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志刚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外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其临床转归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入住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以其入院时血清嗜酸性...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外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其临床转归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入住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以其入院时血清嗜酸性粒细胞2%为cut-off值将患者分为非嗜酸性粒细胞组(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低于2%)与嗜酸性粒细胞组(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高于并等于2%)。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症以及激素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为(11.4±0.8)mg/L,明显低于非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组患者的(29.2±1.7)mg/L(P<0.05);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为0.00%,略低于非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组患者的的2.86%(P>0.05);非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2.3±0.7)d,长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组患者的(8.6±0.3)d(P<0.05)。结论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高的AECOPD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更低、住院时间更短,提示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可作为评判AECOPD病症预后的一项重要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酸性粒细胞 细胞计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慢性咳嗽与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江先锦 李莹 刘启星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期128-128,127,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Ig 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慢性咳嗽儿童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有完整的血清总Ig E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资料,将其按照引起慢性咳嗽的...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Ig 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慢性咳嗽儿童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有完整的血清总Ig E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资料,将其按照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分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和非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分别有50例和54例,比较主要检测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不同类型儿童慢性咳嗽与Ig 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和非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患儿血清总Ig E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检测结果,可见,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同时,血清总Ig E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组中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正确率显著优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Ig 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检测,可以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进行有效诊断,但是血清总Ig E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正确率均显著优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更具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慢性咳嗽 血清总IGE 酸性粒细胞计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ECP、总IgE联合外周血EOS计数检测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价值
3
作者 张魏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7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总免疫球蛋白E(IgE)联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检测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为试验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总免疫球蛋白E(IgE)联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检测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为试验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4)、中度组(n=21)和重度组(n=15)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ECP、总IgE水平及EOS计数的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ECP、总IgE及EOS计数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以临床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CP、总IgE联合EOS计数检测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效能。结果:试验组的血清ECP、总IgE水平及外周血EOS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ECP、总IgE水平及EOS计数均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3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轻度组,三组间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ECP、总IgE、EOS计数均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ECP、总IgE联合EOS计数检测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3,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0%、94.0%,均高于上述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ECP、IgE及EOS计数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血清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总免疫球蛋白E 外周血酸性粒细胞计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咳平喘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岚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9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复方甲氧那明,2粒/次,3次/d,餐后服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吸入,1吸/次,2次/d;呼吸道感染抗生...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复方甲氧那明,2粒/次,3次/d,餐后服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吸入,1吸/次,2次/d;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治疗。治疗组40例,止咳平喘中药(炙麻黄、苏子各12g,枳壳、地龙、黄芩、莱菔子、桑白皮、白芥子各10g,杏仁15g,生甘草6g,),每剂煎2次,每次加水500mL,取汁200mL,共400mL,1剂/d,分早晚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肺功能(1s用力肺活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FEV1/FVC、)嗜酸性粒细胞(EOS)、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17例,好转11,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临床控制6例,显效11例,好转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生化指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止咳平喘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止咳平喘 复方甲氧那明 沙美特罗替卡松 肺功能 1s用力肺活量(FEV1) 最大呼气流速(PEF) FEV1 FVC 血清酸性粒细胞(eos)计数 细胞介素8(IL-8)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慢性咳嗽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雅敏 安红军 《北方药学》 2019年第4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咳嗽儿童60例,采集血测定血清总IgE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根据血清总IgE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是否增高分为两组,即咳嗽Ⅰ组(总...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咳嗽儿童60例,采集血测定血清总IgE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根据血清总IgE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是否增高分为两组,即咳嗽Ⅰ组(总IgE、EOS增高)、咳嗽Ⅱ组(总IgE、EOS正常)各30例,咳嗽Ⅰ组抽签随机分为a、b两组,咳嗽Ⅱ组抽签随机分为c、d两组,四组均给予止咳化痰、抗生素等常规支持治疗,a、c两组在对照组b、d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睡前服用,一日一次,四组均治疗四周。结果:咳嗽Ⅰ组中口服孟鲁司特钠的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咳嗽Ⅱ组中口服孟鲁司特钠的c组总有效率与d组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咳嗽Ⅰ组中口服孟鲁司特钠的a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测定及外周血EOS计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623.5±22.6、0.91±3.22,治疗后301.0±12.6、0.40±2.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血清总IgE、EOS不高的慢性咳嗽Ⅱ组中c、d两组的总有效率无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血清总IgE及外周血EOS计数高的儿童慢性咳嗽临床效果好,并可降低在血清中的水平。而对单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慢性咳嗽即血清总IgE、外周EOS正常的慢性咳嗽患儿效果欠佳,对该类患儿不需要应用孟鲁司特咀嚼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儿童 慢性咳嗽 血清总IGE 外周酸性粒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嗽散及其改进方对哮喘豚鼠作用的比较
6
作者 徐乃玉 顾振纶 +2 位作者 谢梅林 周文轩 郭次仪 《抗感染药学》 2005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比较止嗽散及其改进方对由卵蛋白致敏哮喘豚鼠作用的异同。方法:用Wright染色法计血液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数目。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哮喘豚鼠血清和BALF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 目的:比较止嗽散及其改进方对由卵蛋白致敏哮喘豚鼠作用的异同。方法:用Wright染色法计血液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数目。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哮喘豚鼠血清和BALF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含量。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哮喘豚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止嗽散比较,止嗽散改进方(MZ)能够明显减少血液和BALF中EOS的数目,降低哮喘豚鼠血清和BALF中ET-1、NO的含量,减轻哮喘豚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MZ减少哮喘豚鼠体内EOS数目和降低ET-1、NO含量的作用可能与其加入地龙、杏仁等中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豚鼠 止嗽散 内皮素-1(ET-1) Wright染色法 酸性粒细胞 BALF 硝酸还原酶法 肺泡灌洗液 放射免疫法 一氧化氮 病理变化 镜下观察 病理改变 NO含量 血清 肺组织 eos 卵蛋白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