DD型频率高于对照组 ,D等位基因亦高于对照组。结论 ACEDD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血管 血管紧张转换 载脂蛋白E类 聚合链反应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新霞 薛燕 +1 位作者 韩卫红 王红燕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191-1192,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转换抑制剂 血管紧张 Ⅱ型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心房颤动一级预防中的可能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力 王翠英 +1 位作者 陈晖 李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9-1150,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房颤患者要面临高出正常人2~7倍的脑卒中风险。房颤的治疗尚无理想方法,抗心律失常药物并没有显示出降低房颤发病率及病死率的显著疗效,电转复的成功率... 心房颤动(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房颤患者要面临高出正常人2~7倍的脑卒中风险。房颤的治疗尚无理想方法,抗心律失常药物并没有显示出降低房颤发病率及病死率的显著疗效,电转复的成功率难以保证,而射频消融等侵入性操作又非一线治疗措施。目前,针对房颤进行一级预防的新疗法,已引起人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管紧张系统 血管紧张转换抑制剂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娟茶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赵瑜 周家春 +3 位作者 张靖伟 张宛昕 赵黎明 蒋丽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1-20,共10页
目的:探究紫娟茶提取物是否具有一定潜在的降血压、降血糖和减肥功效,并分析紫娟茶提取物中茶多酚和花色苷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对紫娟茶进行提取,将紫娟茶粗提物(ZTE_1)再分离为花色苷的粗提物(ZTE_2)与茶多酚的粗提物(ZTE_3),将ZT... 目的:探究紫娟茶提取物是否具有一定潜在的降血压、降血糖和减肥功效,并分析紫娟茶提取物中茶多酚和花色苷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对紫娟茶进行提取,将紫娟茶粗提物(ZTE_1)再分离为花色苷的粗提物(ZTE_2)与茶多酚的粗提物(ZTE_3),将ZTE_2进一步纯化分离出两种纯化花色苷——飞燕草-3-O-β-D-(6-(E)-对香豆酸)吡喃半乳糖苷(delphinidin-3-O-β-D-(6-(E)-p-coumaroyl)galactopyranoside,AN_3)和矢车菊-3-O-β-D-(6-(E)-对香豆酸)吡喃半乳糖苷(cyanidin-3-O-β-D-(6-(E)-p-coumaroyl)galactopyranoside,AN_4);分别评价ZTE_1、ZTE_2、ZTE_3、AN_3和AN_4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并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进行比较,评价了AN3和AN4对三种酶的抑制类型。结果:ZTE1、ZTE2、ZTE3、AN3和AN4对三种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粗提取物中,ZTE3对三种酶、ZTE1对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ZTE2对α-淀粉酶的抑制超过或相当于EGCG的效果,其中ZTE3对ACE、ZTE2对α-淀粉酶、ZTE1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效果最强;纯化花色苷中,AN3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较好,与EGCG无显著性差异,AN3对三种酶的抑制效果均优于AN4;此外,AN3和AN4对三种酶均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分别为:0.33、0.37 mmol/L;0.39、0.41 mg/m L;0.22、0.78 mg/m L。结论:紫娟茶对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症有一定的潜在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茶提取物 总酚 花色苷 茶多酚 血管紧张转换 Α-淀粉 胰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群 马增霞 邱书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71-72,共2页
应用PCR技术检测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并与67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间ACE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T2DM组伴DN者(80例)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不伴DN... 应用PCR技术检测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并与67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间ACE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T2DM组伴DN者(80例)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不伴DN者(64例)(P<0.05);DN患者中肾功能不全者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肾功能稳定者(P<0.05)。提示ACE基因I/D多态性与T2DM的易感性无关,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