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的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治疗2型糖尿病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孟祥祺 张春玲 +4 位作者 贾耀霞 雷锦杰 夏阳淼 谭睿 余凌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9-493,共15页
目的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对生知母-生黄柏、盐知母-盐黄柏药对水提液灌胃给药后大鼠入血成分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盐炙在知母-黄柏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影响,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大鼠连续灌胃给药生知母-生黄柏药对、盐知母... 目的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对生知母-生黄柏、盐知母-盐黄柏药对水提液灌胃给药后大鼠入血成分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盐炙在知母-黄柏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影响,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大鼠连续灌胃给药生知母-生黄柏药对、盐知母-盐黄柏药对水提液2次,中间间隔1 h,末次给药60 min后腹主动脉取血,用甲醇沉淀蛋白法处理后复溶,采用色谱柱Shim-pack GIST C 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A相为0.1%甲酸水,B相为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质量扫描范围m/z 100~1500。结合数据库二级谱图及文献,分析鉴定生知母-生黄柏、盐知母-盐黄柏药对的入血成分。检索2型糖尿病疾病靶点,对入血成分和疾病的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GO、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入血成分-靶点”网络图,运用AutoDock软件对筛选出的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验证实验以HepG2细胞为实验对象,胰岛素联合高糖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CCK8法检验盐炙前后知母-黄柏药对对细胞增殖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生知母-生黄柏药对水提液大鼠血清中鉴定出15种原型成分,1个芒果苷代谢成分。盐知母-盐黄柏药对水提液大鼠血清中鉴定出17个原型成分,1个芒果苷代谢成分。盐炙后入血成分中芒果苷、小檗碱、3-异丁基戊二酸等成分含量较生品高。KEGG和GO结果显示,知母-黄柏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可能与RNA聚合酶的转录调控、炎症反应、AGE-RAGE、PI3K-AKT、胰岛素抵抗等通路有关。细胞实验表明盐炙前后知母-黄柏药对可以上调p-PI3K/PI3K、p-AKT/AKT、GLUT4蛋白表达,且盐炙组效果优于生品组。结论初步阐释了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入血成分,阿魏酸、小檗碱、小檗红碱、芒果苷与mTOR、SIRT1、EGFR、PPARA等可能是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后增强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主要成分和靶点,其机制可能是增强了PI3K-AKT等相关通路的作用,为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黄柏药对 盐炙 血清药物化学 2型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细胞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梁胜男 丘海冰 +6 位作者 苏善美 陈俊其 尹优 何瑞坤 黄焕迪 戴庆玲 秦华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3,I0015,共6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空白模型大鼠及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的血清药物成分,探讨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抗胃溃疡寒证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分别提取并纯化...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空白模型大鼠及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的血清药物成分,探讨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抗胃溃疡寒证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分别提取并纯化富集得到大高良姜和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浸膏;用灌服冰乙酸及4℃冰知母水煎液法复制胃溃疡寒证模型;通过HPLC法对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基于空白模型大鼠及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结果优化确定大高良姜、红豆蔻含药血清处理方法,同时标识出10个空白模型大鼠含药血清共同入血成分,其中7个为原型入血成分;标识出12个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含药血清入血成分,其中8个为共同入血成分。