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浓度的测定及对肝功能的评价
1
作者 罗开忠 苏先狮 蒋永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4-26,共3页
探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浓度的变化及其对肝功能的评价。经ELISA法检测,10例正常对照、10例急性肝炎、10例慢性肝炎中度、11例慢性肝炎重度、12... 探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浓度的变化及其对肝功能的评价。经ELISA法检测,10例正常对照、10例急性肝炎、10例慢性肝炎中度、11例慢性肝炎重度、12例慢性重型肝炎及11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GFBP-3的浓度分别为4891.63±1482.91、4243.88±1086.02、3361.38±584.11、3021.63±946.48、1951.13±791.96及1146.93±443.15ng/ml。除急性肝炎组外,肝炎患者血清IGFBP-3浓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GFBP-3浓度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呈正相关,而与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呈负相关,与AST、ALT无显著相关性。血清IGFBP-3浓度能较好地反映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结合蛋白3在儿童近视眼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史彩平 李毓敏 +2 位作者 金姬 谢华英 朱慧慧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在近视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比较近视儿童和正常儿童血清中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水平,研究其与近视眼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79例近视儿童与40例正常儿童,运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在近视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比较近视儿童和正常儿童血清中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水平,研究其与近视眼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79例近视儿童与40例正常儿童,运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IGF1及IGFBP3的质量浓度,分析它们与近视及近视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近视组中IGF1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GFBP3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与近视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中IGF1的质量浓度与近视的发生发展有关,而IGFBP3与近视无关。血清IGF1的检测简便,临床上可作为儿童近视程度进展观察的一种方法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近视眼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在脑梗死模型的表达及Smad信号通路的参与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翠 吴孟海 多云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目的 探讨Smad信号通路机制在脑梗死模型大鼠中的作用以及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变化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 目的 探讨Smad信号通路机制在脑梗死模型大鼠中的作用以及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变化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颈内动脉后直接缝合皮肤,建模成功后1周评估各组大鼠的改良神经功能缺损(mNSS)评分。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对大鼠脑组织中IGFBP-3、Smad2、Smad4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大鼠脑组织中IGFBP-3、Smad2、Smad4 mRNA水平。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IGFBP-3、Smad2、Smad4、P21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脑组织水肿,表现为脑细胞排列紊乱,小胶质细胞数量变多,脑细胞核仁出现模糊,其中脑梗死面积为20.55%。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IGFBP-3、Smad2、Smad4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2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IGFBP-3 mRNA表达水平与mNSS评分、Smad2 mRNA、Smad4 mRNA呈显著正相关(r=0.568,r=0.623,r=0.597,P<0.01);IGFBP-3 mRNA表达水平与P21呈显著负相关(r=-0.573,P<0.01)。结论 脑梗死大鼠脑组织IGFBP-3水平显著升高,且IGFBP-3水平与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之间关系密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mad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 模型 动物 脑梗死 SMAD蛋白质类 数据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结合蛋白3和上游移码蛋白1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刘玉莹 万浩然 +3 位作者 江泽宇 陈红丽 魏文迎 杨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蛋白3(IMP3)、上游移码蛋白1(UPF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蛋白3(IMP3)、上游移码蛋白1(UPF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的ACS患者138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血管再狭窄情况分为ISR组21例和非ISR组117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数据,检测IMP3、UPF1及VEG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影响因素,用ROC曲线分析VEGF、IMP3及UPF1对ISR的预测价值。结果ISR组患者血清VEGF、IMP3水平低于非ISR组,血清UPF1水平高于非ISR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OR=1.095,95%CI:1.034~1.151,P=0.001)、IMP3(OR=3.413,95%CI:1.824~6.381,P=0.014)是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保护因素,UPF1(OR=0.252,95%CI:0.047~0.965,P=0.006)是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MP3与VEGF呈正相关(r=0.665,P=0.000),UPF1与VEGF呈负相关(r=-0.580,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UPF1和IMP3及VEGF联合是预测ISR的最优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0.796~1.000,P=0.000),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83.33%。