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快速高灵敏化学发光POC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海宇 秦静 +3 位作者 张艳妮 刘俊杰 何小维 王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5-620,共6页
目的:建立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快速高灵敏化学发光POC检测法(POC-CLIA)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Alp)-AMPPD发光体系,以磁微粒(Mps)为固相载体构建POC-CLIA,并评估其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特异性、稳定... 目的:建立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快速高灵敏化学发光POC检测法(POC-CLIA)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Alp)-AMPPD发光体系,以磁微粒(Mps)为固相载体构建POC-CLIA,并评估其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特异性、稳定性、钩状效应和临床应用。结果:β-HCG最低检测限为0.71 mU/ml,线性检测范围为0.710~1.092×10^(4) mU/ml,且在1.7×10^(5) mU/ml内无钩状效应影响。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10%,可在37℃稳定保存10 d。准确度偏差在±10%之内,结果可靠。干扰物质与β-HCG均无交叉反应。对100例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与临床标准方法检测结果高度相关(R^(2)=0.997 0)。单个样品检测时间<15 min,且测试通量可达到200 T/h。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广泛用于基层社区,助力基层医疗中妊娠及相关疾病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性腺激素 化学发光免疫 即时检测 基层健康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黄英源 邓敏端 +1 位作者 赵翠柳 区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4-846,共3页
目的动态监测异位妊娠患者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探讨其变化对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选取106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就诊的先兆流产患者6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患者血β-HCG进行动态监测,隔2... 目的动态监测异位妊娠患者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探讨其变化对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选取106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就诊的先兆流产患者6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患者血β-HCG进行动态监测,隔2-3d复查血β-HCG。结果(1)异位妊娠组不同的停经天数初次血β-HCG的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血β-HCG波动幅度都比较大,存在较大的重叠区域。(2)异位妊娠组不同的停经天数血β-HCG递增倍数(HCG2/HCG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次血β-HCG检测对异位妊娠与先兆流产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不能凭单次血β-HCG检测来判断是否为异位妊娠。动态监测血β-HCG变化规律可作为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重要依据,临床分析时应结合阴道B超结果及停经天数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绒毛性腺激素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孕酮、促绒毛膜性腺激素水平检测对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2
3
作者 顾秀兰 黄晓晖 张燕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406-1408,共3页
目的:探讨早孕期绒毛膜下血肿的血清孕酮、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CG)水平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经常规B超检查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病例110例作为为研究组,并根据超声提示血肿大小将研究组分为轻... 目的:探讨早孕期绒毛膜下血肿的血清孕酮、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CG)水平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经常规B超检查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病例110例作为为研究组,并根据超声提示血肿大小将研究组分为轻度组及重度组。选取同期确诊的单纯先兆流产者9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均测定其血清孕酮及HCG水平,并对其术后妊娠结局进行随访。结果:在安胎治疗前研究组的孕酮及HC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安胎治疗前相比,安胎治疗后的孕酮及HCG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继续妊娠率明显高于研究组,且轻度组继续妊娠率明显高于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期绒毛膜下血肿患者的血清孕酮及HCG水平较低,有良好的预测作用,且绒毛膜下血肿对妊娠结局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绒毛性腺激素 绒毛下血肿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阴煎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癌抗原125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杏英 胡雪原 +2 位作者 杨勤 杨德全 管雁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887-1890,共4页
目的:探讨保阴煎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与深圳市中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保阴煎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与深圳市中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地屈孕酮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保阴煎中药汤剂,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及总积分、临床疗效及血清孕酮(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癌抗原125(CA125)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有效率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阴道出血、小腹疼痛或坠胀、腰酸胀痛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P、β-HCG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A125显著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阴煎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能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血清P、β-HCG水平,下调血清CA125水平,降低流产风险,发挥止血安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阴煎 早期 先兆流产 孕酮 人绒毛性腺激素 癌抗原125 地屈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孕期高水平母血清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子痫前期发生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汤彪 黄引平 +2 位作者 姚锋祥 陈金霞 汪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3-495,共3页
