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用于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微生物学监测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钱雪峰 乔美珍 +2 位作者 金美娟 马文霞 杨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8-701,共4页
目的评价三种方法用于监测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微生物检测的效果。方法在某次飞行检查中采集36所受检单位的血液透析液和透析用水72份,分别采用血琼脂平皿(35℃,72 h)、胰蛋白酶大豆琼脂(TSA)平皿(35℃,72 h)、R2A营养琼脂(23℃,168... 目的评价三种方法用于监测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微生物检测的效果。方法在某次飞行检查中采集36所受检单位的血液透析液和透析用水72份,分别采用血琼脂平皿(35℃,72 h)、胰蛋白酶大豆琼脂(TSA)平皿(35℃,72 h)、R2A营养琼脂(23℃,168 h)三种方法进行培养,比较三种方法菌落计数、菌落和超干预值(≥50 CFU/mL)检出率的差异。结果采用三种方法对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进行检测,血琼脂平皿、TSA平皿、R2A营养琼脂菌落检出率分别为40.28%、63.89%和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6,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R2A营养琼脂和TSA平皿检出率高于血琼脂平皿。血琼脂平皿与R2A营养琼脂、TSA与R2A营养琼脂检出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515、-6.970,均P<0.05)。血琼脂平皿、TSA平皿、R2A营养琼脂法检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菌落数,超干预值检出率分别为1.39%、4.17%和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3,P<0.05),R2A营养琼脂检出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 R2A营养琼脂和TSA平皿检出率优于血琼脂平皿,R2A营养琼脂超干预值检出率高于TSA平皿和血琼脂平皿,R2A营养琼脂(23℃,168 h)用于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微生物监测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用水 微生物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智全 姚涛 张靖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0-233,共4页
目的研究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0月医院诊治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干预,观察组给予养元益肾... 目的研究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0月医院诊治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干预,观察组给予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中医症状积分,透析充分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主要中医症状疲惫乏力、口干、皮肤干燥、头晕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以上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尿素清除指数(Urea clearance index, Kt/V)、平均时间尿素值(Time-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urea, TACure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及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 U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KT/V、TACurea、CRP及UR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24%(6/49)、16.33%(8/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水平,降低心率,减轻患者症状,增强透析充分性,并且安全性可靠,是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相关性低血压 低温 养元益肾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
3
作者 王志刚 耿瀛洲 +4 位作者 王晓培 李昭 梁嫦娜 路万虹 吕晶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1-387,共7页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aeP)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某院肾脏内科门诊随访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PaeP组和非PaeP组,分析Pae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铜绿...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aeP)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某院肾脏内科门诊随访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PaeP组和非PaeP组,分析Pae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腹膜透析患者124例,发生腹膜炎164例次,PaeP组16例,非PaeP组148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1例,16例次,占PDAP患者的8.9%,其中4例患者伴腹膜透析置管隧道口感染,重现5例次,1例治愈,1例死亡,9例拔管。拔管患者中,1例停止透析,3例血液透析过渡后再次置管,5例永久转为血液透析(HD),技术失败率为54.5%。与非PaeP组比较,PaeP组患者透析时间较短(13.83±4.92 VS 38.53±35.77个月);感染期间C反应蛋白较高(96.61±66.17 VS 45.87±44.65 mg/L),清蛋白水平较低(25.62±4.42 VS 29.46±8.25 g/L);起始感染时腹膜透析液多核细胞比例较高;治疗第5天腹膜透析液白细胞计数转阴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eP组患者治愈率低于非PaeP组,技术失败率高于非Pa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eP患者临床表现较重,临床治疗效果差,重现率及拔管率高。对于反复重现的患者,拔管后重置并更换隧道,是降低技术失败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相关性腹膜炎 铜绿假单胞菌腹膜相关性腹膜炎 铜绿假单胞菌 经验性治疗 技术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素萍 钱敏 +3 位作者 吉小静 徐骏 于新涛 田志娟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0,共6页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特征的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以提高家庭抗逆力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扬州市4所三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弹性...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特征的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以提高家庭抗逆力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扬州市4所三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弹性评定量表中文简化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家庭抗逆力特征的类别,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得分为(79.95±6.05)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特征分为3个类别:家庭抗逆力脆弱型(33.5%)、家庭抗逆力平衡型(55.6%)、家庭抗逆力积极型(10.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家庭抗逆力脆弱型,文化程度高、短透析龄、无合并症的患者归属于家庭抗逆力平衡型的概率更高;文化程度高、家庭月收入>6000元、无合并症、较高社会支持水平的患者更倾向于发展为家庭抗逆力积极型(均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特征存在异质性,文化程度、透析龄、合并症数量、家庭月收入和社会支持水平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的分类。医护人员应针对不同家庭的特点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以增强其应对疾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维持性血液 肾脏替代治疗 家庭抗逆力 脆弱家庭 社会支持 潜在剖面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负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唐佳怡 李晓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663-3669,共7页
