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在小儿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0期51-52,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小儿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血清生物学标志物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探讨其在小儿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以改良Ross评分诊断的心力衰竭患儿120例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患儿40例... 目的通过检测小儿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血清生物学标志物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探讨其在小儿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以改良Ross评分诊断的心力衰竭患儿120例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患儿40例的血清NT-proBNP,并进行对比,同时将根据改良的Ross评分将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轻、中、重组。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血清NT-proBNP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力衰竭患者各亚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NT-proBNP浓度随着改良Ross评分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结论血清NT-proBNP的测定可以作为鉴别患者心源性呼吸困难及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指标,且也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患者严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利钠 心源性 非心源性 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氮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水平与心肌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可 田进文 +2 位作者 付文科 张玉霄 刘国树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80岁高血压患者氮末端 B 型脑利钠肽前体( NT-proBNP )水平与心肌重构各项指标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80岁的患者113例。依据患者是否有原发性高血... 目的:探讨>80岁高血压患者氮末端 B 型脑利钠肽前体( NT-proBNP )水平与心肌重构各项指标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80岁的患者113例。依据患者是否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分为两组:高血压组(n=71)和血压正常(对照)组(n=42)。将高血压组患者按照血压分级又分为3个亚组:高血压1级组[收缩压( SBP )140~159 mmHg,舒张压( DBP )90~99 mmHg, n =5],高血压2级组( SBP 160~179 mmHg,DBP 100~109 mmHg,n=17)和高血压3级组(SBP≥180 mmHg,DBP≥110 mmHg,n=49)。比较各组患者NT-proBNP水平的变化,分析NT-proBNP与心肌重构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随着血压分级的升高,NT-proBNP水平也逐渐升高,除高血压1级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NT-proBNP与高血压病程(r=0.508)、DBP24h(r=0.312)、左心室质量指数(r=0.301)、室间隔厚度(r=0.285)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E/A呈显著负相关(r=-0.376,P<0.01)。结论>80岁高血压患者血浆NT-proBNP 水平与心肌重构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重构 末端b利钠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对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和预后预测的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玲 陈曼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4年8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PE患者102例。按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24例)、中危组(49例)和低危组(29例...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4年8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PE患者102例。按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24例)、中危组(49例)和低危组(29例),记录各组基线资料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根据有无右心功能不全分为右心功能不全组和右心功能正常组,比较两组间NT-proBNP等相关指标间的差异;根据有无主要不良事件发生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并对NT-proBNP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三组患者入院时的心率、收缩压、右心功能不全的比例、指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PaO2)、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Ⅰ(cTnⅠ)、D-二聚体(D-Dime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功能不全组患者的NT-proBNP值为(3224.6±284.6)ng/L,高于右心功能正常组患者的NT-proBNP值[(186.3±64.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检测有助于APE的危险分层,并对预测患者右心衰的发生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 急性肺栓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心功能不全患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茜 余再新 +1 位作者 欧细平 杨天伦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观察左、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差异,探讨NT-proBNP在左、右心功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患者分为4组: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组31例,左心舒张功能不全组31例,右心功能不全... 目的观察左、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差异,探讨NT-proBNP在左、右心功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患者分为4组: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组31例,左心舒张功能不全组31例,右心功能不全组14例及20例心功能正常组,用ANALYTICSE170光电免疫发光仪测定血浆NT-proBNP含量,对左、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NT-proBNP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4组间比较,以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组中NT-proBNP水平(2743±2277)ng/L最高,其次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447±416)ng/L,而右室功能不全组NT-proBNP水平(387±333)ng/L较低,但均高于对照组(98±84)ng/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左心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右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较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利钠 心力衰竭 左心功能不全 右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功能不全伴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检测4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新建 李亚洁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4期1237-1238,共2页