目的探讨中孕期高水平母血清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子痫前期发生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中孕期高水平母血清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子痫前期发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 目的探讨中孕期高水平母血清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子痫前期发生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中孕期高水平母血清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子痫前期发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筛选、评价文献并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主要从病例组与对照组方法的选择、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接触暴露评估方法 3个方面对文献进行评价。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孕期高水平母血清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子痫前期发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OR=2.01,95%CI(1.50,2.69),P<0.00001〕,偏倚分析提示无显著偏倚存在,该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结论中孕期高水平母血清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可用于子痫前期高风险人群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性腺激素 子痫 META分析 妊娠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癌抗原125及子宫内膜厚度用于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48
6
作者 李武 杜炜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59-762,共4页
目的:评价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癌抗原125(CA125)及子宫内膜厚度(EST)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拟诊为异位妊娠并且资料齐全的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 目的:评价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癌抗原125(CA125)及子宫内膜厚度(EST)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拟诊为异位妊娠并且资料齐全的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就诊当天检测血β-HCG、P及CA125,并经阴道超声检测EST,48小时后再次检测血β-HCG,通过资料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确定各检测指标的最佳工作点(OOP)。结果:89例确诊为异位妊娠,24例为宫内早孕,27例为宫内早孕流产,12例为难免流产。ROC工作曲线显示,血β-HCG48h/0h的诊断准确度最高(AUC=0.85),其次为P(AUC=0.81),再次为EST(AUC=0.79),CA125的诊断准确度最低(AUC=0.76)。ROC曲线确定检测的OOP显示,血β-HCG48h/0h为0.55,P为36.25nmol/L,EST为10.50mm,CA125为30.05KU/L临界值时具有较好的异位妊娠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各检测指标用于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所差异,在诊断时可结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Β-人绒毛性腺激素 孕酮 癌抗原125 子宫内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抑制人PBMC促炎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白虹 潘菊芬 +1 位作者 贾晓青 黄焕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3-195,203,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对促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是否有影响。方法 :人PBMC与不同浓度的hCG(10 0、5 0、2 5、12 5、6 2 5、3 12 5U ml)共同于 37℃、5 %CO2 条件下培养 4小时 ,培养细胞行RT PCR测定 ,RT PCR产物经琼脂糖... 目的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对促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是否有影响。方法 :人PBMC与不同浓度的hCG(10 0、5 0、2 5、12 5、6 2 5、3 12 5U ml)共同于 37℃、5 %CO2 条件下培养 4小时 ,培养细胞行RT PCR测定 ,RT PCR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后用图象分析仪作半定量测定 ,比较各组结果。结果 :5 0~ 6 2 5U ml的hCG对TNF α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且与不加hCG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而 2 5及 12 5U ml的hCG对PBMCIL 1及IL 6mRNA的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 <0 0 1)。结论 :hC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抑制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作用 ,提示在正常人体中也可存在的hCG在机体促炎 抗炎自稳机制中可能参与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性腺激素(hcg) TNFΑ IL-1 IL-6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角部位妊娠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声像图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慧丽 段丽 向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60-2062,共3页
目的对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进行对比研究,以提高二者在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者临床诊断的35例子宫角部位... 目的对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进行对比研究,以提高二者在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者临床诊断的35例子宫角部位妊娠和3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血清β-hCG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角部位妊娠较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更常见条状血流信号(62.9%与29.4%),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较子宫角部位妊娠更常见筛网状血流信号(44.1%与17.1%)。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参数:子宫角部位妊娠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显著低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而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角部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水平显著低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检查,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鉴别有一定临床意义;超声诊断结合血清β-hCG水平检测,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妊娠 异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绒毛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妇女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盘生乳素与多胎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桂文武 孟江萍 +3 位作者 幸贵邦 胡敏 李恬 王炼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92-895,共4页
