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及其受体在牙周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湛济帆 田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5,共7页
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组织损伤主要由宿主的免疫反应介导,而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炎主要以局部机械清除菌斑和结石为主,免疫疗法在牙周临床中应用很少。因此,对牙周炎免疫治疗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巨... 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组织损伤主要由宿主的免疫反应介导,而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炎主要以局部机械清除菌斑和结石为主,免疫疗法在牙周临床中应用很少。因此,对牙周炎免疫治疗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巨噬细胞参与宿主免疫反应的关键环节,通过识别、吞噬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和异物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这一过程是通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1,CSF-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1 receptor, CSF-lR)信号轴介导的巨噬细胞炎性调控、破骨细胞骨吸收调控进行的。本综述将CSF-1/CSF-1R信号轴在牙周炎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及牙周炎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巨噬细胞 骨细胞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地黄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及分泌胰岛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赖满香 陈侠 任宏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熟地黄含药血清对新生SD大鼠成骨细胞(OB)增殖及胰岛样生长因子1(IGF-1)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1日龄SD大鼠分离培养OB;熟地黄水煎剂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对SD大鼠灌胃,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8 d后取大鼠血清加入培养,每组分别培... 目的:探讨熟地黄含药血清对新生SD大鼠成骨细胞(OB)增殖及胰岛样生长因子1(IGF-1)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1日龄SD大鼠分离培养OB;熟地黄水煎剂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对SD大鼠灌胃,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8 d后取大鼠血清加入培养,每组分别培养24、48、72 h,用MTT法、pNPP法分别检测熟地黄含药血清对OB增殖及ALP活性的影响,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GF-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24、48、72 h时间点熟地黄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OB增殖程度显著升高,且高剂量组促进增殖效果较好(P<0.05);与对照组比较,熟地黄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ALP活性显著增强,且高剂量组较高(P<0.05);在48 h时间点熟地黄含药血清高、中、低浓度组IGF-1分泌量升高,且高剂量组分泌量较高(P<0.05)。结论:熟地黄含药血清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同时促进成骨细胞分泌IGF-1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药血清 骨细胞 细胞增殖 胰岛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骨细胞分化刺激因子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石国勋 郑祥雄 任天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分化刺激因子在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滑膜中的表达与破骨细胞形成及软骨破坏的关系。方法 SD大鼠右足垫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以诱发AA。30 d后,提取膝关节滑膜,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滑膜中破骨细胞分化刺激因子(ODF)...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分化刺激因子在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滑膜中的表达与破骨细胞形成及软骨破坏的关系。方法 SD大鼠右足垫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以诱发AA。30 d后,提取膝关节滑膜,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滑膜中破骨细胞分化刺激因子(ODF)及其配体骨保护素(OPG)、炎症因子IL-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基因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滑膜中ODF的表达,TRAP染色检测滑膜中的破骨细胞数量。结果在mRNA水平,模型组中的ODF、TRAP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ODF/OPG与TRAP的表达呈正相关(r=0.932,P<0.01),滑膜中TRAP阳性细胞数目与关节破坏呈正相关(r=0.941,P<0.01)。结论 AA大鼠滑膜高度表达ODF,破骨细胞的形成及活化与ODF/OPG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实验性 骨细胞分化刺激因子 骨保护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OSTF1、netrin-1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PⅠNP、β-CTX、25-羟维生素D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陆扬光 李丽娥 +1 位作者 方培婉 于绍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4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破骨细胞刺激因子1(OSTF1)、netrin-1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25-羟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检... 