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1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4
1
作者 陈大春 李艳丽 +5 位作者 修梅红 王宁 杨可冰 聂鹰 卞清涛 张向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BDNF)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单一利培酮治疗12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BDNF)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单一利培酮治疗12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scale,HAMD)、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查(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威斯康辛卡片分类(Wisconsin cards sort test,WCST)评定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同时选择84名正常人作为对照。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结果患者组治疗前的血清BDNF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BDNF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BDNF无显著变化(P>0.05)。以基线BDNF平均值为界分组,低BDNF组12周治疗后BDNF较基线升高(P<0.05);而高BDNF组治疗后BDNF水平较基线下降(P<0.05),其基线BDNF水平与治疗后的HAMD减分值、PANSS减分值、RBANS总分改善值、即刻记忆改善值正相关(r为0.34、0.43、0.39、0.35,P均小于0.05)。低BDNF组12周末的RBANS总分、注意、延时记忆和WCST的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的成绩均提高(P<0.05),高BDNF组12周末的RBANS总分、即刻记忆、延时记忆成绩均提高(P<0.05),但WCST各项成绩未见明显改善(P>0.05)。结论利培酮对BDNF有双向调节作用;治疗前BDNF水平高低对认知功能、精神症状的改善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神经营养因子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甄君 董杰 +2 位作者 王雪晴 耿建红 韩蓉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9-410,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检...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评价各组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表达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表达,改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康复 神经营养因子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含秋 余国汉 +5 位作者 何成添 李穗云 何柱国 张敏玲 谭艳芳 殷青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特点及其治疗变化。方法收集GA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40名,采用帕罗西汀片有效治疗量治疗12周,治... 目的研究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特点及其治疗变化。方法收集GA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40名,采用帕罗西汀片有效治疗量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进行疗效评估,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BDNF的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GAD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26.03±10.52)ng/mL]低于对照组[(43.27±10.28)ng/mL],治疗后GAD患者血清BDNF水平[(35.85±11.96)ng/mL]较治疗前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GAD显效患者[(39.43±12.35)ng/mL]与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GAD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HAMA量表总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与躯体性焦虑因子分的相关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AD患者血清BDNF水平的变化与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因子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变化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血清BDNF水平可能是GAD的状态性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焦虑障碍 神经营养因子 血清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永刚 谭云龙 +7 位作者 周东丰 曹连元 杨甫德 张向阳 邹义壮 苏建民 姚付新 崔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82-48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浓度与长期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理症状间的关系。方法检测8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5名正常人血清的BDNF浓度,比较2组及各类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间血清BDNF浓度的差异;采用阳...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浓度与长期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理症状间的关系。方法检测8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5名正常人血清的BDNF浓度,比较2组及各类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间血清BDNF浓度的差异;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病理症状,分析血清BDNF浓度与PANSS评分间的关系。结果①患者组血清BDNF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7.3±2.6)vs(9.9±4.3)ng/mL,P<0.001];②利培酮、氯氮平、典型抗精神病药3组间血清BDNF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5,P<0.01),利培酮组显著低于氯氮平组[(5.1±1.7)vs(7.8±2.7)ng/mL,P<0.05];③患者组中血清BDNF浓度与PANSS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307,P=0.005)。结论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浓度下降,利培酮治疗组显著低于氯氮平治疗组,阴性症状越明显的患者BDNF水平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神经营养因子 抗精神病药 症状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兴兵 沐楠 +3 位作者 梅芳 钟志勇 魏钦令 王相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8例针药组、26例药物组,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均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血清BDNF水平检测,并设50例正常对照组。结果:(1)针药组...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8例针药组、26例药物组,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均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血清BDNF水平检测,并设50例正常对照组。结果:(1)针药组好转率93%,明显高于药物组84%(P<0.05);(2)针药组与药物组治疗前血清BDNF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经过6周治疗后,针药组和药物组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4)针药组和药物组治疗前BDNF水平均与病程、年龄、治疗前HAMD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针灸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电抽搐治疗对重度抑郁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永东 于欣 +4 位作者 杨甫德 司天梅 谭云龙 周东丰 陈大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8-100,104,共4页
