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变化与支架内再狭窄及再发缺血性事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林萍 李鹏 +1 位作者 王琴 任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848-2851,共4页
目的探讨远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与再发缺血性临床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62例,将既未发生... 目的探讨远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变化与再发缺血性临床事件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62例,将既未发生缺血事件同时冠状动脉造影无再狭窄者定义为对照组,将发生缺血相关临床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者定义为缺血事件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将支架内再狭窄者定义为支架内再狭窄组,再狭窄分为局限性病变亚组和非局限性病变亚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内患者发生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缺血相关临床事件时血清GDF15水平;同时观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9~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血清GDF15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心绞痛亚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亚组、对照组肌钙蛋白I(c Tn I)、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GDF1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绞痛亚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亚组c Tn I、CRP、NT-pro BNP、GDF1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局限性病变亚组、非局限性病变亚组、对照组c Tn I、CRP、NT-pro BNP、GDF1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局限性病变亚组、非局限性病变亚组c Tn I、CRP、NT-pro BNP、GDF1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事件组和支架内再狭窄组血清GDF15水平与CRP无直线相关性(rs=0.170,P=0.073),与c Tn I、NT-pro BNP水平呈正相关(rs=0.242,P=0.010;rs=0.352,P<0.001)。结论血清GDF15水平升高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发缺血性临床事件及再狭窄具有预测价值,可能成为临床随访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生长分化因子15 冠状动脉再狭窄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在肺癌的诊断及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邓静静 徐爱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823-182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在肺癌的诊断及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8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癌患者88例、肺炎患者31例以及来自本院体检中心...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在肺癌的诊断及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8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癌患者88例、肺炎患者31例以及来自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者41例,分别作为肺癌组、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检测患者入院时、健康者体检第1天时血清GDF-15水平,同时收集肺癌组患者吸烟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红蛋白(HGB)、前清蛋白(PA)、乳酸脱氢酶(LDH)]、病理学特征(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收集肺炎组、肺癌组患者血清GDF-1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绘制其诊断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连续2个化疗周期后肺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其血清GDF-15水平,分析血清GDF-15水平评估不同化疗疗效的价值。结果肺炎组、肺癌组血清GDF-15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肺癌组血清GDF-15水平高于肺炎组(P<0.05)。体质指数≥24 kg/m^2肺癌组患者血清GDF-15水平高于体质指数<24 kg/m^2者,合并糖尿病肺癌组患者血清GDF-15水平高于无糖尿病者,血清HGB水平低于正常的肺癌组患者血清GDF-15水平高于血清HGB水平正常者(P<0.05)。T_(1~2)期肺癌组患者血清GDF-15水平低于T_(3~4)期者(P<0.05)。血清GDF-15水平诊断肺癌的截断值为1 199.05 ng/L,其灵敏度为78.2%,特异度为71.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95%CI(0.774,0.910)],约登指数为0.492。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诊断肺癌的AUC分别为0.630[95%CI(0.537,0.717)]、0.720[95%CI(0.631,0.799)]和0.654[95%CI(0.561,0.739)]。血清GDF-15水平诊断肺癌的AUC大于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诊断肺癌的AUC(P<0.05)。肺癌组64例患者完成连续2个化疗周期,其中部分缓解11例、疾病稳定33例、疾病进展20例。化疗后不同疗效肺癌组患者血清GDF-15、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不同疗效肺癌组患者血清NSE、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GDF-15水平可作为筛查肺癌的血清标志物,且有望成为化疗疗效评价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生长分化因子15 诊断 化疗疗效评估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武会志 于海侠 +3 位作者 任长安 周大鹏 李忠 周景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后即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水平变化,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PCAS患者102例,检测CPR成功后即刻、12 h、24~48 h...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后即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水平变化,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PCAS患者102例,检测CPR成功后即刻、12 h、24~48 h的血清GDF-15水平。根据血清GDF-15升高时间分为3组,A组:CPR后即刻、12 h、24~48 h血清GDF-15水平一直<1 200 ng/L,B组:CPR后12 h和24~48 h的GDF-15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1 200 ng/L;C组:CPR后12 h和24~48 h的GDF-15水平持续升高,但24~48 h较12 h时降低。所有PCAS患者观察起点为CPR成功后即刻,随访终点为达到CPR后6个月或各种原因死亡。