从治疗负担的定义、相关理论、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负担的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慢性病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血液 治疗负担 理论模型 评估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困扰与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邹宝林 黄燕林 覃廖缓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5期1648-165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焦虑、抑郁水平、症状困扰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透析病人症状困扰量表对76例住院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透析病人症状困扰与焦虑、...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焦虑、抑郁水平、症状困扰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透析病人症状困扰量表对76例住院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透析病人症状困扰与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各症状发生率为22.4%~98.7%,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为(18.91±5.97)分、(14.68±4.39)分,焦虑、抑郁总分与症状有无、症状困扰程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困扰与焦虑、抑郁水平具有相关性,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具体状况制订个体化护理措施,给予其有效的心理辅导,降低病人焦虑、抑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维持性血液 症状困扰 焦虑 抑郁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124所医疗机构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现况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颜颜 查筑红 +4 位作者 王静 林丹 曾妮 罗光英 李凌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感染现状,为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22年7—12月贵州省124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血液透析相关情况、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 目的了解贵州省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感染现状,为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22年7—12月贵州省124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血液透析相关情况、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及其他感染相关情况。结果共调查MHD患者15114例,年龄以36~<60岁年龄段为主(55.83%)。血液透析龄以1~<5年为主(59.37%),血液透析频率主要是3次/周(73.91%)。透析血管通路以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为主,共12948例(85.77%)。原发疾病以慢性肾衰竭为主(99.89%)。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5.29%,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0.6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0.24%,梅毒螺旋体(TP)感染率1.70%。不同年龄、透析医院数、透析机构规模的MHD患者HB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不同透析时间、透析机构规模的MHD患者HC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不同透析医院数MHD患者T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为36~<60岁MHD患者HBV、HCV感染率较高,分别为6.10%、0.84%。透析时间≥10年的患者HCV感染率(1.64%)较高。透析床位数≥90张的医疗机构患者HCV、HIV和TP感染率均较高,分别为0.74%、0.28%、1.94%。HBV感染率最高的是透析床位数<30张的医疗机构,为18.64%。发生血管穿刺部位感染9例(0.06%),血流感染12例(0.08%),血管通路相关血流感染7例(0.05%),肺部感染30例(0.20%)。不同血管通路类型MHD患者的血管通路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肺部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通路类型为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患者的血管通路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0.37%)和肺部感染发病率(1.10%)均较其他类型高。结论贵州省MHD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透析频率多为3次/周,以AVF为主要血管通路。MHD患者容易合并HBV、HCV、HIV、TP、血流感染和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 感染 血流相关感染 预防与控制 贵州省 相关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牛娣 陈瑞芳 +3 位作者 庞欣欣 肖明芝 张峻韶 张效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3635-3640,共6页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M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识别并予以前期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血液炎性指标可能与MHD患者EPO低反应性存在相关性。目的...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M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识别并予以前期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血液炎性指标可能与MHD患者EPO低反应性存在相关性。目的探究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MHD患者EPO低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河南省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规律MHD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EPO抵抗指数(ERI)评价患者的EPO反应性,并根据ERI将患者分为EPO低反应组与非EPO低反应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资料;采用Pear_(s)on相关分析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ERI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MHD患者EPO低反应性的独立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I对MHD患者EPO低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180例MHD患者中,男104例(57.8%)、女76例(42.2%),年龄(56.1±8.6)岁。