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严群超 莫木顺 +2 位作者 甘绍乃 温汉华 熊爱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40-341,共2页
目的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程不同阶段循环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水平并分析葛根素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第1、3、5、7天和 2周后sICAM 1和sVCAM ... 目的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程不同阶段循环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水平并分析葛根素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第1、3、5、7天和 2周后sICAM 1和sVCAM 1浓度 ,用常规治疗方法作为对照 ,观察葛根素静脉滴注对其sICAM 1和sVCAM 1水平的影响。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时血清sICAM 1和sVCAM 1浓度处于较高水平 ,且两组相近 (P >0 0 5 )。经治疗后两组病人血清sICAM 1和sVCAM 1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而静脉滴注葛根素可使sICAM 1和sVCAM 1水平下降得更快。结论 :静脉滴注葛根素可更快地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中升高的sICAM 1和sVCAM 1,说明葛根素的抗氧化特性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 抗氧化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细胞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德馨 高永琳 +2 位作者 黄伟明 何艳 叶庆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223,共2页
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胆碱酯酶 (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 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胆碱酯酶 (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 7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血清sIL - 2R含量。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L - 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并且其升高与ALT、AST、PTA、ChE相关 ,与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与否无关。急性、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s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测定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尚延侠 陈佩杰 陈文鹤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49,共4页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血管内皮黏附功能的影响,探讨有氧运动预防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机制。方法:以全封闭式减肥夏令营肥胖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合理膳食和有氧运动的干预手段进行为期4周的减肥干预,测试减肥运动前后身体形态...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血管内皮黏附功能的影响,探讨有氧运动预防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机制。方法:以全封闭式减肥夏令营肥胖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合理膳食和有氧运动的干预手段进行为期4周的减肥干预,测试减肥运动前后身体形态、血脂4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结果:肥胖青少年的身体形态、血脂代谢显著改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显著下降。结论:运动减肥可以改善肥胖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改善血脂及血管内皮黏附功能,预防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青少年 有氧运动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 子-1 血脂 体脂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患者血清可溶性Fas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加林 赵亚平 +1 位作者 吴合军 颜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4-564,共1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Fas(sFas)在Graves病(G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8例GD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Fas及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的含量。结果:GD患者未治疗组和缓解组血清sFas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2.08&... 目的:探讨可溶性Fas(sFas)在Graves病(G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8例GD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Fas及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的含量。结果:GD患者未治疗组和缓解组血清sFas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2.08±0.82)、(1.11±0.31)vs(0.70±0.50)ng/ml,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血清可溶性FAS 检测 免疫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明 张月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5-60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37例,根据PCI术前SNYTAX评分分为低分组(n=76)和中高分组(n=61)。比较2组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高分组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血清sST2对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SYNTAX评分中高分组血清sST2高于低分组(P<0.05)。血清sST2是中高分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是血清sST2、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室壁瘤形成(均P<0.05)。预测MACE事件的ROC曲线显示,血清sST2联合CK-MB后曲线下面积最大(P<0.05)。结论血清sST2水平越高,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STEMI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MACE的风险越高。联合检测CK-MB对MACE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 SYNTAX评分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同种移植排斥患者血清可溶性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谢松业 丁星 +1 位作者 赵超 巫协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1908-1910,共3页