目的:通过对早孕多胎妇女血清中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eta-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人胎盘生乳素(Human placental lactogen,HPL)的测定,探讨其与多胎的关系。方法:动态监测门诊18例早孕多胎(包括2胎和3胎)妇女血清β-HC... 目的:通过对早孕多胎妇女血清中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eta-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人胎盘生乳素(Human placental lactogen,HPL)的测定,探讨其与多胎的关系。方法:动态监测门诊18例早孕多胎(包括2胎和3胎)妇女血清β-HCG、HPL的变化,随机选取同期本院门诊正常单胎早孕妇女35例作为对照,从孕5周开始,每2周检查1次血清β-HCG、HPL水平,至孕11周,观察相同孕周2组之间β-HCG、HPL的变化。结果:孕5~9周,多胎组血清β-HCG明显高于单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11周时,多胎组和单胎血清β-H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5周时,多胎组和单胎组HP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7~11周,多胎组血HPL明显高于单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孕时如β-HCG明显增高,结合HPL升高,应警惕多胎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 Β-绒毛性腺激素 人胎盘生乳素 多胎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癌抗原125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48
10
作者 刘艳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722-724,72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癌抗原125(CA125)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EP)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河北钢铁集团宣钢职工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例EP患者为观察组,选取5...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癌抗原125(CA125)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EP)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河北钢铁集团宣钢职工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例EP患者为观察组,选取5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于就诊当天抽取空腹肘静脉血5mL,离心取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β-HCG、P、CA125水平,于48h后再次测定β-HCG水平;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卵巢黄体血流动力学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的变化,观察黄体血供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β—HCG、P、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β-HCG〈2000IU/L时,48h血β—HCG观察组有3例(6.0%)呈现倍增现象,对照组有49例(98.0%)呈现倍增现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I高于对照组,PS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供以半环状为主,占58.0%,对照组以环状为主,占7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孕妇血清β-HCG、P、CA125水平,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卵巢黄体RI、PSV情况,有助于鉴别正常宫内妊娠及EP,防止误诊漏诊,为EP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提供准确参考价值,可作为EP诊断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β-人绒毛性腺激素 孕酮 癌抗原125 彩色多普勒超声 异位妊娠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生物电化学免疫测定
11
作者 吕鸣祥 申群英 张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03-207,共5页
本文介绍了在玻璃碳电极上共价结合HCG抗体的免疫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免疫电极的循环伏安图谱。当电极上抗体与抗原发生反应,形成抗原-抗体络合物后,循环伏安曲线的阴极峰电流发生变化。根据阴极峰电流的变化,可以测定溶液中HCG... 本文介绍了在玻璃碳电极上共价结合HCG抗体的免疫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免疫电极的循环伏安图谱。当电极上抗体与抗原发生反应,形成抗原-抗体络合物后,循环伏安曲线的阴极峰电流发生变化。根据阴极峰电流的变化,可以测定溶液中HCG的含量,测定的浓度范围为5.0×10^(-8)~5.0×10^(-6)克/毫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性腺激素 hcg 生物电化学免疫测定 免疫电极 循环伏安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母牛受胎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伍国荣 伍建国 《湖北畜牧兽医》 2014年第10期19-20,共2页
研究了在母牛发情期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母牛受胎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牛人工授精工作中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够显著提高母牛受胎率。
关键词 绒毛性腺激素(hcg) 受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母牛受胎率的影响
13
作者 吴师 李华慧 覃现才 《中国奶牛》 2011年第12期28-29,共2页
本试验利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这一特性,在母牛发情时肌肉注射,然后进行输精,观察对母牛受胎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牛人工授精工作中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够提高受胎率,也提高了工作效益。
