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黑色素瘤抗原-3冲击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晓东 刘杏娥 吴金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5-618,共4页
目的 :观察经MAGE - 3蛋白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在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 :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介素 - 4从人外周血分化、诱导树突状细胞 ,经MAGE - 3蛋白冲击后 ,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 7d ,收集T淋巴细胞进行免疫... 目的 :观察经MAGE - 3蛋白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在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 :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介素 - 4从人外周血分化、诱导树突状细胞 ,经MAGE - 3蛋白冲击后 ,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 7d ,收集T淋巴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及肿瘤细胞杀伤试验。结果 :与MAGE - 3冲击后的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的T淋巴细胞在体外能有效地杀伤MAGE - 3阳性的靶细胞。结论 :经MAGE - 3蛋白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 ,在体外能有效提呈抗原 ,激活抗原特异性CT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树突状细胞 抗肿瘤 免疫应答 体外诱导 MAGE—3蛋白抗原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E-3逆抗原转染树突状细胞的抗胃癌免疫效率 被引量:2
2
作者 黎皓 陈雪华 +5 位作者 俞焙秦 柯山 郑重 朱正纲 顾琴龙 刘炳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2-515,共4页
目的构建逆抗原表达载体,以获得理想的肿瘤疫苗。方法运用RT-PCR方法合成MAGE-3cDNA,分别将RANTES基因分泌段前导序列和受体Fc段克隆至MAGE-3cDNA两端(pS-MAGE-3-Fc)再转染入DC表达,将致敏的DC与外周血T细胞和胃癌细胞共培养,观察产生... 目的构建逆抗原表达载体,以获得理想的肿瘤疫苗。方法运用RT-PCR方法合成MAGE-3cDNA,分别将RANTES基因分泌段前导序列和受体Fc段克隆至MAGE-3cDNA两端(pS-MAGE-3-Fc)再转染入DC表达,将致敏的DC与外周血T细胞和胃癌细胞共培养,观察产生的免疫效应。结果转染pS-MAGE-3-Fc的DC诱导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CTL杀伤效应均显著高于转染pMAGE-3的转染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逆抗原策略是理想的肿瘤疫苗策略,能够显著提高肿瘤免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抗原编码基因-3 抗原 树突状细胞 转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GM-CSF扩增骨髓树突状细胞及促进MHC Class-I途径抗原提呈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杰 Fifis T +1 位作者 彭军 徐从高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研究 IL-3、GM-CSF能否扩增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并通过 MHC Class-I途径提呈外源性抗原。方法:以C57BL/6小鼠骨髓2 h粘附细胞作为树突状细胞来源,在 IL-3(10 ng/ml)及 GM-CSF(1000 U/ml)条件下培养5 d,观察细胞形态、数... 目的:研究 IL-3、GM-CSF能否扩增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并通过 MHC Class-I途径提呈外源性抗原。方法:以C57BL/6小鼠骨髓2 h粘附细胞作为树突状细胞来源,在 IL-3(10 ng/ml)及 GM-CSF(1000 U/ml)条件下培养5 d,观察细胞形态、数量和免疫表型的变化,以及对外源性抗原的摄取能力和Class-I途径提呈能力。结果:培养后细胞绝对计数显著增加,MHC分子及共刺激分子表达显著增加,对颗粒性抗原beads-OVA具有高效摄取能力,Class-I途径提呈beads-OVA及SIIFEKL表位的能力显著增强。结论:IL-3、GM-CSF能有效扩增具有高效抗原摄取和提呈能力的树突状细胞,提示在树突状细胞和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3 树突状细胞 GM-CSF MHC 抗原 肿瘤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MAGE-A3抗原的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共培养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及恶性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好 贾虹 +2 位作者 王晓霜 张鹭 蒋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期42-50,共9页