结论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均具有相似的抗胃溃疡寒证作用机制,同时,初步推测出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对羟基苯甲酸、芦丁、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桂皮酸可能为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抗胃溃疡寒证作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红豆蔻 乙酸乙酯部位 胃溃疡寒证 血清药物化学 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探究葛兰心宁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靳琪鹏 王肖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83-3491,共9页
目的探究葛兰心宁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可能调控的关键靶点基因。方法HPLC法对入血成分进行鉴定,同时借助GSE20680数据集,基于P<0.05标准,筛选出15549个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鉴定与疾病相关... 目的探究葛兰心宁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可能调控的关键靶点基因。方法HPLC法对入血成分进行鉴定,同时借助GSE20680数据集,基于P<0.05标准,筛选出15549个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鉴定与疾病相关的模块基因。确定入血成分可能调控的关键靶点基因,进一步取交集,对其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探索关键靶点的功能和参与的通路,并完成其与相关成分的分子对接。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结果。结果鉴定出21种入血成分。GO分析显示,交集基因主要参与凋亡、炎症反应的调控。KEGG分析显示,入血成分治疗CAD主要参与NF-κB信号通路、糖尿病心肌病等相关通路。分子对接实验验证了同时调控关键靶点PTGS2、PLAU 4种入血成分的相互作用。动物实验显示,葛兰心宁胶囊能够降低小鼠主动脉窦的脂质蓄积,缩小斑块面积,减少PTGS2、PLAU表达。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葛兰心宁胶囊入血成分及其治疗CAD可能调控的关键靶点基因,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心宁胶囊 冠心病 血清药物化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PTGS2 PLA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苓片血清药物化学研究(1) 被引量:25
4
作者 曹艺 朱丹妮 +3 位作者 林志宏 肖志兵 严永清 余伯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分析鉴定归苓片体内吸收入血化学成分。方法:建立归苓片以及大鼠口服归苓片含药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分析归苓片全方/单味药及其大鼠含药血清指纹图谱,比对鉴定口服归苓片后大鼠血中成分、来源生药及其代谢产物。结果:从大... 目的:分析鉴定归苓片体内吸收入血化学成分。方法:建立归苓片以及大鼠口服归苓片含药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分析归苓片全方/单味药及其大鼠含药血清指纹图谱,比对鉴定口服归苓片后大鼠血中成分、来源生药及其代谢产物。结果:从大鼠归苓片含药血清中显示出12个入血成分,其中7个为原型成分,5个为代谢产物。结论:血中成分及代谢产物可能为归苓片体内直接作用的药效成分,其分别来源于归苓片的组成药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苓片 血清药物化学 指纹图谱 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药挥发油的血清药物化学及对兔在体肠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聂子文 郭建生 +3 位作者 王小娟 刘红艳 陈君 张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对乌药挥发油的血清药物化学进行研究,并观察乌药挥发油对兔肠道运动的影响。方法建立HPLC色谱分析方法;分析乌药挥发油给药前后血浆样品与其体外乌药挥发油的成分变化,鉴定血中移行成分。按在体肠实验操作,观察灌胃给予乌药挥发油... 目的对乌药挥发油的血清药物化学进行研究,并观察乌药挥发油对兔肠道运动的影响。方法建立HPLC色谱分析方法;分析乌药挥发油给药前后血浆样品与其体外乌药挥发油的成分变化,鉴定血中移行成分。按在体肠实验操作,观察灌胃给予乌药挥发油时,兔肠肌收缩频率及幅度的变化。结果体外乌药挥发油在11.6min处有峰,给乌药挥发油后30min、1h、1.5h、2h、4h、6h的血浆与空白血浆相比,在11.6min和46.5min有新成分被测出。给乌药挥发油前后兔肠运动的频率和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呈下降趋势。结论乌药挥发油有成分吸收入血,并对兔在体肠的运动有抑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挥发油 血清药物化学 移行成分 肠运动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菝葜抗炎活性部位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谢长 沈婵娟 +3 位作者 陈树和 叶晓川 邹鹏程 刘焱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对菝葜抗炎活性部位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探讨菝葜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建立菝葜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通过HPLC图分析比较空白血清、含药血清、菝葜提取物的成分的差异,确定菝葜提取物大鼠灌胃后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在菝... 