EPO低反应组52例(28.9%),非EPO低反应组128例(71.1%)。EPO低反应组与非EPO低反应组透析月龄、透后体质量、每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水平、甲状旁腺激素、三酰甘油、ER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SI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HD患者ERI与每周rHuEPO用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尿酸、血磷、血清铁蛋白、NLR、PLR、SII呈正相关[r(r_(s))=0.486、0.355、0.348、0.294、0.198、0.270、0.167、0.258、0.302、0.317,P<0.05];与透后体质量、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r_(s))=-0.407、-0.502、-0.627、-0.34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为MHD患者EPO低反应性的独立相关因素之一(OR=1.003,95%CI=1.001~1.004,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SII预测MHD患者EPO低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5(95%CI=0.660~0.831),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79.7%,最佳截断值为650.61。结论SII为MHD患者EPO低反应性的独立相关因素,对MHD患者EPO低反应性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相关性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关的冠心病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卓 梁馨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03-4004,共2页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除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等)外的另一个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SHPT患者冠心痛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与非SHPT患者有所...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除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等)外的另一个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SHPT患者冠心痛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与非SHPT患者有所不同.而透析患者与非透析患者其冠心病治疗的效果和风险也存在差别.下面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血液患者 治疗方法 冠心病 危险因素 SHPT 心血管疾病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术肢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城燕 郝大洁 李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556-3560,共5页
目的:分析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血液透析病人术肢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现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4年2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PCI治疗的1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为调查对象,收集病人临... 目的:分析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血液透析病人术肢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现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4年2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PCI治疗的1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为调查对象,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并记录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病人PCI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81例行PCI治疗的血液透析病人中52例(28.7%)例发生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更长的透析龄、颈动脉硬化、经股动脉穿刺是血液透析病人PCI术后术肢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病人PCI后术肢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护理应根据危险因素提前制订预防性护理策略,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并发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治疗顽固性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时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范春琴 夏志银 +3 位作者 马玉华 李湘鸣 曹红梅 胡春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6-36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给药时机对左卡尼汀治疗顽固性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6个月的顽固性IDH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 目的:研究不同给药时机对左卡尼汀治疗顽固性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6个月的顽固性IDH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于病人第1个疗程时给予透析后左卡尼汀静脉缓慢推注,经过2周药物洗脱期后,于第2个疗程时给予透析前左卡尼汀静脉缓慢推注。比较2个疗程中病人生化指标、血压、超滤量、干体重达标率、IDH及肌肉痉挛症状发生情况。结果:病人第2个疗程超滤量为(3.00±0.56)kg,多于第1个疗程[(2.27±0.61)kg];病人第2个疗程IDH发生率为23.46%,肌肉痉挛发生率为4.23%,低于第1个疗程[IDH发生率为51.15%,肌肉痉挛发生率为17.69%];病人第2个疗程干体重达标率为70.1%,高于第1个疗程(50.9%),2个疗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透析前静脉推注左卡尼汀较血液透析后给药,能有效地防止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改善透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血液 相关性低血压 给药时间 血压 超滤量 干体重 肌肉痉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脆弱现状及其与希望水平和社会影响的相关性 被引量:30
12
作者 关永莲 顾毅 蒋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3977-3981,共5页