目的:研究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重度抑郁患者的疗效与血清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28例未用抗抑郁药的重度抑郁患者,经2周内6次MECT急性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 目的:研究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重度抑郁患者的疗效与血清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28例未用抗抑郁药的重度抑郁患者,经2周内6次MECT急性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MECT前后的血清BDNF。结果:重度抑郁患者MECT急性治疗2周后的血清BDNF水平(7.9±3.4ng/ml)高于MECT前(5.7±2.1ng/ml)(P(0.001),但MECT后HAM-D(汉米尔顿抑郁量表)评分(8.1±5.5)低于MECT前(31.4±4.7)(P(0.001);并且MECT的疗效与血清BDNF变化呈正相关(r=0.532,P=0.004),其直线回归方程:Y^=67.980+0.131X,有意义(P=0.023)。结论:有效的MECT抗抑郁治疗能提高血清BDNF水平,血清BDNF变化可能是MECT抗抑郁疗效的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电抽搐治疗 神经营养因子 重度抑郁 神经可塑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东浩 房辉 +4 位作者 秦静 姚会军 王江东 周明爱 张向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变化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组144例,正常对照120例,调查所有受试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并进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ELISA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变化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组144例,正常对照120例,调查所有受试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并进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ELISA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在认知标准化总分、言语功能、即刻记忆、延时记忆和注意功能方面明显下降(P<0.0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BDNF水平低于正常(P<0.01)。这种BDNF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标准化总分、即刻记忆、视觉广度、延时记忆和注意功能下降相关,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影响因素后,血清BDNF水平与认知标准化总分、延时记忆和注意功能的关联依然显著(校正后P总=0.039;P延时=0.025;P注意=0.013)。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伤,这种认知损伤,尤其是注意和延时记忆功能下降与血清BDNF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糖尿病 认知障碍 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精神分裂症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许烨勍 叶尘宇 +4 位作者 沈瑜君 胡华 林治光 施慎逊 王立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其与症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74例入组前1个月内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给予单一的抗精神病药治疗4周,检测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其与症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74例入组前1个月内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给予单一的抗精神病药治疗4周,检测其治疗前后的血清BDNF浓度,并与来自体检人群的153名正常对照作比较;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评定患者组治疗前后的执行功能,并与另89名正常对照比较;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治疗前患者组血清BDNF浓度低于对照组[(20.64±6.32)ng/mL vs(23.72±5.61)ng/mL,P<0.01];治疗后BDNF浓度升高(t=-2.48,P=0.02)且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总分下降(t=21.13,P<0.01),WCST成绩虽有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完成分类数仍较少,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及非持续错误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组的BDNF浓度、WCST及PANSS总分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的BDNF浓度降低,认知功能受损,治疗后症状改善,认知功能与BDNF浓度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神经营养因子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0
9
作者 段惠峰 甘景梨 +4 位作者 连亚军 史振娟 高存友 高延伦 张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6-809,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首发未服药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研究组39例患者,符合DSM-Ⅳ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未进行过药物治疗,均给予单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周,治疗前、治疗6周...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首发未服药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研究组39例患者,符合DSM-Ⅳ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未进行过药物治疗,均给予单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周,治疗前、治疗6周末完成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和BDNF含量测定。健康对照30例,入组时完成血清BDNF含量测定。结果研究组血清BDNF含量治疗前、后分别为(6.82±2.15)μg/L、(8.16±2.84)μg/L,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9,P=0.021),但均低于对照组的(11.6±3.3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9,P<0.001;t=4.634,P<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64,P<0.001;t=4.520,P<0.001;t=4.132,P<0.001;t=5.142,P<0.001)。治疗前血清BDNF含量与PANSS总评分减分率、阴性症状评分减分率呈正相关(r=0.348、0.351,P均<0.05),与阳性症状分减分率、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减分率及病程无相关性(r=0.204、0.186、-0.058,P均>0.05);治疗前后的血清BDNF含量变化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345,P<0.05),与PANSS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的减分率均无相关性(r=0.036-0.17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首发未服药患者的血清BDNF含量低于正常人,治疗后血清BDNF可提高;治疗前的含量可能作为预测药物疗效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神经营养因子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认知特征、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其基因的Val66Met多态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宇辉 张志珺 +4 位作者 施咏梅 柏峰 钱云 袁勇贵 邓玲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其基因的Val66Met多态性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及其认知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多维度神经心理测试评估99...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其基因的Val66Met多态性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及其认知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多维度神经心理测试评估99例aMCI患者(aMCI组)和99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神经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BDNF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BDNF基因的Val66Met多态性。结果:aMCI组的各项神经认知测试成绩均显著差于正常对照组(P<0.001),尤以反映词语性情节记忆的听觉词语记忆测试(auditory verbal memory test,AVMT)的延迟回忆项受损最明显;aMCI组血清BDNF水平(中位数为4.37μg/L)低于正常对照组(中位数为4.98μg/L)(z=-2.449,P=0.014),且与AVMT的延迟回忆呈显著正相关(r=0.264,P=0.008);aMCI组和正常对照组间BDNF基因的Val66Me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BDNF基因的Val66Met基因型亚组间各神经认知测试成绩和血清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aMCI中,降低的血清BDNF水平表明神经营养缺乏,这可能在其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可能不是aMCI主要的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忘 认知障碍 神经营养因子 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床相双相障碍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晓东 刘国雄 +10 位作者 苏敬华 蔡颖莲 卢玮聪 林晓鸣 叶碧瑜 张杰 梁莉 简炜颖 欧玉芬 伍远菲 陈建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临床相、不同用药状态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正常对照者的差异,以及分析BDNF水平与病程、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以探讨BDNF在BD中的...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临床相、不同用药状态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正常对照者的差异,以及分析BDNF水平与病程、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以探讨BDNF在BD中的作用。方法纳入159例BD患者与41名对照,患者分为躁狂相(50例)、抑郁相(46例)、混合相(24例)及稳定期(36例)。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杨氏躁狂量表评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BDNF水平。结果患者血清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18.5±10.2)ng/mL vs.(26.0±12.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躁狂相、抑郁相、混合相及稳定期患者血清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及未用药患者血清BDNF水平亦无差异(P>0.05)。未发现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病程、症状严重程度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临床相BD患者血清BDNF水平低于正常对照,与用药状态、病程、症状严重程度无关,BDNF可能可作为BD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相 双相障碍 神经营养因子 未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谭云龙 周东丰 +3 位作者 邹义壮 曹连元 苏建民 姚付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2-334,共3页