目的:观察肾同种移植排斥患者血清可溶性TRAIL(sTRAIL)、sTNFR-I、sTNFR-II、sFas、sFasL的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结果:受试组(n=29)与健康对照组(n=29)比较sTRAIL、sTNFR-I、sTNFR-II、sFas差异有... 目的:观察肾同种移植排斥患者血清可溶性TRAIL(sTRAIL)、sTNFR-I、sTNFR-II、sFas、sFasL的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结果:受试组(n=29)与健康对照组(n=29)比较sTRAIL、sTNFR-I、sTNFR-II、sFas差异有显著性(P<0.01)。受试组与对照组(n=58)sFas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肾同种移植排斥患者血清sTRAIL、sTNFR-I、sTNFR-II、sFas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提示血清这些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在肾同种移植排斥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同种移植排斥 血清可溶性 水平变化 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 患者 sTNFR-Ⅰ sTNFR-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早期诊断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杰 何波 +3 位作者 吴莉 谢晓洁 金文凤 韩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94-1696,共3页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来源于胸膜的少见恶性肿瘤,具有早期不易诊断、恶性程度及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1]。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石棉暴露是造成MPM发病的...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来源于胸膜的少见恶性肿瘤,具有早期不易诊断、恶性程度及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1]。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石棉暴露是造成MPM发病的主要因素,潜伏期可长达20~40年[2],对高危人群早期筛查、诊断是业界努力的方向。影像学检查在MPM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但对高危人群早期诊断意义不大。目前研究认为血清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Soluble mesothelin-related proteins,SMRP)仅在间皮细胞中表达,在胸膜间皮瘤、卵巢癌、胰腺癌中存在高表达[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膜间皮瘤 早期诊断 血清可溶性 相关蛋白 间皮素 大鼠 少见恶性肿瘤 高危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角膜结膜上皮病变和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唐彦慧 周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DM)角膜结膜上皮改变的情况及其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25例(50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25例(50眼)健康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结膜印记细胞学... 目的探讨糖尿病(DM)角膜结膜上皮改变的情况及其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25例(50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25例(50眼)健康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结膜印记细胞学(IC)检查,并将检测结果与年龄、DM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血清E-选择素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DM组的BUT值、SchirmerⅠ值、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均低于对照组,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着色率、结膜鳞状上皮化生级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的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和鳞状上皮化生的级别与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DM患者泪膜功能和角结膜上皮均有损害,且血清E选择素水平高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下降愈明显,上皮细胞鳞状化生程度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泪膜 角膜结膜上皮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E-选择素水平变化及其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立东 杨文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072-2072,2076,共2页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支气管哮喘 E-选择素 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 水平变化 哮喘患儿 内皮细胞损伤 价值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金 吴登蜀 +4 位作者 张伸 阎晨华 周宇 张永顶 齐振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ilityinterleukinreceptor,sIL 2R)表达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8例ALL患者初诊、复发未治疗前及...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ilityinterleukinreceptor,sIL 2R)表达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8例ALL患者初诊、复发未治疗前及第1次完全缓解后sIL 2R表达水平。结果:ALL初诊组和复发组sIL 2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在ALL缓解组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或复发组患者sIL 2R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动态观察30例患者发现,治疗有效达到完全缓解时sIL 2R水平明显下降, 而病情复发时患者sIL 2R水平显著上升,sIL 2R水平上升出现在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诊之前一个月左右。结论:动态检测完全缓解后患者sIL 2R表达水平,有利于ALL复发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复发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2R水平 受体表达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receptor 骨髓细胞形态学 正常对照组 ALL 患者发现 动态观察 完全缓解 病情复发 动态检测 早期诊断 缓解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与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Fas ligand水平检测
11
作者 曾晓波 陈军 +2 位作者 苏先狮 蒋永芳 何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07-1207,1210,共2页
