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及其复合参数在诊断炎症性肠病合并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帆 胡乃中 梅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评估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及其复合参数sTFR/LogSF在炎症性肠病(IBD)合并缺铁性贫血(IDA)中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IBD患者161例,其中克罗恩病(CD)81例,溃疡性结肠炎(UC)80例。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完善血常规、铁代谢... 目的评估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及其复合参数sTFR/LogSF在炎症性肠病(IBD)合并缺铁性贫血(IDA)中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IBD患者161例,其中克罗恩病(CD)81例,溃疡性结肠炎(UC)80例。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完善血常规、铁代谢、C反应蛋白(CRP)、叶酸及维生素B12(Vit B1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贫血诊断标准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分析IBD贫血的发生率及病因。根据SF将IBD分成缺铁性贫血(IDA)组和非IDA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sTFR及sTFR/LogSF在IBD合并IDA中的诊断效能。所有病例随访至研究终点,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 IBD合并贫血的发生率62.1%(100/161),其中IDA 40.0%(40/100),慢性病性贫血(ACD)14.0%(14/100),ACD与IDA混合26.0%(26/100),叶酸和Vit B12缺乏10.0%(10/100)。IDA组的血清sTFR浓度和sTFR/LogSF值明显高于非ID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55.5、306.0,P<0.001)。血清sTFR/LogSF的AUC值(0.937)大于sTFR的AUC值(0.865);sTFR/LogSF临界值(2.8)处的特异度(90.9%)、敏感度(87.5%)高于sTFR的临界值(4.7 mg/L)处特异度(86.0%)、敏感度(77.5%)。sTFR、sTFR/LogSF与CRP无相关关系(r=0.042、-0.958,P>0.05)。结论 IBD合并贫血发生率高,其中以IDA为常见,检测血清sTFR/LogSF和sTFR可以更准确地诊断IBD合并IDA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缺铁性贫血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及其复合参数在缺铁性贫血及慢性病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吴鹏 王学文 +2 位作者 庄昱洲 刘海宁 史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38-441,共4页
目的 :阐明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sTFR)及其复合参数sTFR/SF、sTFR/logSF在缺铁及铁代谢异常性贫血中的鉴别诊断意义。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4 9例铁相关性贫血患者sTFR ,分为缺铁性贫血(IDA)、慢性病贫血 (ACD)及... 目的 :阐明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sTFR)及其复合参数sTFR/SF、sTFR/logSF在缺铁及铁代谢异常性贫血中的鉴别诊断意义。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4 9例铁相关性贫血患者sTFR ,分为缺铁性贫血(IDA)、慢性病贫血 (ACD)及慢性病伴缺铁 (CDID)三组 ,分析sTFR和复合参数及常用参数在各组间的差异及相关性 ,用ROC曲线分析比较它们在各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IDA组、CDID组和ACD组sTFR浓度分别为 (5 0 .8± 8.2 )nmol/L、(33.5± 6 .9)nmol/L和 (2 2 .7± 9.9)nmol/L ,三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0 1 )。IDA组sTFR与SF呈负相关 (r=- 0 .6 88,P <0 .0 0 1 ) ,与TIBC呈正相关 (r =0 .6 2 5 ,P =0 .0 0 1 ) ,与骨髓红系比例成正相关 (r =0 .889,P <0 .0 0 1 ) ,与其他参数间无相关性。ACD和CDID组的sTFR与其他参数间均缺乏相关性。sTFR及其复合参数在各组贫血诊断中约登指数 (Youdonindex)和ROC曲线下面积的鉴别意义均较其他参数大 ,但sTFR与其复合参数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sTFR在IDA、ACD和CDID三组间差异显著 ,sTFR及其复合参数对区分IDA与ACD以及判断ACD是否合并缺铁有较大价值 ,优于其他常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缺铁性贫血 慢性病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慢性肾衰伴缺铁性贫血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心宇 王玉芝 +3 位作者 孟秀香 贾莉 李秋娟 柴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伴缺铁性贫血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42例CRF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血液自动分析法进行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检测;双吡啶比色法测定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 目的: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伴缺铁性贫血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42例CRF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血液自动分析法进行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检测;双吡啶比色法测定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铁蛋白(SF);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法测定sTfR。结果:sTfR在CRF伴缺铁组明显升高;与CRF不伴缺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sTfR含量能更加快速、真实地反映体内铁贮存情况,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缺铁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急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冯 莫东华 +1 位作者 刘智屏 文飞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28-153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able transferritin receptor,sTfR)在急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4例不同类型溶血性贫血患儿和12例非贫血对照儿童的血清sTfR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溶血性贫血患...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able transferritin receptor,sTfR)在急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4例不同类型溶血性贫血患儿和12例非贫血对照儿童的血清sTfR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血清sTfR水平为(49.4±19.1)nmol/L,对照组血清sTfR水平为(13.8±3.3)n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类型的溶血性贫血患儿中,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sTfR水平升高最为明显,其中β-地中海贫血患儿最高。血清sTRF水平与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计数呈正相关(r=0.8011,P<0.01)。