目的对菝葜抗炎活性部位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探讨菝葜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建立菝葜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通过HPLC图分析比较空白血清、含药血清、菝葜提取物的成分的差异,确定菝葜提取物大鼠灌胃后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在菝葜提取物含药血清中发现了45种入血成分,其中25种为原型成分,20种可能为原型成分的代谢产物。结论 45种入血成分可能是菝葜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菝葜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菝葜 抗炎活性部位 血清药物化学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HDMS技术的生脉散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吴芳芳 王喜军 +4 位作者 韩莹 魏文峰 吴修红 孙文军 孙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4期657-665,共9页
目的:分析鉴定口服生脉散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揭示生脉散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应用UPLC-HDMS技术建立生脉散以及大鼠口服生脉散后含药血清样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空白血清、含药血清的成分异同,确定大鼠口服生脉散后的血中移行成分,... 目的:分析鉴定口服生脉散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揭示生脉散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应用UPLC-HDMS技术建立生脉散以及大鼠口服生脉散后含药血清样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空白血清、含药血清的成分异同,确定大鼠口服生脉散后的血中移行成分,并利用质谱数据表征血中移行成分的结构。结果:大鼠口服生脉散后(12g·kg-1)在血中分析鉴定了18个血中移行成分,其中5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13个成分为生脉散的原型成分。结论:血中移行成分及代谢产物可能为生脉散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生脉散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散 血清药物化学 血中移行成分 UPLC—HD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的逍遥散治疗黄褐斑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宁 李会娟 +2 位作者 祁永华 陈巧云 王喜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4期643-646,共4页
目的:利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初步确定逍遥散治疗黄褐斑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建立逍遥散经口给药后大鼠血清色谱指纹图,确定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的生药来源,并以血清色谱指纹图为指导,以血中移行成分来源生药为原料... 目的:利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初步确定逍遥散治疗黄褐斑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建立逍遥散经口给药后大鼠血清色谱指纹图,确定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的生药来源,并以血清色谱指纹图为指导,以血中移行成分来源生药为原料,定向富集制备逍遥散提取物;采用体外培养的小鼠B16黑素瘤细胞株,以熊果苷为阳性对照药,用MTT法、多巴氧化法、NaOH裂解法评价逍遥散提取物对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的影响,探讨逍遥散治疗黄褐斑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结果:逍遥散经口给药后大鼠血中发现了14个入血成分,其中4个为血中原型成分,10个为原型入血或代谢产物,分别来自于柴胡、当归、白芍、甘草、茯苓。定向制备的逍遥散提取物对B16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强度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逍遥散的血中移行成分具有抑制B16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的作用,是逍遥散治疗黄褐斑的药效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血清药物化学 B16细胞 黄褐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花蓼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向文英 梅朝叶 +4 位作者 杨武 孙佳 陆苑 陈思颖 黄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76-1477,共2页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以药物化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为基础,采用现代分析方法鉴定口服中药后血清中药源性成分及移行成分,它能够直观地分析中药口服后的血液中的形态表现,快速寻找药效物质基础.
