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不同时期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董巧玲 刘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4,共1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炎症性疾病,涉及广泛的细胞外基质降解和血管壁重建。许多研究证实蛋白酶/抗蛋白酶比例失衡在斑块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不同时期的浓度变化和预测... 动脉粥样硬化是炎症性疾病,涉及广泛的细胞外基质降解和血管壁重建。许多研究证实蛋白酶/抗蛋白酶比例失衡在斑块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不同时期的浓度变化和预测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患者 浓度 发病 细胞外基质降解 斑块稳定性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9
2
作者 叶明 李淮玉 +3 位作者 朱余友 王国平 丁小灵 马筱玲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简称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47例,按病灶体积分为小、中、大3个亚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为高危组(NIHSS>8分)和低危组(NIHSS...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简称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47例,按病灶体积分为小、中、大3个亚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为高危组(NIHSS>8分)和低危组(NIHSS≤8分),选择60例非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探讨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并分析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结果①缺血性卒中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20±0.40)mg/L,高于对照组的(0.86±0.2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灶体积的增加,血清胱抑素C水平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47,P<0.05。②卒中复发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33±0.52)mg/L,高于卒中初发组的(1.12±0.2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NIHSS评分无相关性,但高危组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1.37±0.68)mg/L]高于低危组的胱抑素C水平[(1.15±0.2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Hcy,r=0.189,P=0.022)和极低密度脂蛋白(r=0.255,P=0.002)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r=-0.173,p=0.036)呈负相关;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OR=2.646,95%CI.621~4.317,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病灶大小及严重程度有关,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作为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及病情监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蛋白酶抑制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对急性胰腺炎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苏松 李波 +3 位作者 贺凯 张孟瑜 冯春红 夏先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51-15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测定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24h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以及血清CysC水平,并以CCr<80mL/(min·1.73m2)作为肾功能损害...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测定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24h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以及血清CysC水平,并以CCr<80mL/(min·1.73m2)作为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分析了解CysC的诊断价值。结果:72例患者中共有28例出现CCr下降,在这28例患者中,CysC水平上升的有23例,而SCr出现异常的仅有16例,χ2检验分析后提示CysC对CCr的评估效能优于SCr(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AP患者中,CysC与SCr均和CCr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CysC:r=-0.868,P<0.001;SCr:r=-0.604,P<0.001),而CysC的相关系数较高。ROC曲线分析显示CysC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明显高于SCr(0.884vs0.687)。结论:CysC较SCr能更为准确和早期发现AP患者急性肾功能损害,常规监测AP患者的CysC水平,对有效治疗AP和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肾功能损害 蛋白酶抑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肝硬化水平以及肝脏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苏松 丁玉辉 +5 位作者 贺凯 李波 穆冬 张孟瑜 冯春红 夏先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329-333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与肝硬化水平以及肝脏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7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CysC水平,通过Child分级后比较各指标对肝功能变化的反映程度...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与肝硬化水平以及肝脏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7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CysC水平,通过Child分级后比较各指标对肝功能变化的反映程度以及了解CysC与ALT、AST的相关性。此外,选取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38例,其切除标本的非瘤体组织部位行Masson染色以显色纤维化肝脏组织,线性回归分析CysC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结果:在以Child分级的比较中,血清CysC与AST比ALT更能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变化。同时,CysC与ALT、AST均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Masson染色以及线行回归分析发现,血清CysC水平与肝脏纤维化水平有明显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9.994x-3.149,R2=0.818,P<0.001。