目的:探究负载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基因A3(MAGE-A3)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及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采集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利用细胞因子分别诱导生成DC和CIK;MAGE-A3孵育DC后与CIK共培养... 目的:探究负载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基因A3(MAGE-A3)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及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采集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利用细胞因子分别诱导生成DC和CIK;MAGE-A3孵育DC后与CIK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DC-CIK、MAGE-A3-DC-CIK的表型;流式细胞仪分选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的CD133^(+)干细胞,以子宫内膜癌干细胞作为靶细胞,分别以CIK、DC-CIK及MAGE-A3-DC-CIK作为效应细胞,MTT法检测效靶比为10∶1、20∶1、40∶1的细胞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联合培养细胞上清液中IFN-γ、IL-2、IL-12、IL-17水平,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凋亡;建立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射DC-CIK或MAGE-A3-DC-CIK,观察裸鼠肿瘤生长情况,每隔2 d测量瘤体大小,21 d后取肿瘤组织,电子天平称重,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内Ki-67表达。结果:分离获得细胞表面CD80、CD86、HLA-DR表达分别达到88%、86%和90%的DC;MAGE-A3-DC-CIK组细胞表面CD8^(+)CD3^(+)、CD56^(+)CD3^(+)比例均高于DC-CIK组(P<0.01);经磁珠分选后获得CD133^(+)细胞比例高达90.23%的子宫内膜癌干细胞;与CIK组和DC-CIK组比较,MAGE-A3-DC-CIK组在不同效靶比下对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的杀伤能力升高,细胞上清中IFN-γ、IL-2、IL-12及IL-17的分泌水平升高,培养液上清处理的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对照组和DC-CIK组比较,MAGE-A3-DC-CIK组移植瘤裸鼠的肿瘤体积小,肿瘤重量轻,肿瘤组织内细胞稀疏,Ki-67阳性细胞率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载MAGE-A3的DC与CIK联合培养能促进CIK成熟,提高对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的杀伤性,并抑制移植瘤裸鼠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干细胞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基因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pcDNA3-hCEA转染疫苗的抗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幼田 董子明 +6 位作者 赵明耀 杨洪艳 张义国 郑智敏 马俊芬 汤黎明 陈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17-1323,共7页
目的 :将pcDNA3 -hCEA转染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 (DCs) ,观察其诱导BALB/c小鼠对CT2 6(hCEA+ )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 :采用rmGM -CSF和rmIL - 4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DCs;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hCEA ;并用lipofectamine将其转染DCs,制... 目的 :将pcDNA3 -hCEA转染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 (DCs) ,观察其诱导BALB/c小鼠对CT2 6(hCEA+ )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 :采用rmGM -CSF和rmIL - 4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DCs;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hCEA ;并用lipofectamine将其转染DCs,制备DCs(pCDNA3 -hCEA)疫苗 ;同时制备CT2 6(hCEA+ ) ;采用RT -PCR检测DCs(pCDNA3 -hCEA)中CEAmRNA的表达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DCs(pCDNA3 -hCEA)培养上清中CEA的含量 ;使用DCs(pCDNA3 -hCEA)疫苗体外诱导小鼠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靶向性杀伤。采用DCs(pcDNA3 -hCEA)疫苗预防免疫BALB/c小鼠 ,观察其对于荷临界致瘤量CT2 6(hCEA+ )小鼠的抗肿瘤效应。结果 :经G41 8筛选 ,DCs(pCDNA3 -hCEA)有 1 4 %的获得率 ;RT -PCR检测表明DCs(pCDNA3 -hCEA)内CEAmRNA呈阳性表达 ;放射免疫法检测表明DCs(pCDNA3 -hCEA)能微量表达人CEA ;DCs(pCDNA3 -hCEA)能够有效诱导CEA靶向免疫杀伤。DCs(pcDNA3 -hCEA)疫苗延长荷CT2 6(hCEA+ )瘤小鼠生存期 1周至 4周。结论 :编码肿瘤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的树突状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骨髓树突状细胞 pcDNA3-hCEA 癌胚抗原 肿瘤 免疫效应 真核表达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与血液系统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邓旻 窦晓兵 史亦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 血液系统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抗原提呈细胞 抗肿瘤免疫 cell 小鼠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黏度的温敏超分子聚合物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学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郭洋洋 王才元 +1 位作者 滕丽晶 曾柱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59-559,共1页