结论血清sTfR变化可作为红细胞生成评价的指标,检测血清sTfR水平有助于急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溶血性贫血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界点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捷荣 熊英 邹典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儿童缺铁性贫血(ID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6个月~12岁缺铁性贫血儿童50例及正常儿童20例均进行血红蛋白(Hb)、sTfR、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测定,并将受测对象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儿童缺铁性贫血(ID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6个月~12岁缺铁性贫血儿童50例及正常儿童20例均进行血红蛋白(Hb)、sTfR、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测定,并将受测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轻度IDA组(IDA1组)、中~重度IDA组(IDA2组),以不同浓度sTfR为临界点计算其诊断IDA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以确定最佳的诊断临界点。结果以sTfR浓度40nmol/L为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和85%,为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的临界点。结论当sTfR为40nmol/L时冷断IDA准确度最高,即为IDA的最佳临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族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转铁蛋白受体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姚红霞 陈志斌 丁毅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83-484,共2页
为研究地中海贫血患者与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sTfR)和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关系 ,并估计地中海贫血骨髓红系增生程度 ,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和 50例正常人对照的sTfR和EPO水平。结果显示 ,β 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血... 为研究地中海贫血患者与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sTfR)和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关系 ,并估计地中海贫血骨髓红系增生程度 ,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和 50例正常人对照的sTfR和EPO水平。结果显示 ,β 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清EPO和sTf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而轻型患者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别。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 地中海贫血症 促红细胞生成素 转铁蛋白受体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维生素A状况对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及其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荣 赵正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6-248,共3页
选择血红蛋白≤114g/L的116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干预组58名,口服维生素A丸20万单位(10万U/d×2天),其余为对照组。4周后干预组血清视黄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01);与对照组比较SI、Tf、%TS,Hb、RBC、Hct... 选择血红蛋白≤114g/L的116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干预组58名,口服维生素A丸20万单位(10万U/d×2天),其余为对照组。4周后干预组血清视黄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01);与对照组比较SI、Tf、%TS,Hb、RBC、Hct、MCH、MCHC显著提高(P<0.05),sTfR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视黄醇水平与Hb(r=0.21,P=0.003),Tf(r=0.442,P<0.001),SI(r=0.192,P=0.009)和%TS(r=0.179,P=0.024)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血清视黄醇水平与机体铁营养状况相关,短期大剂量维生素A干预使机体铁营养状况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铁代谢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贫血 干预 维生素A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窦慧宏 龙桂芳 《广西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139-142,146,共5页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 fR)是完整的细胞受体的一个可溶性节段,通过酶免疫法或免疫浊度法可从血清中检出。sT fR反映机体贮存铁的数量以及所需铁的数量,是判断机体是否缺铁的一项敏感指标。sT fR可以定量评价骨髓幼红细胞的生成,尤其适用...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 fR)是完整的细胞受体的一个可溶性节段,通过酶免疫法或免疫浊度法可从血清中检出。sT fR反映机体贮存铁的数量以及所需铁的数量,是判断机体是否缺铁的一项敏感指标。sT fR可以定量评价骨髓幼红细胞的生成,尤其适用于评价各类骨髓红系显著增生的溶血性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研究进展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检测在诊断妊娠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
9
作者 武婕 江悦华 +1 位作者 张宏斌 李春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缺铁性贫血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体检 妊娠 临床 铁代谢 合并 指导 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透患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的影响及肾性贫血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池向耿 张文彬 +2 位作者 蔡琪 陈艳转 丁德良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3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透患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的影响及肾性贫血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于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透患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的影响及肾性贫血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于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各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贫血相关指标[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铁调素(Hepc)],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β2-M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H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e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T、T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TfR、Hep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明显改善血透患者肾性贫血,降低血清sTfR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表达人源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抗原及多克隆抗体制备和应用
