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对特异性抗原灰区前列腺临床显著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云 董喆 +3 位作者 刘百川 赵建 王海屹 叶慧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2-498,共7页
目的基于双中心数据,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4~10 ng/ml)患者中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 目的基于双中心数据,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4~10 ng/ml)患者中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中心一)和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中心二)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且具备病理结果的PSA灰区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将中心一患者作为训练组(220例),中心二患者作为测试组(50例)。训练组应用Logistic回归确定csPCa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分析多参数组合对csPCa的诊断效能,在测试组进行验证。结果训练组csPCa和非csPCa组前列腺体积、PSAD、PI-RADS v2.1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68、6.589、75.676,P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RADS v2.1评分和PSAD是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01)。训练组和测试组PI-RADS v2.1+PSAD组成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PSA灰区csPCa的曲线下面积为0.860(95%CI 0.808~0.903)、0.906(95%CI 0.790~0.970);Logistic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PI-RADS v2.1和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当PI-RADS v2.1评分为低或中危组且PSAD<0.15 ng/ml^(2)时,训练组和测试组的csPCa检出率较低。结论PI-RADS v2.1评分和PSAD是预测PSA灰区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应用对PSA灰区csPCa的诊断效能优于两者单独应用,有助于临床活检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前列腺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相关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临床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玉琦 洪伟 +2 位作者 王飞 张春丽 王荣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9-1597,共9页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高表达为特征。针对PSMA靶点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s)是当今PCa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在PCa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新型PSMA相关RDCs进入临...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高表达为特征。针对PSMA靶点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s)是当今PCa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在PCa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新型PSMA相关RDCs进入临床研究。鉴于放射性药物的特殊性,在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时,必须考虑电离辐射的影响。该文综述近10年来PSMA相关RDCs的临床研究,并重点介绍PSMA相关RDCs临床研究中药品综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 前列腺 前列腺异性抗原 临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及其衍生指标在预测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中的价值 被引量:25
3
作者 孙奎霞 闫存玲 +3 位作者 李志艳 刘平 张伟 何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4-23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isoform[-2]pro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2PSA)及经计算得到的%p2PSA和前列腺健康指数(prostate health index,PHI)等指标预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isoform[-2]pro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2PSA)及经计算得到的%p2PSA和前列腺健康指数(prostate health index,PHI)等指标预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入组了322例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2015年8月至2018年5月期间就诊的PCa患者,其中143例为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的PCa患者,179例为进行PCa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DxI800检测患者的术前预留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抗原(free prostate antigen,fPSA)、fPSA/tPSA比值(f/t)、p2PSA水平,并计算得到%p2PSA和PHI,以术后病理结果确定Gleason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p2PSA、%p2PSA及PHI与传统指标tPSA、fPSA和f/t预测高级别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7)的价值。结果:Gleason评分≥7患者的p2PSA、%p2PSA和PHI的中位数水平均高于Gleason评分<7患者(p2PSA:30.22 ng/L vs.18.33 ng/L;%p2PSA:2.50 vs.1.27;PHI:91.81 vs.35.44;P值均<0.01)。%p2PSA和PHI预测高级别PC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70和0.760,高于传统指标tPSA、fPSA和f/t(AUC分别为0.648,0.536和0.693)。进行前列腺穿刺术证实为PCa的患者中,PHI和%p2PSA预测高级别PCa的价值(AUC分别为0.801和0.808)明显高于tPSA、fPSA和f/t(AUC分别为0.729,0.655和0.665)。进行PCa根治术后的患者中,PHI和%p2PSA预测高级别PCa的价值(AUC分别为0.798和0.744)也有高于其他传统指标tPSA、fPSA和f/t(AUC分别为0.625,0.507和0.697)的趋势。结论:与传统指标tPSA、fPSA和f/t相比,p2PSA的衍生指标%p2PSA和PHI对于高级别PCa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可以帮助临床评估PCa治疗方案,为患者及时制定更合适的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 前列腺健康指数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患者Gleason评分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祺 李彦锋 +3 位作者 江军 靳风烁 张勇 罗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fP SA)及其比值(percentage of fPSA to tPSA,f/tPSA)、结合前列腺...