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北疆地区规模化猪场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型分型的研究
1
作者 田路路 许建国 +3 位作者 欧也天 赵志豪 牛雅雅 宁程程 《猪业科学》 2024年第9期65-67,共3页
0引言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allus pleuropeumoniae,APP)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ie,PCP)病原体,是猪的一种重要细菌性疾病。可引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只呈现最急性、急性和慢性感染,该病在全... 0引言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allus pleuropeumoniae,APP)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ie,PCP)病原体,是猪的一种重要细菌性疾病。可引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只呈现最急性、急性和慢性感染,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均可发生。耐过的猪只可持续感染,其在肺脏或扁桃体中可分离出APP,健康猪也可成为病原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细菌性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规模化猪场 持续感染 病原携带者 血清型分型 新疆北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芯片技术在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型上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秀娟 杨显超 +1 位作者 李凯航 王建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5年第4期26-27,共2页
本文利用液相芯片技术对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实验,并与沙门氏菌传统血清学分型作比较,通过对4株沙门氏菌菌株进行检测和鉴定,得到了前2株分别为猪伤寒沙门氏菌、第3株为肠炎沙门氏菌的鉴定结果。实验结果验证了液相芯片方法在血清型... 本文利用液相芯片技术对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实验,并与沙门氏菌传统血清学分型作比较,通过对4株沙门氏菌菌株进行检测和鉴定,得到了前2株分别为猪伤寒沙门氏菌、第3株为肠炎沙门氏菌的鉴定结果。实验结果验证了液相芯片方法在血清型分型上的快速性和高敏感性,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芯片 沙门氏菌 血清型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型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璨颖 张济培 王丙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28-933,共6页
大肠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引发宿主疾病,其表面O-抗原与毒力有关。O-抗原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具有高度多样性,并且O-抗原血清型种类与大肠杆菌致病性有一定联系。因此,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型鉴定对流行病学调查,防御和控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有... 大肠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引发宿主疾病,其表面O-抗原与毒力有关。O-抗原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具有高度多样性,并且O-抗原血清型种类与大肠杆菌致病性有一定联系。因此,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型鉴定对流行病学调查,防御和控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血清学分型方法耗时长、费用高、准确度不理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对大肠杆菌196种O-抗原基因簇进行了破译,比较分析了不同O-抗原基因簇序列,并针对基因簇中特异性DNA序列设计分子标记,运用PCR方法对O-抗原血清型进行分型,其中包括一般PCR、多重PCR、实时PCR、DNA芯片和微球悬浮列阵法。此外,还有rbf-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磁性微球免疫分析法和基于全基因组序列预测法,这些方法丰富了O-抗原血清型鉴定方法,弥补了传统血清学分型方法的不足。本文概述了O-抗原合成基因簇序列和O-抗原血清型鉴定方法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O-抗原 血清型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河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分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新果 史志斌 +5 位作者 张磊 赵小月 王玉国 石昂 时庆贺 陈陆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6-119,共4页
为了解河南省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对2017—2018年采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45份疑似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及形态学观察、培养特征鉴定、PCR鉴定及分型。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12株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为1、2、4、5、7、13型和不可分型。... 为了解河南省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对2017—2018年采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45份疑似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及形态学观察、培养特征鉴定、PCR鉴定及分型。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12株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为1、2、4、5、7、13型和不可分型。其中,血清型1型2株,分别命名为XX-3、HB-1;血清型2型1株,命名为XX-4;血清型4型1株,命名为ZJ-1;血清型5型4株,分别命名为LY-1、DF-1、XX-2、KF-1;血清型7型2株,分别命名为SQ-2、XX-1;血清型13型1株,命名为NY-1;还有1株不可分型,命名为SQ-1。可见,河南省存在多个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且不同地区血清型不一致,1、5、7型为优势血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分离 鉴定 血清型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血清9型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7
5
作者 薛瑞 刘守川 +3 位作者 赵坤坤 王迎迎 刘杰 闫文朝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8-104,共7页