结果生存分析显示,B组(64.7%)患者6个月生存率低于A组(93.5%)和C组(89.2%),χ2=12.738和7.253,均为P<0.05;而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血清GDF-15表达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1.536,95%CI:1.012~2.285,P=0.006)。结论血清GDF-15水平有望成为预测PCAS患者近期预后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生长分化因子15 随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明尧 吴国平 +1 位作者 冯旭霞 罗江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77-1278,共2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cetoris,UAP)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97例UA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采用TIMI危险评分方法将UA患...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cetoris,UAP)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97例UA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采用TIMI危险评分方法将UA患者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GDF-15表达水平差异。分析GDF-15与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UA患者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TIMI危险评分分组之间血清GDF-1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GDF-15表达水平与TIMI危险评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UA患者危险分层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生长分化因子15 TIMI危险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钱烨晟 殷骁 +1 位作者 盛臻强 黎叶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并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90例,分为CSFP组60例、AS组70例和冠状动脉血流... 目的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并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90例,分为CSFP组60例、AS组70例和冠状动脉血流正常(NC)组60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冠心病易患因素、临床生化指标、心电图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GDF-15水平。结果年龄(OR=1.065,95%CI:1.014~1.119,P=0.021)、吸烟(OR=0.330,95%CI:0.132~0.823,P=0.001)和GDF-15(OR=1.006,95%CI:1.003~1.009,P=0.018)是AS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OR=0.956,95%CI:0.926~0.988,P=0.024)和GDF-15(OR=1.003,95%CI:1.000~1.006,P=0.031)是CSFP的独立影响因素。中重度AS组GDF-15水平显著高于CSFP组、轻度AS组[(867.02±222.82)ng/Lvs(568.21±163.03)ng/L、(635.41±214.95)ng/L,P<0.01)。GDF-15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228,P=0.014)。结论GDF-15在CSFP组和AS组患者中呈现高表达;随着GDF-15水平的升高,AS程度逐渐加重;GDF-15与hs-CRP具有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动脉粥样硬化 数据相关性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慢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对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孟静 王中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72-1172,共1页
【据《PLo S One》2015年5月报道】题: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对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诊断的意义(作者Liu X等) 肝细胞癌和肝硬化与全球的高死亡率相关。目前,甲胎蛋白(AFP)作为肝细胞癌检测的标准血清标志物,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不... 【据《PLo S One》2015年5月报道】题: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对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诊断的意义(作者Liu X等) 肝细胞癌和肝硬化与全球的高死亡率相关。目前,甲胎蛋白(AFP)作为肝细胞癌检测的标准血清标志物,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不令人满意,肝硬化的最佳诊断标志物依然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 血清标志物 诊断标志物 肝细胞癌 肝硬化 高死亡率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在老年冠心病人群发生心房颤动事件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肖湖南 吕侣 +5 位作者 徐萃 王晓凡 盛莉 谭国娟 田峰 刘宏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在冠心病人群发生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断为冠心病的1261例老年患者成立前...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在冠心病人群发生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断为冠心病的1261例老年患者成立前瞻性观察队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队列人群GDF-15水平,收集基线资料,随访至2023年3月,共有1168例患者完成随访,93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间为9.4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AF分为AF组197例和未发生AF组971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病史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304例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86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F-15是否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AF的危险因素,用ROC曲线对GDF-15、指南推荐的CHARGE-AF评分模型以及二者联合在老年冠心病患者AF事件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AF组患者年龄、吸烟、2型糖尿病、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脑卒中、ACS、应用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比例、GDF-15、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AF组;左心室射血分数、SA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显著低于未发生A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DF-15不是老年冠心病患者AF发生的危险因素(OR=0.92,95%CI:0.74~1.16,P=0.489)。在SAP患者中,GDF-15是AF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8,95%CI:1.07~2.79,P=0.015);而在ACS患者中,GDF-15不是AF发生的危险因素(OR=0.81,95%CI:0.63~1.05,P=0.814)。ROC曲线分析显示,GDF-15联合CHARGE-AF评分模型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AF的曲线下面积为0.682;在SAP患者中,曲线下面积为0.746;在ACS患者中,曲线下面积为0.680。结论升高的GDF-15水平是老年SAP患者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在SAP患者中,GDF-15联合CHARGE-AF评分模型进一步提升了AF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心房颤动 心绞痛 稳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舒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和微小RNA-206及生长分化因子15的影响