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fP SA)及其比值(percentage of fPSA to tPSA,f/tPSA)、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omplexed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c PSA)及其比值(percentage of c PSA to tPSA,c/tPSA)对Gleason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1日至2014年12月1日依病理报告确诊为PCa,且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检查满足tPSA<100 ng/mL的病例。将所纳入病例按照tPSA<10 ng/mL、10 ng/mL≤tPSA<20 ng/mL及20 ng/mL≤tPSA<100 ng/mL的标准分为3组。明确不同血清tPSA区间内,上述各项预测指标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纳入214例PCa患者中,tPSA<10 ng/mL 69例(32.2%),10 ng/mL≤tPSA<20 ng/mL 47例(22.0%),20 ng/mL≤tPSA<100 ng/mL 98例(45.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tPSA<10 ng/mL时,tPSA(P<0.01)同次要组织Gleason评分(secondary organization gleason score,SGS)显著相关,fP SA(P<0.01)、c PSA(P<0.01)同SGS和总Gleason评分(total gleason score,TGS)均显著相关;当20 ng/mL≤tPSA<100 ng/mL时,tPSA(P<0.05)同主要组织Gleason评分(main organization gleason score,MGS)相关,fP SA(P<0.01)同MGS、SGS和TGS均显著相关,f/tPSA(P<0.01)和c/tPSA(P<0.01)同TGS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当20 ng/mL≤tPSA<100 ng/mL时,tPSA[受试者工作曲线F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Auc:0.622)]、fP SA(AUC:0.639)及c PSA(AUC:0.614)对判断TGS≥7具有预测价值。结论当tPSA<10 ng/mL或20 ng/mL≤tPSA<100 ng/mL时,fP SA对MGS、SGS或TGS具有预测价值,且明显较其他指标与MGS、SGS或TGS的联系更加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异性抗原 GLEASON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Gleason评分对初诊前列腺癌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温健男 程超 +1 位作者 章泽宇 左长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1-37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活体组织穿刺的Gleason评分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经前列腺活体组织穿刺病理学初次确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以^(68)镓(^(68...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活体组织穿刺的Gleason评分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经前列腺活体组织穿刺病理学初次确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以^(68)镓(^(68)Ga)标记的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分子探针PSMA-11为示踪剂的PET-CT(^(68)Ga-PSMA-11 PET-CT)检查的85例未经治疗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85例患者中未发生肿瘤转移的有46例(无转移组)、发生肿瘤转移的有39例(转移组)。以^(68)Ga-PSMA-11 PET-CT是否发现转移病灶为二分类因变量,以PSA×(Gleason评分-5)为连续自变量,建立转移风险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用外部验证数据(n=20)对该模型进行检验,评估回归方程预测肿瘤转移的准确性。结果转移组患者PSA水平、Gleason评分均高于无转移组[75.0(17.7~533.9)ng/mL vs 13.8(3.8~62.0)ng/mL,P<0.01;8(6~10)分vs 8(6~10)分,P=0.042]。以PSA×(Gleason评分-5)作为连续自变量时,预测转移风险的ROC AUC为0.857(95%CI 0.772~0.942,P<0.01);PSA×(Gleason评分-5)最佳界值为130.62,对应的灵敏度为71.8%,特异度为95.7%,约登指数为0.675。回归方程logit(P)=0.019×PSA×(Gleason评分-5)-2.3对转移风险的预测准确度达81.2%(69/85)。外部验证预测的PSA水平(Z=-1.616,P=0.106)和Gleason评分(Z=-1.391,P=0.164)与构建模型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外部验证数据符合检验条件,其检验回归方程的准确度为85.0%(17/20)。结论PSA联合Gleason评分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转移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肿瘤转移 前列腺异性抗原 GLEASON评分 前列腺异性抗原 ^(68)镓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针穿刺细胞块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测定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冰 马青松 +4 位作者 梁凤泉 孙希刚 任保入 解建军 任玉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9期1757-1760,共4页
目的对前列腺癌细针穿刺(FNA)细胞块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测定值进行评价。方法9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超声检查低回声结节、临床排尿困难及直肠指检异常者,行腹、直肠超声定位前列腺FNA细胞块检查及涂片细胞学检查及血清PSA测... 目的对前列腺癌细针穿刺(FNA)细胞块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测定值进行评价。方法9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超声检查低回声结节、临床排尿困难及直肠指检异常者,行腹、直肠超声定位前列腺FNA细胞块检查及涂片细胞学检查及血清PSA测定。结果本组90例中病理证实前列腺癌者56例,其中FNA细胞块检查阳性者53例,阳性率为95%(53/56),细胞学检查阳性者47例,阳性率为84%(47/56),PSA>4 ng/ml者43例,阳性率为77%(43/56),其中20例PSA值>50 ng/ml;三种检查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前列腺组织中P504s阳性表达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低回声小结节及局部血流增多包膜隆起中2例阳性。结论经腹、直肠超声定位FNA细胞块切片检查,不仅能清晰显示细胞形态及组织学结构,还能做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以组织学方式诊断,其诊断率接近术后病理诊断。