结论:血清CysC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水平以及肝脏纤维化程度,有可能成为临床上判断慢性肝脏疾病肝功能的一个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纤维化 蛋白酶抑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血清肌酐、24h肌酐清除率在儿童慢性肾脏病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宁 黄燕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 h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在儿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 h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在儿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CKD患儿纳入研究组,检测其血清Cys C和Scr水平,并计算24 h Ccr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以eGFR结果为依据,将96例患儿进行CKD分期。将该院同期30例体检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不同CKD分期患儿与对照组儿童Cys C、Scr水平和24 h Ccr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儿童CKD分期与Cys C、Scr水平和24 h Ccr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不同CKD分期患儿Cys 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Cys C水平随着CKD分期的增高而逐渐升高(均P<0.05);CKD分期Ⅱ~Ⅴ期患儿Sc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Scr水平随着CKD分期的增高而逐渐升高(均P<0.05);CKD分期Ⅱ~Ⅴ期患儿24 h C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24 h Ccr随着CKD分期的增高而逐渐降低(均P<0.05)。CKD分期与Cys C、Scr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24 h Ccr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且随着CKD分期的增高,此种相关性逐渐增强。结论Cys C、Scr、24 h Ccr均能为儿童CKD的分期诊断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儿童 蛋白酶抑制c 血清肌酐 肌酐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评价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吴世木 钱耀先 +4 位作者 秦苑 吴海婴 张迪 华东 杨叶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44-184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s C)评价糖尿病(DM)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55例DM患者的锝[99mTc]喷替酸盐注射液(99mTc-DTPA)清除率、SCys 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前者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金标准,采用ROC曲线...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s C)评价糖尿病(DM)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55例DM患者的锝[99mTc]喷替酸盐注射液(99mTc-DTPA)清除率、SCys 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前者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金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SCys C、CCr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性能。结果:(1)GFR下降组的SCys C显著高于GFR正常组,CCr显著低于GFR正常组(P<0.05)。(2)SCys C、CCr与99mTc-DTPA清除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0.729(P<0.05)。(3)SCys C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AUC显著大于CCr(P<0.05),SCys C最佳阈值(cut-off值)为1.29 mg/L,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2%、94.4%。结论 :SCys C是反映GFR的理想指标,它对DM患者合并肾脏损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蛋白酶抑制c 肾小球滤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潜在危险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延丽 赵瑞雪 +3 位作者 李晓东 王笑峰 蒋晓燕 李淑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以下简称胱抑素C)是否为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MCR)潜在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来源于如皋长寿和衰老研究队列子队列2019年随访时的1592名老年人,采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评估是否存在主观认知抱怨,...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以下简称胱抑素C)是否为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MCR)潜在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来源于如皋长寿和衰老研究队列子队列2019年随访时的1592名老年人,采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评估是否存在主观认知抱怨,5米步行速度测验评估是否存在步速缓慢,二者同时存在判定为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MCR组,132例)。根据血清胱抑素C水平将胱抑素C<1.06 mg/L者归为低胱抑素C组(794例),≥1.06 mg/L者归为中高胱抑素C组(798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否增加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的风险。结果与无MCR组相比,MCR组年龄较大(P=0.041),女性(P=0.027)、农民(P=0.044)、在婚(P=0.034)、脑血管病(P=0.015)比例较高,胱抑素C水平较高(P=0.023)。与低胱抑素C组相比,中高胱抑素C组年龄较大(P=0.000),男性(P=0.000)、高血压(P=0.006)、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P=0.049)比例较高,农民比例较低(P=0.001),吸烟状况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19,95%CI:1.027~1.962;P=0.034)。结论年龄较大、女性、务农及有脑血管病病史的老年人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发病率较高,且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蛋白酶抑制c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8