关键词 人绒毛性腺激素 人工授精 受胎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甲氨蝶呤单次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闻笔伟 俞晓敏 +2 位作者 顾仲毅 蔡圣芸 古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评估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甲氨蝶呤(MTX)单次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MTX单次肌内注射治疗的96例异位妊娠患者... 目的评估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甲氨蝶呤(MTX)单次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MTX单次肌内注射治疗的9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MTX 50 mg/m^(2)单次肌内注射方案,定期检测血清β-hCG水平。接受MTX单次注射治疗后随访血清β-hCG降至正常2次并且未再接受第2次MTX治疗或手术治疗者视为治疗成功。根据治疗结局将患者分为治疗成功组和治疗失败组,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清β-hCG水平。根据治疗前血清β-hCG水平将患者分为<1000、1000~1999、2000~2999、≥3000 mIU/mL组,比较各组间MTX单次注射治疗成功率。分析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β-hCG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96例异位妊娠患者中,57例(59.4%)患者MTX单次注射治疗成功,39例(40.6%)失败。治疗成功组和治疗失败组治疗前血清β-hCG水平分别为343.00(212.50,720.00)和716.00(341.00,1619.00)m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随着治疗前血清β-hCG水平的升高,MTX单次注射治疗成功率逐步降低,但当治疗前β-hCG的水平<3000 mIU/mL时,不同β-hCG水平亚组之间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 d血清β-hCG预测MTX单次注射治疗成功的AUC为0.80(95%CI 0.70~0.88,P<0.001),阈值为650 mIU/mL,灵敏度为91.2%,特异度为66.7%;治疗后7 d血清β-hCG预测MTX单次注射治疗成功的AUC为0.71(95%CI 0.58~0.82,P<0.001),阈值为103 mIU/mL,灵敏度为42.9%,特异度为100.0%。治疗后4 d血清β-hCG≤650 mIU/mL组的治疗成功率较>650 mIU/mL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7 d血清β-hCG≤103 mIU/mL组与>103 mIU/mL组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结论对于接受MTX单次注射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成功者初始血清β-hCG水平较低,治疗后4 d血清β-hCG≤650 mIU/mL可作为预测治疗成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性腺激素Β亚单位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单次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孕中期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甲胎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钱晨 杨慧霞 +1 位作者 王雁玲 李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7期1531-1532,1535,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孕中期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组,其中13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早发组,53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晚发组,并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孕中期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组,其中13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早发组,53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晚发组,并选取同期128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测定研究组发病前孕中期的血清β-hCG和AFP的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早发组、晚发组及对照组的血清β-hCG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早发组、晚发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与晚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早发期、晚发期及对照组的AF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前血清β-hCG水平升高,对重度子痫前期有一定预测意义;AFP水平无变化,其在重度子痫前期的变化及其预测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予痫前期 人绒毛性腺激素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剂量甲氨蝶呤治疗低水平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丽 刘宝 池余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19-1423,共5页
目的:分析单剂量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低水平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重庆... 目的:分析单剂量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低水平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14例血清β-hCG低于1500 IU/L,且采用单剂量MTX杀胚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80例血清β-hCG为1000~1500 IU/L而直接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将单剂量MTX杀胚治疗的患者按照初始治疗前血清β-hCG高低分为3个亚组:A组(β-hCG<500 IU/L)、B组(500 IU/L≤β-hCG<1000 IU/L)、C组(1000 IU/L≤β-hCG<1500 IU/L),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1)3组单剂量MTX治疗患者治疗前包块大小、盆腔积液深度及住院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及中转手术率最高,初次治疗成功率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住院费用、中转手术率及初次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二次杀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清β-hCG首次降至正常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最短,C组最长。(2)血清β-hCG在1000~1500 IU/L者,手术治疗组盆腔积液深度较单剂量MTX治疗组深、包块较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及血清β-hCG降至正常时间较单剂量MTX治疗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剂量MTX治疗成功组与失败组间的年龄、盆腔积液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β-hCG水平及包块大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1000IU/L≤血清β-hCG<1500 IU/L(OR=3.714,95%CI=1.439~9.583)、包块>3.5 cm(OR=3.022,95%CI=1.298~7.037)是单剂量MTX杀胚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β-hCG≥1000 IU/L的患者单剂量MTX杀胚治疗的失败率高,血清β-hCG≥1000 IU/L及治疗前包块>3.5 cm是影响单剂量MTX初始治疗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β-hCG≥1000 IU/L的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可能更经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人绒毛性腺激素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对早期未知部位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米婉琴 周慧丽 向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392-4394,439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检查对早期未知部位妊娠(PUL)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09例PUL患者,均有明确停经史,停经4~6周;尿或血清β-h CG检查阳性... 