检测PSA可有效的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筛选,结合超声定位提高FNA细胞块对前列腺早期癌的诊断,降低前列腺癌漏诊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超声检查 前列腺异性抗原 活组织检查 细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秦军 袁建林 +5 位作者 秦荣良 刘贺亮 邵晨 康福霞 陈宝琦 王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961-96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变化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生、发展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组)直肠指检前的血清PSA浓度,以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并对比慢性前列腺炎治疗前后患者血...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变化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生、发展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组)直肠指检前的血清PSA浓度,以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并对比慢性前列腺炎治疗前后患者血清PSA浓度的变化。结果:慢性前列腺炎组和对照组的血清PSA浓度分别为(1.6±0.3)和(0.5±0.2)μg/L,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t=11.68,P<0.01)。45例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有效者,治疗后血清PSA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15例治疗无效者,血清PSA浓度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时血清PSA浓度明显升高,经治疗随着炎症的消失,PSA浓度可逐渐恢复正常,PSA浓度可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异性抗原 血清 检测 意义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因素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廖利民 石炳毅 +1 位作者 梁春泉 康新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9-130,共2页
年龄因素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影响100091北京解放军第309医院廖利民石炳毅梁春泉康新具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抗原,肿瘤;年龄因素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7.25前列腺癌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 年龄因素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影响100091北京解放军第309医院廖利民石炳毅梁春泉康新具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抗原,肿瘤;年龄因素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7.25前列腺癌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前列腺癌最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异性抗原 年龄因素 P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化石墨纳米片的库仑型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9
作者 王静 高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9-526,共8页
以石墨为原料,1-芘丁酸(PBA)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超声剥离法合成了PBA非共价功能化的石墨纳米片(PBA@GNSs),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将PBA@GNSs撒在刷好的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s)表面,以实现电极的批量化修饰。用活化试剂N... 以石墨为原料,1-芘丁酸(PBA)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超声剥离法合成了PBA非共价功能化的石墨纳米片(PBA@GNSs),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将PBA@GNSs撒在刷好的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s)表面,以实现电极的批量化修饰。用活化试剂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HS-EDC)活化PBA的羧基,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封闭剂,将PBA@GNSs固定抗体(Ab_1),构建了Ab_1/PBA@GNSs/SPCEs免疫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研究了上述传感器的构建过程,并用库仑法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该免疫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10~3 000 ng·L^(-1),检出限为3.3 ng·L^(-1)。对样品平行测定5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加标回收率为96.1%~101%。选择性和稳定性试验表明,该免疫传感器对PSA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于4℃保存18 d后,库仑响应信号仅衰减为初始信号的9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纳米片 超声剥离法 库仑法 前列腺异性抗原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嗜铬粒蛋白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锦华 王亚萍 +1 位作者 孙钧铭 朱华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10-1612,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62例前列腺癌患者、51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及5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gA水平,并同步测定血清PSA、F-PSA含量并计算...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62例前列腺癌患者、51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及5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gA水平,并同步测定血清PSA、F-PSA含量并计算F/T比值。结果:①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CgA(125.37±64.73)ng/ml水平与前列腺增生组(45.18±36.86)ng/ml和健康对照组(36.38±25.63)ng/ml相比,均明显增高(P均<0.01);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62.45±34.76)ng/ml与BPH组(5.96±3.42)ng/ml和对照组(1.35±0.95)ng/ml相比,亦均明显增高(P均<0.01),而F/T比值则明显降低(P均<0.05);BPH组和对照组相比,CgA水平差异不大(P>0.05),而PSA水平则差异显著(P<0.05)。②伴有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组CgA水平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1),而PSA水平及F/T比值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血清CgA+PSA联合检测前列腺癌,平行试验的敏感性为86.7%,阴性预测值为78.3%;系列试验特异性为96.2%,阳性预测值为89.5%。结论:CgA作为血清肿瘤标志物可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尤其是伴有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判断及疗效监测。联合测定CgA和PSA可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嗜铬粒蛋白A 前列腺异性抗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振显 胡志娟 +3 位作者 庞国勋 陈康宁 孙福振 杨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32-1333,共2页
