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常压等离子体源及在血液过滤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超 邱高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93,共3页
通过设备和工艺的设计和优化 ,在大气压下获得了均一、稳定的等离子体源。并应用它对PBT熔喷非织造布表面改性 ,讨论了处理时间、极板间距、放电气体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及改性效果的时效。结果表明 :改性后材料的润湿性明显改善 ,... 通过设备和工艺的设计和优化 ,在大气压下获得了均一、稳定的等离子体源。并应用它对PBT熔喷非织造布表面改性 ,讨论了处理时间、极板间距、放电气体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及改性效果的时效。结果表明 :改性后材料的润湿性明显改善 ,时效优良。该设备工艺相对其他材料表面改性方法有显著优点 ,非常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等离子体源 PBT熔喷非织造布 血液过滤材料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血液过滤与血液透析过滤传质动力学的通用模型
2
作者 张国亮 石巍 +1 位作者 张凤宝 卢铀铀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20-425,共6页
建立了中空纤维透析器中同时进行血液透析过滤时的简化二维传质模型, 并进行了解析求解。该模型可以容易地扩展到血液透析和血液过滤。文中首次求出了血液过滤时的特征值。实验数据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血液透析过滤过程的传质动力学。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过滤 血液透析过滤 传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过滤传质动力学的简化模型
3
作者 张凤宝 张国亮 +1 位作者 王绍亭 陈元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78-382,共5页
血液透析(HD)、血液过滤(HF)和血液透析过滤(HDF)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用的 3种疗法。以往人们对 HD的传质动力学作了较多的研究l’,‘],而对HF、HDF的研究则较少。虽然PopoviCh等门、Jaffrln等M相继提出了描述H... 血液透析(HD)、血液过滤(HF)和血液透析过滤(HDF)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用的 3种疗法。以往人们对 HD的传质动力学作了较多的研究l’,‘],而对HF、HDF的研究则较少。虽然PopoviCh等门、Jaffrln等M相继提出了描述HF、HDF传质动力学的一、二维模型,但文献囚的模型仅适用J” HD和 HDF;而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过滤 传质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护理 被引量:27
4
作者 周彩平 范恒梅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11期843-844,共2页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利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时清除体内多余的容量负荷及大量的中小分子炎症介质等特点[1],目前已广泛用于急性肾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利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时清除体内多余的容量负荷及大量的中小分子炎症介质等特点[1],目前已广泛用于急性肾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重症胰腺炎等治疗.由于CBP是侵入性治疗,存在体外血管通路,做好管道护理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基础,以保证CBP顺利进行.我院自2000年11月以来采用CBP治疗16例病人,现将CBP中血管通路护理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过滤 血管 护理 C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织造滤材白细胞过滤模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柯勤飞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3-28,共6页
根据白细胞过滤过程中的质量守恒方程、白细胞浓度递减律,引入过滤系数,建立起血液中白细胞浓度关于过滤系数、滤材厚度、滤材面积、滤材最大捕获量及滤材过滤量的数学过滤模型。通过过滤模型计算得到的仿真值和实测的过滤效率具有很好... 根据白细胞过滤过程中的质量守恒方程、白细胞浓度递减律,引入过滤系数,建立起血液中白细胞浓度关于过滤系数、滤材厚度、滤材面积、滤材最大捕获量及滤材过滤量的数学过滤模型。通过过滤模型计算得到的仿真值和实测的过滤效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所建立的过滤模型可在理论上指导白细胞过滤器的设计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非织造滤材 过滤模型 血液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助运有三法
6
作者 周建国 《农家致富》 2025年第1期61-61,共1页
在西医学中,脾脏被视为身体的“清洁工”,主要负责免疫功能和血液过滤。而在中医理论中,脾具有更重要的职能——“后天之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关键词 后天之本 中医理论 西医学 健脾助运 血液过滤 免疫功能 清洁工 人体生命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技术在抢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董均树 卢应 +1 位作者 刘晓亮 李小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4-966,共3页
目的 :总结应用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技术抢救危重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 2 2例危重患者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应用美国 Barter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 BM2 5进行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 ,每个患者做 3~ 5次 ,每次8~ 14 h。 2 2例患者中多脏器... 目的 :总结应用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技术抢救危重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 2 2例危重患者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应用美国 Barter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 BM2 5进行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 ,每个患者做 3~ 5次 ,每次8~ 14 h。 2 2例患者中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4例 ,其中有急性肾功能不全者 2例 ;肝移植 1例 ;重症感染 1例 ;急性胰腺炎 5例 ;急性中毒 5例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 6例。