目的心脑血管疾病、血栓型疾病,炎症或感染会导致血液黏度升高,本文探索最强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与血液黏度变化的关系对血液相关疾病的干预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温敏明胶聚合物和氧化透明质酸为基质,基于疏... 目的心脑血管疾病、血栓型疾病,炎症或感染会导致血液黏度升高,本文探索最强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与血液黏度变化的关系对血液相关疾病的干预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温敏明胶聚合物和氧化透明质酸为基质,基于疏水自组装稳定的四重氢键协同席夫碱交联策略构建仿生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血液黏度,分离获取C57BL/6小鼠骨髓源性的DCs(BMDCs),以不同黏度的超分子聚合物实现BMDCs的三维培养;利用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黏度的温敏超分子聚合物对DCs免疫表型标志物的影响。结果通过调控超分子聚合物的固含量,成功构建具有不同黏度的三维培养体系,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CD11c、CD86、CD80、CCR5在中等黏度的超分子聚合物中高表达,实时定量PCR基因结果表明CD40、CD86、CD80、CD11c、MHCII、CCR5在中等黏度的超分子聚合物中高表达。结论本课题制备的温敏超分子聚合物因其温度响应特性可实现体外三维培养模型的构建,实现DCs三维培养后的无酶释放,不同黏度的超分子聚合物会影响DCs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递呈细胞 血液黏度 超分子聚合物 树突状细胞 实时定量PCR C57BL/6小鼠 流式细胞 心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血液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慧 谭晓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628-3629,共2页
机体的免疫应答,是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首先捕获抗原,经过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号传递给T细胞和B细胞。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APC,能够摄取抗原,还... 机体的免疫应答,是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首先捕获抗原,经过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号传递给T细胞和B细胞。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APC,能够摄取抗原,还可以摄取和转运抗原的特殊膜受体,同时能高效摄取低浓度抗原,是促进T、B淋巴细胞增殖的高效刺激因子。而且,少量的抗原与DC作用足以激活T细胞。因此,DC被认为是联系天然防御功能和获得性免疫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 抗原递呈细胞 B淋巴细胞增殖 激活T细胞 恶性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肿瘤微环境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免疫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丘少鹏 陈辉熔 +1 位作者 邓春华 赵良运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28,131,F004,共4页
【目的】了解前列腺癌组织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对 2 2例前列腺癌组织和周围正常前列腺组织用S10 0、CD3、CD2 1和CD14mAb分别作SP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下对阳性细胞计数并计算细胞指数 ,对癌组织S10 0 + 和CD... 【目的】了解前列腺癌组织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对 2 2例前列腺癌组织和周围正常前列腺组织用S10 0、CD3、CD2 1和CD14mAb分别作SP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下对阳性细胞计数并计算细胞指数 ,对癌组织S10 0 + 和CD3+ 细胞指数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可观察到S10 0 + DCs和CD3+ T细胞分布 ,而CD2 1+ B细胞和CD14+ 单核 /巨噬细胞均少见。癌组织中S10 0 + DCs指数和CD3+ T细胞指数均明显少于周围正常组织 (P<0 0 5 ) ,癌组织S10 0 + DCs指数与CD3+ T细胞指数呈正相关 (r =0 86 ,P <0 0 5 )。【结论】DCs是前列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抗原提呈细胞 ,癌组织DCs数量减少可能与前列腺癌肿瘤微环境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肿瘤微环境 树突状细胞 T细胞免疫 CD3抗原 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 ODN协同MAGE-3抗原肽致敏DC疫苗对膀胱癌细胞BIU-87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秀真 薛庆节 +5 位作者 路海 聂尚丹 王晖 李运清 赵龙玉 谭文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91-897,共7页
