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血液滤过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清lncRNA XIST和miRNA-130a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曾文驰 张媛莉 +2 位作者 陈鸣娣 董宏裕 白晋钊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6-871,共6页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血液滤过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清lncRNA XIST和mi RNA-130a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碳青霉烯类抗...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血液滤过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清lncRNA XIST和mi RNA-130a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观察组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血液滤过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输出量(CO)、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免疫功能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氧代谢指标[血氧饱和度(Sa O_(2))、血乳酸(LAC)、氧合指数(Pa O_(2)/Fi O_(2))]以及血清lnc RNA XIST和mi RNA-130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CO、CVP、MAP、Sa O_(2)、Pa O_(2)/Fi O_(2)水平与mi RNA-130a表达均上升,而IL-6、CRP、TNF-α、LAC水平与lnc RNA XIST表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CVP、MAP水平与mi RNA-130a表达高于对照组,而IL-6、CRP、TNF-α水平与lnc RNA XIST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50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χ^(2)=0.180,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血液滤过治疗或通过下调lnc RNA XIST表达,上调mi RNA-130a表达,以及调节炎性因子,改善氧代谢指标,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衡进而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lncRNA XIST miRNA-130a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血液滤过治疗 脓毒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血液滤过处方对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猪的影响
2
作者 刘武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5期97-98,共2页
本文主要探讨不同强度的血液滤过处方对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猪的影响。通过选用杜洛克猪30只,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分为三个亚组,对照组、低强度组和高强度组。监测动物生命体征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细胞因子水平在... 本文主要探讨不同强度的血液滤过处方对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猪的影响。通过选用杜洛克猪30只,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分为三个亚组,对照组、低强度组和高强度组。监测动物生命体征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细胞因子水平在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生命体征监测显示,CVVH组的MAP和HR变化较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因此CVVH能够有效延长脓毒症动物的生存时间,并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改善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闫丽娜 原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究重症肺结核以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23年1—12月本院90例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此进行细化,对照两组差异。结果:炎症水... 目的:探究重症肺结核以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23年1—12月本院90例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此进行细化,对照两组差异。结果:炎症水平,护理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降,且观察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CHEII、Glasgow评分,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改善,且观察APCHEII评分低于对照,Glasgow评分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重症肺结核患者,对其基础护理进行优化实施后,护理效果显著,对机体炎症指标及病情减轻有积极作用,建议临床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结核 ICU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FLE标准对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时机选择的价值 被引量:19
4
作者 丁盛 张渝华 +3 位作者 张近宝 蒋利 尹昌林 周人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分析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RIFLE标准不同分期的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疗效,寻找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和新桥医院2006年以来收治的61例蜂蛰伤并发... 目的分析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RIFLE标准不同分期的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疗效,寻找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和新桥医院2006年以来收治的61例蜂蛰伤并发MODS患者资料,其中16例未行CVVH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45例采用RIFLE标准的急性肾损伤(AKI)分期,按CVVH治疗时机分A组(AKIⅠ期开始CVVH治疗)、B组(AKIⅡ期开始CVVH治疗)、C组(AKIⅢ期开始CVVH治疗),严格按标准CVVH治疗。对比分析各组的死亡率、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时间以及蜂蛰伤至开始CVVH治疗的间隔时间,并将CVVH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IL-6、氧合指数、血肌酐(Cr)、平均动脉压(MAP)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对照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行CVVH治疗组(P<0.01)。(2)C组CVVH治疗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IL-6、死亡率以及蜂蛰伤至开始CVVH治疗的间隔时间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3)A、B两组死亡率及CVVH治疗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CVVH治疗前IL-6浓度明显高于A组(P<0.05),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时间以及蜂蛰伤至开始CVVH治疗的间隔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1)。