胸膜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的内科问题,可由胸膜炎症、肿瘤、结缔组织病、局部淤血以及全身性疾病等引起。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常出现胸腔积液,其发病机制为体循环静脉压显著增高或肺静脉和体循环静脉压同时升高引起。目前尚没有特异性的... 胸膜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的内科问题,可由胸膜炎症、肿瘤、结缔组织病、局部淤血以及全身性疾病等引起。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常出现胸腔积液,其发病机制为体循环静脉压显著增高或肺静脉和体循环静脉压同时升高引起。目前尚没有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来诊断心源性胸腔积液。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被广泛用于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氨基末端b利钠 心功能不全 充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的水平与其休克发生率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世龙 李源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7期78-79,共2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与其休克发生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75例脓毒症患者与同期在该医院进行体检的35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发生休...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与其休克发生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75例脓毒症患者与同期在该医院进行体检的35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发生休克的37例脓毒症患者设为A组,将其中未发生休克的38例脓毒症患者设为B组,将其中35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血清NT-proBNP的水平均进行检测,然后比较对其进行检测的结果,同时比较75例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的患者和存活的患者其血清NT-proBNP的水平。结果:A组患者血清NT-proBNP的水平均高于B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P <0.05。B组患者血清NT-proBNP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 <0.05。在这75例脓毒症患者中,有10例患者经治疗无效死亡。其中,死亡的患者血清NT-proBNP的水平高于存活的患者,P <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的升高可增加其发生休克的风险,且会增加其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清氨基末端b 休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钙蛋白T及肌红蛋白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联合检测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喆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9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在心肌梗死诊断中联合检测肌钙蛋白T及肌红蛋白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临床价值。方法择该科2016年1月‐2017年7月230例急性胸痛患者实施观察,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分为心肌梗死组(n=150)和非心肌梗死组(n=80),两组... 目的探讨在心肌梗死诊断中联合检测肌钙蛋白T及肌红蛋白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临床价值。方法择该科2016年1月‐2017年7月230例急性胸痛患者实施观察,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分为心肌梗死组(n=150)和非心肌梗死组(n=80),两组患者均实施肌钙蛋白T、肌红蛋白及NT-ProBNP检查,分析总结3种物质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效果。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单独实施肌钙蛋白T诊断敏感性最低,为80.7%,单独实施肌红蛋白诊断特异性最低,为80.0%,实施肌钙蛋白T+肌红蛋白+NT-ProBNP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最高,分别为96.7%、90.0%。结论在心肌梗死诊断中联合检测肌钙蛋白T、肌红蛋白、NT-ProBNP可提升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诊断 联合检测 肌钙蛋白T 肌红蛋白 氨基末端b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Ⅱ评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与血乳酸对大出血孕产妇预后的评估价值
8
作者 冯丽荣 尹春元 沙伟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血乳酸(Lac)对大出血孕产妇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大出血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入ICU治疗30 d后病情的转归情况将其分...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血乳酸(Lac)对大出血孕产妇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大出血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入ICU治疗30 d后病情的转归情况将其分为有并发症组(n=11)和无并发症组(n=30)。对两组的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导致大出血孕产妇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ACHEⅡ评分、NT-proBNP、血Lac预测大出血孕产妇术后30 d内发生并发症的效能。结果:有并发症组入ICU后24 h内的APACHEⅡ评分、出血量、血小板(PLT)计数、受损器官/系统数、白蛋白(ALB)水平、NT-proBNP水平、氧合指数(PaO2/FiO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Lac水平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NT-proBNP、血Lac水平高是导致大出血孕产妇术后30 d内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NTproBNP、血Lac预测大出血孕产妇术后30 d内发生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889、0.821。结论:APACHEⅡ评分、NT-proBNP、血Lac对大出血孕产妇术后30 d内发生并发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大出血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氨基末端b 血乳酸 预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与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时机选择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美蓉 徐玲 徐秋娴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1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与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终止妊娠时机选择中的价值。方法:选取HDP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终止妊娠时机分为A组(终止妊娠时机≤孕33周)16例...