目的:探讨含未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CpG)序列的细菌寡核苷酸(CpG oligodeoxynucleotide,CpG ODN)免疫佐剂在增强黑色素瘤抗原基因-3(melanoma antigen gene-3,MAGE-3)抗原肽致敏DC抗膀胱肿瘤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Ficoll法... 目的:探讨含未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CpG)序列的细菌寡核苷酸(CpG oligodeoxynucleotide,CpG ODN)免疫佐剂在增强黑色素瘤抗原基因-3(melanoma antigen gene-3,MAGE-3)抗原肽致敏DC抗膀胱肿瘤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Ficoll法从健康志愿者HLA-A2型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常规方法诱导培养制备成熟DC。MTT法检测不同方式(MAGE-3、CpG ODN、MAGE-3+CpG ODN和无关抗原对照)致敏DC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CTL对靶细胞BIU-87的杀伤作用。CpG ODN+MAGE-3抗原肽致敏DC抗裸鼠BIU-87膀胱癌细胞移植瘤治疗7、11 d测定移植瘤质量变化,MTT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增殖水平及其凋亡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CpG ODN+MAGE-3抗原肽致敏DC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P<0.05),并显著提高活化T淋巴细胞的CTL对靶细胞BIU-87的杀伤活性(P<0.05)。体内实验表明,致敏DC治疗7、11 d的各组移植瘤质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移植瘤的增殖能力下降也较明显(P<0.05);与其他致敏DC方式相比较,尤以CpG ODN+MAGE-3致敏DC组在治疗11 d时的移植瘤质量降低非常显著(P<0.01),且明显促进荷瘤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该组在治疗第3天起移植瘤组织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ax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或P<0.01)。结论:CpG ODN能促进MAGE-3抗原肽致敏DC对膀胱癌BIU-87细胞的抑制作用,为膀胱癌DC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BIU-8细胞 树突状细胞 含CpG序列的细菌寡核苷酸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as/FasL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建中 于颖 +3 位作者 彭侃夫 邵玉萍 张胜兰 张康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34-644,共11页
为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Fas/FasL的表达与血液透析(血透 )患者免疫功能损伤的关系 ,用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 4 0例血透患者血浆可溶性Fas、FasL(sFas、sFasL)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 细胞Fas抗原的表达。结果发现 ,血透患者CD3+ Fas表达率... 为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Fas/FasL的表达与血液透析(血透 )患者免疫功能损伤的关系 ,用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 4 0例血透患者血浆可溶性Fas、FasL(sFas、sFasL)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 细胞Fas抗原的表达。结果发现 ,血透患者CD3+ Fas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透析后Fas表达明显降低 (P <0 0 1) ,但FasL表达率仍高于正常对照(P <0 0 5 ) ;血浆sFas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减低 (P<0 0 1) ,透析后虽有所增加 ,但仍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相关分析发现sFas与CD3+ Fas细胞百分比以及尿素氮、肌酐呈显著负相关。提示Fas/FasL表达率增高可促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 ,并与血透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血液透析 CD3抗原 CD95抗原 脱噬作用 免疫学 酶联免疫夹心法 流式细胞 FAS抗原 FasL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MHCⅠ类分子限制性MAGE-3多肽表位筛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强 张轶 +3 位作者 陈雪华 顾琴龙 朱正纲 刘炳亚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57-660,共4页
目的筛选小鼠MAGE-3抗原来源的MHCⅠ类分子限制性多肽表位。方法用计算机模拟设计,从MAGE-3中选取得分最高的5个侯选表位。根据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及释放细胞因子含量,评价多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 目的筛选小鼠MAGE-3抗原来源的MHCⅠ类分子限制性多肽表位。方法用计算机模拟设计,从MAGE-3中选取得分最高的5个侯选表位。根据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及释放细胞因子含量,评价多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结果树突状细胞(DC)负载MAGE-341~49能够强效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DC负载MAGE-341~49诱导的T细胞以MHCⅠ类分子限制性方式,特异性识别表达MAGE-3抗原的肿瘤细胞。DC负载MAGE-341~49诱导的T细胞群主要为CD8+T细胞,同时天然免疫系统中的NKT、γ/δT也得到活化。结论从小鼠MAGE-3抗原中筛选出CD8+T细胞识别的、MHCⅠ类分子限制性多肽表位MAGE-34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E-3 抗原表位 T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5/F35-MAGE-A3的构建及其对黑素瘤患者DC成熟和凋亡的影响
13
作者 张晓颖 徐晗 +1 位作者 张斌 陈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7-644,共8页