目的 通过比较迟发性运动障碍(TD)、非TD精神分裂症患者(TD-)和正常对照人群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探索外周BDNF浓度与TD的关系。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SIA),检测104例TD、46例TD-患者和44名正常人血清BDNF、浓度,选... 目的 通过比较迟发性运动障碍(TD)、非TD精神分裂症患者(TD-)和正常对照人群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探索外周BDNF浓度与TD的关系。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SIA),检测104例TD、46例TD-患者和44名正常人血清BDNF、浓度,选取46例一般状况与TD-组匹配的TD患者与TD-、正常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进行比较;对104例TD患者血清BDNF浓度与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各项分值之和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46例TD和TD-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D与TD-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104例TD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AIMS各项分值之和的相关系数为0.359,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P<0.001。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BDNF浓度下降,伴发TD的患者异常运动严重程度与BDNF水平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运动障碍 神经营养因子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损害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兰娥 杨增云 +2 位作者 何冰 范静波 卢国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10期795-798,共4页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认知损害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关系。方法从认知障碍门诊筛选MCI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老年人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认知损害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关系。方法从认知障碍门诊筛选MCI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老年人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MCI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结果 MCI的血清BDN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25),MCI组中血清BDNF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Scale,MMSE)中的记忆力(r=-0.494,P=0.009)、语言能力(r=-0.399,P=0.039)呈负相关,与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无相关性;与临床痴呆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CDR)总分呈正相关(r=0.476,P=0.012);与MMSE总分、全面衰退量表(Global Deterioration Scale,GDS)总分无相关性。结论 MCI患者的BDNF水平显著升高,提示BDNF可能参与MCI认知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损害 相关 血清 患者 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解郁汤结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志鹏 王永盛 +1 位作者 王苹莉 赵元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研究活血解郁汤结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 目的研究活血解郁汤结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解郁汤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DNF、NGF、DA、5-HT及NE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NIHSS、MBI及AD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氨基酸类神经递质Glu、Asp、Gly、GABA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治疗组治疗后血清BDNF、NGF、DA、5-HT及N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氨基酸类神经递质Glu、As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Gly、GA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困倦乏力、口干、食欲减退及不安躁动总发生率82.50%(33/40),治疗组总发生率为27.50%(11/40),治疗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总结得出,活血解郁汤结合氟西汀对脑卒中抑郁患者进行治疗,通过改善了患者血清BDNF、NGF、DA、5-HT及NE水平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Glu、Asp、Gly、GABA水平,降低了不良反应,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解郁汤 氟西汀 卒中后抑郁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型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社会功能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段维维 唐小伟 +6 位作者 杨韦 董慧 肖文焕 陈茜 耿德勤 沙维伟 张晓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deficit schizophrenia,DS)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non-deficit schizophrenia,NDS)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社会功能状况及其关联性。方法纳入年龄、教育... 目的探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deficit schizophrenia,DS)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non-deficit schizophrenia,NDS)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社会功能状况及其关联性。方法纳入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DS患者53例、NDS患者58例和正常对照41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BDNF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和社会适应量表(social-adaptive functioning evaluation,SAFE)分别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社会功能。结果 DS组和NDS组血清BDNF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2.9±1.8)μg/L&(3.4±1.7)μg/L vs.(9.5±4.0)μg/L,均P<0.01],而DS与NDS组间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与NDS组相比,DS组SSPI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低(P<0.01),SAFE总分、PANSS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总分均较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SAFE分呈负相关(r=-0.20,P=0.04),与SSPI因子Ⅰ(r=0.23,P=0.01)、SSPI因子Ⅱ(r=0.22,P=0.02)呈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示,控制年龄、病程等混杂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SSPI与BDNF呈正关联(β=1.05,P=0.02),SAFE与PANSS总分呈正关联(β=1.36,P<0.01)。结论 DS患者社会功能受损明显,血清BDNF水平明显下降。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与社会功能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 神经营养因子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症状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浦芳 李佩芳 孙培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168-171,共4页
