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RAK4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商颖 李莉娟 张连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4-1098,共5页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在TLRs/IL-1R信号通路中发挥着关键的信号转导及调控作用,协调涉及免疫系统启动、细胞因子产生和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多种炎症途径,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和进展有关,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在TLRs/IL-1R信号通路中发挥着关键的信号转导及调控作用,协调涉及免疫系统启动、细胞因子产生和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多种炎症途径,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和进展有关,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疾病。因此,IRAK4可能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靶点。本文就IRAK4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揭示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靶向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发病机制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共刺激分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肖容 张王刚 +4 位作者 曹星梅 何爱丽 刘捷 田玮 张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325,332,共4页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B7 1(CD80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学及免疫基因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 7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共刺激分子B7 1及MHCⅠ、MHCⅡDR分子的表达 ,并与自体瘤苗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进行了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B7 1(CD80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学及免疫基因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 7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共刺激分子B7 1及MHCⅠ、MHCⅡDR分子的表达 ,并与自体瘤苗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MHCⅠ类分子表达均阳性 (10 0 % ) ,MHCⅡDR分子表达阳性率为95 %。B7 1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及多发性骨髓瘤 (MM)表达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 6 9%和 10 0 % ,而在粒细胞起源的白血病几乎无表达。这与自体瘤苗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基本符合 ,即疗效好的M5和MM病例 ,其B7 1表达均阳性 ,而B7 1阴性者几乎无疗效。结论 缺乏共刺激分子 (如B7 1)是血液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 ,可能是人类血液肿瘤的发病机理之一 ;B7 1介导的免疫基因治疗将成为治疗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共刺激分子 检测 临床意义 B7-1 发病学 免疫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铁蛋白受体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苒 程澍 陈宝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73-276,共4页
铁是细胞生长增殖和机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之一。绝大多数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在内摄取铁主要通过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介导。研究显示,转铁蛋白受体在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因而可与多种物质联合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本... 铁是细胞生长增殖和机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之一。绝大多数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在内摄取铁主要通过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介导。研究显示,转铁蛋白受体在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因而可与多种物质联合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本文从转铁蛋白受体结合药物(青蒿素、多柔比星和藤黄酸等)、基因、抗体、聚乙二醇、纳米方面对近年来转铁蛋白受体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受体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D型人格、领悟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19
4
作者 徐昕 刘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3-447,453,共6页
目的 阐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D型人格和领悟社会支持(PSS)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招募合格的住院患者256例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包括PTSD量表、D型人格量表和多维PSS量表,并收集临床资料。... 目的 阐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D型人格和领悟社会支持(PSS)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招募合格的住院患者256例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包括PTSD量表、D型人格量表和多维PSS量表,并收集临床资料。回收有效问卷222份(86.7%),其中男115例,女107例。应用多元分层线性回归分析D型人格和PSS与PTSD症状之间的关系,渐近-再抽样策略检验PSS的中介作用。结果 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D型人格对PTSD症状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304,0.527,P<0.01)。男性患者的PSS对PTSD症状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180,P<0.05),而在女性患者中,PSS对PTSD症状无影响。男性患者的PSS在D型人格与PTSD症状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为0.059,其95%置信区间(CI)为0.010~0.155。结论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D型人格特征与PTSD症状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对D型人格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男性患者需同时注重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感知水平,进而减少PTS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D型人格 领悟社会支持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多肽类疫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周炜均 贺艳杰 李玉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512-1517,共6页