关键词 ligand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 血清可溶性FAS 肝癌患者 水平检测 FAS/FAS配体 FasL分子 可溶性FASL 细胞凋亡分子 肝细胞凋亡 研究发现 肝病患者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sCD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吴勤动 石益海 +1 位作者 朱永良 李茂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8-239,共2页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CD8(sCD8)水平变化与肝细胞损伤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CD8水平。肝硬化患者血清sCD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血清sCD8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呈正相关 (r=0 35 4 ,P <0 ...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CD8(sCD8)水平变化与肝细胞损伤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CD8水平。肝硬化患者血清sCD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血清sCD8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呈正相关 (r=0 35 4 ,P <0 0 5 ) ,与白蛋白 (A)水平呈负相关 (r=- 0 339,P <0 0 5 ) ,血清sCD8在Child -Pugh分级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患者血清sCD8水平增高与肝细胞损伤、肝功能障碍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清可溶性sCD8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肝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原发性肝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临床价值
13
作者 简志祥 孙建 +1 位作者 侯宝华 区金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原发性肝癌(HCC)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同期检测了53例HCC患者血清sICAM-1及AFP的含量,并与肝脏良性肿瘤、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结果:HCC患者血清sICAM-1含... 目的:探讨检测原发性肝癌(HCC)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同期检测了53例HCC患者血清sICAM-1及AFP的含量,并与肝脏良性肿瘤、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结果:HCC患者血清sICAM-1含量均值为(1382.5±752.3)ng/mL,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0.01);而肝脏良性肿瘤、肝炎肝硬化及健康志愿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HCC患者血清sICAM-1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包膜及转移状态有关(P<0.05),而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血清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sICAM-1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sICAM-1对于HCC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有助于判断HCC患者肿瘤侵袭转移状态及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原发性肝癌 临床价值 血清SICAM-1 检测 肝脏良性肿瘤 健康志愿者 肝炎肝硬化 ELISA法 转移状态 HCC 组织学分级 肿瘤大小 发生发展 病情监测 肿瘤侵袭 患者 含量 AFP 对照组 显著性 P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联合监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D-二聚体对Sepsi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照良 张文玲 +1 位作者 黄涛 郭家权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s TREM-1)、D-二聚体在Sepsis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前...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s TREM-1)、D-二聚体在Sepsis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前瞻性纳入海南省人民医院ICU收治的Sepsis患者,检测患者诊断Sepsis后第1、3、7天的SAA、s TREM-1、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并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结果,将诊断Sepsis后28 d内死亡患者作为研究组(死亡组),存活患者作为对照组(生存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共82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Sepsis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性51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68.17±9.94)岁。死亡组30例,生存组52例,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死亡组与生存组在诊断Sepsis后第1、3、7天SAA、s TREM-1、D-二聚体、CRP和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诊断Sepsis后第1天,SAA(P=0.004)、s TREM-1(P=0.025)、CRP(P=0.005)、PCT(P=0.016)均为预测Sepsis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且SAA、s TREM-1水平在第1、3、7天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而D-二聚体仅在第3天和第7天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ROC曲线发现,SAA第1、3、7天的曲线下面积均最大(分别为0.878、0.916、0.954),s TREM-1第3天和第7天(0.907、0.929)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CRP(0.897、0.927)和PCT(0.892、0.890),SAA+s TREM-1+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第1、3、7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8、0.974、0.984。结论SAA、s TREM-1和D-二聚体的动态联合监测结果可作为Sepsis的预后指标,且优于CRP、PCT等传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因子-1 D-二聚体 SE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和QRS宽度的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永超 欧三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3-887,共5页
目的选取冠心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和QRS宽度的关系。方法通过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目的选取冠心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和QRS宽度的关系。方法通过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试剂盒对血清中的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进行测定;采用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测仪检查患者心电图,记录QRS宽度;通过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仪对血浆脑钠肽进行测定;通过超声心动图仪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射血分数。对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临床性质进行检测。结果 B组患者的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水平最高,为(2.25±0.31);A组为(2.01±0.12);对照组为1.50±0.14(P <0.05)。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59.14±3.50)%较A组和B组大,而血浆脑钠肽(88.61±8.91)ng/L和QRS宽度(85.64±6.83)ms较A组和B组小;B组左室射血分数(41.30±3.81)%最小,血浆脑钠肽(378.45±16.58)ng/L和QRS宽度(125.16±3.42)ms最大(P <0.05)。FBG、ALT、AST、hs-CRP均为B组(4.54 mmol/L、28.27 U/L、22.30 U/L、4.18 mg/L)最小、A组(5.92 mmol/L、36.01 U/L、34.15 U/L、3.62 mg/L)最大,对照组处于两者间。B组患者的LVEDV(90.05±3.58)mL、LVESV(49.17±3.56)mL均较A组和对照组高,而E/A值(0.67±0.05)最低;A组数值大小处于B组和对照组间。B组患者的SBP(155.74±13.58)mmHg和DBP(100.17±10.96)mmHg均较A组和对照组高,6MWD(365.24±25.05)分相对较小;A组数值大小处于B组和对照组间。结论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和QRS宽度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左室射血分数 血浆脑钠肽 QRS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与颅脑损伤后免疫系统变化规律的研究