8
作者 周争光 杨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88-1192,共5页
目的 探究益心舒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微小RNA-206(microRNA-206,miR-206)、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宿... 目的 探究益心舒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微小RNA-206(microRNA-206,miR-206)、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宿州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8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常规西医治疗)54例和益心舒片组(常规西医+益心舒片治疗)54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疗效、超声心动图参数、心肌损伤标志物、血管内皮功能、miR-206和GDF-15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益心舒片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94.44%vs 81.48%,P<0.05);益心舒片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一氧化氮、miR-206水平显著高于西医组,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内皮素1、GDF-15水平显著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1%vs 5.56%,P>0.05)。结论 益心舒片应用于老年CHF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心脏负荷、内皮血管功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微RNAS 生长分化因子15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的表达差异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韦莹 崔鸣 +3 位作者 刘书旺 于海奕 高炜 李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5-721,共7页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因素、生化指标和心房结构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GDF-15与房颤类型和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因素、生化指标和心房结构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GDF-15与房颤类型和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房颤患者,选择同期住院无房颤病史的窦性心律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检测血清GDF-15水平。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组156例房颤患者,其中持续性房颤组64例,阵发性房颤组92例;对照组38例。房颤组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 112 (723, 1 525) ng/L vs. 697 (499, 825) ng/L,P<0.001],持续性房颤组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组[1 140 (858, 1 708) ng/L vs. 1 090 (662, 1 374) ng/L,P=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GDF-15预测房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6(95%CI:0.651~0.822,P<0.001),最佳临界值843.2 ng/L,其敏感性为68.2%,特异性为78.9%。血清GDF-15预测持续性房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594(95%CI:0.504~0.684,P=0.047),最佳临界值771.5 ng/L,其敏感性为82.8%,特异性为35.9%。相关分析显示房颤患者血清GDF-15水平与年龄(r=0.480,P<0.001)、左心房压力(left atrial pressure, LAP,r=0.300,P<0.001)正相关,与左心耳血流速度(left atrial appendage flow velocity, LAAV,r=-0.252,P=0.002)负相关。多重线性回归显示年龄和LAP对血清GDF-15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DF-15(OR=1.002,95%CI:1.001~1.003,P=0.004)和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al diameter, LAD,OR=1.400, 95%CI:1.214~1.616,P<0.001)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房颤患者血清GDF-15水平显著升高,且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清GDF-15水平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清GDF-15表达水平与房颤及心房结构重构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心房颤动 结构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引发摄食抑制和内脏不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瑞 郭思齐 张启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6-1210,共5页
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先前的研究表明,GDF15与表达在大脑最后区和孤束核的受体结合,激活下游多个与摄食相关的脑区,抑制摄食,降低体质量,展现出治疗肥胖的潜力。但GD... 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先前的研究表明,GDF15与表达在大脑最后区和孤束核的受体结合,激活下游多个与摄食相关的脑区,抑制摄食,降低体质量,展现出治疗肥胖的潜力。但GDF15也引起恶心、呕吐等内脏不适症状,可能限制其进一步应用。该文将探讨GDF15抑制摄食,引发内脏不适的神经通路以及阻断其内脏不适效应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内脏不适 摄食 条件性味觉厌恶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和生长分化因子15在高血压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驰 窦志杰 +2 位作者 崔琮 李军 周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联合检测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全科医疗科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177例,依据...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联合检测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全科医疗科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177例,依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为肾功能损伤组81例和肾功能正常组96例。