11
作者 卢振华 吴振兴 +2 位作者 袁新松 王剑 吴坚平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15,共5页
通过多种策略构建人源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抗原的高效表达体系获得足量的sTfR抗原,并免疫得到稳定的兔多克隆抗体,以此制备高灵敏度的体外检测试剂盒。首先通过筛选表达体系,最终确定以人胚胎肾细胞293(HEK293)表达体系进行sTfR抗... 通过多种策略构建人源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抗原的高效表达体系获得足量的sTfR抗原,并免疫得到稳定的兔多克隆抗体,以此制备高灵敏度的体外检测试剂盒。首先通过筛选表达体系,最终确定以人胚胎肾细胞293(HEK293)表达体系进行sTfR抗原的表达,表达量可达0.52 mg/mL。为进一步增强sTfR表达量,优选CMV启动子及白蛋白信号肽,使抗原的表达量进一步增强至0.86 mg/mL。随后优选0.3 mg的sTfR抗原为免疫剂量,持续5次免疫新西兰兔后可获得高效价的sTfR兔多克隆抗体,该抗体耦联胶乳微球制成试剂盒后进行样本检测,其检测效果准确稳定。sTfR试剂盒及原料的开发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也为其他检测项目的试剂盒开发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重组表达 多克隆抗体 体外诊断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德全 王秀问 +4 位作者 任建民 王洁贞 李玉芳 王宜民 韩效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0-62,共3页
某些甲状腺疾病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与游离甲状腺素(FT_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相关性比较。结果发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未治疗组(A)及甲亢... 某些甲状腺疾病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与游离甲状腺素(FT_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相关性比较。结果发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未治疗组(A)及甲亢未治疗伴突眼组(D)血清sIL-2R明显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经治疗甲状腺功能灭常组(G)sIL-2R明显高于甲减未治疗组(F);10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sIL-2R明显降低;Graves病及甲减患者血清sIL-2R均与FT_3呈正相关。提示除自身免疫外,甲状腺素水平也是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的重要调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可溶性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甲状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血清可溶性Fas和可溶性Fas配体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长江 胡申江 +2 位作者 郑霞 武垚森 陈治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 (ELISA)方法 ,测定了 3 5例ACS病人 (ACS组 )、2 3例稳定性心绞痛病人 (SAP组 )及 2 0...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 (ELISA)方法 ,测定了 3 5例ACS病人 (ACS组 )、2 3例稳定性心绞痛病人 (SAP组 )及 2 0例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结果 :血清可溶性Fas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平均水平 ,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 ,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P <0 0 1) ,而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组间血清可溶性Fas配体平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ACS组血清可溶性Fas水平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 (γ =0 45 7,P <0 0 1)。结论 :研究表明ACS病人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明显升高 ,提示其可能与ACS有关。血清可溶性Fas可能通过维持自身免疫炎性反应而导致AC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清 可溶性FAS 可溶性FAS配体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德馨 高永琳 +2 位作者 黄伟明 何艳 叶庆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223,共2页
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胆碱酯酶 (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 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胆碱酯酶 (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 7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血清sIL - 2R含量。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L - 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并且其升高与ALT、AST、PTA、ChE相关 ,与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与否无关。急性、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s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测定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可溶性尿激酶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继兴 杨雅静 +1 位作者 周秀艳 宋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381-1383,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tatin C)和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水平与肿瘤浸润转移和治疗的关系。方法:Cystatin C应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检测;suPAR采用ELISA法检测。共检测了82例健康成人和172例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tatin C)和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水平与肿瘤浸润转移和治疗的关系。方法:Cystatin C应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检测;suPAR采用ELISA法检测。共检测了82例健康成人和172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ystatin C和suPA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ystatinC和suPAR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和P<0.01),差异有显著性;中晚期、已转移组的肿瘤患者Cystatin C和suPAR测定值均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清Cystatin C和suPAR水平,术后与术前比较,两组指标均明显降低,但接受化疗及放疗的患者,血清Cystatin C和suPAR水平与治疗与否无差异。