目的探讨血清破骨细胞刺激因子1(OSTF1)、netrin-1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25-羟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清OSTF1、netrin-1和PⅠNP、β-CTX、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不同OSTF1分组(OSTF1≥1.84 ng/ml为OSTF1高组,OSTF1<1.84 ng/ml为OSTF1低组,各25例)、不同netrin-1分组(netrin-1≥1.1 ng/ml为netrin-1高组,netrin-1<1.1 ng/ml为netrin-1低组,各25例)患者的PⅠNP、β-CTX、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OSTF1(1.51±0.23)ng/ml、netrin-1(0.97±0.15)ng/ml、PⅠNP(45.21±5.33)ng/ml和25-羟维生素D(18.50±3.75)ng/ml低于对照组的(2.17±0.34)、(1.23±0.15)、(60.12±4.83)、(25.31±4.22)ng/ml,而β-CTX(0.63±0.09)ng/ml高于对照组的(0.45±0.05)ng/ml(P<0.05)。OSTF1高组的PⅠNP(48.93±3.53)ng/ml、25-羟维生素D(24.51±2.92)ng/ml均显著高于OSTF1低组的(41.49±3.82)、(12.49±2.47)ng/ml,β-CTX(0.55±0.11)ng/ml低于OSTF1低组的(0.71±0.15)ng/ml(P<0.05);netrin-1高组的PⅠNP(46.90±3.48)ng/ml、25-羟维生素D(24.35±2.67)ng/ml显著高于netrin-1低组的(43.52±3.73)、(12.65±2.58)ng/ml(P<0.05);netrin-1高组的β-CTX水平与netrin-1低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OSTF1、netrin-1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PⅠNP、β-CTX、25-羟维生素D等骨质疏松标志物有密切关系,临床可进一步探讨各标志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破骨细胞刺激因子1 NETRIN-1 老年骨质疏松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β-胶原特殊序列 25-羟维生素D 骨质疏松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过表达对信号通路中破骨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佳 张文静 +2 位作者 韩祥祯 周琦琪 何惠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on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在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中过表达对破骨细胞分化形成相关细胞因子在信号通路中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质...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on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在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中过表达对破骨细胞分化形成相关细胞因子在信号通路中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质粒载体上调M-CSF基因表达,使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确定最佳转染剂量,并将质粒转染至BMSCs。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破骨分化特异标志物M-CSF、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B ligand,RANK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流式鉴定BMSCs表面标记物CD29、CD44阳性率为91.4%、85.7%;CD45阳性率为2%;每孔5μL LTX为最佳转染效率;RT-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BMSCs中M-CSF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01);BMSCs破骨分化特异标志物RANKL、TNF-α、IL-1、IL-24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01),IL-6 mRNA表达降低(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CSF过表达增强BMSCs向破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对破骨细胞形成分化的早中晚期均存在影响。此外,M-CSF高表达质粒将外源基因导入BMSCs,是一种强有力的骨再生的基因治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细胞相关因子 骨信号通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骨细胞分化发育中的信号转导及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晴潇 何爱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11-113,共3页
关键词 骨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 转录因子 核转录因子ΚB 激活蛋白1 活化T细胞因子c1 小眼相关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NKL和M-CSF诱导THP-1细胞向破骨细胞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天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有效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样细胞的方法。方法 THP-1细胞首先在TPA的刺激下分化为贴壁细胞,然后在破骨细胞生成因子(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联合诱导下向破骨细胞样细胞分化。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目的探讨建立有效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样细胞的方法。方法 THP-1细胞首先在TPA的刺激下分化为贴壁细胞,然后在破骨细胞生成因子(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联合诱导下向破骨细胞样细胞分化。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分化来的细胞是否为破骨细胞样细胞。结果 THP-1在RANKL和M-CSF的作用下分化为TRAP阳性的破骨细胞样细胞。结论 RANKL和M-CSF可联合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P-1 骨细胞生成因子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细胞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伦膦酸盐在不同分化阶段对破骨细胞生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董伟 戚孟春 +2 位作者 刘强 于静 邓久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研究阿伦膦酸盐作用在不同分化阶段对破骨细胞生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骨髓单核细胞,用30μg/L M-CSF对其预诱导3d,然后将细胞分为A、B、C、D四组。