近年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有了显著进展,但由于微小残留病灶(MRD)的存在,复发仍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肿瘤多肽疫苗是有望克服MRD的免疫疗法之一。本文重点介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WT1、RHAMM、BCR-ABL、PR1多肽疫苗的最新临床试验... 近年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有了显著进展,但由于微小残留病灶(MRD)的存在,复发仍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肿瘤多肽疫苗是有望克服MRD的免疫疗法之一。本文重点介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WT1、RHAMM、BCR-ABL、PR1多肽疫苗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PRAME、Survivin等多肽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新进展,及不规则肽疫苗、新型免疫佐剂、结合肽疫苗、Ad-tWT1疫苗等增强疫苗免疫治疗效应的最新措施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多肽疫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化和氧化相关酶类iNOS和COX-2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6
作者 郭列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27-1129,共3页
硝基化和氧化相关酶类的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和环氧化酶 2型 (cyclooxy-genase- 2 ,COX- 2 )与肿瘤的相关性日益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关于 i NOS和 COX- 2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存在... 硝基化和氧化相关酶类的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和环氧化酶 2型 (cyclooxy-genase- 2 ,COX- 2 )与肿瘤的相关性日益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关于 i NOS和 COX- 2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它们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针对 NOS、COX或两者的选择性抑制剂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诱导型 环氧化酶2型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WS评分改良及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感染患者的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董玉娇 王爱红 +3 位作者 王占聚 牟灵英 肖华 张洪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25,41,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并发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形成适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感染预警的校正MEWS评分表,实现更好的预警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79例患者资料,釆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并发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形成适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感染预警的校正MEWS评分表,实现更好的预警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79例患者资料,釆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形成校正MEWS评分表,依据患者预后及是否实施应急处置,比较分析两种MEWS评分的预测效能,评估其分辨度及最佳截断点。结果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电解质紊乱、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意识变化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两种评分在死亡组、应急处置组中的分值均分别高于存活组、非应急处置组(均P<0.01);两种评分在预后的分辨度评价上具有中等程度预测价值,且校正MEWS评分(AUROC=0.898)的预测价值明显高于MEWS评分(AUROC=0.810),最佳截断点分别为8.5、4.5分;在预测实施应急处置上,校正MEWS评分具有中等程度预测价值(AUROC=0.730),最佳截断点为5.5分,而MEWS评分的预测价值较低(AUROC=0.692),最佳截断点为4.5分。结论校正MEWS评分在患者预后及应急处置中呈现中等程度预测价值,更适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并发感染患者的病情评估及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MEWS评分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粒细胞缺乏 感染 预警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潜在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潘成云 许娜 +3 位作者 刘晓力 周璇 李艳菊 王季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72-1875,共4页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是肿瘤微环境的最主要成分之一,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其甚至可决定肿瘤细胞的命运。鉴于CAF在推动肿瘤进展方面的关键作用,因而CAF最近已经成为多种肿瘤的治疗靶...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是肿瘤微环境的最主要成分之一,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其甚至可决定肿瘤细胞的命运。鉴于CAF在推动肿瘤进展方面的关键作用,因而CAF最近已经成为多种肿瘤的治疗靶点,但在血液系统肿瘤中CAF相关研究尚少。新近研究发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多发性骨髓瘤(MM)、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等多种血液恶性肿瘤的耐药、复发及骨髓增殖性肿瘤(MPN)骨髓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与CAF密切相关,靶向CAF可有效提高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进而提高疗效,因而有望成为血液系统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肿瘤微环境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紫宁 王益民 卢学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0-1106,共7页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诊疗的持续进步改善了患者的长期预后,同时也凸显了肿瘤进展及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现有及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案如蒽环类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后,部分患...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诊疗的持续进步改善了患者的长期预后,同时也凸显了肿瘤进展及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现有及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案如蒽环类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后,部分患者在疾病缓解后可能出现心血管事件,严重影响其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本文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的机制、临床表现和干预治疗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事件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心脏病学 肿瘤药物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多肽疫苗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颖 徐酉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18-1120,共3页
Survivin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它是凋亡抑制蛋白因子(Inhibitorsofapoptosisproteins,IAPs)家族的成员之一。人类基因转录的全球性研究揭示:在肿瘤细胞高度转录的基因中,Survivin位居第4。且因为其表达具有高度的肿瘤... Survivin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它是凋亡抑制蛋白因子(Inhibitorsofapoptosisproteins,IAPs)家族的成员之一。人类基因转录的全球性研究揭示:在肿瘤细胞高度转录的基因中,Survivin位居第4。且因为其表达具有高度的肿瘤特异性,被认为是IAPs成员中在肿瘤领域最为瞩目的一个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基因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疫苗治疗 凋亡抑制基因 多肽 基因转录 肿瘤特异性 蛋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性与抢先性抗真菌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星琦 李冬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5-610,共6页