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与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终止妊娠时机选择中的价值。方法:选取HDP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终止妊娠时机分为A组(终止妊娠时机≤孕33周)16例、B组(终止妊娠时机为孕34~36周)33例、C组(终止妊娠时机≥孕37周)51例。检测患者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舒张早期切迹指数(NI)]及血清NT-proBNP水平,以及妊娠异常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B、C组患者RI、PI、S/D及血清NT-proBNP水平均高于A组,NI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RI、PI、S/D及血清NT-proBNP水平均高于B组,NI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妊娠异常结局发生率均低于A组,B组患者妊娠异常结局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与血清NT-proBNP在HDP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选择中显示出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 氨基末端b利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终止妊娠时机 妊娠异常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钠尿肽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殷梦 李子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血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合并...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血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210例,根据是否合并HF分为COPD合并HF组61例与COPD组149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合并HF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外周血BNP、NT-proBNP对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的诊断价值。结果 COPD合并HF组BNP、NT-proBNP、LVESD、LVEDD显著高于COPD组,LVEF显著低于COPD组(P<0.01)。BNP、NT-proBNP、LVEF、LVEDD是COPD患者合并H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外周血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为94.6%,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02(95%CI:0.712~0.892);外周血NT-pro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92.6%,AUC为0.823(95%CI:0.767~0.879)。COPD合并HF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13,P=0.013;r=-0.521,P=0.000),与LVESD(r=0.356,P=0.010;r=0.565,P=0.000)、LVEDD(r=0.335,P=0.014;r=0.501,P=0.000)及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87,P=0.000;r=0.752,P=0.000)。结论 外周血BNP、NT-proBNP高水平与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相关,与心功能分级存在关系,对于COPD患者的HF程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心力衰竭 利钠 诊断 N末端b钠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与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邢晓博 刘福颂 +2 位作者 张丙印 刘歆 樊光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2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为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入选的1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肾阳虚型90例与...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为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入选的1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肾阳虚型90例与非脾肾阳虚型90例两组,两组分别测定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的NT-proBNP、hs-CRP水平与非脾肾阳虚型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NT-proBNP、hs-CRP可以作为评价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客观性指标,并具有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 高敏C反应蛋白 脾肾阳虚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玉兰 杨珍 《内科》 2016年第5期731-732,69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及其对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儿...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及其对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儿童血清NT-pro BNP水平、C反应蛋白(CRP)含量;对NT-pro BNP与CRP水平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期(治疗后第10天)的NT-pro BNP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治疗后第2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NT-pro BNP阳性率(30.0%)显著低于急性期(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恢复期的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急性期的血清NT-pro BNP水平与CRP水平呈正相关,患儿血清NT-pro BNP水平随着CRP的升高而升高(r=0.922,P=0.001)。结论 NT-pro BNP水平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受到的感染程度和病情轻重有关,检测血NTpro BNP水平,可对患儿心肌损伤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血清氨基末端利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及肺泡沉默调节蛋白6对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正岭 杨智全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肺泡沉默调节蛋白6(SIRT6)与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30日至2019年6月30日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46例ARDS患儿,根据病情分为轻度ARDS组... 目的:观察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肺泡沉默调节蛋白6(SIRT6)与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30日至2019年6月30日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46例ARDS患儿,根据病情分为轻度ARDS组(65例)、中度ARDS组(50例)及重度ARDS组(31例),选取同期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患儿空腹外周血NT-proBNP、TNF-α、IL-6水平以及肺泡灌洗液SIRT6含量,分析NT-proBNP、SIRT6对重度ARDS的预测价值。结果:ARDS患儿血清NT-proBNP、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肺泡灌洗液SIRT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重度ARDS组NT-proBNP、TNF-α、IL-6、SIRT6水平高于轻、中度ARDS组(P<0. 