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Presepsin、PCT、IL-6水平联合检测对儿童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1
作者 黄珠晏 韦升市 +1 位作者 廖翠媚 郑银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527-2531,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降钙素原(PCT)和IL-6联合检测对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同期的40例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非...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降钙素原(PCT)和IL-6联合检测对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同期的40例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非脓毒症组)和同期的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入院24 h内Presepsin,PCT和IL-6的水平,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三种指标及联合检测对脓毒症诊断和预后评估的能力。结果:脓毒症组患者血清中的Presepsin,PCT和IL-6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患者(P<0.01)。Presepsin的曲线下面积为0.938,高于PCT和IL-6,当Presepsin截断值为840.2 pg/ml时,其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97.6%,三种指标联合的诊断效能高于三者的单一检测或两两联合检测。Presepsin评价脓毒症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大于PCT和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指标联合的预后评估能力明显高于三者的单一检测或两两联合检测。结论:Presepsin是脓毒症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一个良好指标, Presepsin与PCT和IL-6三者联合能够显著提高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解毒汤辅助治疗脓毒症休克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和sCD14、HMGB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俊虎 董妍 +1 位作者 张凤雅 李岩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7-250,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汤辅治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SS)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和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汤辅治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SS)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和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sCD14)、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接诊的SS患者109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4例(常规治疗)、联合组55例(常规治疗联合扶正解毒汤)。检测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sCD14、HMGB1、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ICU入住时间、临床疗效、安全性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PCT、sCD14、HMGB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以联合组更明显(P<0.05)。联合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与联合组肝肾功能异常、血小板损伤、皮疹、呕吐、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汤可减轻SS患者炎症反应及危重症状,降低sCD14、HMGB1水平,加快恢复速度,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扶正解毒汤 炎性因子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治疗感染性腹泻对肠道损伤因子、大便病原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姜东旭 白鸽 李偲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2617-2619,2624,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感染性腹泻对血清内毒素(ET)、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水平及大便病原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感染性腹泻对血清内毒素(ET)、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水平及大便病原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均治疗3 d。评定2组治疗后疗效、大便正常率及病原学转阴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肠壁损伤因子、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8.67%)高于对照组(89.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ET、D-乳酸(D-LA)、一氧化氮(NO)、sCD1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正常率(94.67%)及病原学转阴率(92.00%)均高于对照组(82.67%、80.00%,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感染性腹泻可降低血清ET、sCD14水平,抑制肠壁损伤及炎性反应,同时促进大便病原学转阴,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感染性腹泻 内毒素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 病原学转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epsin在儿童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静 杨新利 +1 位作者 史宝海(综述) 张清秀(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70-874,共5页
脓毒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是造成儿科患者发病、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提高患儿生存率。血培养、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等在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其特异度和... 脓毒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是造成儿科患者发病、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提高患儿生存率。血培养、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等在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其特异度和灵敏度都有局限性,且检测时间过长。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又称Presepsin,是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它不仅对儿童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对判定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和预后也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且检测方法快捷、准确,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文章就Presepsin对脓毒症诊断价值评价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指导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脓毒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