16
作者 袁静芬 乔楠 徐红燕 《护理研究》 2002年第10期588-589,共2页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颅脑损伤 免疫系统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LGF/sFlt-1联合胎盘3D-PDI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飞 刘玉芳 +1 位作者 李保卫 张金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联合胎盘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3D-PDI)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且有PE高危因素的孕妇120例,随访至分娩后1周。于孕14~2... 目的探讨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联合胎盘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3D-PDI)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且有PE高危因素的孕妇120例,随访至分娩后1周。于孕14~20周常规产检时检测血清PLGF和sFlt-1水平,并计算PLGF/sFlt-1比值,同时超声检测胎盘3D-PDI,包括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根据孕20周后是否发生PE,分为PE组(55例)和对照组(65例),根据病情轻重将PE组进一步分为非重度PE组(35例)和重度PE组(20例)。比较各组PLGF/sFlt-1及3D-PDI,并分析PLGF、sFlt-1与3D-PDI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或联合预测PE的价值。结果2组孕妇年龄、检测孕周、妊娠高血压史及生育史等均无差异(P>0.05)。PE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尿蛋白水平、早产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入住率及孕前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PE组血清PLGF/sFlt-1、3D-PDI均低于对照组,重度PE组血清PLGF/sFlt-1、3D-PDI均低于非重度PE组(均P<0.05)。PLGF与VFI呈显著正相关(P<0.01),sFlt-1与VFI呈显著负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LGF/sFlt-1、VI、FI、VFI对PE均有预测价值,VI、FI、VFI联合预测PE的价值高于各参数指标[曲线下面积(AUC)=0.951],血清PLGF/sFlt-1、VI、FI、VFI四者联合预测价值最高(AUC=0.987)。结论PE患者孕早期血清PLGF、sFlt-1与胎盘VFI均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孕早期血清PLGF/sFlt-1及胎盘VI、FI、VFI均减低,4种指标联合应用预测PE的效能最高,可为临床早期筛查或预测PE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胎盘生长因子/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 子痫前期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血清sCD40L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颖敏 宋玮 +6 位作者 刘建平 徐瑾 臧敏华 丁泓毅 谢秀兰 徐依敏 王彬尧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27-729,共3页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的变化,了解其对斑块稳定和免疫炎症抑制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n=33)和他汀类治疗组(n=17),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的变化,了解其对斑块稳定和免疫炎症抑制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n=33)和他汀类治疗组(n=17),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治疗前后sCD40L水平明显下降,通心络组下降34.6%,他汀类组下降33.4%,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两组用药前比较和用药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予以通心络胶囊治疗一疗程,可明显降低sCD40L的水平,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可溶性CD40L 通心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强度游泳训练对少年运动员血清sIL-2R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秀英 李骁君 +1 位作者 张文峰 朱琳娜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3-26,共4页
对 2 0名少年业体游泳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进行了测试 ,并同步测试了T细胞亚群、NK细胞及血乳酸水平。实验结果表明 :训练后比安静时sIL - 2R明显下降 ,由此 ,因IL - 2介导的T细胞亚群、NK细胞... 对 2 0名少年业体游泳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进行了测试 ,并同步测试了T细胞亚群、NK细胞及血乳酸水平。实验结果表明 :训练后比安静时sIL - 2R明显下降 ,由此 ,因IL - 2介导的T细胞亚群、NK细胞的活化程度受到明显的抑制 ,使免疫系统机能受到影响。因此 ,应强调少年运动员的科学训练 ,减少易感病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2R NK细胞 T细胞亚群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影响 介导 安静 少年运动员 大强度 游泳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相关性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sFas水平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向阳 吴娅娅 +3 位作者 陶志华 陈晓东 沈关心 吴健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87-1188,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as(sFas)水平的变化与乙肝后相关性肝硬化、肝癌的关系。方法 :对 2 0例肝炎、2 8例HBV相关性肝硬化及 2 0例肝癌患者血清sFas、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进行检测 ,同时对其中 43例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as(sFas)水平的变化与乙肝后相关性肝硬化、肝癌的关系。方法 :对 2 0例肝炎、2 8例HBV相关性肝硬化及 2 0例肝癌患者血清sFas、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进行检测 ,同时对其中 43例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进行HBV DNA的定量检测。结果 :HBV相关性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sFas水平明显升高 ,与正常对照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并且其结果与肝纤维化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Fas水平与HBV DNA复制程度无显著关系。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进程可能与血清sFas水平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SFAS 肝硬化患者 肝癌患者 HBV-DNA 相关性 肝纤维化指标 血清可溶性FAS 水平 结论 对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