目的探讨超声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检查对早期未知部位妊娠(PUL)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09例PUL患者,均有明确停经史,停经4~6周;尿或血清β-h CG检查阳性;入院首次超声检查显示宫腔内外均未见典型孕囊,且于入院当天及48h后行血清β-h CG检查。按照妊娠结局分为3组:宫内妊娠活胎组(IUP组,31例)、宫内妊娠流产组(IUPM组,21例)及异位妊娠组(EP组,57例)。分析并比较3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妊娠黄体血流分布情况及血清β-h CG 48 h增长值。结果超声检查显示:IUP组子宫内膜厚度〔(1.25±0.22)cm〕较IUPM组〔(0.78±0.30)cm〕、EP组〔(0.75±0.31)cm〕厚(P〈0.001),IUPM组与EP组子宫内膜厚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UPM组和EP组妊娠黄体血流信号缺失率高于IUP组,EP组高于IUPM组(P〈0.05)。IUP组血清β-h CG 48 h增长值〔(2 569±1 033)mmol/L〕高于IUPM组〔(234±264)mmol/L〕和EP组〔(456±571)mmol/L〕,EP组高于IUPM组(P〈0.05);IUP组血清β-h CG 48 h增长率〉60%者比例〔93.5%(29/31)〕高于IUPM组〔14.3%(3/21)〕和EP组〔33.3%(19/57)〕,EP组高于IUPM组(P〈0.017)。结论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妊娠黄体血流信号缺失情况及血清β-h CG 48 h增长率对PUL的结局评估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绒毛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妊娠结局 子宫内增生 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冻单囊胚形态评分与早期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和活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蔡小华 欧建平 李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7-503,共7页
【目的】在解冻单囊胚移植后HCG阳性患者中,评估囊胚形态评分对第12天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和活产结局的影响;分析血清β-hCG水平对活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的519个单囊胚激素替代治疗-... 【目的】在解冻单囊胚移植后HCG阳性患者中,评估囊胚形态评分对第12天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和活产结局的影响;分析血清β-hCG水平对活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的519个单囊胚激素替代治疗-冻融胚胎移植(HRT-FET)周期HCG阳性患者的数据。先根据Gardner囊胚分级分为4组(AA、AB、BA和BB);再根据囊腔扩张程度分期分为4组(3期、4期、5期、6期,Gardner评分)。比较不同分级和分期的囊胚移植后第12天的血清β-hCG浓度和活产率;通过相关性检验确定囊胚Gardner分级或分期与血清β-hCG水平之间的关系,绘制ROC曲线确定预测活产的血清β-hCG临界值。【结果】①移植后第12天血清β-hCG浓度AA组和AB组均显著高于BB组(P<0.001,P<0.001),移植不同分级的囊胚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移植不同分期的囊胚后第12天血清β-hCG浓度和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91,P=0.557)。②囊胚分级与第12天血清β-hCG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弱相关性(rs=-0.221,P<0.001),在控制了混杂因素后仍存在显著的弱相关性(rs=-0.228,P<0.001);囊胚分期与第12天血清β-hCG浓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s=-0.052,P=0.240),在控制了混杂因素后相关性仍然不显著(rs=-0.029,P=0.508)。③ROC曲线分析得出,第12天血清β-hCG预测活产的临界值为657.5 mU/mL(P<0.001)。【结论】囊胚的分级和分期不影响活产率,不同分级的囊胚产生的血清β-h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通过早期血清β-hCG值预测活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形态 血清β-人绒毛性腺激素 活产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或HCG处理黄体早期阶段西门塔尔肉牛对血清激素水平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张泽华 谢占峰 +2 位作者 吕世春 张晗 贾振伟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4,共5页
为了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处理黄体早期阶段西门塔尔肉牛对血清激素水平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繁殖机能正常的母牛60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20头,进行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后5 d,GnRH组... 为了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处理黄体早期阶段西门塔尔肉牛对血清激素水平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繁殖机能正常的母牛60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20头,进行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后5 d,GnRH组母牛肌肉注射GnRH(200μg/头),HCG组每牛肌肉注射HCG(3000 IU/头),对照组母牛注射生理盐水。于人工授精后5和14 d检测各组母牛血清孕激素(P4)、雌二醇(E2)和干扰素-tau(IFNT)水平;人工授精后45 d进行妊娠诊断,统计受胎率;母牛分娩后统计产犊率和犊牛初生重。结果显示,GnRH组和HCG组母牛人工授精后14 d,血清P4和IFN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nRH组和HCG组母牛受胎率、产犊率和犊牛初生重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GnRH或HCG处理黄体早期阶段西门塔尔肉牛,可显著提高血清P4和IFNT水平,显著降低血清E2水平,且受胎率升高了10%~15%。本试验结果可为提高肉牛繁殖效率和促进高效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人绒毛性腺激素(hcg) 母牛 激素 受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宫料中提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研究
20
作者 李树明 莫昌兰 罗江培 《四川畜牧兽医》 1992年第2期13-14,共2页
本研究根据孕妇早期胎盘滋养层合胞体细胞分泌大量的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的原理,采用孕妇早期(7~12周)内人工流产刮宫废料进行磨碎,用蒸馏水和低浓度的乙醇液提取,再用吸附沉淀或乙醇直接沉淀(HCG)。再根据所提混合物中蛋白质的种类... 本研究根据孕妇早期胎盘滋养层合胞体细胞分泌大量的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的原理,采用孕妇早期(7~12周)内人工流产刮宫废料进行磨碎,用蒸馏水和低浓度的乙醇液提取,再用吸附沉淀或乙醇直接沉淀(HCG)。再根据所提混合物中蛋白质的种类、分子量大小,理化性质,用不同的乙醇浓度和调节不同的PH值逐一除去杂蛋白质,最后获(HCG)粗品。并用有机溶剂除去杂质反复沉淀,初步纯化制成(HCG)成品。用乳胶凝集抑制试验初步检测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免疫效价。应用于母绪和家兔观察生物活性。本试验还做了收集刮宫料保存有效时间、温度试验。试验证明:从刮宫料中提取(HCG),具有取材方便、来源丰富、设备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和实用的特点,是提制(HCG)激素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 性腺激素 刮宫科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