结论IMP3可通过促进VEGF表达,抑制ISR的发生;UPF1可抑制VEGF的表达,导致ISR的发生。UPF1和IMP3及VEGF联合可有效预测PCI术后ISR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冠状动脉再狭窄 胰岛素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 上游移码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月内婴儿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变化与体格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覃月和 潘革 +1 位作者 李惠玲 林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6个月内婴儿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变化与体格发育值的关系。方法对85例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及29例足月适于胎龄儿于生后3d、3个月、6个月时进行放射免疫法... 目的探讨6个月内婴儿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变化与体格发育值的关系。方法对85例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及29例足月适于胎龄儿于生后3d、3个月、6个月时进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GH、IGF-1、IGFBP-3,同时测量婴儿体质量、身长、头围、胸围。结果生后3d小于胎龄儿的体格发育值和血清GH、IGF-1、IGFBP-3均分别低于适于胎龄儿(P均<0.05),早产儿均小于足月适于胎龄儿(P<0.05)。3、6个月时LBWI的体格发育值和血清GH、IGF-1、IGFBP-3浓度均低于足月适于胎龄儿(P<0.05)。生后3d、3个月、6个月时各体格发育值与各激素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血清GH、IGF-1、IGFBP-3浓度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LBWI生后6个月血清GH、IGF-1、IGFBP-3仍存在相对低水平状态,体格发育值仍落后于正常足月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生长激素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体格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3与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梁立阳 杜敏联 +1 位作者 李燕虹 苏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3与生长的关系。[方法]对31例 单纯性肥胖儿童及48例同龄正常儿童的生长参数及FIns、IGF-1、IGFBP3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相互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 果]肥胖组与对...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3与生长的关系。[方法]对31例 单纯性肥胖儿童及48例同龄正常儿童的生长参数及FIns、IGF-1、IGFBP3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相互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 果]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NS、IGFBP3显著增高,而IGF-1则无显著性差异,血清INS浓度与BMI、IGFBP3呈正相关,而 身高SDS与INS、IGF-1正相关。[结论]肥胖儿童存在有非GH依赖性生长的代偿机制。其中高胰岛素血症参与了这一过程, 它既可以通过增加IGFBP3的合成来间接提高IGF-1的生物活性,又可以直接发挥促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BP3 单纯性肥胖 IGF-1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血清胰岛素 结合蛋白 儿童 生物活性 身高 G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因子结合蛋白-3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许珊珊 顾学范 +4 位作者 潘慧 朱惠娟 龚凤英 李玉凤 邢艳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05-1110,共6页
目的建立中国6~18岁年龄段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正常参考值,并探讨其与年龄、性别、发育阶段及体质指数的关系。方法选取了大庆市、北京市、上海市不同中小学校的837名体检正常的儿童、... 目的建立中国6~18岁年龄段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正常参考值,并探讨其与年龄、性别、发育阶段及体质指数的关系。方法选取了大庆市、北京市、上海市不同中小学校的837名体检正常的儿童、青少年(男416名,女421名),由内分泌医师记录其发育状况。用化学发光法(IMMULITE1000)测定血清IGF-1和IGFBP-3。用t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IGF-1及IGFBP-3与年龄、性别、发育阶段及体质指数(BMI)的关系。结果男孩血清IGF-1于13岁组时出现峰值,女孩11岁组出现峰值;男孩血清IGFBP-3值14岁组时达到峰值,女孩11岁组达到峰值;高峰值出现后,IGF-1和IGFBP-3水平随年龄增长缓慢下降或维持高峰值在平台期;同年龄组相比,男孩血清IGF-1值高于女孩,女孩的IGFBP-3值高于男孩。发育阶段对血清IGF-1水平的影响大于对IGFBP-3的影响,而BMI对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建立了与年龄、性别、发育阶段相关的儿童青少年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的正常参考值,这些数据对于生长监测、临床诊断及GH治疗后随访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正常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岁小于胎龄儿血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程亚颖 宋光耀 +3 位作者 赵秀勉 周利霞 井丽娟 尹建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2-687,共6页