(4)A、B、C三组CVVH治疗24 h后血IL-6、氧合指数、Cr、MAP均明显改善(P<0.01),但C组IL-6仍高于A、B两组(P<0.05);A、B两组CVVH治疗24 h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降低(P<0.01),C组治疗24 h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VVH是治疗蜂蛰伤并发MODS的一种有效手段,RIFLE标准对判断CVVH的治疗时机有指导意义,AKIⅠ期和Ⅱ期行CVVH可明显改善蜂蛰伤并发MODS的预后,而AKIⅠ期行CVVH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蜂蜇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RIFLE标准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滤过联合灌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肺损伤患者血清TNF-α及血管内皮细胞RhoA磷酸化修饰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郑倩 杜晓刚 +3 位作者 陈雪梅 李正荣 龚颖 何俊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38-744,共7页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HF+HP)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肺损伤患者血清中TNF-α的清除作用及对内皮细胞中RhoA的188位丝氨酸磷酸化修饰(p-RhoA)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SAP患者纳入实验研究,其中SAP继发急性肺损伤(ALI)/急性...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HF+HP)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肺损伤患者血清中TNF-α的清除作用及对内皮细胞中RhoA的188位丝氨酸磷酸化修饰(p-RhoA)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SAP患者纳入实验研究,其中SAP继发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8例,未继发ALI/ARDS 7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20例。全部SAP患者收入中心ICU治疗,其中9例SAP继发ARDS患者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HP治疗(HF+HP组)。应用ELISA法检测不同程度肺损伤的SAP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的变化,以及采用HF+HP治疗的9例SAP继发ARDS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点血清中TNF-α的浓度。体外实验采用HF+HP治疗不同时间点患者的血清分别刺激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并以重组人TNF-α刺激细胞作为阳性对照,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各组HUVECs中p-RhoA与总RhoA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RhoA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与未继发ALI/ARDS患者比较,SAP继发ALI/ARDS的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尤以继发ARDS的患者升高最为明显(约为正常对照组的7倍)。采用HF+HP治疗的9例SAP继发ARDS患者治疗6h后,血清中TNF-α水平与HF+HP治疗前比较开始下降,至治疗20h下降最为明显,接近正常组水平;HF+HP治疗后,SAP继发ARDS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HCO3-水平、氧合指数(PaO2/FiO2)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HF+HP治疗后SAP继发ARDS患者血清诱导的HUVECs中p-RhoA水平逐渐升高(P<0.05),但各组RhoA总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HUVEsC中,p-Rho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各组变化趋势与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SAP继发ALI/ARDS患者血循环中存在高水平的TNF-α。HF+HP治疗可有效地清除SAP继发ALI/ARDS患者血液中大量生成的TNF-α,并抑制RhoA的活化,从而起到降低内皮细胞高通透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内皮细胞 RHOA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血液灌流联合长时程血液滤过在百草枯中毒救治中的应用:1例报告 被引量:20
6
作者 彭志允 常平 +3 位作者 王华 岑仲然 周健 刘占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5-1518,共4页
对1例口服50 m L百草枯后继发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连续9 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和10 d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模式为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 对1例口服50 m L百草枯后继发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连续9 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和10 d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模式为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好转,血及尿百草枯浓度下降,尿量增加,血肌酐下降,氧合指数正常,患者出院后血肌酐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动态胸部CT检查显示肺间质性炎性病变逐渐减轻,无明显肺纤维化表现,随访半年,患者无不适。该个案提示早期开始的高强度血液灌流联合长时程血液滤过可能会更好地改善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滤过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百草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亚急性肝衰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侯环荣 尚佳 +5 位作者 康谊 李玉魁 曾艳丽 丁岗强 毛重山 肖二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滤过(HF)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亚急性肝衰竭(SALF)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5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抗结核药物所致SALF患者5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PE治疗组(n=27)和PE联合HF治疗组(n=3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滤过(HF)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亚急性肝衰竭(SALF)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5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抗结核药物所致SALF患者5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PE治疗组(n=27)和PE联合HF治疗组(n=31)。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功能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半年存活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PE治疗组和PE联合HF治疗组经治疗后,ALT、AST、TBil、GGT、AL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升高,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71、2.986、2.905、2.063、4.028、-2.591;2.940、2.935、2.940、2.918、4.981、-2.933,P值均<0.05);两治疗组间ALT、AST、TBil、GGT、ALP、PTA变化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91、-2.784、-2.194、-3.014、-0.294、-3.907,P值均<0.05)。