作者 倪凤扬 项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血脂水平均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对于CHF患者血脂水平与Cys C异常的相关性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CHF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血脂水平的相... 目的: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血脂水平均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对于CHF患者血脂水平与Cys C异常的相关性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CHF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以期为CHF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336例CHF患者。根据患者血清Cys C的水平,将其分为Cys C正常组(n=180)和Cys C异常组(n=156)。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Cys C与血脂指标等的相关性,选取与Cys C相关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Cys C正常组相比,Cys C异常组CHF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低(P<0.001),年龄较大(P=0.030),糖尿病发病率和吸烟指数较高(分别P=0.002和P=0.003),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较高(均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A和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较低(分别P<0.001、P=0.001和P=0.00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 C水平与血小板计数、HDL、Apo A、ALB、LVEF呈线性负相关,与吸烟指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中性粒细胞比例、BUN和TBIL呈线性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DL水平下降是CHF患者血清Cys C异常的危险因素(OR=0.119,P=0.003),而Apo A不是其异常的影响因素(P=0.337)。结论:HDL可能是CHF患者血清Cys C异常唯一相关的血脂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蛋白酶抑制c 高密度脂蛋白 血脂 载脂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发挥治疗作用
9
作者 多文娟 王怡祥 +9 位作者 王家兴 许鑫龙 李林献 杨栋臣 申启利 杨立春 刘晓静 金启旺 褚亮 杨小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rSj-Cystatin)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6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蛋白组(B组)、“二次打击”造模组(C组)、蛋白干预组(D组),16只/组。A组和B组小鼠首...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rSj-Cystatin)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6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蛋白组(B组)、“二次打击”造模组(C组)、蛋白干预组(D组),16只/组。A组和B组小鼠首先腹腔注射PBS(100μL/只),24 h后开腹探查盲肠,但不进行盲肠结扎和穿刺(CLP),术后30 min,分别腹腔注射PBS(100μL/只)或含25μg rSj-Cystatin蛋白的PBS(100μL/只);C组和D组小鼠首先腹腔注射含LPS(5 mg/kg)的PBS(100μL/只),24 h后行CLP手术,术后30 min,分别腹腔注射PBS(100μL/只)或含25μg rSj-Cystatin蛋白的PBS(100μL/只)。每组随机抽取6只,造模12 h后取小鼠血清、脾、肝、肺和肾组织。肝、肺和肾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损伤并进行评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验血清和肝、肺、肾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以及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iNOS和Arg-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3+CD4+CD25+Foxp3+T的比例变化;剩余小鼠造模后记录72 h生存率并观察小鼠状态。结果与A、B组(100%)相比,C组(0%)72 h生存率降低,经rSj-Cystatin蛋白治疗后,D组生存率较C组增高(20%)。与A、B两组相比,C组肝、肺、肾组织切片病理损伤加重,血清和组织匀浆中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经蛋白治疗后,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血清和组织匀浆中TNF-α、IL-6水平降低(P<0.05),调节因子IL-10、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CD3+CD4+CD25+Foxp3+T比例升高(P<0.05);与A、B两组相比,C组各器官组织中iNOS水平均升高,而Arg-1水平呈差异性,仅在肾中呈下降趋势(P<0.01);与C组相比,D组iNOS水平下降(P<0.05),Arg-1水平升高(P<0.001)。结论rSj-Cystatin可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进而对“二次打击”脓毒症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日本血吸虫蛋白酶抑制 脂多糖 盲肠结扎穿刺 脓毒症 免疫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骨质疏松和骨折具有相关性:一项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的观察性研究
10
作者 王文惠 王晗 +1 位作者 雷署丰 何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2-1632,共11页
目的: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低和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特征,常引发脆性骨折。骨密度低是导致骨折的关键危险因素。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是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标志物,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潜在危险因... 目的: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低和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特征,常引发脆性骨折。骨密度低是导致骨折的关键危险因素。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是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标志物,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潜在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队列分析和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CysC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在普通人群中的关联和潜在的致病机制。方法:利用英国生物银行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数据和欧洲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汇总统计数据(严格设置排除标准:非白人种族、甲状腺疾病、胃肠功能障碍、肾脏疾病、类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慢性感染或炎症性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特殊疾病人群,以及正在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者)。