目的 验证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治疗组30例和针药并用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口服赛乐特(通用名称:盐酸帕罗西汀片),针药并用组在此基础上加... 目的 验证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治疗组30例和针药并用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口服赛乐特(通用名称:盐酸帕罗西汀片),针药并用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分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水平的变化,并通过组内和组间统计分析评定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均P<0.05),且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针药并用组均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均P<0.05),且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针药并用组均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 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优于单纯西药,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患者血清中BDN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卒中后抑郁 针刺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大春 修梅红 +3 位作者 张保华 卞清涛 李占江 张向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14-617,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浓度与精神分裂症伴发的迟发性运动障碍(tadrive dyskinesia,TD)的关系。方法收集精神分裂症伴发TD患者61例、不伴发TD的患者78例,以及正常对照102名。用... 目的探讨外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浓度与精神分裂症伴发的迟发性运动障碍(tadrive dyskinesia,TD)的关系。方法收集精神分裂症伴发TD患者61例、不伴发TD的患者78例,以及正常对照102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DNF水平,采用不自主运动量表(abnormal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AIMS)评估TD的严重程度,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cale,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症状。结果 TD组、非TD组和对照组的BDNF水平分别为(9.35±1.60)μg/L、(10.12±2.03)μg/L、(12.27±2.7)μg/L,3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P<0.01);两两比较显示,TD组和非TD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TD组又低于非TD组(P<0.05)。使用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之间的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组BDNF水平与AIMS总分、年龄、总病程负相关(r分别为-0.24、-0.32、-0.22,P均小于0.05),而在非TD组BDNF水平与上述因素均无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伴发TD患者外周BDNF浓度下降,且其水平与异常运动严重程度相关,提示BDNF可能在TD的病理生理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神经营养因子 迟发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治疗前后执行功能及其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9
18
作者 张玉梅 张志珺 +3 位作者 沙维伟 张晓斌 周宏辉 钱厚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定77例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治疗4周前后及7...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定77例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治疗4周前后及74名正常对照组的执行功能和抑郁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血清BDNF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治疗前WCST的总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增加,完成分类数减少,血清BDNF水平降低[(36.34±15.16)ng/mLvs(23.09±12.13)ng/mL],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4周治疗后两组间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组治疗后完成分类数增加、血清BDNF水平[(37.37±21.04)ng/mL]升高,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减少和HAMD总分降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血清BDNF水平与相应HAMD总分值均呈负相关(r=-0.28,P=0.01;r=-0.28,P=0.01),而治疗前WCST5个指标及其治疗后变化值分别与相应血清BDNF水平、HAMD总分值及疗后变化值均无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受损和血清BDNF水平的下降,后者与抑郁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抗抑郁治疗后执行功能和抑郁症状均改善,血清BDNF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执行功能 神经营养因子 抑郁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周亚楠 翟金国 陈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精神病未治期(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 DUP)的关系。方法纳入首发未治疗且DUP≤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3... 目的探讨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精神病未治期(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 DUP)的关系。方法纳入首发未治疗且DUP≤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3例和正常对照93名。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对所有受试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结果精神分裂症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10.33±4.68)ng/mL,低于对照组(13.30±5.74)ng/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1,P=0.033)。患者DUP与其血清BDNF水平无相关性(r=-0.070,P=0.570)。结论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明显降低;而未治期与血清BDNF水平之间可能没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未治期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孟利芳 彭雪 +14 位作者 刘昊 王瑾 刘俊丽 贾祥磊 赵盼盼 王凡 王超伟 张黎军 李青 吉四辈 袁彬 蔡瑞艳 杨如 李少敏 赵建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分析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CSVD)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4月-2020年4月连续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CSVD... 目的分析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CSVD)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4月-2020年4月连续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MSE评分将其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27~30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21~26分)及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组(10~20分),比较三组基线资料及血清BDNF水平,分析BDNF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60例CSVD患者,平均年龄60.6±10.5岁,男性38例(63.3%);其中认知功能正常组21例(35.0%)、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24例(40.0%)、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组15例(25.0%)。三组间年龄、受教育年限、BDN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DNF水平、受教育年限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499,P=0.043;r=0.516,P<0.001),年龄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577,P<0.001)。结论CSVD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BDNF水平存在相关性,即血清BDNF水平越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