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对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春玲 陈晓冬 刘晔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78-180,共3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血液流变学变化 纤维蛋白原水平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脑血管病患者 预防和治疗 脑梗死患者 缺血性 卒中患者 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绿原酸对高脂小鼠血液流变学作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建辉 刘永乐 +4 位作者 李赤翎 俞健 王发祥 李向红 李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86-1190,1200,共6页
旨以研究杜仲绿原酸对高脂高胆固醇诱导的高血脂模型小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低剂量(25 mg/kg BW)、中剂量(50 mg/kg BW)、高剂量(100 mg/kg BW)杜仲绿原酸组,每组10只。后4组... 旨以研究杜仲绿原酸对高脂高胆固醇诱导的高血脂模型小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低剂量(25 mg/kg BW)、中剂量(50 mg/kg BW)、高剂量(100 mg/kg BW)杜仲绿原酸组,每组10只。后4组饲以高脂饲粮,同时小鼠灌胃杜仲绿原酸4周,实验结束,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液流变学参数、血清和肝脏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及其总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率。高脂血症小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刚性指数和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提高(P<0.05),小鼠血清和肝脏SOD、GSH-Px水平、总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高脂膳食条件下,杜仲绿原酸能有效提高血液的抗氧化防御功能(包括抗氧化力、抗氧化酶活性)、改变血液流变学参数等,降低血液粘度、红细胞刚性和聚集,增强变形能力,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增高,其中以中剂量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绿原酸 血液流变学变化 抗氧化 高血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对血瘀证模型大鼠子宫 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邓高丕 骆欢欢 赵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1-853,共3页
目的:研究血瘀证模型大鼠的子宫、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不同活血化瘀方药对血瘀证模型大鼠子宫、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A、B组以生理盐水,C组以云南白药,D组以宫血停煎剂灌胃作预防性治疗。末次给药完... 目的:研究血瘀证模型大鼠的子宫、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不同活血化瘀方药对血瘀证模型大鼠子宫、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A、B组以生理盐水,C组以云南白药,D组以宫血停煎剂灌胃作预防性治疗。末次给药完成后B组(模型组),C、D组(治疗组)3组均造血瘀模型后,取子宫、卵巢切片HE染色观察,并取血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查。结果:血瘀证模型组(B组)与空白对照组(A组)比较,卵巢间质和增殖期子宫内膜出现明显血瘀证病理改变,而分泌期子宫内膜未见明显区别;血液流变学的各个方面均有极显著升高(P<0.01)。2治疗组(C、D组)与血瘀证模型组(B组)比较,卵巢间质和增生期子宫内膜、分泌期子宫内膜均未见明显血瘀证病理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①运用肾上腺素+冰冻法制造的血瘀证模型,其增生期子宫内膜、卵巢具有较为明显的血瘀证病理改变,分泌期子宫内膜的改变则不明显。此种造模方法适合于妇科血瘀证的研究。②活血化瘀方药能够有效改善血瘀证模型的增殖期子宫内膜、卵巢的血瘀证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活血化瘀 动物模型 血液流变学 子宫、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