采用多变量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ysC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发生风险的关系。所有分析均采用3个递进模型调整混杂因素:3种不同模型进行分析:模型1调整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因素,模型2在模型1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肾功能,模型3在模型2基础上调整体力活动水平。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探究其非线性关系,并使用MR分析评估CysC与骨质疏松症及骨折之间的因果关联。结果:多变量分析显示,在调整基本变量后(模型1),总研究参与者中CysC与估计骨密度(estimated bone mineral density,eBMD)不存在相关性,但是在经过性别分层的男性和女性中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01)。在调整肾功能(模型2)和体力活动水平(模型3)后,总研究参与者中CysC与eBMD开始呈负相关(P<0.001)。此外,多变量Logistic回归均显示CysC浓度与骨质疏松风险呈显著正相关(P<0.01),这种关联在所有分析模型中均保持稳定。在所有人群和模型中,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Q4组的CysC与骨质疏松症发生风险均呈正相关(均P<0.001)。在总人群中,Q4组的CysC与骨折之间的正向关联仅在模型2和模型3中出现,风险比均为1.118(均P<0.001)。然而经过性别分层后,这种关联在男性中消失(P>0.05)。此外,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C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病存在非线性关系(P<0.05)。通过筛选16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作为工具变量进行MR分析,结果显示CysC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P≥0.05),这一发现与既往特殊人群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结论:CysC水平升高与骨质疏松症和骨折风险增加具有显著相关性,这种关联在女性中表现更为明显。肾功能和体力活动水平可能是影响这种关联的重要因素。CysC与骨质疏松和骨折之间的关联可能的机制包括CysC升高导致维生素D和矿物质代谢异常,抑制骨形成;肾功能损伤加重炎症水平,影响骨吸收;或在骨质疏松症状态下,破骨细胞分化增加导致CysC水平升高。这些发现支持将CysC作为预测潜在骨质疏松症的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c 骨质疏松症 骨折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前瞻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22
11
作者 吕璘琳 韩青 孙芹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000-40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将17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脑出血组65例和脑梗死组109例。65例同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tHcy、Cys C、总胆固醇(TCho... 目的:探讨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将17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脑出血组65例和脑梗死组109例。65例同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tHcy、Cys C、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ea)、尿酸(UA)和葡萄糖(Glu)水平。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ma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脑梗死组tHcy、Cys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组t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ys 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脑梗死和脑出血组tHcy和Cys C均具有正相关性(P<0.01);两组tHcy与Crea、UA,Cys C与Crea、UA均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P<0.01或P<0.05);除脑梗死组中tHcy和LDL-C相关(r=0.229,P=0.031)外,两组tHcy、Cys C与Glu及血脂四项指标均不相关。结论:血清tHcy、Cyc C水平增高均是脑卒中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联合测定血清tHcy、Cys C对脑卒中的预防和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同型 蛋白酶抑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2
作者 鲁玲君 杨小迪 +3 位作者 张华平 梁媛 石秀兰 周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6-1134,共9页
目的 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C57BL/6J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D-GaIN模型组、LPS/D-GaIN+rSj-Cys治疗组和rSj-Cys对照组(n=18)。LPS... 目的 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C57BL/6J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D-GaIN模型组、LPS/D-GaIN+rSj-Cys治疗组和rSj-Cys对照组(n=18)。LPS/D-GaIN组和LPS/D-GaIN+rSj-Cys组小鼠均腹腔注射LPS(10μg/kg)和D-GaIN(700 mg/kg)造模;造模后30 min,LPS/D-GaIN+rSj-Cys组及rSj-Cys对照组小鼠均腹腔注射rSj-Cys(1.25 mg/kg),正常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PBS。造模6 h后,每组随机挑选8只小鼠处死,收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进行后续检测,每组剩余10只分别在3、6、12、24 h观察其生存情况,并计算生存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形态,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CD68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Bax、Bcl-2蛋白水平,采用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12 h生存率为30%,rSj-Cys治疗组小鼠12 h生存率为80%。