PE治疗组纠正高尿素(UREA)、高肌酐(Cr)、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钙血症有效率分别为80.00%、60.00%、81.82%、78.57%、88.89%、75.00%;PE联合HF治疗组纠正高UREA、高Cr、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钙血症有效率分别为85.71%、87.50%、85.71%、92.31%、92.31%、86.6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603、11.302、9.543、13.987、9.493、9.502,P值均<0.05);PE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平均住院时间为36.36 d;PE联合HF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平均住院时间为26.03 d;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6%、7.06%。结论 PE联合HF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SALF与单纯行PE治疗相比,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肾功能、提高总有效率、降低平均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血浆置换 血液滤过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单用及同步并联血液滤过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金洁 叶卫江 +2 位作者 俞海燕 黄劲松 俞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1-353,共3页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血液滤过 重型肝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与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储腊萍 俞娅芬 +3 位作者 周俊晶 黄阳 董文霞 宋秀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54-2156,共3页
目的:比较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与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38例SAP患者随机接受PHVHF或CVVH治疗,分别为18例及20例,血滤72h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目的:比较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与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38例SAP患者随机接受PHVHF或CVVH治疗,分别为18例及20例,血滤72h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生化指标的改变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肝功能、血肌酐、白细胞和CRP均有下降(P<0.05)。低氧血症,酸中毒纠正,PHVHF组优于CVVH组,在心率、呼吸、肝功能、APACHEⅡ评分方面差异显著(P<0.05)。PHVHF组病死率为11.1%,CVVH组为25%。结论:PHVHF治疗SAP效果显著,明显优于CVVH组,可以作为SAP的重要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连续性血液滤过 重症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滤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晓华 王郑莲 +3 位作者 刘亚楠 徐秋林 苏磊 吴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89-1192,1196,共5页
目的研究血液滤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取正常人血清、脓毒性休克常规治疗患者血清、脓毒性休克血液滤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CVVH-ULI)患者血清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FITC标记的白蛋白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 目的研究血液滤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取正常人血清、脓毒性休克常规治疗患者血清、脓毒性休克血液滤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CVVH-ULI)患者血清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FITC标记的白蛋白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用罗丹明-鬼笔环肽染色检测聚合丝状肌动蛋白(F-actin)形态改变,并检测p38的磷酸化。用p38抑制剂和DMSO预处理内皮细胞,再用脓毒性休克常规治疗患者血清刺激内皮细胞,观察其对内皮细胞通透性及F-actin形态的影响。结果脓毒性休克常规治疗患者血清处理内皮细胞可使其通透性增高,F-actin重排以及p38磷酸化增加,上述变化可被CVVHULI所抑制。p38抑制剂可以抑制脓毒性休克常规治疗患者血清所诱导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和F-actin重排。结论 CVVHULI可通过抑制p38活化,进而抑制F-actin重排来降低脓毒性休克所诱发的血管内皮细胞高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乌司他丁 内皮细胞通透性 脓毒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对PiCCO监测数据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汪毓君 喻莉 +2 位作者 刘金平 吕晓玉 龙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7-320,323,共5页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 therapy,HVHF)对PiCCO监测数据的影响。方法共有72名既接受HVHF治疗,又行PiCCO监测的患者纳入研究,其中62名患者经股静脉置入血滤管,10名患者经颈静脉置入血滤管。HVHF的血流速...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 therapy,HVHF)对PiCCO监测数据的影响。方法共有72名既接受HVHF治疗,又行PiCCO监测的患者纳入研究,其中62名患者经股静脉置入血滤管,10名患者经颈静脉置入血滤管。HVHF的血流速度>250mL/min,置换液速度50mL/(kg.h)。在患者纳入研究时、断开血滤和重新连接血滤后通过PiCCO热稀释法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分别记录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ed,GED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d,EVLWI)。结果经股静脉和经颈静脉行HVHF的患者,通过PiCCO经肺热稀释技术测量在纳入研究时、断开血滤及重新连上血滤行HVHF时的CI、GEDI和EVLWI,经配对t检验和Wilcoxon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VHF对PiCCO经肺热稀释技术所测得的CI、GEDI和EVLWI不产生显著影响。血滤管路不同置入位置对PiCCO数据亦不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经肺热稀释 心输出量 血管外肺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疗效 被引量:9
12
作者 储腊萍 俞娅芬 +4 位作者 董文霞 钱鑫锋 彭俊琼 周丽芳 胡敏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558-3561,共4页
