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喂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及部分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云飞 彭慧珍 +4 位作者 刘庄鹏 胡毅 吕怡航 李昭林 张德洪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为探究不同投喂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以初始体重为(68.85±0.44)g和(26.67±0.17)g的2种规格黄鳝为研究对象,大规格按照体重的2.8%、3.6%、4.4%和5.2%投喂;小规格按... 为探究不同投喂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以初始体重为(68.85±0.44)g和(26.67±0.17)g的2种规格黄鳝为研究对象,大规格按照体重的2.8%、3.6%、4.4%和5.2%投喂;小规格按照体重的3.0%、4.0%、5.0%、6.0%和7.0%投喂;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大规格组50尾/箱,小规格组100尾/箱,实验持续56 d。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2种规格黄鳝增重率、饲料系数、肝体比以及全鱼脂肪含量都显著升高(P<0.05),但全鱼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大规格黄鳝在投喂水平为4.4%和5.2%时增重率达到最高水平,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大规格黄鳝肠道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随投喂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大规格黄鳝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胆固醇(TC)含量先升后降,血清甘油三脂(TG)含量呈上升趋势;大规格黄鳝在投喂水平为4.4%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达到组间较高水平。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小规格黄鳝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TG、TC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血糖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在投喂水平为6%时,小规格黄鳝的SOD和LZM活性均处在较高水平。本研究表明,当大规格黄鳝投喂水平为4.4%、小规格黄鳝投喂水平为5%–6%时,黄鳝的生长性能达到较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投喂水平 生长 肠道消化酶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黄酮对初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孟婷 韩正康 王国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3期13-14,共2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Da)对初产蛋鸡生产性能及内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产蛋率和只日蛋重均显著增加,料蛋比显著下降;血清总钙水平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所提高,无机磷水平呈下降趋势;血清17β—雌二...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Da)对初产蛋鸡生产性能及内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产蛋率和只日蛋重均显著增加,料蛋比显著下降;血清总钙水平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所提高,无机磷水平呈下降趋势;血清17β—雌二醇水平极显著提高,IGF—I含量降低。本次试验表明Da可通过内分泌途径,改变蛋鸡的内源激素水平及钙磷代谢,从而影响其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能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大豆黄酮 迪卡产蛋鸡 17Β-雌二醇 钙磷代谢 IG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冬季补光时间和强度对白羽王鸽产蛋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胡平 李国勤 +4 位作者 陶争荣 雷大义 温积辉 李春梅 卢立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93-310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秋冬季不同补光时间和强度对白羽王鸽产蛋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将280只健康的8月龄白羽王鸽(全为母鸽)进行两两配对,共140对即140笼,并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笼... 本试验旨在研究秋冬季不同补光时间和强度对白羽王鸽产蛋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将280只健康的8月龄白羽王鸽(全为母鸽)进行两两配对,共140对即140笼,并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笼(14只)。各组补光时间和强度分别为:0 h、0 lx,4 h、31.2 lx,4 h、20.5 lx,6 h、31.2 lx,6 h、20.5 lx。试验期125 d。结果表明:1)4 h、20.5 lx,6 h、31.2 lx组产蛋率显著高于0 h、0 lx组(P<0.05),各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无显著差异(P>0.05)。2)6 h、31.2 lx,6 h、20.5 lx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低于0 h、0 lx组(P<0.05)。4 h、31.2 lx,4 h、20.5 lx,6 h、31.2 lx和6 h、20.5 lx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均高于0 h、0 lx组(P>0.05)。3)各组血清催乳素(PRL)、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孕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0 h、0 lx组血清PRL含量高于其他各组,血清E2含量低于其他各组。4)与0 h、0 lx组相比,6 h、31.2 lx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物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0 h、0 lx,4 h、20.5 lx,6h、20.5 lx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6 h、31.2 lx组(P<0.05)。由此可见,补光时间和强度为4 h、20.5 lx时,白羽王鸽可获得较好的产蛋性能。补光时间过长(6 h)且强度过高(31.2 lx)可显著降低白羽王鸽抗氧化能力,补光强度应不超过20.5 l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季 补光 白羽王鸽 产蛋性能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素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于会民 蔡辉益 +8 位作者 常文环 刘国华 张姝 田亚东 李建涛 王金全 陈宝江 韩春芳 张君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8-10,共3页
关键词 生物素 添加水平 肉仔鸡 生长性能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机体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绿而康解氮粉”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于会民 蔡辉益 +1 位作者 陈宝江 李建涛 《饲料工业》 2005年第13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绿色饲料添加剂 绿而康解氮粉 肉仔鸡 生长性能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虻虫油替代豆油投喂对血鹦鹉鱼生长、体色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石洪玥 孙学亮 +5 位作者 方珍珍 刘文军 尚东维 温雪冰 王小波 徐晓燕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7,共6页