A组(对照组),用50μg/L M-CSF+100μg/L RANKL进行破骨细胞诱导;B、... 目的:研究阿伦膦酸盐作用在不同分化阶段对破骨细胞生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骨髓单核细胞,用30μg/L M-CSF对其预诱导3d,然后将细胞分为A、B、C、D四组。A组(对照组),用50μg/L M-CSF+100μg/L RANKL进行破骨细胞诱导;B、C、D组除加入上述诱导因子外,在不同时间点加入0.1μmol/L阿伦膦酸盐(ALN),加入时间分别为:B组第0~2天加入,C组第3~4天加入,D组第5~6天加入。检测每组细胞正式诱导第6天TRAP染色情况及牙本质磨片吸收陷窝情况。结果:各组细胞均有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生成,并在牙本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但A组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吸收陷窝数目及陷窝面积最高,D组次之,B组最差。结论:阿伦膦酸盐在破骨细胞分化阶段作用越早,对破骨细胞生成的抑制效应越大,所形成破骨细胞骨吸收能力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阿伦膦酸盐 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振康 骆峪潇 +2 位作者 李陶冶 杜文喜 童培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5期559-562,共4页
破骨细胞(OC)是人体生理性骨重建和病理性骨破坏过程中高度特异性的惟一具有骨质吸收功能的多核巨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在体内它主要受骨髓基质细胞或成骨细胞分泌的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 破骨细胞(OC)是人体生理性骨重建和病理性骨破坏过程中高度特异性的惟一具有骨质吸收功能的多核巨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在体内它主要受骨髓基质细胞或成骨细胞分泌的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M-CSF)两种分子的调控.在OC生成和分化的过程中,骨髓基质细胞、OB、OC间及M-CSF与RANKL间互相影响和依赖,形成某种"偶联"机制保持动态平衡[1].目前国内外对破骨细胞的研究主要针对OC的分化及其调节机制,但其分离、诱导培养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总结性文献较少,本文就近年来破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多种影响因素作一综述,以总结对破骨细胞的影响因素,提高培养破骨细胞的成功率、密度和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体外培养 影响因素 骨细胞分化因子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质 ACTIVATOR 骨髓基质细胞 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喹对骨髓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10
作者 林立营 张文 +2 位作者 史要鹏 姜梅荣 张冬燕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0期35-40,共6页
目的观察氯喹对骨髓单核细胞(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并基于T细胞免疫调节因子1(TCIRG1)基因调控探讨相关机制。方法获取小鼠BMMs,分为对照组、氯喹1组、氯喹2组,分别加入0、5、10μmol/L的氯喹,用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和... 目的观察氯喹对骨髓单核细胞(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并基于T细胞免疫调节因子1(TCIRG1)基因调控探讨相关机制。方法获取小鼠BMMs,分为对照组、氯喹1组、氯喹2组,分别加入0、5、10μmol/L的氯喹,用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BMMs分化;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分化情况,RT-PCR法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TCIRG1、T细胞活化核因子1(NFATc1)、Dc-stamp、MMP9、Oscar、IP3受体(IP3R)1、IP3R2、IP3R3 mRNA,Westernblotting法检测TCIRG1、NFATc1、IP3R蛋白,免疫组化法观察NFATc1的亚细胞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溶酶体酸化情况,RT-PCR法检测空泡型质子泵相关亚基ATP6 V0d2、ATP6 V1c1 mRNA。将BMMs分为A、B、C、D组,A组转染过表达TCIRG1的腺病毒并以10μmol/L氯喹刺激,B组转染空病毒并以10μmol/L氯喹刺激,C组仅给予10μmol/L氯喹,D组不转染也不添加氯喹;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的TCIRG1、NFATc1、IP3R2蛋白,RT-PCR法检测TCIRG1、NFATc1、IP3R1、IP3R2、IP3R3 mRNA。结果氯喹2组TRAP阳性细胞体积小于氯喹1组;氯喹1组和氯喹2组细胞中NFATc1、Oscar、IP3R1、IP3R2、IP3R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氯喹2组Dc-stamp、MMP9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氯喹1组、氯喹2组细胞中TCIRG1、NFATc1、IP3R2蛋白表达依次降低(P均<0.05),氯喹2组细胞核中NFATc1表达减少;氯喹1组、氯喹2组相较对照组溶酶体酸度降低;对照组、氯喹1组、氯喹2组TCIRG1、ATP6 V0d2、ATP6 V1c1 mRNA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P均<0.05)。与B、C组相比,A组出现了一些体积较大的TRAP阳性细胞,但是数量和体积未超过D组;A组NFATc1、IP3R2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B、C组,但低于D组(P均<0.05)。结论氯喹对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有抑制作用,TCIRG1过表达可部分逆转氯喹对分化的抑制作用;氯喹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CIRG1、IP3R、NFATc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细胞 骨髓单核细胞 细胞分化 氯喹 T细胞活化核因子1 T细胞免疫调节因子1 IP3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脂多糖促进RANKL预处理的破骨前体细胞转向成熟分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为公 王莹 +2 位作者 邱希江 白斌 邱裕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细菌脂多糖(LPS)直接促进破骨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RANKL和M-CSF诱导骨髓单核细胞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观察LPS对RANKL预处理的破骨细胞前体分化调节作用;RT-PCR检测LPS... 