目的:评价血液灌流(HP)联合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住院的严重脓毒症患者,72 h内随机接受HP联合PHVHF或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分别为36例及2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评价血液灌流(HP)联合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住院的严重脓毒症患者,72 h内随机接受HP联合PHVHF或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分别为36例及2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乳酸、肌酐、C反应蛋白、白细胞、炎症因子、APACHE II、SOFA评分以及观察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72 h的血滤治疗后,心率、去甲肾、乳酸、肌酐、C-反应蛋白、白细胞、APACHE II、SOF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或P<0.01),MAP及氧合指数上升(P<0.01)。联合组明显优于CVVH组,尤其是去甲肾用量,氧合指数,CRP,WBC,APACHE II以及SOFA评分的改善(P<0.05或P<0.01)。联合组在血液灌流2 h后炎症因子即有明显的下降(P<0.01),治疗72 h后,两组炎症因子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联合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CVVH组(P<0.01)。联合组病死率33%,CVVH组病死率45%。结论:HP联合PHVHF治疗严重脓毒症效果显著,优于CVVH,可作为严重脓毒症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 连续性血液滤过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俊霞 肖雄木 +2 位作者 李国辉 周晓丹 刘艳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170-2171,共2页
目的:探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脏器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8)(入选标准:伤后24h内入院,剔除入院时即存在呼吸衰竭、肾衰竭或电解质紊乱者... 目的:探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脏器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8)(入选标准:伤后24h内入院,剔除入院时即存在呼吸衰竭、肾衰竭或电解质紊乱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组)和对照组(常规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血糖、并发症等,评估脏器情况,判断整体预后等。结果:观察组34例,死亡8例(其中放弃治疗3例);对照组34例,死亡13例,因治疗过程中出现高钠血症、肾衰竭而退出研究10例。结论:早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可以维持重症颅脑损伤后内环境的稳定,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其他脏器功能,避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容量血液滤过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家猪器官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为国 方国恩 +3 位作者 杜成辉 姚宁 申晓军 袁伟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 (HVHF)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家猪器官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19头家猪采用失血性休克 +复苏灌注 +内毒素血症复制 MODS模型 ,随机分为 HVHF组 (n=10 )和 MODS组 (n=9) ,HVHF组在内毒素注射完...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 (HVHF)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家猪器官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19头家猪采用失血性休克 +复苏灌注 +内毒素血症复制 MODS模型 ,随机分为 HVHF组 (n=10 )和 MODS组 (n=9) ,HVHF组在内毒素注射完毕后 1h开始 HVHF治疗 ,MODS组不作治疗。检测各时间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 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肌酐(Cr)、尿素 (urea)、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的水平 ,EL ISA检测血浆 TNF- α、IL- 10浓度。结果 :HVHF组治疗后血浆 TNF- α浓度明显下降 ,从 (4 19.4± 77.5 ) pg/ ml降低到 (16 8.1± 5 5 .4 ) pg/ ml,各时间点与 MODS组有显著差异 (P<0 .0 5 ) ,但滤液中未检测到TNF-α;治疗开始后血浆 IL - 10明显下降 ,6 h达到最低点 ,此后维持在稳定状态 ,滤液中能检测到 IL - 10 ,随治疗时间延长其滤过系数降低。HVHF组血浆抗炎介质 IL - 10与促炎介质 TNF-α比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保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 ,而 MODS组呈明显下降趋势。HVHF组各主要器官功能均明显改善 ,病死率和 MODS发生率显著低于 MODS组。结论 :高容量血液滤过能有效降低血浆细胞因子水平 ,使抗炎反应和促炎反应两方面趋于动态平衡 ;能明显改善各主要器官功能 ,降低 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高容量血液滤过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高钠血症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陈立平 黄小萍 周巧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4-935,942,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F)治疗急性高钠血症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分析7例高钠血症患者25例次CVVHF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血钠及其纠正速度、肌酐、血渗量和血气的变化及血压、心率等改变。结果:采用CVVHF平均治疗4...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F)治疗急性高钠血症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分析7例高钠血症患者25例次CVVHF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血钠及其纠正速度、肌酐、血渗量和血气的变化及血压、心率等改变。结果:采用CVVHF平均治疗40h,治疗后患者血钠、肌酐、血渗量明显下降(P<0.01)。5例昏迷者中2例意识有所好转,1例抽搐症状消失,1例死亡;2例意识模糊者治疗后恢复正常。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CVVHF治疗高钠血症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可作为治疗急性高钠血症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滤过 高钠血症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浩 张震寰 +4 位作者 燕晓雯 李维勤 全竹富 李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1期13-16,19,共5页
目的 :观察持续血液滤过 (CVV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猪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方法 :建立SAP模型采用胰管内注射牛黄胆酸钠 (4% ,1ml/kg)和胰蛋白酶 (2U/kg)的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 ,1组为对照组 ,另两组分别行低流量CVV... 目的 :观察持续血液滤过 (CVV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猪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方法 :建立SAP模型采用胰管内注射牛黄胆酸钠 (4% ,1ml/kg)和胰蛋白酶 (2U/kg)的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 ,1组为对照组 ,另两组分别行低流量CVVH(2 0ml/kg·h)和高流量CVVH(10 0ml/kg·h)。经深静脉置入Swan Ganz导管 ,监测并计算HR ,MAP ,CO ,MPAP ,PAWP ,CVP ,SVR ,DO2 ,VO2 ,OER等参数。 结果 :不同流量的CVVH均能延长实验动物的存活时间 ,高流量组更为明显。高流量CVVH较低流量CVVH具有更明显的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CVVH能明显纠正胰腺炎引起的低血压 (P <0 .0 1)。同时出现的高排低阻型循环障碍也得到改善 ,表现在限制心排血量的过分增高、减少全身血管阻力的下降以及氧摄取率的提高。 结论 :CVVH能够阻断急性胰腺炎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并且提高了组织氧摄取。