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苹果渣水平对关中奶山羊泌乳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液pH值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熊忙利 吴旭锦 +1 位作者 朱小甫 张文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88,共8页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苹果渣水平对关中奶山羊泌乳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液pH值的影响,选取体重[(50.81±1.53)kg]、胎次(第3胎)、产奶量[(2.15±0.05)kg·d^(-1)]、泌乳日期[(125.00±2.51)d]相近...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苹果渣水平对关中奶山羊泌乳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液pH值的影响,选取体重[(50.81±1.53)kg]、胎次(第3胎)、产奶量[(2.15±0.05)kg·d^(-1)]、泌乳日期[(125.00±2.51)d]相近或一致的健康关中奶山羊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羊,每只羊为1个重复。各组苹果渣添加比例分别为0(对照)、9%、18%、27%和36%。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8%和27%组的产奶量和4%校正乳产量均极显著高于0(对照)、9%、36%组(P<0.01);各组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18%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对照)、9%组(P<0.05),18%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对照)、27%和36%(P<0.05);各组间血清总蛋白、血清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尿素氮无显著性差异(P>0.05);瘤胃液pH值随着苹果渣添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9%、18%、27%、36%组的瘤胃液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量苹果渣可以提高关中奶山羊的产奶量,4%校正乳产量,粗蛋白与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等指标,降低瘤胃液pH值,改善羊乳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苹果渣作为一种新型饲料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且在本试验中,饲粮中苹果渣的添加水平为18%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渣 关中奶山羊 泌乳性能 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数 瘤胃液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PT对草鱼生长性能、SOD活性及血清生化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宝彤 张波 +2 位作者 萧培珍 王丽宏 叶元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8-31,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DMPT对草鱼生长性能、SOD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300尾健康的平均体重71.6±4.8 g的草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4个实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50、100、150...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DMPT对草鱼生长性能、SOD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300尾健康的平均体重71.6±4.8 g的草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4个实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50、100、150、200 mg/kg DMPT。整个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均未见死亡。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00 mg/kg和150 mg/kg DMPT草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DMPT草鱼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0 mg/kg和150 mg/kg的DMPT血清葡萄糖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添加100 mg/kg和150 mg/kg DMPT的各试验组草鱼血清、肝脏SOD活性显著提高。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0~150 mg/kg DMPT对草鱼具有促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PT 草鱼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补饲水平对槐树林下散养芦花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内脏器官发育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熊忙利 吴旭锦 +2 位作者 朱小甫 张文娟 张兆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311-3318,共8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不同补饲水平对槐树林下散养芦花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内脏器官发育及血液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槐树林下散养芦花蛋鸡饲粮的适宜补饲水平。选取健康、产蛋性能接近的45周龄的芦花蛋鸡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不同补饲水平对槐树林下散养芦花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内脏器官发育及血液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槐树林下散养芦花蛋鸡饲粮的适宜补饲水平。选取健康、产蛋性能接近的45周龄的芦花蛋鸡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将5组鸡只放养在槐树林下,各组补饲水平分别为自由采食试验饲粮的60%、70%、80%、90%和100%,补饲100%为每天饲喂90 g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1)补饲60%组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各组之间的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蛋壳比率差异不显著(P>0.05)。补饲80%、90%和100%组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补饲60%和70%组(P<0.05),补饲70%组的蛋黄比率显著高于补饲90%和100%组(P<0.05),补饲60%、70%和80%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补饲90%和100%组(P<0.05)。3)补饲60%、70%组的肝脏指数和心脏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补饲60%、70%组的肌胃指数和盲肠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补饲80%组的腺胃指数显著高于补饲70%、90%和100%组(P<0.05),补饲80%组的输卵管重量显著高于补饲60%组(P<0.05),补饲80%组的卵泡总数显著高于补饲60%、70%组(P<0.05)。4)补饲60%、70%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补饲80%、90%和100%组(P<0.05),补饲60%和70%组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补饲80%、90%和100%组(P<0.05),补饲80%组的血液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补饲90%和100%组(P<0.05),补饲70%组的血液红细胞比容显著高于补饲80%、90%和100%组(P<0.05)。由此可见,槐树林下散养芦花蛋鸡的适宜补饲水平为自由采食饲粮的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饲水平 林下散养 芦花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内脏器官指数 血清生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