结果 :2 2例危重患者经血液滤过治疗 ,除 1例肝移植患者及 1例重症感染患者外 ,有 2 0例康复出院 ;其中 8例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滤过治疗后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CRE)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 .0 1) ,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滤过治疗后血尿淀粉酶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 .0 1) ;血液滤过能明显地降低急性肾功能不全 (3例 )及急性胰腺炎患者 (5例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白细胞介素 1(IL - 1)含量 (P<0 .0 5 ) ;患者经血液滤过治疗血压、心率、心律、呼吸及凝血象平稳 ;无明显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副作用 ;有 3例患者出现轻度出血现象 ,经鱼精蛋白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 :应用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技术抢救危重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过滤 危重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滤过输血不同滴速对白细胞去除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竹筠 滕本秀 汤玉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6期331-332,共2页
为探讨床旁滤过输血不同滴速去除全血中 WBC的效果 ,随机将 6 0例输血病人分为 A、 B两组 ,分别以 35、 70 gtt/ m in滴速输血 ,检测血液滤过前后白细胞 (WBC)、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b)、血小板(PL T)变化及病人在输血中的临床反... 为探讨床旁滤过输血不同滴速去除全血中 WBC的效果 ,随机将 6 0例输血病人分为 A、 B两组 ,分别以 35、 70 gtt/ m in滴速输血 ,检测血液滤过前后白细胞 (WBC)、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b)、血小板(PL T)变化及病人在输血中的临床反应。结果两组滤过后 WBC计数均显著减少 ,与滤过前比较 ,P<0 .0 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滤过后 A组 WBC平均含量明显低于 B组 ,两组比较 ,P<0 .0 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滤过对 RBC、Hb无显著影响。提示床旁滤过输血能有效去除库存全血中的 WBC;减慢滴速可提高 WBC去除效果 ;对RBC、 Hb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血液过滤 白细胞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肝素封管剂量探讨 被引量:39
9
作者 张科菊 张建华 刘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1期33-34,共2页
为了探讨血液净化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封管肝素的合理用量 ,将 6 0例血透患者分 3组 ,采用不同剂量肝素进行封管 (30次 /例 )对比观察 ,结果低剂量肝素组 (2 0 0 0 U/次 )与低分子肝素组 (法安明 ,40 0 U/次 )的凝血酶原时间 (PT)... 为了探讨血液净化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封管肝素的合理用量 ,将 6 0例血透患者分 3组 ,采用不同剂量肝素进行封管 (30次 /例 )对比观察 ,结果低剂量肝素组 (2 0 0 0 U/次 )与低分子肝素组 (法安明 ,40 0 U/次 )的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均 P>0 .0 5 ) ,高剂量肝素组 (5 0 0 0 U/次 ) PT、TT与前两组比较 ,均 P<0 .0 1,差异有极显著性 ;3组均未出现导管内凝血。提示低剂量和低分子肝素 ,用于血透患者颈内静脉双腔导管封管用量少 ,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过滤 颈内静脉 导管留置 封管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抢救脑出血并发肾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春燕 章巧庆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1期26-27,共2页
为了提高脑出血并发肾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对 8例患者进行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 ,同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血管通路畅通、出入量平衡 ,严格无菌操作 ,注意保暖等。结果 2 7例次 CRRT中 2 4例次顺利完成治疗 ,3例次因血... 为了提高脑出血并发肾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对 8例患者进行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 ,同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血管通路畅通、出入量平衡 ,严格无菌操作 ,注意保暖等。结果 2 7例次 CRRT中 2 4例次顺利完成治疗 ,3例次因血滤器凝血 ,中途更换后完成 CRRT,未发生凝血、堵管、感染等并发症。5例治愈出院 ,2例自动出院 ,1例死亡 ,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过滤 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脑出血 肾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跑与健康长寿
11
作者 陆建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平衡运动 全民健身运动 长跑运动 剧烈运动 老年人健身 心脏 少儿图书馆 血液过滤 平衡和不平衡 人体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耐药与脾脏清除疟原虫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华晶 姜廷良 李沧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定义是:疟疾患者进行青蒿素联合疗法(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ACTs)三日治疗后,患者血液内的疟原虫清除时间延长。疟原虫的体内清除不单单与抗疟药物的杀虫效用相关,还受疟原虫本身的变... 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定义是:疟疾患者进行青蒿素联合疗法(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ACTs)三日治疗后,患者血液内的疟原虫清除时间延长。疟原虫的体内清除不单单与抗疟药物的杀虫效用相关,还受疟原虫本身的变异、人体免疫功能调节如吞噬细胞的识别处理、免疫器官如脾脏的外排异物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疟原虫本身的变异、脾脏清除疟原虫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K13突变;脾脏的两条血液循环通路;脾静脉窦可通过物理机械传感方式截留疟原虫或红细胞碎片;红髓是过滤血液的主要场所,其中的免疫细胞负责疟原虫残留物的清除工作;脾静脉窦截留疟原虫的过程称为孔蚀,其发生率受疟原虫的生长周期及治疗药物的影响。现就脾脏清除疟原虫的功能进行阐述,以期为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的生物学本质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耐药 脾脏 红髓 脾静脉窦 过滤血液 孔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