目的研究细菌脂多糖(LPS)直接促进破骨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RANKL和M-CSF诱导骨髓单核细胞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观察LPS对RANKL预处理的破骨细胞前体分化调节作用;RT-PCR检测LPS对RANKL预处理的破骨细胞前体表达TNF-α、IL-1β。结果 LPS通过刺激破骨前体细胞表达和分泌TNF-α、IL-1β促进破骨细胞向成熟分化,并且不依赖于RANKL-RANK途径。结论 LPS促进RANKL预处理的破骨细胞前体向成熟分化的途径可能是通过增加其自分泌TNF-α和IL-1β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脂多糖 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剪切力对MC3T3-E1细胞OPG、RANKL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超 夏亚一 +4 位作者 李鹏 何万庆 王海明 汪静 王翠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9期840-844,共5页
目的探讨流体剪切力(fluid shear stress,FSS)作用下,两种调节骨骼重建的重要分子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体外模型对MC3T3... 目的探讨流体剪切力(fluid shear stress,FSS)作用下,两种调节骨骼重建的重要分子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体外模型对MC3T3-E1细胞加载流体剪切力,细胞经不同时间加力后(0,30,60,90,120min),对细胞分别进行染色和裂解,运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法对OPG和RANKL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FSS作用30,60,90,120min后能够显著增加OPG的蛋白表达(P<0.05),减少RANKL的蛋白表达(P<0.05)。两者共同作用使得OPG/RANKL值显著增高(P<0.05)。结论流体剪切力刺激提示OPG/RANKL的比值可能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联合调节骨骼形成和吸收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剪切力 骨保护素 骨细胞分化因子 MC3T3-E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和G-CSF对胎膜早破并羊膜腔感染预测的研究
13
作者 罗永红 韩静 +2 位作者 黄丽萍 李雪莲 张金风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8期5-6,共2页
目的检测白介素-1(IL-1)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含量对预测无症状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无症状胎膜早破患者(研究组)以及72例同期正常足月孕妇为对照组,同时分别检测它们的血清白介素-1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目的检测白介素-1(IL-1)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含量对预测无症状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无症状胎膜早破患者(研究组)以及72例同期正常足月孕妇为对照组,同时分别检测它们的血清白介素-1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量,作比较,产后均同时胎盘送病检。结果研究组血清白介素-1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152.37±37.86)pg/mLVS(80.52±29.90)pg/mL,(109.28±51.67)VS(80.51±23.39),P<0.05。且对应存在不同程度无临床症状绒毛膜羊膜炎。结论研究组血清白介素-1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白介素-1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作为无症状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胎膜早 羊膜腔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GM-CSF HMGB1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罗蓉 解丽洁 +1 位作者 沈嵩喻 张正怀 《安徽医学》 2021年第11期1240-124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F)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广元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新生HIE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本院出生的11...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F)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广元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新生HIE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本院出生的11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血清GM-CSF、HMGB1水平;依据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判定标准分为轻度组(49例)、中度组(37例)及重度组(26例),对比不同严重程度HIE患儿血清GM-CSF、HMGB1水平;依据HIE患儿出生后28 d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25例)和存活组(87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HIE患儿死亡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联合检测血清GM-CSF、HMGB1对新生HIE患儿出生后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GM-CSF、HMGB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HIE患儿血清GM-CSF、HMGB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HIE患儿血清GM-CSF、HMGB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始治疗日龄偏大、重度HIE、血清GM-CSF偏高及HMGB1偏高均为影响HIE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M-CSF、HMGB1两者联合预测HIE患儿出生后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高于血清GM-CSF、HMGB1单独预测的AUC(P<0.05)。结论血清GM-CSF、HMGB1水平在新生HIE患儿中偏高,两者联合检测对新生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xpression of MMP-3 and TIMP-1 During Orthodontic Periodontium Remodeling in Rats 被引量:3