目的:探讨Ghrelin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轴的关系,以及对小于胎龄儿(SGA)生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生儿期足月小于胎龄、现年龄为2~7岁儿童30例作为SGA组,根据有无追赶生长(CUG)分为SGA-CUG组(19例)和SGA-无CUG组... 目的:探讨Ghrelin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轴的关系,以及对小于胎龄儿(SGA)生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生儿期足月小于胎龄、现年龄为2~7岁儿童30例作为SGA组,根据有无追赶生长(CUG)分为SGA-CUG组(19例)和SGA-无CUG组(11例);足月适于胎龄(AGA)的2~7岁矮小儿童20例作为AGA矮小组;同时选择足月适于胎龄的2~7岁正常身高儿童19例作为对照组。计算体质量的标准差计分(SDS)、身高SDS、72h摄入热卡,检测空腹血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血糖水平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SGA-CUG组和SGA-无CUG组血浆Ghrelin水平(mg.L-1)(0.371±0.093和0.446±0.076)均高于AGA矮小组及对照组(0.263±0.174和0.245±0.080)(均P<0.05),SGA-无CUG组升高最为显著,SGA-CUG组与SGA-无CU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矮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1和IGFBP-3水平(mg.L-1)在SGA-无CUG组(123.882±46.275和33.310±8.836)和AGA矮小组(171.83±65.77和42.150±13.515)明显低于SGA-CUG组(380.037±137.548和147.389±46.430)和对照组(354.121±95.023和145.058±30.706)(均P<0.05)。SGA-CUG组和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Ghrelin与摄入热量、体质量SDS、IGF-1和IGFBP-3均呈负相关关系(SGA-CUG组r=-0.628,P<0.01;r=-0.658,P<0.05;r=-0.854,P<0.000 1;r=-0.685,P<0.001;对照组r=-0.808,P<0.000 1;r=-0.664,P<0.001;r=-0.771,P<0.000 1;r=-0.502,P<0.05);与年龄、身高SDS及血糖无明显相关关系(SGA-CUG组r=0.255,r=-0.218,r=-0.135,均P>0.05;对照组r=0.203,r=-0.328,r=-0.228,均P>0.05)。结论:Ghrelin与GH-IGF轴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生长发育。SGA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Ghrelin抵抗及GH-IGF轴损害,且生后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胎龄儿 GHRELIN 胰岛素生长因子一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水平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姜东林 陈江 +3 位作者 薛敏 孙钧铭 徐路尧 颜星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116例原发消化道恶性肿瘤及21例手术治疗后6周患者血清IGFBP-2的水平,并同步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116例原发消化道恶性肿瘤及21例手术治疗后6周患者血清IGFBP-2的水平,并同步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2水平,与28例消化道良性疾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原发消化道恶性肿瘤组血清IGFBP-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1例手术治疗后6周患者、消化道良性疾病对照和健康对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IGFBP-2水平与VEGF、IGF-1、IGF-2呈正相关性(r=0.454,P<0.01;r=0.290,P<0.01;r=0.276,P<0.01)。结论:IGFBP-2为促肿瘤生长因子,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检测指标,其对于研究肿瘤发生发展、辅助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及评价手术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消化道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红 樊青霞 +1 位作者 王留兴 赵培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0-361,共2页
目的:检测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并探讨2者与肿瘤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27例化疗有效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及20例化疗无效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IGF-1、I... 目的:检测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并探讨2者与肿瘤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27例化疗有效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及20例化疗无效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IGF-1、IGFBP-3水平,并选择4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化疗有效组及无效组化疗前血IGF-1、IGFBP-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2个指标化疗后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效组与无效组化疗后2个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IGF-1、IGFBP-3水平与消化道肿瘤化疗疗效有关,可作为预测化疗疗效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消化道肿瘤 化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年龄妇女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的周期性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丹青 石一复 董明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 IGF-I)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 ( IGFBP-1 ) ,在正常月经周期妇女体内变化以及和性激素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 EL ISA法和 RIA法 ,测定 3 4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月经期 (周期第 3 d)、增生晚期 (周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 IGF-I)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 ( IGFBP-1 ) ,在正常月经周期妇女体内变化以及和性激素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 EL ISA法和 RIA法 ,测定 3 4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月经期 (周期第 3 d)、增生晚期 (周期第 1 3 d)、黄体期 (周期第 2 3 d)血清 IGF-I和IGFBP-1 ,以及雌二醇 ( E2 )和孕酮 ( P)浓度。结果 :IGF-I浓度在增生晚期 ( 1 1 4.9± 2 3 .1 ) μg/ L及黄体期 ( 1 2 6.6± 2 7.1 )μg/ L ,显著高于月经期 ( 1 0 4.1± 1 5 .4)μg/ L ,P均 <0 .0 5 ,而增生晚期和黄体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IGFBP-1浓度在增生晚期 ( 4.5± 1 .8) μg/ L 显著高于黄体期( 2 .3± 0 .9) μg/ L 及月经期 ( 2 .5± 1 .1 ) μg/ L,P均 <0 .0 1 ,而黄体期和月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相关性分析表明 ,增生晚期血清 IGF-I浓度与 E2 有显著相关性 ( r=0 .5 9,P<0 .0 1 )。