关键词 头花蓼 血清药物化学 UHPLC-Q-TOF/MS 含药血清 指纹图谱 移行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方及其单味药药效物质基础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赖先荣 张艺 +4 位作者 郑海杰 邓翀 范刚 周林 孟宪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4期666-670,共5页
目的:研究三黄方抗内毒素及黄连炮制品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分别采用体外抗内毒素活性实验和3T3-L1前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试验,以及HPLC血清指纹图谱等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结果:(1)三黄方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 目的:研究三黄方抗内毒素及黄连炮制品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分别采用体外抗内毒素活性实验和3T3-L1前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试验,以及HPLC血清指纹图谱等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结果:(1)三黄方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4-(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6″-O-没食子酰基)-吡喃葡萄糖苷、10,10′-双6-羟基芦荟大黄素、小檗碱和黄芩苷为体内入血成分,并与体外抗内毒素活性相关。(2)黄连炮制品中非洲防己碱、表小檗碱和小檗碱为体内入血成分,并与体外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相关。结论:大黄中的大黄素、大黄酚等5种成分,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连中的小檗碱等可能是三黄方抗内毒素的药效物质基础;非洲防己碱、表小檗碱和小檗碱可能是黄连炮制品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的药效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方 黄连 抗内毒素 胰岛素抵抗 血清药物化学 药效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谱分析的苦参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健 孙明杰 +1 位作者 范斌 于友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4期647-651,共5页
目的:对苦参进行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通过比较苦参药材、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LC-MS/MS检测技术确定苦参给药后吸收入血的药物成分。结果:苦参药材中检测到12个生物碱成分,其中7个药物原型成分吸收入血,分别... 目的:对苦参进行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通过比较苦参药材、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LC-MS/MS检测技术确定苦参给药后吸收入血的药物成分。结果:苦参药材中检测到12个生物碱成分,其中7个药物原型成分吸收入血,分别为槐定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膺靛叶碱、N-甲基金雀花碱、苦参碱、槐果碱。结论:7个入血药物成分是苦参在体内的直接作用物质,提示药物成分的选择性吸收入血,源于结构相似的成分在代谢的过程中存在相互竞争和转化,有助于阐明苦参的体内药效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血清药物化学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胃饮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宇 赵丽沙 +2 位作者 吴人照 陈伟 柴可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92,共9页
目的对临床经验方益胃饮开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阐明其体内药效物质基础,为益胃饮的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快速鉴定益胃饮水提物化学成分,及其经大鼠灌胃... 目的对临床经验方益胃饮开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阐明其体内药效物质基础,为益胃饮的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快速鉴定益胃饮水提物化学成分,及其经大鼠灌胃给药后吸收入血的移行成分。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100×2.1 mm,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技术,正负离子模式扫描,对益胃饮水提物、空白血清及大鼠灌胃益胃饮水提物后的含药血清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血中移行成分。结果通过SCIEX OS软件比较色谱峰保留时间、化合物精确分子量以及二级质谱裂解规律等方式,共归属益胃饮化学成分88个,益胃饮含药血清移行成分27个。结论建立的基于UHPLC-Q/TOF-MS的益胃饮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揭示益胃饮防治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胃饮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移行成分 药效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与方法的意义 被引量:26
13
作者 常存库 王喜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4期634-637,共4页
本文从3个方面论述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与方法的意义,分别分析论证了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对实现传统中医方药理论研究的意义、对中药制药技术创新和实现中药产业提升的意义。并指出通过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揭示中药产品的有效成分,是中医... 本文从3个方面论述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与方法的意义,分别分析论证了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对实现传统中医方药理论研究的意义、对中药制药技术创新和实现中药产业提升的意义。并指出通过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揭示中药产品的有效成分,是中医方药理论、生产技术和产业实现现代化的学术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药物化学 中医方药理论 中药制剂技术创新 中药产业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渴络欣胶囊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建明 张志荣 +3 位作者 张鸿程 柯潇 郝晓锋 高小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84-1788,共5页