目的比较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与抢先性抗真菌治疗方法。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等数据库,收集2009年1月-2019年1月发表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与... 目的比较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与抢先性抗真菌治疗方法。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等数据库,收集2009年1月-2019年1月发表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与抢先性治疗方法相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经验性治疗相比,抢先性治疗在减少抗真菌药物的使用、降低抗真菌治疗的疗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相关死亡率、全因死亡率、住院时长、抗真菌治疗费用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与经验性治疗相比,抢先性抗真菌治疗能减少药物的使用及缩短抗真菌治疗的疗程,并且没有增加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相关死亡率及全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先性治疗 经验性治疗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随机对照试验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CD7的嵌合抗原受体NK-92MI细胞对CD7阳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欣颖 刘欣 +6 位作者 王兴兵 汪安友 汪敏 刘纳纳 游凤涛 潘桂芳 杨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67-1375,共9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靶向CD7分子的嵌合抗原受体(CD7-CAR)修饰的NK-92MI细胞对CD7阳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分别收集5例CD7^+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T-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1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 目的:探讨特异性靶向CD7分子的嵌合抗原受体(CD7-CAR)修饰的NK-92MI细胞对CD7阳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分别收集5例CD7^+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T-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1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和6例T细胞淋巴瘤三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经实验室离心处理、培养后检测肿瘤细胞表面靶标的表达水平;应用7-AAD、CD56-APC、CD3-FITC、IgG Fc-PE流式细胞术检测NK-92MI和CD7-CAR-NK-92MI细胞的转染效率;使用PE Annexin V Apoptosis Detection Kit检测CD7-CAR-NK-92MI细胞对CD7阳性血液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率。用CBA试剂盒检测杀伤后NK-92MI和CD7-CAR-NK-92MI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IFN-γ)及颗粒酶B的分泌差异。结果:CD7-CAR修饰的NK-92MI细胞对CD7^+T-ALL、AML、T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的杀伤效率明显高于未被修饰的阴性对照组NK-92MI细胞,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被修饰的NK-92MI细胞相比,经CD7-CAR修饰的NK-92MI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中,IFN-γ和颗粒酶B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经CD7-CAR修饰的NK-92MI细胞对CD7^+T-ALL、AML和T淋巴瘤细胞的杀伤效率显著提高,且具有特异性靶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7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过继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 NK-92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鹏(综述) 赵海丰(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54-858,共5页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IFD的发生率。目前间接试验方法(包括放射方法)均无法明确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IFD的发生率。目前间接试验方法(包括放射方法)均无法明确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需结合不同的诊断方法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判断。但即使未得到明确的IFD诊断证据,对符合条件的患者仍需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和放射学检查结果、药物药理学特性和患者经济负担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拟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IFI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侵袭性真菌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抑制因子在免疫细胞发育及血液恶性肿瘤发生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金凤 李庆伟 王浩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58-1465,共8页
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属于螺旋-环-螺旋蛋白家族成员,通过与其他HLH蛋白质形成异源二聚体而发挥转录负调控作用,抑制基因的表达。Id可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分化。尤其在多种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过程中,Id... 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属于螺旋-环-螺旋蛋白家族成员,通过与其他HLH蛋白质形成异源二聚体而发挥转录负调控作用,抑制基因的表达。Id可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分化。尤其在多种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过程中,Id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本篇综述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关于Id家族各成员在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中如何调控多种细胞谱系的产生及命运决定的最新研究进展。Id通过与E蛋白等不同的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在自然杀伤细胞、先天性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的分化过程中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确保了免疫细胞在各免疫器官中发育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Id基因的异常表达及功能失衡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程度密切相关。在从白血病到恶性淋巴瘤的不同血液肿瘤中,Id可作为促癌或抑癌因子发挥多样的作用。因此,Id可作为血液肿瘤诊断及预后的标记基因,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抑制因子 免疫系统 细胞分化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15
作者 白雪 陈晓奉 +2 位作者 李忠玉 王蒙 李佳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27-930,共4页