05);中度ARDS组NT-proBNP、TNF-α、IL-6、SIRT6水平高于轻度ARDS组(P<0. 05)。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与ARDS患儿PaO2/Fi O2呈负相关(P<0. 05);SIRT6与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P<0. 05),与PaO2/Fi O2呈负相关(P<0. 05)。ROC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预测重度ARDS的AUC为0. 71(P<0. 05),特异度为64. 5%,灵敏度为72. 1%;SIRT6预测重度ARDS的AUC为0. 74(P<0. 05),特异度为63. 9%,灵敏度为78. 3%。结论:ARDS患儿血清NT-proBNP及肺泡SIRT6水平增高,且与ARDS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NT-proBNP、SIRT6对重度ARDS均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 沉默调节蛋白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俊梅 郭伟 +2 位作者 蒋俊 郁凌飞 郭燕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3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心力衰竭(HF)患儿中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2月在浙江省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CHD患儿120例,根据改良Ross评分法分为两组:无HF组(80例)和H...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心力衰竭(HF)患儿中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2月在浙江省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CHD患儿120例,根据改良Ross评分法分为两组:无HF组(80例)和HF组(40例),HF组又分为轻度HF组(19例)和中重度HF组(21例),选取同期无CHD和HF儿童作为对照组(50例),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及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缩短分数(LVFS);同时对每位患儿进行改良ROSS评分和NT-proBNP检测;应用SPSS 12.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无HF组NT-proBNP[(608.5±102.4)ng/L]高于对照组[(285.6±48.6)n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无HF组LVEF、LVF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组及轻度HF组NT-proB-NP、LVEF、LVFS与无H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HF组NT-proBNP、LVEF、LVFS与中重度H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水平与改良Ross评分心功能分级正相关(r=0.76,P<0.01),与LVEF、LVSF负相关(r=-0.43,P<0.01)。结论 NT-proBNP水平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疗效及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血清氨基末端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与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福颂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9期44-46,55,共4页
目的探讨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与非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选取脾肾阳... 目的探讨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与非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选取脾肾阳虚型患者(A组)与非脾肾阳虚型患者(B组),各60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HCY水平,并对两组数值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NT-proBNP和HCY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心力衰竭分级增加,患者NT-proBNP、HCY水平也逐渐增加,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T-proBNP、HCY可以作为评价脾肾阳虚型心力衰竭患者心衰严重程度的客观性指标,并具有临床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利钠 半胱氨酸 脾肾阳虚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赖剑波 姚志军 +3 位作者 李健球 陈兴旺 陈少霖 周华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入院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63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将患者根据入院NT-proBNP水平分为A组(NT-proBNP>2 500 ng/L)35例... 目的探讨入院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63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将患者根据入院NT-proBNP水平分为A组(NT-proBNP>2 500 ng/L)35例和B组(NT-proBNP<2 500 ng/L)28例。统计患者液体复苏6 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达标率和乳酸清除率,并记录液体复苏时间、液体用量以及多巴胺用量。结果①重症脓毒症患者入院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A组和B组比较,液体复苏6 h后CVP达标率、MAP达标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ScvO2达标率、乳酸清除率低于B组(P<0.01);③与B组比较,A组复苏6 h液体用量和多巴胺用量较多,复苏达标时间较长(P<0.05或<0.01)。结论入院即刻NT-proBNP水平可能是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重要的预测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复苏 氨基末端 b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100β、NT-Pro BNP、D-D在慢性脑缺血中的表达及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17
作者 冒丹丹 邢烨锋 于建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7期171-175,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D-二聚体(D-D)在慢性脑缺血中的表达及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本院)脑病科收治的慢性脑缺血患者105例为研究组... 目的分析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D-二聚体(D-D)在慢性脑缺血中的表达及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本院)脑病科收治的慢性脑缺血患者105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本院正常健康体检人员100名为对照组。检测S100β、NT-Pro BNP、D-D表达水平、免疫功能,分析S100β、NT-Pro BNP、D-D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100β、NT-Pro BNP、D-D表达升高(P<0.05);与轻度组比较,重度组S100β、NT-Pro BNP、D-D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CD4^(+)、CD4^(+)/CD8^(+)表达降低、CD8^(+)表达升高(P<0.05);与轻度组比较,重度组CD4^(+)、CD4^(+)/CD8^(+)表达降低、CD8^(+)表达升高(P<0.05)。S100β、NT-Pro BNP、D-D与CD4^(+)、CD4^(+)/CD8^(+)呈负相关(P<0.05),S100β、NT-Pro BNP、D-D与CD8^(+)呈正相关(P<0.05)。与S100β、NT-Pro BNP、D-D单项诊断相比,联合检测对慢性脑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P<0.05)。