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儿肾小球疾患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改变 |
曹敏
张美媛
王信子
姚航平
陈高伟
|
《浙江临床医学》
|
1999 |
0 |
|
2
|
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α观察颅脑损伤后免疫系统的变化 |
乔楠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
2002 |
7
|
|
3
|
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检测 |
赵勇
南德齐
|
《淮海医药》
|
2002 |
2
|
|
4
|
登革热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及意义 |
陈志伟
李贵华
李志芳
冯国强
|
《广州医学院学报》
|
1996 |
0 |
|
5
|
儿童哮喘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研究 |
陈海茹
李志洁
吴嵩炜
侯卫红
|
《河南医学研究》
CAS
|
1997 |
0 |
|
6
|
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内毒素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与化脓性中耳炎发生的相关性 |
魏璐璐
吉文伟
尹中普
范栩嫚
陈子涵
|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2025 |
0 |
|
7
|
喉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初步研究(摘要) |
赖金平
陶正德
肖建云
童彩丽
赵素萍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1994 |
0 |
|
8
|
心电图QRS波时限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11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
杨丽
王艳红
孟静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
2022 |
13
|
|
9
|
射频治疗原发性肝癌前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 |
鲍恩武
马庆久
赖大年
杜锡林
|
《肝胆外科杂志》
|
2003 |
5
|
|
10
|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医证型与血、尿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关系 |
陈岱
史兵伟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2001 |
13
|
|
11
|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
夏焱
刘勇
郭海霞
陈肖嫦
黄维肖
李文益
|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
2010 |
3
|
|
12
|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董毅
夏瑞祥
曾庆曙
蔡学杰
|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3
|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与颅内感染 |
张建强
王满侠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4
|
精氨酸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肿瘤坏死因子-ɑ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影响 |
宫路路
林瑞新
文海荣
房学东
|
《肝胆外科杂志》
|
2007 |
1
|
|
15
|
白细胞介素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与食管癌患者的关系 |
姬荷
|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6
|
胸腺肽α_1联合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和可溶性gp130的影响 |
尚佳
张晓阳
司黎
党俊
|
《河南医学研究》
CAS
|
2001 |
0 |
|
17
|
白癜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及其可溶性受体ST2水平检测及意义 |
杨丽
陆东庆
马寒
|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
2020 |
0 |
|
18
|
登革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陈志伟
黄柏章
冯国强
李志芳
李贵华
|
《广州医学院学报》
|
1996 |
0 |
|
19
|
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T细胞亚群与肺尘埃沉着病分期和肺功能的关系 |
刘超峰
|
《中国医药导报》
CAS
|
2013 |
2
|
|
20
|
四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Toll样受体2、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 |
王迪
朱向东
李兰珍
王燕
何兰娟
郭婷婷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
2015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