结论 :血清 IGF-1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IGF-Ⅰ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IGFBP-1 月经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大鼠玻璃体和血清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靖 崔尘 +1 位作者 赵红梅 王克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背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导致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PVR玻璃体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是PVR患者玻璃体和血清中的特异蛋白质,且其在严重PVR患者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轻度... 背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导致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PVR玻璃体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是PVR患者玻璃体和血清中的特异蛋白质,且其在严重PVR患者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轻度PVR。目的探讨IGFBP-6在PVR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7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70只,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将动物分为PVR模型组34只和对照组36只。PVR模型组大鼠左眼玻璃体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酶1U(商品单位),注射后10min待玻璃体液化后,玻璃体腔内再注入1×106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悬液5μl和1×107富含血小板的血浆5μl;对照组大鼠以同样的方法注射无菌生理盐水10μl。各组大鼠玻璃体腔注射后1、2、3、4周行眼底检查并按Francine标准对PVR进行分级。分别于造模后1、2、4、8周处死各组大鼠,抽取动物心脏血,切取肝脏和视网膜,并制备切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和视网膜组织中IGFBP-6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玻璃体和血清中IGFBP-6的质量浓度,对各组大鼠的测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从肝脏和视网膜中提取高纯度的IGFBP-6mRNA。PVR模型组大鼠造模后第4周视网膜中IGFBP-6mRNA含量为(3.79±1.33)×1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2±2.96)×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0,P〈0.01);PVR模型组大鼠造模后第4周视网膜中IGFBP-6mRNA含量明显低于造模后第1、2、8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VR模型组大鼠造模后各时间点肝脏中IGFBP-6mRN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以及PVR模型组大鼠组内各时间点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R1、2、3级组大鼠视网膜中IGFBP-6mR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等级的PVR大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PVR1、2、3级组大鼠玻璃体中IGFBP-6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21.00±19.32)、(229.63±18.89)和(225.70±26.71)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3.25±21.1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VR组各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0、1.46,P〉0.05)。PVR模型组大鼠和血清中IGFBP-6质量浓度高于对照组大鼠,4周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R大鼠玻璃体和血清中IGFBP-6质量浓度均增加,玻璃体中增加的IGFBP-6可能来源于局部的自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大鼠 模型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气活血方对胎儿生长受限胎鼠补肾益气活血方对胎儿生长受限胎鼠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琪 熊丽萍 屠庆年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8期975-978,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对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胎鼠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inding proteinsI,GFBP-3)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益气活血方治...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对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胎鼠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inding proteinsI,GFBP-3)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FGR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被动吸烟法建立SD大鼠FGR模型,分为正常组、FGR组、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组(中药组)、精氨酸治疗组(精氨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胎鼠脑IGF-ⅠI、GFBP-3的表达。结果与FGR组[IGF-ⅠI、GFBP-3吸度度值分别为(0.148 3±0.015 6)(0.168 9±0.021 4)]比较,中药组胎鼠脑IGF-Ⅰ、IGFBP-3的表达([0.191 3±0.017 8)(,0.187 5±0.023 3)]均明显升高(P<0.05),IGF-Ⅰ表达强度高于精氨酸组[(0.193 3±0.020 3)(,P<0.05);]中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方可能通过调节IGF-ⅠI、GFBP-3表达,促进胎鼠在宫内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益气活血方 胎鼠 胎儿生长受限 胰岛素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变化与肝功能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欣 王延龄 闫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7-238,共2页