目的:调查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脆弱现状,并分析其与希望水平和社会影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17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脆弱量表、Herth希望量表、社会影... 目的:调查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脆弱现状,并分析其与希望水平和社会影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17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脆弱量表、Herth希望量表、社会影响量表(SIS)进行调查。结果: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脆弱量表总分为(51.37±10.96)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性格内向、对当前与未来的态度维度得分较低、积极行动维度得分较低、SIS总分较高、内在羞耻维度得分较高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脆弱的危险因素(P<0.05)。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希望水平对心理脆弱的直接负向预测作用明显(β=-1.131,P<0.001),加入中介变量后,希望水平对心理脆弱的负向预测作用仍然明显(β=-0.932,P<0.001);社会影响在希望水平与心理脆弱间起中介作用(β=0.906,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7.61%。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脆弱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应关注女性、病耻感严重、性格内向病人,提高病人希望水平并减弱病人社会影响,从而改善病人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维持性血液 心理脆弱 希望 社会影响 相关 中介效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膜法与涂抹法检测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占结 张翔 +5 位作者 张永祥 赵旭 刘波 陈文森 张卫红 李松琴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64-1069,共6页
目的探讨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效果,为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8年1—12月同时采用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结果,对比分析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效果,为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8年1—12月同时采用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结果,对比分析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细菌检出率、单位菌落数、超干预值检出率和微生物合格率。结果共收集274份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其中透析液131份,反渗水39份,B浓缩液(下简称B液)14份,置换液34份,其他透析用水56份。滤膜法细菌检出率均高于涂抹法,其中透析液、反渗水、置换液、其他透析用水标本使用两种方法的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析液、B液、其他透析用水标本单位菌落数滤膜法数值上低于涂抹法,但仅其他透析用水标本使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单位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1,P=0.004)。超干预值检出率其他透析用水滤膜法低于涂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6,P=0.010)。置换液、反渗水标本微生物合格率滤膜法数值上低于涂抹法,但仅置换液标本微生物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87,P<0.001)。结论滤膜法检出细菌的能力高于涂抹法,但其在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检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除用于置换液比较适合外,应用在其余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检测效果并不优于涂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膜法 涂抹法 血液相关用水 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液——DEFENCATH^(®)
14
作者 刘红淼 赵中华 +2 位作者 刘欢 赵方亮 李艳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7-1460,共4页
DEFENCATH^(®)(taurolidine/heparin,牛磺罗定/肝素)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首款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液,含牛磺罗定和肝素2种成分,其中牛磺罗定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还具有抗内毒素和外... DEFENCATH^(®)(taurolidine/heparin,牛磺罗定/肝素)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首款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液,含牛磺罗定和肝素2种成分,其中牛磺罗定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还具有抗内毒素和外毒素的活性,且尚未观察到微生物耐药,安全性良好;肝素采用小剂量,可有效抗凝且出血风险低,两者相辅相成。该封管液有效降低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将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ENCATH^(®) 牛磺罗定/肝素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封管液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陈三妹 蒋芬 +3 位作者 岳雄华 周晓熙 易容芳 唐四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510-1512,共3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探讨其与患者的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分别应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在维持性...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探讨其与患者的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分别应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中,不明确性维度得分为(46.80±15.12)分,复杂性维度得分为(25.82±5.44)分,不一致性维度得分为(19.10±6.55)分,不可预测性维度得分为(14.84±4.87)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106.20±19.19)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7.56±10.39)分,其中客观支持得分为(11.06±5.33)分,主观支持得分为(18.90±7.72)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为(7.56±1.85)分;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455,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确定感大多处于中等水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临床工作中应充分调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有效社会支持,帮助患者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 疾病不确定感 社会支持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唑林封管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汤颖 钟一红 +4 位作者 丁小强 陈利明 邹建洲 刘中华 沈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评价头孢唑林封管对尿毒症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入选113例临时中心静脉置管行血透治疗患者,排除床旁治疗以及置管超过0.5 h者,随机分入干预组(60例,使用肝素+头孢唑林联合封... 目的评价头孢唑林封管对尿毒症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入选113例临时中心静脉置管行血透治疗患者,排除床旁治疗以及置管超过0.5 h者,随机分入干预组(60例,使用肝素+头孢唑林联合封管,浓度分别为45 mg/mL和10 mg/mL)与对照组(53例,使用肝素封管,浓度为50 mg/mL)。