目的:构建含人黑素瘤相关抗原3(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 3,MAGE-A3)的重组5/35型腺病毒(adenovirus serotype 5/35,Ad5/F35),观察腺病毒介导的MAGE-A3过表达对黑素瘤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成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目的:构建含人黑素瘤相关抗原3(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 3,MAGE-A3)的重组5/35型腺病毒(adenovirus serotype 5/35,Ad5/F35),观察腺病毒介导的MAGE-A3过表达对黑素瘤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成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转染效率最高的腺病毒载体,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包装腺病毒颗粒Ad5/F35-MAGE-A3。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d5/F35-MAGE-A3感染对健康人、肾癌患者及黑素瘤患者DC中MAGE-A3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d5/F35-MAGE-A3感染对黑素瘤患者DC成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含人MAGE-A3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包装腺病毒颗粒Ad5/F35-MAGE-A3,病毒感染滴度为7.94×108IU/ml。Ad5/F35-MAGE-A3感染显著提高了健康人和肾癌患者DC中MAGE-A3的表达(P<0.05),不影响黑素瘤患者DC中MAGE-A3的表达[(0.3352±0.1272)vs(0.4672±0.0704),P>0.05]。Ad5/F35-MAGE-A3感染后黑素瘤患者DC共刺激分子CD80[(20.42±0.58)%vs(10.22±1.04)%、(8.95±0.2)%]、CD86[(85.3±3.98)%vs(39.85±2.86)%、(34.1±4.32)%]和HLA-DR[(86.87±4.36)%vs(63.68±3.15)%、(60.69±4.81)%]的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但DC凋亡率无显著差异[(1.18±0.09)%vs(1.09±0.11)%,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载体Ad5/F35-MAGE-A3能够高效转染黑素瘤患者的DC,感染后不影响MAGE-A3在DC中的表达,能够促进DC的成熟,无明显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相关抗原3 树突状细胞 腺病毒载体 黑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凝集素9家族A成员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姚文荣 杨贵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9-853,共5页
C型凝集素9家族A成员(CLEC9A),又称为树突状细胞-NK细胞凝集素群受体1(DNGR-1),属于非经典的2型跨膜C型凝集素样受体,其表达具有高度的树突状细胞(DC)限制性。小鼠CLEC9A主要表达在CD8α^+DC和CD103^+DC表面,人CLEC9A主要表达在血液树... C型凝集素9家族A成员(CLEC9A),又称为树突状细胞-NK细胞凝集素群受体1(DNGR-1),属于非经典的2型跨膜C型凝集素样受体,其表达具有高度的树突状细胞(DC)限制性。小鼠CLEC9A主要表达在CD8α^+DC和CD103^+DC表面,人CLEC9A主要表达在血液树突状细胞抗原3阳性DC(BDCA3^+DC)表面。在表型和功能方面,人的同时表达CLEC9A和BDCA3(CLEC9A^+BDCA3^+)的DC与小鼠的CD8α^+DC具有相似性。CLEC9A能够与坏死或受损细胞的纤维状肌动蛋白结合,经细胞质区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结构启动细胞内信号的转导。CLEC9A能介导内吞作用,参与交叉提呈抗原等作用,在抗病毒感染、肿瘤预防与治疗和疫苗的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CLEC9A分子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NK细胞凝集素家族受体1 C型凝集素9家族A成员 血液树突状细胞抗原3 树突状细胞 内吞作用 交叉提呈 纤维状肌动蛋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人源补体调节蛋白hCD55对异种胰岛移植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李欣 潘登科 +4 位作者 周佳 闫杰 陈军 杜嘉祥 龚曼琳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5-482,共8页
目的验证猪胰岛细胞上表达人类簇分化抗原55(hCD55)蛋白能否抑制人血清中补体成分的激活。方法选取4只基因型分别为WT(野生型)、GTKO[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GGTA1)基因敲除]、GTKO/hCD55和hCD55的成年猪,分离WT、GTKO、GTKO/hCD55猪胰... 目的验证猪胰岛细胞上表达人类簇分化抗原55(hCD55)蛋白能否抑制人血清中补体成分的激活。方法选取4只基因型分别为WT(野生型)、GTKO[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GGTA1)基因敲除]、GTKO/hCD55和hCD55的成年猪,分离WT、GTKO、GTKO/hCD55猪胰岛细胞,检测其纯度及胰岛素分泌功能,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术从DNA、RNA和蛋白水平检测hCD55的表达。在新鲜人血清孵育条件下,进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实验和补体沉积检测。结果分离得到的3种基因型猪胰岛细胞纯度>75%,糖刺激指数>1。GTKO/hCD55猪胰岛细胞上表达hCD55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hCD55蛋白,能够减少人补体C3c和攻膜复合物C5b-9的沉积,降低细胞毒性。结论猪胰岛细胞上表达hCD55蛋白能够抑制人补体激活,降低补体介导的杀伤作用,表明hCD55蛋白在猪胰岛细胞上可发挥补体保护效果,这为hCD55在异种胰岛移植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猪胰岛细胞 转基因 人类簇分化抗原55(hCD55) 补体 立即经血液介导的炎症反应(IBMIR) C3c C5B-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