为了解肝硬化 (LC)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 1)、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关系 ,用ELISA法和比浊法检测了 5 0例LC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的血清IGF - 1和RBP水平。LC患者血清IGF - 1和RBP水平均显著低... 为了解肝硬化 (LC)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 1)、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关系 ,用ELISA法和比浊法检测了 5 0例LC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的血清IGF - 1和RBP水平。LC患者血清IGF - 1和R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1) ,且在肝功能分级中 ,随childA、B、C级的升高而递减 ,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5 )。表明 :IGF - 1和RBP是反映肝实质损害的灵敏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肝硬化 胰岛素生长因子 视黄醇结合蛋白 ELISA法 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洪芝 孟凡杰 郭恒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9-132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基因表达和外周血中的IGFBP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178例AML病人按照病情分为初治组,缓解组和复发组;并选取同时期的骨...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基因表达和外周血中的IGFBP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178例AML病人按照病情分为初治组,缓解组和复发组;并选取同时期的骨髓象正常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中的IGFBP3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GFBP3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IGFBP3基因在初治组和复发组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而缓解组与对照组,初治组与复发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P>0.05);IGFBP3蛋白在初治组和复发组病人外周血中的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而缓解组与对照组,初治组与复发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P>0.05);IGFBP3在外周血和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AML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IGFBP3基因表达以及外周血中的IGFBP可能对AM L的发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病情以及治疗效果做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表达 蛋白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磷酸肌醇对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海鹏 云峰 +1 位作者 酒涛 史校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1-527,共7页
目的:研究六磷酸肌醇(IP6)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细胞增殖的情况,及该抑制过程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将LNCaP细胞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小分子干扰RNA(siRNA)组使用siRNA技... 目的:研究六磷酸肌醇(IP6)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细胞增殖的情况,及该抑制过程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将LNCaP细胞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小分子干扰RNA(siRNA)组使用siRNA技术对LNCaP细胞实施IGFBP-3基因沉默;siRNA+ IP6组为接受IP6刺激的IGFBP-3基因沉默的LNCaP细胞;IP6组为接受IP6刺激的普通LNCaP细胞.MTT法计算不同浓度IP6处理后各组细胞的存活率.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AnnexinV-FITC/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技术分析IP6对LNCaP细胞的凋亡诱导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各组细胞内IGFBP-3和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1.5 mmol的IP6可以引起LNCaP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G2期阻滞,并可以诱导细胞凋亡.IP6刺激细胞后可以引起IGFBP-3的表达增高,Bcl-2的表达降低,而IGFBP-3基因沉默可以减轻IP6对LNCa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抑制Bcl-2的表达降低.结论:IP6可引起LNCaP细胞的增殖抑制,其机制可能与IGFBP-3的高表达有关,IGFBP-3可能通过影响Bcl-2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醇磷酸类/药理学 前列腺肿瘤/病理学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 增殖/药物作用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英 刘俊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098-2101,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9月就诊于我院明确诊断为HSP的患儿44例,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正常的儿童26例...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9月就诊于我院明确诊断为HSP的患儿44例,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正常的儿童26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IGF-Ⅰ及IGFBP-3、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水平,尿常规、便常规,计算IgA/C3。结果 HSP组较对照组血清IGF-Ⅰ、IGFBP-3、WBC、PLT、FIB、CRP、ESR、C3、C4、IgA、IgG、IgM水平及IgA/C3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蛋白尿组较不伴蛋白尿组HSP患儿血清IGF-Ⅰ、IGFBP-3水平均升高,CR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血尿组较不伴血尿组HSP患儿血清IGF-Ⅰ、IGFBP-3、ESR水平及IgA/C3均升高,CR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大便潜血阳性组较不伴大便潜血阳性组HSP患儿血清IGFBP-3、WBC、PLT、FIB、ESR、IgA、IgM水平及IgA/C3均升高,CR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患儿血清IGF-Ⅰ、IG-FBP-3水平与尿蛋白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1和0.212,P<0.05)。