结论慢性脑缺血患者血清中S100β、NT-Pro BNP、D-D表达水平均升高,可能与疾病预测、发展及免疫功能之间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蛋白 N末端b利钠 D-二聚 慢性缺血 免疫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钱倩 张静 +2 位作者 张欣 邢晓明 边伟林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210例ACI患者,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90 d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mR...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210例ACI患者,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90 d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52例、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158例。治疗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NT-proBNP。用Pearson或Spearman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对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评分、空腹血糖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CYP2C19基因多态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ACI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r_(s)=0.362)、血清NT-proBNP水平(r=0.426)与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高NIHSS评分、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高血清NT-proBNP水平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均<0.05)。CYP2C19基因多态性、血清NT-proBNP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786、0.861,二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高水平NT-proBNP是ACI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不良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静脉溶栓 CYP2C19基因多态性 N末端b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NT-proBNP、CgA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邝光华 周宇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心衰,HF)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后对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嗜铬粒蛋白A(CgA)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DCM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随机双盲法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组与B组,...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心衰,HF)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后对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嗜铬粒蛋白A(CgA)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DCM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随机双盲法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尿剂、强心剂和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行培哚普利治疗,B组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A组与B组的临床基本资料,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的CgA、NT-proBNP水平,A组与B组治疗前后的血清指标(CgA和NT-proBNP)和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A组与B组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gA、NT-proBNP水平低于观察组及观察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Ⅱ、Ⅲ、Ⅳ级患者(P<0.05);观察组NYHA分级Ⅳ级患者CgA、NT-proBNP水平高于Ⅲ、Ⅱ级患者,且NYHA分级Ⅲ级患者CgA、NT-proBNP水平高于Ⅱ级患者(P<0.05)。治疗后,A组的LVEF(31.49±2.52)%明显低于B组的(33.79±3.11)%(P<0.05);B组的NT-proBNP(1534.20±1249.31)pg/ml、CgA(164.20±76.57)ng/ml、LVEDV(159.23±23.75)ml和LVESV(109.06±14.84)ml均明显低于A组的(2139.35±1032.66)pg/ml、(213.10±100.17)ng/ml、(176.52±38.17)ml、(129.26±27.68)ml(P<0.05)。观察组NT-proBNP与LVESV、LVEDV呈正相关(r=0.701、0.706,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390,P<0.01);CgA与LVEF呈负相关(r=-0.649,P<0.01),与LVESV和LVEDV呈正相关(r=0.569、0.585,P<0.01);NT-proBNP与CgA呈正相关(r=0.602,P<0.01)。结论DCM心衰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降低CgA水平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扩张心肌病 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b利钠 嗜铬粒蛋白A 心功能指标 左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D二聚体、NT-proBNP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芳 李超 +2 位作者 张军 张硕 张娇娇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清D二聚体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22年8月COPD合并PAH患者...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清D二聚体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22年8月COPD合并PAH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在常规疗法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动脉平均压(mPA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降钙素原(PCT)、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血浆不规则趋化因子(FKN)、NT-proBNP、血清D二聚体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PaO_(2)水平均上升(P<0.05),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PaCO_(2)、mPAP、TNF-α、IL-1β、CCL-18、PCT、ACE、LDL-C、VEGF、FKN、血清D二聚体、NT-proBNP、NE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仅有1例出现恶心、头晕,两组均未出现肝功能损害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治疗COPD合并PAH效果显著优于阿奇霉素单用,可更有效缓解炎症,促进血管内皮及肺部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安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瑞舒伐他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血管内皮功能 血清D二聚 N末端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