高流量效果要明显优于低流量CVV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VH 血液滤过 氧代谢 重症急性胰腺炎 血流动力学 低流量 高流量 结论 VO2 纠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滤过对重症中暑休克犬内环境和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光明 卢金福 +1 位作者 王文睿 陈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8-832,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CHF)对重症中暑休克犬内环境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1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HS组)和连续性血液滤过组(CHF组),采用整体高温诱导建立犬重症中暑休克模型,建模成功后HS组置于常温下观察,CHF组...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CHF)对重症中暑休克犬内环境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1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HS组)和连续性血液滤过组(CHF组),采用整体高温诱导建立犬重症中暑休克模型,建模成功后HS组置于常温下观察,CHF组立即行CHF治疗,观察两组犬中心温度(Tc)、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和电解质变化情况及存活时间。结果两组犬热暴露达到休克的时间分别为107.0±28.5min和111.4±22.2min(t=-0.354,P=0.729)。CHF组Tc在治疗后15~30min降至热暴露前水平,而HS组Tc在休克后90min仍高于热暴露前水平,两组休克后各时间点T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犬休克时MAP均明显低于热暴露前(P〈0.01),CHF组治疗30min后MAP逐渐上升,而HS组MAP上升缓慢,休克45min后各时间点CHF组MAP均高于HS组(P〈0.05或P〈0.01)。休克时两组犬均表现为过度换气和呼吸性碱中毒,HS组以后逐渐进展为代谢性酸中毒,部分犬因呼吸代偿失调合并呼吸性酸中毒,CHF组血气值逐渐恢复正常,休克后各时间点两组血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休克时两组犬均表现为高钠、高氯和高钾血症,CHF组电解质紊乱逐渐纠正,到休克后180min恢复到热暴露前水平,HS组电解质紊乱始终未纠正,两组犬休克后各时间点血钠、血氯和血钾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位生存时间CHF组为180min,HS组为75min,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929,P=0.008)。结论 CHF能够改善重症中暑休克犬的预后,延长其存活时间,降低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早期快速降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血液滤过 内环境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症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邱泽亮 张宁 +3 位作者 徐俊龙 许伟海 张剑 楼天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059-2060,共2页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由各种病因导致的25例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每日在床边行连续HVHF(置换液流量80ml.kg-1.h-1)治疗12~18h。观察治疗后24、48、72h患者心率(HR...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由各种病因导致的25例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每日在床边行连续HVHF(置换液流量80ml.kg-1.h-1)治疗12~18h。观察治疗后24、48、72h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体温和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观察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变化。结果HVHF治疗48h~72h时严重脓毒症患者的HR、MAP、体温和PaO2/FiO2等指标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VHF治疗72h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较HVHF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VHF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脓毒症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症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邱泽亮 张宁 +2 位作者 宁易平 徐俊龙 楼天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对严重脓毒症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等炎症介质的影响,评价其治疗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住到温州医学附属第六医院的40例...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对严重脓毒症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等炎症介质的影响,评价其治疗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住到温州医学附属第六医院的4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和PHVHF组,PHVHF组患者入选后除接受常规治疗外,还接受72h的PHVHF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72h后收集血标本,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IL-10炎症介质水平变化。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简化的急性生理评分(SAPSⅡ)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结果:经PHVHF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TNF-α、IL-6、IL-10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相反,对照组上述指标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HVHF治疗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病情和血流动力学,有效地清除血浆炎症介质。因此,PHVHF是一种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可行的辅助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胰腺炎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俊霞 肖雄木 +1 位作者 李国辉 周晓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47-1950,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重症胰腺炎时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5例)采用CPFA+HVHF治疗,对照组(14例)采... 目的:观察应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重症胰腺炎时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5例)采用CPFA+HVHF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HVHF治疗,所有患者均在重症监护中。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IL-6、IL-10、白细胞、APACHEⅡ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APACHEII评分、白细胞明显下降(P<0.01),促炎因子水平下降,抗炎因子水平上升,尤以治疗组效果明显,同一治疗组治疗7d时的效果优于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CPFA联合HVHF能更有效地调控炎症因子水平,提示CPFA联合HVHF治疗SAP有更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 高容量血液滤过 急性重症胰腺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