结论 HSP患儿血清中IGF-Ⅰ和IGFBP-3水平升高,IGF-Ⅰ和IGFBP-3水平可能将作为HSP累及肾脏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胰岛素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与巨大儿出生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长舰 张思琪 魏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究非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 protein 4,RBP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 目的探究非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 protein 4,RBP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水平与巨大儿出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产科分娩的105例非GDM孕妇资料;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将入选孕妇分为正常组(52例,新生儿出生体重<4 kg)和巨大儿组(53例,新生儿出生体重≥4 kg)。记录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分别检测妊娠不同时期孕妇血清RBP4、IGF-1、IGF-2、IGFBP-3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上述指标与非GDM孕妇娩出巨大儿之间的关系。结果巨大儿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值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妊娠16~18周,两组孕妇血清RBP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26~28周和38~41周,巨大儿组孕妇血清RBP4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正常组(均P<0.05)。妊娠16~18周、26~28周和38~41周,两组孕妇血清IGF-1、IGF-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巨大儿组孕妇血清IGFBP-3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正常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非GDM孕妇妊娠26~28周和38~41周的血清RBP4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正相关(均P<0.001);妊娠38~41周的血清IGFBP-3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妊娠26~28周和38~41周血清RBP4水平、妊娠38~41周血清IGFBP-3水平为非GDM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妊娠26~28周和38~41周血清RBP4水平、妊娠38~41周血清IGFBP-3水平均是非GDM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可将其作为评价胎儿生长发育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巨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细胞中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表达
19
作者 任文君 王群义 +2 位作者 吕小凤 毛泽斌 蒋晓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研究在衰老细胞中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增加的影响因素。方法:用Northernblot的方法显示IGFBP-3基因的表达在年轻和衰老的2BS细胞中存在差异;PCR扩增出人类IGFBP-3上游包括5′-UTR区的2kb的序列并用酶切得... 目的:研究在衰老细胞中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增加的影响因素。方法:用Northernblot的方法显示IGFBP-3基因的表达在年轻和衰老的2BS细胞中存在差异;PCR扩增出人类IGFBP-3上游包括5′-UTR区的2kb的序列并用酶切得到4组不同长短的IGFBP-3启动子片段;将各片段用Effectene Transfection Reagent试剂盒转染到年轻和衰老细胞中,测出几组构建基因片段的启动活性,确定可调控转录活性的区域;通过重叠寡核苷酸凝胶阻滞实验确定在该活性区域中的增强子元件。结果:与年轻的2BS细胞相比,衰老的2BS细胞中IGFBP-3基因的表达升高;在IG-FBP-3启动子+59到-58序列之间存在着蛋白结合位点;5′-ccagcctgccaagcagcgtgccccggttgc-3′是IGFBP-3的增强子元件。结论:在衰老的2BS细胞中IGFBP-3基因上游-37到-8的30bp序列存在一个新的增强子元件IEE(IGFBP-3enhancerelement),对IGFBP-3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EE(IGFBP-3 enhancerelement) 2BS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结合蛋白-3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20
作者 郑雪玲 赵英恒 李瑜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6-178,共3页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 3(IGFBP - 3)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 ,分析IGF -Ⅰ和IGFBP - 3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肝硬化患者 6 5例 ,按Child -pugh分级法将其分为A(17例 ) ,B(2 0例 )...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 3(IGFBP - 3)与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 ,分析IGF -Ⅰ和IGFBP - 3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肝硬化患者 6 5例 ,按Child -pugh分级法将其分为A(17例 ) ,B(2 0例 )和C(2 8例 )三组 ,对照组 30例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IGF -Ⅰ和IGFBP - 3,并测定患者的上臂围、三头肌皮脂厚度、上臂肌围等营养状况指标。肝硬化患者血清IGF -Ⅰ和IGFBP - 3水平下降(10 0 49± 38 11)ng/ml对 (35 2 5 5± 15 3 6 1)ng/ml,(P <0 0 0 1) ;(4 5 0 2± 16 2 1)nmol/L对 (114 5 0± 2 7 0 9)nmol/L ,(P <0 0 0 1) ,IGF -Ⅰ、IGFBP - 3与营养状况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0 1)。IGF -Ⅰ和IGFB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胰岛素生长因子I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营养状况 IGF-I TGFB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