目的对比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007年5月—200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40例因BPH并发急性尿潴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患者导尿前、导尿后1d、导尿后1周... 目的对比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007年5月—200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40例因BPH并发急性尿潴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患者导尿前、导尿后1d、导尿后1周、导尿后2周时血清PSA水平。结果40例患者导尿前和导尿后不同时间点PSA水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2.40,P<0.05)。导尿前患者血清PSA水平(13±9)ng/ml与导尿后1d、导尿后1周、导尿后2周的血清PSA水平分别为(9±6)ng/ml、(5±5)ng/ml和(5±5)ng/ml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4.01、7.34和7.47,P<0.05);导尿后1d与导尿后1周时比较,患者血清PSA水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q=7.47,P<0.01);导尿后2周与导尿后1周比较,患者血清PSA水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q=0.13,P>0.05)。结论留置导尿可以显著降低BPH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的血清PSA水平,其约在导尿后1周时降至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尿潴留 前列腺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居小兵 吴宏飞 +2 位作者 程双管 华立新 钱立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2-433,共2页
目的 :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 TUEVP)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PSA)值的影响。方法 :经直肠超声测量 3 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体积 ,均行 TUEVP。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 1、3、5天及 1个月检测患者血清中 PSA值... 目的 :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 TUEVP)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PSA)值的影响。方法 :经直肠超声测量 3 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体积 ,均行 TUEVP。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 1、3、5天及 1个月检测患者血清中 PSA值。并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成组设计的秩和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术后第 1天血清 PSA值较术前明显升高 ( P<0 .0 0 1) ,其后逐渐下降 ,至术后 1个月血清 PSA值降至基线水平 ,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TUEVP会使血清 PSA值升高 ,以术后第 1天影响最明显 ,维持约 1个月 ,其后逐渐下降至一个稳定、较低的水平。所以 ,临床上如要获得一个正确而有意义的 PSA值 ,至少要等到 TU EVP术后 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前列腺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ECL-RET传感器的构建及其用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莹莹 张佳佳 +2 位作者 王丹 王蔚 郭胜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00-1206,共7页
肿瘤标志物在癌症早期诊断与预后监测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前列腺癌作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最重要的早期检测指标。该研究以制备的四元Cu-Zn-In-S纳米晶(NCs)作为发光体,金纳米星(AuNSs... 肿瘤标志物在癌症早期诊断与预后监测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前列腺癌作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最重要的早期检测指标。该研究以制备的四元Cu-Zn-In-S纳米晶(NCs)作为发光体,金纳米星(AuNSs)作为猝灭探针,利用K2S2O8作为共反应剂,发展了一种基于量子点电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免疫传感器(ECL-RET)用于血清中PSA的高灵敏检测。固定在传感器上的NCs表现出极强的初始ECL信号和较低的ECL电位。作为固定基底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不仅加速了NCs与S_(2)O^(2-)_(8)之间的反应,获得了较高的ECL信号,而且作为载体可以固定大量的抗体,提高传感器检测PSA的灵敏度。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对组装过程进行跟踪,证实了该传感器组装的可行性。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研究了传感器对底液中不同浓度PSA的响应,结果显示,随着体系中PSA浓度的增加,电极上结合AuNSs的标记抗体(Ab2-AuNSs)越多,触发的猝灭效果越明显,ECL信号降低越明显。因此,该传感器表现出对PSA较好的分析性能,其线性范围为0.01~150 ng/mL,检出限为0.03 ng/mL。用于血清样品的检测,该传感器的测试结果与常用的化学发光法基本吻合,相对误差仅为−7.2%~6.0%,结果准确度良好,为临床检测PSA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前列腺异性抗原(PSA) 四元纳米晶 多壁碳纳米管(MW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相关指标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放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94-897,共4页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是检测前列腺癌最具临床价值的指标 ,近 2 0年来其在前列腺癌检测、分期和监测中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它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还不很令人满意。随着临床工作的迫切需要 ,许多和 PSA有关的新指标相继被提出 ,研究...