大多数血液系统肿瘤恶性程度高,治愈率低,需要新的分子标志物用于检测和评估。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具有共价闭环结构的非编码RNA,通过与微小RNA(micro RNA)和蛋白质结合,参与基因转录和翻译。近年来,随着对circRNA研究的不断深入,发... 大多数血液系统肿瘤恶性程度高,治愈率低,需要新的分子标志物用于检测和评估。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具有共价闭环结构的非编码RNA,通过与微小RNA(micro RNA)和蛋白质结合,参与基因转录和翻译。近年来,随着对circRNA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circRNA在血液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circRNA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circRNA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可能是潜在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生物标志物 预后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肿瘤微环境对CAR-T免疫疗法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彩凤 赖胡榕 李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0-1294,共5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的应用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特别是在多种难治性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空前成功,对于难治/复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M)等更是效果显著。肿瘤微环境(TME)与CAR-T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的应用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特别是在多种难治性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空前成功,对于难治/复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M)等更是效果显著。肿瘤微环境(TME)与CAR-T疗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关系密切,不仅影响CAR-T细胞的活性,降低其抗肿瘤能力,甚至直接参与CAR-T疗法相关不良反应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的发生发展。因此,深入了解血液TME在CAR-T疗法治疗过程及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有助于拓展CAR-T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围绕血液TME对CAR-T疗法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综述,期望为临床优化难治/复发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免疫疗法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K2与人类恶性肿瘤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轶轩 周少华 +2 位作者 薛洪省 赵志龙 王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39-445,共7页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生物学行为调控机理不断被揭示,新的药物靶点陆续被发现,如蛋白激酶CK2(casein kinase2或Ⅱ)。在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头颈部鳞状细...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生物学行为调控机理不断被揭示,新的药物靶点陆续被发现,如蛋白激酶CK2(casein kinase2或Ⅱ)。在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恶性黑色素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CK2的表达水平和活性明显增高,不仅与肿瘤细胞扩散能力、癌症预后相关,还反映其病理生理学特征^[1-5]。近年CK2与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较多,针对CK2的肿瘤靶向治疗策略越发清晰,相关抑制剂大量涌现,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蛋白激酶CK2 人类健康 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肿瘤发生发展 消化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接受卵巢组织冻存及卵子体外成熟生育力保存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子睿 宋洁 +2 位作者 张曦 杨蕊 宋东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57-960,共4页
生育力保存是指使用手术、药物或辅助生殖技术等对存在不孕或不育风险的成人或儿童提供帮助,保护其生殖内分泌功能并产生遗传学后代^([1])。化疗是临床上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大剂量化疗可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2])。然而化... 生育力保存是指使用手术、药物或辅助生殖技术等对存在不孕或不育风险的成人或儿童提供帮助,保护其生殖内分泌功能并产生遗传学后代^([1])。化疗是临床上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大剂量化疗可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2])。然而化疗药品具有性腺毒性作用,可导致年轻女性卵巢功能低下,造成卵巢衰竭、闭经,增加不孕风险,使患者生育能力下降^([3,4])。由于化疗导致的卵泡医源性破坏,在儿科及年轻女性中表现更为明显^([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化疗 生育力保存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围术期护理 卵巢功能低下 辅助生殖技术 年轻女性 卵巢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大恶性肿瘤影像分级检查推荐方案(1.0版)之淋巴瘤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光武 彭卫军(审校)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2-485,共4页
—、概述淋巴瘤(lymphoma)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一组异质性的肿瘤性疾病,起源于发生突变的单个淋巴细胞。淋巴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主要发生于淋巴结,亦可发生于肺、胃、肠、脑、骨骼、皮肤等结外器官。根据肿瘤细胞的形... —、概述淋巴瘤(lymphoma)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一组异质性的肿瘤性疾病,起源于发生突变的单个淋巴细胞。淋巴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主要发生于淋巴结,亦可发生于肺、胃、肠、脑、骨骼、皮肤等结外器官。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点,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在中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中淋巴瘤占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免疫表型 肿瘤性疾病 NHL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中国蒽环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专家共识
2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229-1229,共1页
蒽环类药物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广泛应用,是具有代表性的细胞毒类药物,已有五十多年的应用历史。过去几十年中,虽然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但是蒽环类药物仍然在很多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扮演着重... 蒽环类药物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广泛应用,是具有代表性的细胞毒类药物,已有五十多年的应用历史。过去几十年中,虽然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但是蒽环类药物仍然在很多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系统总结国内外蒽环类药物在主要恶性实体肿瘤和白血病治疗中的经验成果,《中国肿瘤临床》2018年第3期由国家癌症中心石远凯教授牵头,特邀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系列中国蒽环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专家共识。希望本系列专家共识的出版,能够对蒽环类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合理及规范应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肿瘤临床》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蒽环类药物 肿瘤专家 药物治疗 恶性实体肿瘤 细胞毒类药物 中国抗癌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