600尾健康血鹦鹉,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25%、50%、75%和100%)的黑水虻虫油替代豆油,即25%替代组、50%替代组、75%替代组和100%替代组,不添加黑水虻虫油的记为对照组。投喂42 d后测定生长... 600尾健康血鹦鹉,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25%、50%、75%和100%)的黑水虻虫油替代豆油,即25%替代组、50%替代组、75%替代组和100%替代组,不添加黑水虻虫油的记为对照组。投喂42 d后测定生长、体色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比例黑水虻虫油替代豆油对血鹦鹉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存活率和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替代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5%和100%替代组血清AK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75%替代组AST和AL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75%替代组LZM活性、总蛋白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体色红度(a~*)无显著差异(P>0.05),黄度(b~*)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肌肉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皮肤和尾鳍类胡萝卜素7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中,75%替代组对血鹦鹉鱼生长、体色、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虫油 血鹦鹉 生长 体色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饥饿对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atus♀×E.polyphekadion♂)幼鱼消化酶活性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邓文鑫 张健东 +5 位作者 黄建盛 王忠良 潘传豪 施钢 汤保贵 陈刚 《河北渔业》 2021年第2期6-11,17,共7页
为了解短期饥饿对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atus♀×E.polyphhekadion♂)幼鱼消化酶活性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对杂交石斑鱼幼鱼进行短期饥饿处理(0 d、5 d、10 d、15 d),分别为S0组、S1组、S2组和S3组,并以S0组为对照... 为了解短期饥饿对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atus♀×E.polyphhekadion♂)幼鱼消化酶活性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对杂交石斑鱼幼鱼进行短期饥饿处理(0 d、5 d、10 d、15 d),分别为S0组、S1组、S2组和S3组,并以S0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各种消化酶活性呈下降趋势,淀粉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血清碳水化合物、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等生化指标在饥饿前期显著降低(P<0.05),随后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AST、ALT、ALP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分析表明,在短期饥饿过程中,杂交石斑鱼幼鱼早期主要消耗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物质,后期主要以蛋白质代谢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短期饥饿并没有对杂交石斑鱼造成不可逆转的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atus♀×E.polyphhekadion♂) 饥饿 消化酶活性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异亮氨酸水平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罗燕红 张鑫 +2 位作者 覃春富 焦宁 尹靖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84-1894,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异亮氨酸水平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体重为(77.0±0.1)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72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3组试验猪分别饲喂含0.25%(低异亮氨酸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异亮氨酸水平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体重为(77.0±0.1)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72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3组试验猪分别饲喂含0.25%(低异亮氨酸水平,表现为异亮氨酸缺乏,L-Ile组)、0.39%(NRC推荐异亮氨酸水平,N-Ile组,作为对照组)和0.53%(高异亮氨酸水平,表现为异亮氨酸超量添加,H-Ile组)标准回肠可消化异亮氨酸的饲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饲粮异亮氨酸水平对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L-Ile组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随着饲粮异亮氨酸水平的增加,肥育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线性提高(P<0.05),而剪切力线性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采食异亮氨酸缺乏饲粮的肥育猪的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肉色评分显著降低(P<0.05),采食异亮氨酸缺乏或超量添加饲粮的肥育猪的热胴体重、屠宰率以及背最长肌滴水损失和黄度值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粮异亮氨酸水平的增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线性提高(P<0.05),血清尿素氮含量线性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采食异亮氨酸超量添加饲粮的肥育猪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采食异亮氨酸缺乏饲粮的肥育猪的血清中游离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采食异亮氨酸缺乏或超量添加饲粮的肥育猪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异亮氨酸缺乏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肌内脂肪含量有负面影响,而超量添加异亮氨酸会显著改善肌肉的剪切力和滴水损失,增加肌内脂肪含量,但会以降低热胴体重、屠宰率为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亮氨酸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肉品质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血清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饲粮缬氨酸水平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宇波 许豆豆 +2 位作者 何鑫 董冰 尹靖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34-1642,共9页