15
作者 FENGXue Duanying-zhong +1 位作者 LIYong-ming LINZhu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 3(MMP - 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1(TIMP - 1)表达的变化 ,探讨MMP - 3及TIMP - 1与正畸牙齿移动的关系。方法 :在SD成年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与上颌切牙之间安置正畸装置 ... 目的 :观察大鼠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 3(MMP - 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1(TIMP - 1)表达的变化 ,探讨MMP - 3及TIMP - 1与正畸牙齿移动的关系。方法 :在SD成年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与上颌切牙之间安置正畸装置 ,建立大鼠磨牙移动实验模型。于牙齿移动 1、3、5、7、14d后取材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结果 :牙齿移动 1d后 ,牙周组织细胞MMP - 3表达增强 ,5d后MMP - 3表达达到高峰 ,此时破骨细胞胞浆亦呈强阳性表达。以后MMP - 3表达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对照组。而TIMP - 1于牙齿移动 3d后表达开始增强 ,7d后显著表达。结论 :MMP - 3及TIMP - 1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 ,MMP - 3在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基质金属蛋白酶-3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骨细胞性骨吸收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正压通气联合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及对氧合指数、血清IL-6等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征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持续正压通气(CPAP)联合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及对氧合指数(OI)、血清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新生... 目的:研究持续正压通气(CPAP)联合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及对氧合指数(OI)、血清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CPAP+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n=60)和对照组(CPAP,n=60),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气相关指标、OI值、血清IL-6、TGF-β1和G-CSF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4 h后,两组氧分压(Pa O2)与OI水平均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上升或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与G-CSF水平均显著降低,TGF-β1水平显著上升,且观察组各物质上升或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 67%和83. 33%(P <0. 05)。结论:CPAP联合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气相关指标,提高OI值,降低血清IL-6与G-CSF含量,提高TGF-β1水平,并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 静脉注射 盐酸氨溴索 新生儿肺炎 氧合指数 血清血清白介素-6 转化生长因子1T 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N、ODF、OCIF联合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早期预测价值
17
作者 赵乂 梁博 李永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3期48-5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钙调磷酸酶(CaN)、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OCIF)联合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82例肺癌骨转移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就诊的82例老年肺癌未发生骨转移患者为对照组。入组... 目的 探讨血清钙调磷酸酶(CaN)、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OCIF)联合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82例肺癌骨转移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就诊的82例老年肺癌未发生骨转移患者为对照组。入组后均抽血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CaN、ODF、OCIF水平,并根据骨转移病变数据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单发组与多发组,比较2组CaN、ODF、OCIF水平,采用ROC分析评估CaN、ODF、OCIF水平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CaN、ODF、OCI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多发组患者CaN、ODF水平高于单发组,多发组OCIF水平低于单发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aN、ODF及OCIF对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的截断值分别为362.17 U/L、13.45 ng/L、12.09 ng/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1、0.849、0.822。三者联合诊断的AUC(0.935)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患者血清CaN、ODF、OCIF均明显高于未出现骨转移者,三者均可作为肺癌患者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指标且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钙调磷酸酶 骨细胞分化因子 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 肺癌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L-1水平与溶骨损害的相关性
18