模型组小鼠24 h生存率为10%,rSj-Cys治疗组小鼠24 h生存率为6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D-GaIN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ST、ALT、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上升(P<0.01),病理结构损伤严重,肝脏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表达明显增强(P<0.01),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增加(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1),肝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GRP78、CHOP、NF-κB 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或P<0.01);而LPS/D-GaIN+rSj-Cys治疗组小鼠转氨酶AST、ALT和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肝脏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表达明显降低(P<0.01),Bax表达显著降低(P<0.01),Bcl-2表达显著增强(P<0.01),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GRP78、CHOP、NF-κB 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或P<0.01);rSj-Cys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Sj-Cys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炎症和肝细胞凋亡缓解LPS/D-GalN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日本血吸虫蛋白酶抑制 内质网应激 炎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梁馨苓 史伟 +6 位作者 刘双信 严丽君 轩慧杰 熊卫萍 彭炎强 黄劲松 梁永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54-2156,共3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预测和诊断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132例接受心肺旁路手术的病人,每位病人术前及术后每天采集血标本。同时应用酶法测血清肌酐(Scr),用颗粒增强透射...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预测和诊断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132例接受心肺旁路手术的病人,每位病人术前及术后每天采集血标本。同时应用酶法测血清肌酐(Scr),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检测血清Cystatin C,用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AKI运用ADQI的RIFLE标准进行诊断(R:Scr升高≥50%基础值,I:Scr升高≥100%基础值,F:Scr升高≥200%基础值,L:肾功能丧失;E:终末期肾脏病);同时AKI也按Cystatin C≥50%、≥100%和≥200%的标准进行诊断。结果29(21.9%)例病人发生不同程度AKI,其中10例经历R标准,12例经历I标准,7例经历F标准。其余103例没有发生AKI的病人作为对照组。AKI病人的Cystatin C较非AKI病人显著升高(P〈0.001),AKI病人的Cystatin C与Scr(r=0.732.P〈0.001)、[Cystatin C]^-1与eGFR(r=0.803,P〈0.001)成明显线性相关。分别按照Cystatin C和Scr两种方法诊断AKI,不同程度AKI诊断的中位时间是:R标准的10例病人分别为2d(1--4d)和3d(2~5d)(P=0.014),I标准12例病人分别为3.5d(1--6d)和5d(2~8d)(P=0.008),F标准7例病人分别为5d(3~7d)和6.5d(4--9d)(P=0.02)。ROC分析证实Cystatin C在AKI诊断中的准确性高(曲线下面积为0.992)。当以Cystatin C升高≥50%作为AKI的诊断截点时,Cystatin C在AKI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和95%。结论Cystatin C可作为心肺旁路手术后AKI的诊断指标:Cystatin C在AKI的诊断时间上较Scr早,它可能作为AKI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蛋白酶抑制c 血清肌酐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与急性肾衰竭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馨苓 史伟 +5 位作者 叶智明 曾红科 彭炎强 何朝生 胡湘明 王文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ARF)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本院重症监护室215例危重病人,每天采血检测血肌酐(Scr)和CysC水平,应用Cockroft-Gault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ARF按ADQI的RI...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ARF)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本院重症监护室215例危重病人,每天采血检测血肌酐(Scr)和CysC水平,应用Cockroft-Gault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ARF按ADQI的RIFLE标准进行分层诊断。结果:41例病人发生不同程度ARF,R标准7例、I标准13例,F、L和E标准共21例;死亡21例,存活20例;174例非ARF病人作为对照组。ARF病人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P<0.01);在ARF的不同RIFLE分层标准中,血清CysC与Scr、[CysC]-1与GFR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当以Scr升高≥150%作为ARF的诊断标准时,ROC分析显示血清CysC在ARF的诊断上准确性高,曲线下面积为(AUC):0.983(95%可信区间0.960-1.006)(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和Scr与ARF病人死亡率无关(P>0.05);ROC分析表明CysC和Scr不能预测ARF病人的死亡和存活情况(P>0.05)。结论:血CysC在ARF时明显升高并与ARF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CysC可以作为ARF的检测手段之一,但与病人的预后无关不能作为病人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蛋白酶抑制 预后 血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文武 杨杰 张真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30-73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胱抑素C)在诊断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氯(BUN)正常的645例患者,按尿微量蛋白(UMP)是否正常分为肾功能正常组(412例)和肾功能早期损伤组(233例);按患者血压... 目的探讨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胱抑素C)在诊断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氯(BUN)正常的645例患者,按尿微量蛋白(UMP)是否正常分为肾功能正常组(412例)和肾功能早期损伤组(233例);按患者血压状况将肾功能正常组又分为非高血压组(208例)和高血压组(204例),肾功能早期损伤组也分为非高血压组(109例)和高血压组(124例)。进行血清胱抑素C、UMP测定,并结合其血压进行分析。结果肾功能正常组中,高血压组患者的胱抑素C与非高血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功能早期损伤组中,高血压组的胱抑素C值(1.06±0.23)mg/L比非高血压组高[(1.02±0.22)mg/L,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UMP联合分析可以更有效地判断高血压是否对肾功能产生早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病 尿素 蛋白酶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对各期慢性肾脏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晓光 俞岗 +3 位作者 崔勇平 汪年松 刘华 王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501-3503,共3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各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CKD各期患者108例,对照组20例,用ELISA的方法测定血清Cystatin C的浓度,用99mTc-DTPA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各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CKD各期患者108例,对照组20例,用ELISA的方法测定血清Cystatin C的浓度,用99mTc-DTPA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并用简化MDRD和Cock-croft-Gault(CG)方程计算估计的GFR(eGFR)。