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NGAL、GDF-15联合检测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GAL、GDF-15水平与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肾损伤的相关性。结果肾功能损伤组收缩压水平高于肾功能正常组[(148.53±14.62)mm Hg(1 mm Hg=0.133 kPa)vs(138.75±13.36)mm Hg,P<0.01],2组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损伤组肌酐、尿素、β_2微球蛋白(β_2-MG)、胱抑素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A)、NGAL及GDF-15水平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GAL、GDF-15联合检测显著高于NGAL、GDF-15单独检测(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NGAL、GDF-15水平与肌酐、尿素、β_2-MG、Cys C、MA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出现肾损伤后血清NGAL、GDF-15水平升高,血清NGAL、GDF-15联合检测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肾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生长分化因子15 急性肾损伤 诊断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与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样受体通路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湖南 郝本川 +3 位作者 吕侣 蔡雨伦 王晓凡 刘宏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样受体(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ceptor alpha-like, GFRAL)通路对载脂蛋白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样受体(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ceptor alpha-like, GFRAL)通路对载脂蛋白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8周龄C57BL/6雄性载脂蛋白E^(-/-)小鼠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重组GDF-15组,每组4只。对照组:高脂饮食4周后,每周1次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重组GDF-15组:高脂饮食4周后,每周1次尾静脉注射重组GDF-15(0.05 mg/kg)。高脂饮食12周,监测小鼠体质量,处死小鼠。取4只同等周龄(20周龄)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比较3组空腹血糖、血脂、皮质醇和醛固酮水平。主动脉冷冻切片油红O染色评估对照组和重组GDF-15组斑块大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照组和重组GDF-15组脑组织GDF-15及GFRAL表达。结果 重组GDF-15组血清GDF-1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59±2.90)ng/ml vs(20.09±1.27)ng/ml,P<0.01]。重组GDF-15组11周和12周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低[(28.60±0.22)g vs(29.47±0.25)g;(28.98±0.22)g vs(30.35±0.13)g,P<0.01]。重组GDF-15组三酰甘油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22±0.02)mmol/L vs(0.38±0.09)mmol/L,P<0.05]。重组GDF-15组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22±2.58)%vs(31.61±3.51)%,P<0.01]。重组GDF-15组脑组织GDF-15和GFRAL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0.088±0.007 vs 0.030±0.006,0.031±0.003 vs 0.010±0.001,P<0.01)。对照组及重组GDF-15组皮质醇和醛固酮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组GDF-15组醛固酮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1±3.67)mg/ml vs(87.29±8.63)mg/ml,P<0.01]。结论 GDF-15可能通过GFRAL调控小鼠体质量、三酰甘油及醛固酮水平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模型 动物 生长分化因子15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脂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8
13
作者 郑凌冰 郭艳红 +3 位作者 于海奕 米琳 汪宇鹏 高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的水平与患者年龄、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探讨其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进行冠状动脉造...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的水平与患者年龄、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探讨其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组、急性心肌梗死714 d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各30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GDF-15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与GDF-15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GDF-15水平[(649.0±224.21)ng/L]显著高于对照组[(537.2±262.9)ng/L,P〈0.01],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组GDF-15水平[(801.6±218.4)ng/L]显著高于急性心肌梗死714 d组[(656.2±252.4)ng/L,P〈0.05,95%CI1.0011.06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86.9±225.6)ng/L,P〈0.01,95%CI0.8090.950]和对照组(P〈0.05,95%CI1.0001.012)。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与GDF-15水平产生相关的因素为患者白细胞计数(r2=0.276,P〈0.01)、乳酸脱氢酶(r2=0.288,P〈0.01)、肌酸激酶MB同工酶(r2=0.350,P〈0.01)和肌钙蛋白T(r2=0.344,P〈0.01)均具有相关性。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GDF-15水平显著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升高更明显,其水平与肌酸激酶MB同工酶、肌钙蛋白T、乳酸脱氢酶和白细胞等生物学标志物相关,提示GDF-15可能是一个新的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卢昌均 韦冰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2-87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冰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120例,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发病24h的血清GDF-15水平,观察血清GDF-15水平与神经功...