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是检测前列腺癌最具临床价值的指标 ,近 2 0年来其在前列腺癌检测、分期和监测中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它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还不很令人满意。随着临床工作的迫切需要 ,许多和 PSA有关的新指标相继被提出 ,研究的焦点也集中在如何提高检测前列腺癌的能力上。本综述主要介绍了与 PSA有关的几种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上的优缺点及特异性和敏感性 ,并在它们之间进行了比较。尽管许多新的肿瘤标志物层出不穷 ,但至今天 PSA仍是最好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异性抗原 前列腺肿瘤 血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云飞 郑江 +2 位作者 刘昌茂 夏安 代海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5-776,共2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中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比值的影响,探讨其在PKRP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对90例BPH患者行PKRP治疗,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中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比值的影响,探讨其在PKRP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对90例BPH患者行PKRP治疗,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术前、术后24h及术后1、2、6个月患者血清中的t-PSA和f-PSA水平,并计算f/tPSA比值,随访比较分析手术前后PSA变化差异。结果:术后24h患者血清t-PSA值平均为(15.5±7.6)ng/mL,明显高于术前患者血清t-PSA值(6.2±5.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血清t-PSA值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2个月降至最低,随后血清t-PSA趋于稳定;血清f/tPSA比值术前术后任何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P可显著降低BPH患者血清中的PSA,术后2个月PSA稳定至最低水平;与血清中的t-PSA和f-PSA水平相比,血清f/tPSA比值是PKRP术后短期及长期随访的一个更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异性抗原 等离子体双极电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光谱吸收法测量人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健铭 陈真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6-199,共4页
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试纸配合特征光谱吸收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rostate-specific anti-gen)浓度,采用合适发射光波长(520~535nm)的LED照射已用PSA标准液处理过的胶体金标记试纸,用合适接收波长(520~540nm)的光电二极管测试试纸... 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试纸配合特征光谱吸收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rostate-specific anti-gen)浓度,采用合适发射光波长(520~535nm)的LED照射已用PSA标准液处理过的胶体金标记试纸,用合适接收波长(520~540nm)的光电二极管测试试纸特定区域的反射光强度,据此得出表征试纸吸光的量,再用线性拟合方法确定PSA浓度与试纸吸光度的关系。研究中采用不同浓度的PSA标准液标定了实验检测系统,发现在浓度范围为5~50ng.mL-1时,PSA的浓度与试纸的吸光度成线性关系。在该浓度范围内对不同于标定浓度的21种PSA标准液做了检测实验,检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为0.910。实验证明,采用特征光谱吸收法测量PSA浓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异性抗原 光谱吸收 金标试纸 免疫层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光谱成像法测量人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健铭 陈真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2-765,共4页
采用特征光谱成像法配合免疫层析金标试纸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浓度,使用波长范围为520~535nm的环形LED光源在暗室中照射用PSA标准液处理过的金标试纸,再用CCD工业相机采集试纸图片并传送至PC机,PC机... 采用特征光谱成像法配合免疫层析金标试纸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浓度,使用波长范围为520~535nm的环形LED光源在暗室中照射用PSA标准液处理过的金标试纸,再用CCD工业相机采集试纸图片并传送至PC机,PC机端的定量测试软件运用灰度变换、图像分割等方法提取出试纸测试线的特征值,再用三次多项式拟合方法确定试纸特征值和PSA浓度的关系。研究中采用1组无前列腺疾病和24组患有前列腺疾病的被试血样做了检测实验,检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r=0.924,其中待测血样PSA浓度小于25ng.mL-1时的检测效果优于待测血样PSA浓度大于25ng.mL-1时的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特征光谱成像法测量人血清PSA浓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异性抗原 光谱成像 金标试纸 免疫层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PSMA-1007PET/CT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衍生指标对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盛 周川 +3 位作者 张云峰 王东 牛涛 周逢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12-1819,共8页
目的: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精准诊疗可以帮助灰区前列腺癌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本研究旨在探讨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显像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 目的: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精准诊疗可以帮助灰区前列腺癌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本研究旨在探讨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显像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衍生指标对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甘肃省人民医院107例因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为4~10μg/L(PSA灰区)的可疑性前列腺癌行18F-PSMA PET/CT显像的患者,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患者均接受PSA检测、18F-PSMA及腹部超声检查,比较2组年龄、tPSA、游离PSA(free PSA,fPSA)、f/tPSA、前列腺体积、PSA密度(PSA density,PSAD)、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分子成像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molecular imaging 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miPSMA)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灰区前列腺癌的影响因素。