目的:研究渴络欣胶囊吸收入血的主要物质基础及特征。方法:采用HPLC-DAD体系,建立渴络欣胶囊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差示分析渴络欣胶囊、空白血清及含药血清指纹图谱,获得大鼠口服渴络欣胶囊后血液中移行成分概况。结果:所建大鼠血清... 目的:研究渴络欣胶囊吸收入血的主要物质基础及特征。方法:采用HPLC-DAD体系,建立渴络欣胶囊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差示分析渴络欣胶囊、空白血清及含药血清指纹图谱,获得大鼠口服渴络欣胶囊后血液中移行成分概况。结果:所建大鼠血清指纹图谱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基于该方法分析渴络欣胶囊大鼠含药血清,共检出移行成分13个,其中原型成分9个、代谢成分4个,原型成分中包括芦荟大黄素及大黄酸。结论:吸收入血的13种成分可能是渴络欣胶囊发挥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渴络欣胶囊 芦荟大黄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血清药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黄口服液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刚 杜玮 +2 位作者 魏玉辉 秦红岩 武新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467,共3页
关键词 银黄口服液 高效液相色谱 血清药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兽药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动态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开永 孙晓菲 +5 位作者 侯玉泽 李松彪 李道敏 张世刚 曾振灵 陈杖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865-8866,共2页
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评说国内中兽药发展水平,并结合实验室相关研究,得出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物化学紧密结合将有助于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
关键词 中兽药 血清药理学 血清药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Q-TOF/MS法的鬼针草血清药物化学探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宇卿 李淑娇 庄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074-3078,共5页
目的基于HPLC-Q-TOF/MS法探讨鬼针草在大鼠体内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Q-TOF/MS技术,以及Qualitative Analysis B.07.00等软件分析,通过比较鬼针草水煎液、含药血清、空白血清指纹图谱及含药血清与空白血清的图谱差异,根据保留... 目的基于HPLC-Q-TOF/MS法探讨鬼针草在大鼠体内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Q-TOF/MS技术,以及Qualitative Analysis B.07.00等软件分析,通过比较鬼针草水煎液、含药血清、空白血清指纹图谱及含药血清与空白血清的图谱差异,根据保留时间、质谱信息、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以及与文献、对照品比较,初步鉴定口服鬼针草后大鼠体内入血成分。结果口服鬼针草后,从血清中共鉴定出11种移行成分,其中包括5种有机酸类、5种黄酮类及1种聚炔类。结论明确了鬼针草的效应物质基础,以期为鬼针草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血清药物化学 总离子流图 药效物质基础 H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学科的形成及发展 被引量:27
18
作者 王喜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4期632-633,共2页
从血清中分离鉴定药物活性成分的工作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多马克(G·Domagk.)从口服百浪多息后的动物体内分离出其代谢产物,发明了至今还行之有效的著名抗菌药一磺胺并获得了1939年的诺贝尔奖,这一伟大壮举可谓... 从血清中分离鉴定药物活性成分的工作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多马克(G·Domagk.)从口服百浪多息后的动物体内分离出其代谢产物,发明了至今还行之有效的著名抗菌药一磺胺并获得了1939年的诺贝尔奖,这一伟大壮举可谓血清药物化学的开端。然而,此后该方面的研究却沉寂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药物化学 化学学科 中药 药物活性成分 分离鉴定 代谢产物 动物体内 诺贝尔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及中药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221
19
作者 王喜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基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胃肠道的药物除外)起作用必须被吸收进入血液的事实及传统中药口服给药的用药特点,我们建立了从口服中药后血清中直接分离鉴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特性的的新方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利用该... 基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胃肠道的药物除外)起作用必须被吸收进入血液的事实及传统中药口服给药的用药特点,我们建立了从口服中药后血清中直接分离鉴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特性的的新方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利用该方法已完成了茵陈蒿汤、越桔等中药的系统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工作,分析确定了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药代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药物化学 中药复方 中药配伍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龙胆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琳珺 罗君 +3 位作者 卿娟 武春兰 张丽艳 叶世芸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7期750-752,共3页
目的研究红花龙胆血清药物化学,探讨红花龙胆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在建立红花龙胆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基础上,比较红花龙胆提取物、红花龙胆含药血清、空白血清HPLC指纹图谱差异,确认红花龙胆提... 目的研究红花龙胆血清药物化学,探讨红花龙胆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在建立红花龙胆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基础上,比较红花龙胆提取物、红花龙胆含药血清、空白血清HPLC指纹图谱差异,确认红花龙胆提取液灌胃后大鼠含药血清的移行成分。结果在红花龙胆含药血清中发现20个入血成分,4个为原型成分,其余16个可能为原型成分代谢产物。结论 20个入血成分可能是红花龙胆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能有助于阐明红花龙胆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龙胆 血清药物化学 指纹图谱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