【目的】确定河南某猪场送检病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为其提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经实验室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血清型分型.[结果]该分离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短杆菌,具有多形性;发酵葡萄糖、果... 【目的】确定河南某猪场送检病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为其提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经实验室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血清型分型.[结果]该分离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短杆菌,具有多形性;发酵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木糖、尿素、氧化酶阴性,硝酸还原酶、接触酶阳性,MR和VP试验阴性,有卫星现象;16Sr RNA扩增出了821 bp目的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副猪嗜血杆菌NR_118757.1同源性达98%以上;分离到的细菌对头孢噻呋、阿米卡星、硫酸黏菌素、甲砜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高敏,对阿莫西林、恩诺沙星耐药;采用14对分型引物对分离菌进行血清型分型,多重PCR扩增到700 bp左右大小的目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KC795429.1副猪嗜血杆菌funV同源性达99.85%,确定该分离菌株为9型副猪嗜血杆菌.【结论】本研究结果将为副猪嗜血杆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分离与鉴定 药敏试验 多重PCR 血清型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一些地区生肉标本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马爱静 王艳 +5 位作者 王毅 李东迅 许华青 袁雪娇 刘凯 叶长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3-407,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一些地区生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北欧食品分析标准(NMKL)对北京市一些地区采集的340份牛、羊、猪、鸡和鸭生肉标本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Serotypi... 目的了解北京市一些地区生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北欧食品分析标准(NMKL)对北京市一些地区采集的340份牛、羊、猪、鸡和鸭生肉标本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Serotyping)、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结果生肉标本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率为6.2%(21/340)。分离菌株含3种血清型(1/2a,1/2b和1/2c),以1/2c为优势血清型(占47.6%)。PFGE分析中,使用内切酶AscI酶切电泳将21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12个型别,可聚类为3个群。MLST分析将21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7个ST型,其中ST9型最多(10株)。结论北京市一些地区的生肉类食品中存在6.2%的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率,这些单增李斯特菌以家系II菌株占据绝对优势(80.1%),其中1/2c型,GX6A16.CN0004和ST9型分别为血清型、PFGE带型以及MLST序列型的优势型别,与我国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优势菌群特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血清型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型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检测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玲彩 王青 +5 位作者 王晓斐 董萌萌 孙亚伟 杭柏林 胡建和 徐彦召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6-771,共6页
为探究河南省某大型养猪场育肥猪发生疫情的原因,本研究从该猪场采集的病料样品中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菌经革兰氏染色及电镜观察其形态、16S rRNA PCR鉴定;采用多重PCR鉴定其血清型并将扩增的funAB基因与GenBank中的其它副猪嗜血杆菌(... 为探究河南省某大型养猪场育肥猪发生疫情的原因,本研究从该猪场采集的病料样品中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菌经革兰氏染色及电镜观察其形态、16S rRNA PCR鉴定;采用多重PCR鉴定其血清型并将扩增的funAB基因与GenBank中的其它副猪嗜血杆菌(HPS)参考株的相应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该基因的进化树;采用纸片扩散法鉴定分离菌株的药敏特性并利用小鼠进行了其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经形态观察、培养特性鉴定以及16S rRNA的PCR鉴定,该分离菌为HPS;经多重PCR并经测序鉴定分离菌为14型HPS,将其命名为JZ-2019;funAB基因的同源性分析及进化树结果显示,JZ-2019株与14型HPS IA-84-22113株(KC795520.1)的同源性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以及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其中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最为敏感;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均出现临床症状,甚至死亡,且小鼠各脏器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等剖检症状;经PCR扩增从死亡小鼠的脑、腹水中扩增出与分离菌株一致的细菌。表明,该分离菌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且能通过小鼠血脑屏障。本研究证明了河南省猪群中存在14型HPS的感染,为中原地区防控HPS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型副猪嗜血杆菌 分离 血清型分型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彬 彭树德 +2 位作者 白和平 吴同垒 史秋梅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第6期5-7,15,共4页
为分析肺炎克雷伯氏菌致母牛乳腺炎及犊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对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荚膜型血清型分型、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检测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主要荚膜型血清型均为K2型,携带mrkD、fimH、wabG... 为分析肺炎克雷伯氏菌致母牛乳腺炎及犊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对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荚膜型血清型分型、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检测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主要荚膜型血清型均为K2型,携带mrkD、fimH、wabG毒力基因;耐药基因检测显示携带TEM、SHV、DHA基因;该菌对大观霉素敏感,对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磺胺二甲氧、头孢拉定具有耐药性。本研究可为致病性肺炎克雷伯氏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菌 血清型分型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