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PSAD、SUVmax单独及联合诊断灰区前列腺癌的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体积[42.00(34.00,58.00)cm3 vs 49.00(41.27,60.41)cm3]小于非前列腺癌组(Z=-2.376,P=0.017),PSAD[(0.18±0.06)μg/(L·cm3)vs(0.15±0.05)μg/(L·cm3)]和SUVmax[18.63(8.03,28.57)vs 9.33(5.90,13.52)]均高于非前列腺癌组(均P<0.05)。前列腺癌组miPSMA评分≥2的比例高于非前列腺癌组(χ^(2)=40.987,P<0.001)。PSAD(OR=22.154,95%CI 1.430~873.751,P=0.042)和SUVmax(OR=1.301,95%CI 1.034~1.678,P=0.009)是诊断灰区前列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PSAD和SUVmax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22μg/(L·cm3)和8.02,单独PSAD、SUVmax及PSAD和SUVmax联合诊断灰区前列腺癌的AUC分别为0.628(95%CI 0.530~0.720)、0.806(95%CI 0.718~0.876)、0.847(95%CI 0.765~0.910)(均P<0.05),灵敏度分别为41.03%、76.92%、74.36%,特异度分别为79.41%、89.71%、92.65%。结论:灰区前列腺癌患者PSAD、SUVmax增高,PSAD和SUVmax联合诊断灰区前列腺癌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异性抗原密度 前列腺异性抗原显像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体积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与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关系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道虎 郭悦江 +3 位作者 陈炜 吴荣佩 丘少鹏 邓春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8-77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中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与前列腺癌(Pca)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间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2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PSAD、PV与Pca检出率之间的...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中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与前列腺癌(Pca)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间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2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PSAD、PV与Pca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所有穿刺病例在行穿刺术前均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直肠指诊(DRE)及经直肠超声(TRUS)扫描测量PV水平并计算得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结果】在总计262例前列腺穿刺的病例中,有101例经病理确诊为Pca,检出率为38.55%。PV分段检出率:PV小于20 mL的Pca检出率为53.33%(8/15);PV在20 mL至30 mL之间检出率为72.73%(24/33);PV在30 mL至50 mL之间的检出率为36.26%(33/91);PV超过50 mL的检出率为29.27%(36/123)。以PSAD=0.15 ng/mL2为界点,诊断Pca的敏感度47%,特异度90%。【结论】随着PV的增大,Pca的检出率会逐渐下降,所以根据PV大小合理确定穿刺针数,可以提高Pca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穿刺 前列腺体积 前列腺 前列腺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50
20
作者 王炜 李传刚 +1 位作者 刘辉 杨玻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5,6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PSA/总PSA(F/T)比值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确定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经穿刺活检和(或)手术标本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疾病患者208例,分为前列腺癌组(恶性组...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PSA/总PSA(F/T)比值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确定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经穿刺活检和(或)手术标本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疾病患者208例,分为前列腺癌组(恶性组)和前列腺增生组(良性组);根据经直肠超声(TRUS)结果分为有结节(阳性)组和无结节(阴性)组;根据结节回声特性分为低回声组和高(混合)回声组;检测血清总PSA、游离PSA、计算F/T比值,TRUS测量前列腺体积并计算PSAD值,PSA分别取4、10、20、30 ng/m L为界值,F/T取0.16、0.18、0.20,根据PSA(ng/mL)水平分为5组,PSA<4、4≤PSA<10、10≤PSA<20、20≤PSA<30和PSA≥30组为界值,PSAD取0.15、0.25、0.35 ng/(mL·cm^3)为界值,比较各指标在不同界值时预测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正确指数,探讨确诊前列腺癌的最佳PSA、F/T值和PSAD值。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的PSA值、PSAD值及低回声结节出现的比例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A分别取4、10、20、30 ng/m L为界值时预测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94.03%、84.33%、67.16%、56.72%,特异度为31.08%、78.38%、93.24%、97.30%,正确指数为0.257 1、0.627 1、0.604 0和0.540 2;F/T取0.16、0.18、0.20为界值时预测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71.64%、73.88%和76.87%,特异度为67.57%、64.86%和58.11%,正确指数为0.392 1、0.387 4和0.349 8;PSAD取0.15、0.25、0.35 ng/(m L·cm3)为界值时预测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8.81%、80.60%和73.88%,特异度为68.92%、87.84%和95.95%,正确指数0.573 3、0.684 4和0.698 3。结论 PSA值10 ng/m L、F/T值0.16、PSAD值0.35 ng/(m L·cm^3)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正确指数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