作者 董晓慧 鲍德虎 张胡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IL-1 骨细胞 培养上清 骨髓细胞 IL-1 溶骨 骨髓基质细胞 骨髓瘤细胞 细胞因子
全文增补中
益肾祛痛颗粒灌服对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灶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19
作者 殷玉琨 陈佳阳 +3 位作者 常金圆 刘丽星 江正龙 冯利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52-56,共5页
目的观察益肾祛痛颗粒灌服对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灶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84只雌性BABL/c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其中模型组、ML-385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均采用左侧胫骨种植小鼠亲骨性乳腺癌高转移细胞系4T1.2细胞悬... 目的观察益肾祛痛颗粒灌服对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灶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84只雌性BABL/c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其中模型组、ML-385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均采用左侧胫骨种植小鼠亲骨性乳腺癌高转移细胞系4T1.2细胞悬液的方法建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种植后第1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益肾祛痛颗粒水溶液2.275、4.55、9.1 g/kg灌服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ML-385组给予蒸馏水灌服并腹腔注射溶于生理盐水的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20 mg/kg,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服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次/天,连续给药28 d。记录各组小鼠分组处理1~4周的体质量,连续给药28 d后处死,称取肿瘤质量。取各组小鼠左侧胫骨,micro-CT扫描后分析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及骨小梁间隙(Tb.Sp),HE染色后观察组织病理情况,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后分析破骨细胞数量及破骨细胞与骨组织接触面长度,免疫组化法检测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Nrf2蛋白阳性表达率。结果分组处理1~4周,各组小鼠体质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分组处理第4周,模型组体质量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组肿瘤质量均降低,但仅ML-385组和中剂量组P均<0.05。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左侧胫骨组织病理学观察均正常,模型组左侧胫骨有明显骨转移瘤形成、细胞成分以成骨性骨转移为主,ML-385组、中剂量组左侧胫骨骨转移瘤形成及骨质破坏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近。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左侧胫骨组织BV/TV、Tb.N、Tb.Sp、Tb.Th、破骨细胞数量、破骨细胞接触面长度及Keap1、Nrf2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ML-385组左侧胫骨组织BV/TV、Tb.N、Tb.Sp、Tb.Th及Keap1、Nrf2阳性表达率均降低,中剂量组左侧胫骨组织Tb.N、Tb.Sp、Tb.Th均降低,低、高剂量组Tb.Th均降低,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左侧胫骨组织破骨细胞数量、破骨细胞接触面长度、Nrf2阳性表达率均降低而Keap1阳性表达率升高(P均<0.05)。结论益肾祛痛颗粒灌服可抑制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瘤生长及骨质破坏,以中等剂量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Keap1/Nrf2信号通路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益肾祛痛颗粒 骨细胞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 细胞因子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在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田雷 周东生 +3 位作者 孙水 张晨 樊立宏 王坤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2-629,共8页
目的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并研究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每组各24只,按照甲强龙20mg/kg的剂量给予双侧臀大肌交替肌注造模,1周1次,共8周。其中... 目的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并研究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每组各24只,按照甲强龙20mg/kg的剂量给予双侧臀大肌交替肌注造模,1周1次,共8周。其中干预组在每次激素注射后,同时给予10mg/kg TAK242药物静脉注射;另12只大鼠设为对照组,仅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肌注。在激素注射后的8、10、12周时分别以过量麻醉法处死各组动物,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含量,并对股骨头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TRAP特异性染色观察。分别提取各组大鼠股骨头总mRNA和总蛋白,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NF-κB p65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股骨头坏死的组织病理学表现明显,其中血清TRAP含量、TRAP特异性染色面积、各因子的mRNA和蛋白含量表达均较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各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激素的使用可以引起TLR4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从而介导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Toll样受体4(TLR4) 骨细胞 激素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 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 NF-κB p65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