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山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方法概述
1
作者 杨宇航 刘丽莎 +1 位作者 刘佳 史伟杰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2期7-8,共2页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属于二类传染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牛、羊、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目前,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快速检测试纸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是规模养殖场最常用的奶山羊布病自检方...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属于二类传染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牛、羊、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目前,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快速检测试纸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是规模养殖场最常用的奶山羊布病自检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多种布病检测方法的优缺点,选择两种以上更为有效、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相互搭配使用,为布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检测方法 奶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冠状病毒、涎泪腺炎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蒋虹 涂新明 吴小闲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8年第1期4-6,共3页
以RCV为抗原,用CF、IEA、ELISA三种方法检查59份大鼠血清标本,IEA、ELISA较CF敏感,又IEA抗原制备简便经济,所以IEA为首选方法。在应用ELISA时MHV抗原可代替RCV抗原检测RCV、SDAV... 以RCV为抗原,用CF、IEA、ELISA三种方法检查59份大鼠血清标本,IEA、ELISA较CF敏感,又IEA抗原制备简便经济,所以IEA为首选方法。在应用ELISA时MHV抗原可代替RCV抗原检测RCV、SDAV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大鼠 冠状病毒 涎泪腺炎病毒 血清学检测方法 补体结合试验 免疫酶染色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布鲁氏菌A19号疫苗免疫血清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吴小梅 李建玲 +8 位作者 王涛 蔡扩军 朱冠林 杨镇 马小娟 高敏 陈利苹 钟旗 李爱巧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5期110-115,共6页
为选择科学适用的牛布鲁氏菌病净化检测方法,对1721份免疫布鲁氏菌A19号疫苗18个月后的牛血清,分别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和荧光偏振试验(FPA)5种... 为选择科学适用的牛布鲁氏菌病净化检测方法,对1721份免疫布鲁氏菌A19号疫苗18个月后的牛血清,分别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和荧光偏振试验(FPA)5种血清学检测方法,以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和荧光定量PCR病原学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分析比对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误诊率、漏诊率、符合率、Kappa值等。结果显示:与SAT相比,其他4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iELISA、FPA、cELISA、RBT,其中敏感性均在85.00%以上,特异性均在97.60%以上,符合率均在97.50%以上,Kappa值均≥1.00;与PCR相比,LAMP方法敏感性低(9.09%),但特异性强(99.65%),与PCR符合率高(98.49%)。结果表明:血清学检测方法较为敏感特异,符合率和一致性均较高,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不易误诊和漏诊。因此,对于牛群的布鲁氏菌病净化,要结合牛群污染和免疫情况以及净化的不同阶段选择适用的检测方法,仅用一种方法可能会存在偏差。建议先用iELISA或FPA或RBT进行初筛,再用c ELISA或SAT进行确诊,进而对确诊为阳性牛的阴道拭子或奶样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布鲁氏菌感染。本研究为免疫牛群的布鲁氏菌病净化检测方法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检测方法 比较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病疫情未控制地区流行动态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汪奇志 张世清 +4 位作者 吕大兵 汪天平 汪峰峰 尹晓梅 张功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8-490,共3页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疫情监测 血清流行病 流行动态 血清学检测方法 血吸虫病流行区 血清方法 人口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圆环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新友 张颖 李天芝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6期79-82,共4页
鸭圆环病毒病是由鸭圆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本文综述了鸭圆环病毒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核酸探针技术、普通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套式PC... 鸭圆环病毒病是由鸭圆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本文综述了鸭圆环病毒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核酸探针技术、普通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套式PCR、多重PCR、荧光定量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汇总分析,以期为该病的诊断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圆环病毒 血清学检测方法 分子生物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梢血快速筛查小儿肺炎病原学的研究
6
作者 王美英 邓洪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34-834,共1页
关键词 肺炎病原 小儿 快速筛查 末梢血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血清学检测方法 病毒分离 诊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放牧羊群布鲁氏菌病的分析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金肖叶 叶锋 +5 位作者 刘丽娅 马晓菁 李鑫 舒展 陈卓 钟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9-484,共6页
【目的】研究一起放牧羊群布鲁氏菌病(布病)分析检测方法适用性,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BT、GICA、SAT、MAT、FPA、iELISA、cELISA和PCR等方法检测90份来自流产羊群的血清样品,并从诊断方法的适用性特点、现场调查的结果进... 【目的】研究一起放牧羊群布鲁氏菌病(布病)分析检测方法适用性,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BT、GICA、SAT、MAT、FPA、iELISA、cELISA和PCR等方法检测90份来自流产羊群的血清样品,并从诊断方法的适用性特点、现场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90份羊血清样品中,RBT、GICA、SAT、MAT、FPA、iELISA、cELIS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9%(8/90)、12.22%(11/90)、17.78%(16/90)、14.44%(13/90)、21.11%(19/90)、25.56%(23/90)、24.44%(22/90),PCR检测出14份阳性。【结论】初筛可选用RBT、GICA、FPA或iELISA等方法,确诊选用SAT、MAT或cELISA等方法。放牧羊群布病阳性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成年羊42%>断奶羔羊2.5%);雌性羊布病阳性率高于雄性(雌性29.68%>雄性11.54%),有流产史的羊群患布病的风险更高,成年雌性羊更易感染布鲁氏菌。检出阳性羊进行无害化处理,羊舍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使用布病M5-90弱毒疫苗对阴性羊进行免疫,免疫2个月后允许交易和屠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羊 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检测方法 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