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冰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120例,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发病24h的血清GDF-15水平,观察血清GDF-15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同时根据3个月随访时的改良Ranking量表(MRS量表)评分将120例患者分为65例残疾者(MRS≥2分)和55例非残疾者(MRS〈2分),比较两者血清GDF-15水平的差异。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荇血清GDF-15水平为1594(1128~2411)ng/L,高于对照组为656(507-764)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发病24h血清GDF-15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旱正相关(r=0.390,P〈0.001)。根据3个月随访时应用的MRS量表i平分显示,残疾者和非残疾者在发病24h的血清GDF-15水平:残疾者12411(2188~2569)ng/L]高于非残疾者[1128(980~1597)n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84,P〈0.13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GDF-15水平高于正常人,而且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有关联,血清GDF-15水平高则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生长分化因子-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在衰老、代谢和炎症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涵 赫明达 +3 位作者 庞妍 刘清桂 高俊灵 王敏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12,共7页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是TGF-β超家族的成员,在人体多种组织中表达。正常生理条件下GDF15在除胎盘和前列腺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中表达量均较低,随着衰老的发生、运动或压力的刺激,GDF15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GDF15与其受体胶质细胞...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是TGF-β超家族的成员,在人体多种组织中表达。正常生理条件下GDF15在除胎盘和前列腺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中表达量均较低,随着衰老的发生、运动或压力的刺激,GDF15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GDF15与其受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样(GFRAL)蛋白结合后,可促进细胞内脂肪酸β氧化和脂质分解,从而缓解脂肪肝等的发展,同时也能降低机体的食物摄入量从而抑制肥胖。GDF15还可作为炎症因子调控衰老和纤维化相关疾病的发生。本文主要概述GDF15在衰老、代谢和炎症相关疾病中的调控作用,为开发以GDF15为靶点的疾病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衰老 脂肪代谢 炎症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对糖尿病足溃疡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冯洪涛 焦小平 +1 位作者 尚文煊 李红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331-3336,共6页
目的探究胱抑素C(Cys C)、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对糖尿病足溃疡(DFU)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4年3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治疗的DFU患者155例纳入DFU组,根据皮瓣修... 目的探究胱抑素C(Cys C)、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对糖尿病足溃疡(DFU)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4年3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治疗的DFU患者155例纳入DFU组,根据皮瓣修复术后1周内手术部位是否发生感染将DFU患者分为非感染组(104例)、感染组(51例),另选取同期糖尿病但未发生足溃疡的患者85例纳入对照组。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 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B1、GDF-15水平;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FU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Cys C、HMGB1、GDF-15水平对DFU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FU组血清Cys C、HMGB1、GDF-1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FPG、CRP、Cys C、HMGB1、GDF-1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Cys C、HMGB1、GDF-15、FPG和CRP均是影响DFU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ys C、HMGB1、GDF-15单独预测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AUC分别为0.810、0.850、0.828,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30,优于三者单独预测(Z_(Cys C-三者联合)=3.381、Z_(HMGB1-三者联合)=2.588、Z_(GDF-15-三者联合)=2.857,均P<0.05)。结论Cys C、HMGB1、GDF-15在DFU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三者均是影响DFU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因素,三者联合对DFU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有着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皮瓣修复 胱抑素C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生长分化因子-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能抑制冠状动脉扩张患者混合血清诱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锐锋 吴炜 +2 位作者 陈连凤 朱雪清 张抒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0-527,共8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扩张(CAE)患者混合血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蛋白酶系统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CAE混合血清诱导的特征性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32例CAE患者、30例冠心病(CHD)患者和31例冠状动脉正常人(CON)的...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扩张(CAE)患者混合血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蛋白酶系统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CAE混合血清诱导的特征性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32例CAE患者、30例冠心病(CHD)患者和31例冠状动脉正常人(CON)的血清样本,各组内等体积混匀。用25%预混血清培养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弹性蛋白酶2(elastase 2)、胶原蛋白合成系统及弹性蛋白(elastin)的表达水平,筛选CAE组特征性变化的指标,并在各组混合血清中加入GDF15及GDF15抗体,观察GDF15对CAE特征性指标表达的影响。结果 CAE组的MMP1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2)和CHD组(P=0.000),分泌型MMP1蛋白表达水平和MMPs总活性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HD组(P均<0.01)。GDF15+CAE血清组的MMP1 mRNA和上清分泌蛋白水平及血清MMPs总活性明显低于CAE血清组(P均<0.01);GDF15抗体+CAE血清组的MMP1 mRNA水平和血清MMPs总活性明显高于GDF15+CAE血清组(P均<0.01),但两组间的MMP1分泌型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平滑肌细胞可能主要是通过调控包括MMP1在内的MMPs/TIMPs系统来参与CAE病理过程,内源性GDF15可能通过抑制MMP1的表达来抗衡蛋白酶的过度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冠状动脉扩张 细胞外基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 弹性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心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8