旨在研究低蛋白饲粮(蛋白水平与NRC(2012)推荐水平相比降低约2个百分点)中缬氨酸(Val)水平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75.17±1.86)kg杜×长×大三元杂交母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 旨在研究低蛋白饲粮(蛋白水平与NRC(2012)推荐水平相比降低约2个百分点)中缬氨酸(Val)水平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75.17±1.86)kg杜×长×大三元杂交母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分别饲喂标准回肠可消化Val水平为0.33%(低水平Val,L-Val)、0.48%(NRC推荐水平,N-Val,对照组)和0.65%(高水平Val,H-Val)的饲粮。试验期共35 d。对肥育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发现:1) L-Val组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含高水平Val显著降低了总胆固醇、白蛋白、葡萄糖含量、胰岛素活性与胰岛素抵抗指数(P<0.05),饲粮含低水平Val显著降低了游离脂肪酸、总蛋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采食含低水平Val和高水平Val的饲粮都显著降低了肥育猪热胴体重(P<0.05),随着Val水平增加,第10肋背膘厚和肌内脂肪含量线性降低(P<0.05),并且有增加无脂瘦肉指数的线性趋势(P=0.06);4)与对照组相比,L-Val组显著降低了剪切力和大理石纹评分(P<0.05),随着Val水平增加,滴水损失线性降低(P<0.01)。结果表明,低Val水平饲粮降低了肥育猪平均日增重、热胴体重、剪切力和大理石花纹评分,增加了肌内脂肪含量、第10肋背膘厚和滴水损失,对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系水力有负面影响。高Val水平饲粮没有进一步提升生长性能,但对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有改善作用,同时增强了胰岛素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 缬氨酸 生产性能 胴体性状 肉品质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在断奶仔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宇旌 王博 +6 位作者 李方方 郑丽莉 高原 孟玲 郭福来 丁兰 张勇 《养猪》 2016年第2期17-20,共4页
为研究抗菌肽(AMPs)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选取(10.30±1.13)kg大白仔猪18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抗菌肽A(AMPs-A)500 mg/kg和抗菌肽B(AMPs-B)300 mg/... 为研究抗菌肽(AMPs)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选取(10.30±1.13)kg大白仔猪18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抗菌肽A(AMPs-A)500 mg/kg和抗菌肽B(AMPs-B)300 mg/kg,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AMPs-A组在试验1~14 d、15~28 d、1~28 d这3个时间阶段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66%(P〉0.05)、3.92%(P〉0.05)、3.85%(P〉0.05)。2)AMPs-A组血清尿素氮水平比对照组降低14.55%(P〈0.01)。3)与对照组相比,AMPs-A、AMPs-B血液中Ig G分别提高2.07%(P〈0.05)、1.27%(P〈0.05),血清总蛋白水平分别提高4.48%(P〈0.05)、4.03%(P〈0.05),血液T淋巴细胞转化率AMPs-A组提高39.02%(P〈0.05)。4)AMPs-A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62%(P〈0.05)、3.95%(P〈0.05)、3.70%(P〈0.05)。5)肠道中大肠杆菌数,AMPs-A、AMPs-B比对照组分别降低5.53%(P〈0.05)、3.77%(P〈0.05);乳酸杆菌数,AMPs-A、AMPs-B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94%(P〈0.05)、3.67%(P〈0.05);双歧杆菌数,AMPs-A、AMPs-B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61%(P〈0.05)、4.75%(P〈0.05)。综上所述,在仔猪饲粮中添加AMPs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饲料养分消化利用率,改善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水平、肠道微生物平衡。综合本试验各项指标,仔猪饲粮中添加AMPs-A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养分消化率 粪便微生物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周龄广西金陵中型三黄鸡母雏日粮中赖氨酸、蛋氨酸及色氨酸适宜需要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丽萍 何烽杰 +4 位作者 张亚杰 陆贵民 谭本杰 高小芳 刘刚 《饲料博览》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试验采用了L(933)正交设计,在以玉米、豆粕为主要原料的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3种氨基酸各设3个水平,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笼,每笼饲养15只试验鸡。研究不同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对0~5周... 试验采用了L(933)正交设计,在以玉米、豆粕为主要原料的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3种氨基酸各设3个水平,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笼,每笼饲养15只试验鸡。研究不同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对0~5周龄金陵中型三黄母雏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0~5周龄广西金陵中型三黄鸡母雏对这3种氨基酸的适宜需要量。结果表明,赖氨酸水平的改变对试验鸡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试验鸡血清中的尿酸(UA)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蛋氨酸水平的改变对试验鸡血清中的UA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色氨酸水平的改变对试验鸡血清中的尿素氮(BUN)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综合这3种氨基酸的3个水平对试验鸡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这3种氨基酸最适宜的水平分别为:赖氨酸1.09%、蛋氨酸0.45%、色氨酸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蛋氨酸 色氨酸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断奶仔猪能量代谢和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泽民 何流琴 +3 位作者 李铁军 何兴国 欧阳龙 印遇龙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8-214,共7页
选取12头、21日龄、平均体质量为(8.10±0.89)kg的健康二元杂(杜×长)断奶仔猪,于回肠末端实施“T”形瘘管手术,随机平均分为2组,处理组和对照组均饲喂基础饲粮,但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根据每周体质量,每天拌入10g/kg剂量的D–半... 选取12头、21日龄、平均体质量为(8.10±0.89)kg的健康二元杂(杜×长)断奶仔猪,于回肠末端实施“T”形瘘管手术,随机平均分为2组,处理组和对照组均饲喂基础饲粮,但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根据每周体质量,每天拌入10g/kg剂量的D–半乳糖,建立D–半乳糖诱导断奶仔猪慢性氧化应激模型,探讨氧化应激对断奶仔猪血清生理生化指标、能量代谢和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期为28d。结果表明:D–半乳糖处理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和总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著提高了丙二醛的浓度;氧化应激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血清尿素氮水平,而其他所测血清生化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氧化应激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产生量、产热量、呼吸熵和粪能;氧化应激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回肠末端必需氨基酸中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表观消化率,同时也显著或极显著降低除脯氨酸和甘氨酸外的其他非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使用10g/kg剂量的D–半乳糖建立断奶仔猪慢性氧化应激模型,断奶仔猪产生慢性氧化应激,不但降低了仔猪机体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和提高了氧化物水平,同时还抑制了仔猪能量代谢和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水平,对断奶仔猪的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D–半乳糖 氧化应激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能量代谢 呼吸测热 氨基酸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