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崇韬 翁志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血清糖类抗原125与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3-01至2014-06间在我院住院治疗并诊断明确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试验组,并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其分为NYH...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血清糖类抗原125与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3-01至2014-06间在我院住院治疗并诊断明确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试验组,并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其分为NYHAⅠ-Ⅱ级者40例,NYHAⅢ级者38例及NYHA Ⅳ级者32例。同时匹配40例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时血中血清糖类抗原125、B型利钠肽的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B型利钠肽及LVEF的相关性。 结果:①试验组患者(NYHAⅠ-Ⅱ级者、NYHAⅢ级者、NYHA Ⅳ级者)血清糖类抗原125及B型利钠肽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糖类抗原125与左心房内径(r=0.28,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0.35, P〈0.001)、B型利钠肽呈正相关(r=0.64,P〈0.001),而与LVEF呈负相关(r=-0.63,P〈0.001)。③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在治疗后NYHAⅢ者、NYHAⅣ者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在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共死亡27例(预后差者)治疗前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为(110.3±40.2) U/ml,治疗后为(67.1±20.2) U/ml;而余下83例患者治疗前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为(66.7±30.6) U/ml;治疗后为(50.3±24.5) U/ml,治疗前后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血清糖类抗原125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可作为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糖类抗原125 B型利钠肽 心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糖类抗原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冯会英 冯国鹏 +2 位作者 高瑾 赵艳辉 冯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凌化,评价血清CA125与NT-proBNP在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中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肾小球滤... 目的:通过检测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凌化,评价血清CA125与NT-proBNP在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中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30 ml/min≤GFR<50 ml/min组(n=20),15ml/min≤GFR<30ml/min组(n=20)和GFR<15ml/min组(n=20),给予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比较治疗前、后CAl25和NT-proBNP水平。对照组60例,GFR<15 ml/min,透析患者,不合并心功能不全,无恶性肿瘤及胸腹腔积液。结果:血清CA125:与对照组比较,30ml/min≤GFR<50ml/min组、15ml/min≤GFR<30 rnl/min组和GFR<15ml/min组治疗前、后(30 ml/min≤GFR<50 ml/min组降低外)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0 ml/min≤GFR<50 ml/min组、15 ml/min≤GFR<30 ml/min组和GFR<15 ml/min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NT-proBNP:与对照组比较,30 ml/min≤GFR<50 ml/min组治疗前、后明显降低,15 ml/min≤GFR<30 ml/min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0 ml/min≤GFR<50 ml/min组、15 ml/min≤GFR<30 ml/min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毒症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不能真实反应心力衰竭严重程度,血清CA125可以作为判断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严重程度、预测疾病进展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糖类抗原125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肾功能衰竭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类抗原125对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及临床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乔华 李国民 +2 位作者 何胜虎 李益民 李穗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在诊断急性心力衰竭及判断其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和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73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在诊断急性心力衰竭及判断其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和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73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组,同时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CA125水平,分别与超声心动图参数做相关性分析,观察各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hs-CRP和CA125水平均显著升高,并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25、hs-CR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水平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401、0.316、0.445,均为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NT-proBNP呈负相关(r=-0.642,P<0.01)。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CA125水平升高,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且对于预测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糖类抗原125 急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125联合ALDH1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颂平 殷新明 温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乙醛脱氢酶1(ALDH1)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组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妇科经手术及病理切片证实为EMs的患者105例,对照组选取同期于我...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乙醛脱氢酶1(ALDH1)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组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妇科经手术及病理切片证实为EMs的患者105例,对照组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育龄期女性1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A125、ALDH1水平。结果 研究组术前血清CA125、ALDH1均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期EMs患者血清ALDH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清CA125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CA125≥35U/mL、ALDH1≥2.0pg/mL为阳性临界值,两者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1%、91.6%、84.6%和89.3%。研究组随访发现术后1个月血清CA125、ALDH1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血清CA125、ALDH1下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1例复发,术后2年6例复发,复发患者血清ALDH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血清CA125水平仅2例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CA125、ALDH1联合检测较CA125单独检测能显著提高EMs诊断的敏感性,且血清ALDH1水平在轻度EMs及复发患者中均升高,有望成为早期诊断及监测复发更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 乙醛脱氢酶1(ALD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125、VEGF、β-HCG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及药物保守治疗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28
5
作者 石华 裴少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777-779,78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及其对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5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常规身体检查的12...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及其对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5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常规身体检查的120例正常宫内孕患者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两组基线血清CA125、VEGF、β-HCG水平。观察异位妊娠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VEGF、β-HCG水平变化。结果:异位妊娠组血清CA125、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β-HCG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异位妊娠组中有效组血清CA125、VEGF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而β-HCG水平高于无效组(P<0.05);血清CA125、VEGF、β-HCG联合检测时ROC曲线下面积、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大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血清CA125、VEGF、β-HCG检测可作为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价指标,通过联合多种指标检测可提高异位妊娠临床诊断准确性,检测方法简单、快捷,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糖类抗原12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异位妊娠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