结果:与正常组比较,Scr在CKD3~5期有统计学差异,而CysC、CG-GFR、简化MDRD-GFR与GFR在CKD2期起即有统计学差异;年龄、性别、体重均不是Cystatin C的影响因素;各期Cystatin C与GFR均有很好的相关性;在CKD5期Cystatin C和Sc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KD1~5期,Cystatin C均能很好反映GFR,但在肾功能后期,Cystatin C反映GFR并不比Scr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蛋白酶抑制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重组蛋白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TGF-β2、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群 林扬元 +1 位作者 唐南洪 林建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研究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nake venom cystatin,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 目的研究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nake venom cystatin,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TGF-β2、TNF-α分泌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分析不同浓度sv-cystatin重组蛋白体外处理人肝癌MHCC97H细胞后TGF-β2、TNF-α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种浓度的sv-cystatin重组蛋白对MHCC97H细胞TGF-β2、TNF-α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25、50、100、200 mg·L-14种浓度的重组蛋白能够抑制TGF-β2的mRNA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0、100、200 mg·L-13种浓度的重组蛋白能够抑制TNF-α的mRNA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cystatin重组蛋白可能通过抑制TGF-β2和TNF-α的表达来发挥多方面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蛋白酶抑制 肝癌 MHcc97H 转化生长因子Β2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凯 刘伯学 +7 位作者 刘东武 张科林 蔡天志 张安吉 张继军 辛宏 田磊 张晓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87-1688,共2页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c 冠心病 冠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HbCYS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龙翔宇 梁启福 +2 位作者 戚继艳 方永军 唐朝荣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92,共7页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CYS)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从橡胶树中获得1个CYS基因,ORF长度为687 bp,编码1个由2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2个CYS结构域,以及1个含有3...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CYS)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从橡胶树中获得1个CYS基因,ORF长度为687 bp,编码1个由2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2个CYS结构域,以及1个含有30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为分泌蛋白,推测属于植物CYS II型,命名为Hb CYS2(Gen Bank:KX161925)。表达分析发现Hb CYS2在胶乳中高表达,并且受割胶和产量调节剂ET调控;在叶片组织中,Hb CYS2对多主棒孢侵染表现出明显应答。由此推测,胶乳中Hb CYS2在橡胶树胶乳再生、以及割胶伤害应答中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叶片中Hb CYS2参与橡胶树棒孢落叶病的防御或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蛋白酶抑制 胶乳再生 胁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重组腺病毒对人肝癌细胞 MHCC97H 侵袭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群 唐南洪 +1 位作者 林扬元 林建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8-671,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v-cystat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sv-cystatin),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在体内、外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sv-cystatin的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MHCC97H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 目的构建携带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v-cystat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sv-cystatin),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在体内、外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sv-cystatin的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MHCC97H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通过裸鼠皮下肝癌细胞肺转移模型观察Ad/sv-cystatin瘤内注射对裸鼠的治疗作用。结果体外实验证实Ad/sv-cystatin能够感染MHCC97H细胞。与对照组及空载体组相比,Ad/sv-cystatin对MHCC97H细胞体外生长、侵袭和迁移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瘤内注射Ad/sv-cystatin可以显著降低MHCC97H细胞的肺转移。结论重组腺病毒Ad/sv-cystatin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MHCC97H体内外侵袭转移的作用,在肝癌基因治疗方面具有开发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蛋白酶抑制 腺病毒 肝细胞癌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