作者 徐烨华 李继东 马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227-3229,3233,共4页
目的观察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探讨GDF-15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正常对照组31例,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GDF-15及BNP水平,应用... 目的观察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探讨GDF-15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正常对照组31例,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GDF-15及BNP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等指标。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GDF-15及BN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 <0.01),并随着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血清GDF-15及BNP水平逐层增高,但GDF-15在NYHAⅢ级与Ⅳ级间无统计学差异,BNP在NYHAⅡ级与Ⅲ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GDF-15水平与血清BNP水平呈正相关(r=0.53,P <0.01),与LVEF、FS呈负相关(r=-0.597,r=-0.593,均P <0.01),与LVEDD、LAD呈正相关(r=0.472,r=0.465,均P <0.01)。结论心衰患者血清GDF-15水平能较好地评估中重度的心力衰竭,与BNP及超声心动图左室重构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价心力衰竭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生长分化因子-15 脑钠素 左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vWF、MCP-1、GDF-15联合检测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刘慧强 魏琰平 +3 位作者 孟斐 张雯 刘喜翠 丁妮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6-350,35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联合检测对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患者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PPP患者112例(研究组),将其分为产后出血组...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联合检测对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患者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PPP患者112例(研究组),将其分为产后出血组和非产后出血组,并选取同期胎盘位置正常孕妇112例(对照组),用ELISA检测血清vWF、MCP-1、GDF-15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vWF、MCP-1、GDF-1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组PPP患者血清vWF、MCP-1、GDF-15水平显著高于非产后出血组PPP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vWF、MCP-1、GDF-15为PPP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vWF、MCP-1、GDF-15三者联合检测预测PPP产后出血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vWF、MCP-1、GDF-15联合检测对PPP产后出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生长分化因子-15 凶险性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生长分化因子-1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李慧 高方 +1 位作者 薛耀明 钱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7-390,395,共5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30例),采用ELIS...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3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GDF-15水平。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GDF-15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正常白蛋白尿组(P均&lt;0.01),分别为1773.9(1099.1-2357.4)pg/ml、864.0(636.1-994.3)pg/ml和704.5(548.8-975.8)pg/ml;微量白蛋白尿组GDF-15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gt;0.05),且在肾功能轻度受损(60≤肾小球滤过率&lt;90 ml/min/1.73 m2)时GDF-15浓度即有增加,为999.5(769.2-1372.1)pg/ml。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浆GDF-15与糖尿病病程、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素氮(BUN)及肌酐(sCr)呈正相关(r=0.246,0.493,0.390,0.471,P均&lt;0.05),与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血浆白蛋白(Alb)呈负相关(r=-0.438,-0.397,P均&lt;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较高水平的GDF-15为mAlb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对肾功能受损(eGFR&lt;90 ml/min/1.73 m2)的诊断中,GDF-15和mAlb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和0.717,GDF-15曲线下面积大于mAlb(P&lt;0.05)。当733.78 pg/ml作为GDF-15诊断肾功能受损的临界值时,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最佳,分别为88.1%和58.1%。结论GDF-15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临床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不但与mAlb、eGFR有良好的相关性,而且是mAlb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测其疾病转归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病 生长分化因子-15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