随访导管相关感染事件,比较两组发病率,进行多种感染相关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40.0±51.5)d,干预组(39.0±46.0)d,对照组(41.1±57.5)d,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感染7例,其中6例为血行感染,1例为导管定植;总体感染率为6.19%(感染次数/总导管数)或1.55‰(感染次数/1 000导管日),其中干预组为6.67%或1.7‰,对照组为5.66%或1.4‰,两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体感染率与留置时间显著相关,留置越久感染危险越大(P<0.05)。结论加用头孢唑林封管未降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率,对革兰阳性球菌可能有预防作用;规范操作、缩短留置时间有利于减少感染;局部应用抗生素可能预防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 抗生素封管 头孢唑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陈莲 张婷 +4 位作者 黄碧红 袁立 田雅贤 匡鼎伟 付建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案,收集123例30岁以上因慢性肾功能不全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分析与认知功能损... 目的初步探讨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案,收集123例30岁以上因慢性肾功能不全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分析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23例患者中,84例有认知功能损害,患病率高达6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090;95%CI:1.034-1.147;P=0.001)、男性(OR=5.213;95%CI:1.758-15.455;P=0.003)、受教育时间小于等于5年(OR=0.076;95%CI:0.014-0.420;P=0.003)及高血压史(OR=6.891;95%CI:2.042-23.258;P=0.002)是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患病率高,男性、高龄、受教育时间小于等于5年和高血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治疗 认知功能损害 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与衰弱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琰 叶菡洋 +3 位作者 李占园 金领微 周志宏 郑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3175-3178,共4页
背景衰弱是一种重要的老年综合征,严重影响着老年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感染也被认为是影响老年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其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 背景衰弱是一种重要的老年综合征,严重影响着老年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感染也被认为是影响老年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其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老年患者115例,随访1年,记录感染发生情况。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衰弱症状学量表评定衰弱评分,分析感染与衰弱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访1年,发生感染41例(35.7%),感染组与无感染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清蛋白、前清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衰弱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老年MHD患者发生感染与CRP、MCP-1水平、衰弱评分均呈正相关(rs=0.187,P=0.045;rs=0.269,P=0.004;rs=0.239,P=0.010);与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均呈负相关(rs=-0.216,P=0.021;rs=-0.192,P=0.0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OR=1.008,95%CI(1.007,1.095)]、MCP-1水平OR=1.008,95%CI(1.001,1.014)]、衰弱评分OR=1.997,95%CI(1.156,3.450)]与感染发生独立相关(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的发生与CRP、MCP-1水平、衰弱评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感染 衰弱 老年人 相关 影响因素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2
19
作者 贾强 陈秉良 +3 位作者 孙延兵 姚峥 刘朝晖 王君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697-699,共3页
目的 :调查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 (HD )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进行针对性心理治疗的方法。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对 40例维持性H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 目的 :调查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 (HD )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进行针对性心理治疗的方法。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对 40例维持性H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估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对心理治疗 12周后的患者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维持性HD患者存在着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心理干预治疗12周后 ,患者的总体情况得到很大改善 ,治疗前、后各因子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意义 ,疗效评定其总有效率达到 85 %。结论 :心理治疗可显著改善维持性HD患者的心理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情感障碍 临床心理学 生活质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 被引量:21
20
作者 朱光宇 滕皋军 +2 位作者 郭金和 何仕诚 方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进行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治疗。结果 经造影证实为急性血栓形成的 32例患者 ,... 目的 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进行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治疗。结果 经造影证实为急性血栓形成的 32例患者 ,治疗后即时开通率为 97% (31/ 32 ) :1例技术失败。溶栓治疗后造影 ,闭塞段均重新开放。术后随访发现 4例发生再次闭塞 ,其中 2例经再次同法治疗后恢复通畅 ,另 2例患者因发现有局限性血管狭窄而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而恢复通畅。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肺栓塞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是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具有较高的即时开通率。对伴有血管狭窄的患者 ,在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治疗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动静脉内瘘 急性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