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ystatin C和suPAR水平与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以及手术治疗有关。检测血清Cystatin C和suPAR水平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监测和疗效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可溶性尿激酶受体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肌糖原含量对运动诱导的骨骼肌IL-6基因表达、血清IL-6及可溶性IL-6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晖 谢敏豪 +2 位作者 周亮 姚绩伟 宋刚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0-744,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肌糖原含量状态下,骨骼肌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表达、血清IL-6及可溶性IL-6受体(sIL-6R)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运动前低肌糖原组、运动前正常肌糖原组3大组,后两个大组又分别分为安静时... 目的:探讨在不同肌糖原含量状态下,骨骼肌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表达、血清IL-6及可溶性IL-6受体(sIL-6R)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运动前低肌糖原组、运动前正常肌糖原组3大组,后两个大组又分别分为安静时、运动30分钟、运动2小时、运动2小时后恢复3小时和运2小时后恢复6小时5个小组。各运动组大鼠先进行糖原消耗运动,在24小时恢复期按分组分别采取不同饮食干预(正常饲料和低糖饲料),再进行下一次定量负荷运动。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宰杀大鼠,取血清、股四头肌,测血清IL-6与sIL-6R浓度、骨骼肌肌糖原含量与IL-6mRNA。结果: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各时间点血清IL-6浓度、血清sIL-6R浓度及骨骼肌IL-6mRNA大多显著升高(P<0.05,P<0.01);运动前低肌糖原组与正常糖原组相比,血清IL-6浓度与骨骼肌IL-6mRNA大多显著升高(P<0.05,P<0.01),但血清sIL-6R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引起血清IL-6和sIL-6R增加;运动前肌糖原含量可能调控运动诱导的骨骼肌IL-6基因的转录,但是对sIL-6R似乎没有调控作用;在特定的运动负荷下,骨骼肌IL-6基因转录的增加可能是在运动后,而不是在运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肌糖原含量 运动 骨骼肌 血清IL-6 可溶性IL-6受体 IL-6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_(80)KD)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江方 刘蓓玲 +2 位作者 郑列琳 钱黎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45-345,共1页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细胞中止在某一分化发育阶段,并呈恶性克隆性增殖的疾病,这种分化障碍和恶性增殖与参与造血细胞分化发育和增殖的细胞因子异常分泌密切相关。已经证实,白细胞介素6(IL-6)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是许多肿瘤的生...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细胞中止在某一分化发育阶段,并呈恶性克隆性增殖的疾病,这种分化障碍和恶性增殖与参与造血细胞分化发育和增殖的细胞因子异常分泌密切相关。已经证实,白细胞介素6(IL-6)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是许多肿瘤的生长因子。由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80kD)可以与IL-6协同作用增强IL-6的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SIL-6R 急性白血病 分化发育 患者 造血细胞 血清 生物效应 分泌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柳金 吴登蜀 +4 位作者 张伸 阎晨华 周宇 张永顶 齐振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ilityinterleukinreceptor,sIL 2R)表达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8例ALL患者初诊、复发未治疗前及...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ilityinterleukinreceptor,sIL 2R)表达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8例ALL患者初诊、复发未治疗前及第1次完全缓解后sIL 2R表达水平。结果:ALL初诊组和复发组sIL 2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在ALL缓解组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或复发组患者sIL 2R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动态观察30例患者发现,治疗有效达到完全缓解时sIL 2R水平明显下降, 而病情复发时患者sIL 2R水平显著上升,sIL 2R水平上升出现在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诊之前一个月左右。结论:动态检测完全缓解后患者sIL 2R表达水平,有利于ALL复发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复发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2R水平 受体表达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receptor 骨髓细胞形态学 正常对照组 ALL 患者发现 动态观察 完全缓解 病情复发 动态检测 早期诊断 缓解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Fas配体和可溶性Fas受体水平
19
作者 李刚 魏良明 +1 位作者 邓翠华 陈运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可溶性Fas。受体(sFas)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3例CHF患者(CHF组,心功能Ⅱ-Ⅳ级,NYHA血清sFasL和sFas浓度,并与18例心功能Ⅰ级(NYHA)组比较。结果:CH...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可溶性Fas。受体(sFas)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3例CHF患者(CHF组,心功能Ⅱ-Ⅳ级,NYHA血清sFasL和sFas浓度,并与18例心功能Ⅰ级(NYHA)组比较。结果:CHF与心功能Ⅰ级组间sFasL浓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231.50±84.50(心功能Ⅱ级216.50±96.00,Ⅲ级226.80±85.70Ⅳ级244.00±73.00)vs.217.50±89.00pg/ml,P>0.05]。而CHF组血清sFas浓度显著高于心功能Ⅰ级组[1353.30±507.71(心功能Ⅱ级1154.85±371.20,Ⅲ级1412.88±493.62,Ⅳ级1875.67±806.10)vs.983.11±461.26pg/ml,P<0.05]。结论:血清sFasL与CHF无相关性。而血清sFas与CHF存在显著相关性。且sFas浓度增高的程度与CHF的严重程度相平行,sFas浓度增高可能在CHF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 可溶性FAS配体 可溶性Fas受体 CH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IL-2受体水平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关系的研究
20
作者 傅完珍 王韬 +1 位作者 陈子庆 丁小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6-177,共2页
IL-2受体α链内单克隆抗体相关的CD25存在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膜上[1],其能以可溶的形式从细胞膜表面释放到血液中,此时其称为可溶性IL-2受体(SIL-2R).
关键词 血清 可溶性IL-2受体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2受体 嗜酸性粒细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