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化疗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其亮 刘颖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4-308,共5页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诸多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队列中取得较好疗效,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已经成为Ⅱ~ⅢB期可切除NSCLC降低手术风险、改善病理缓解和术后生存预后的重要临床治疗手段。新辅助免疫治疗疗效...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诸多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队列中取得较好疗效,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已经成为Ⅱ~ⅢB期可切除NSCLC降低手术风险、改善病理缓解和术后生存预后的重要临床治疗手段。新辅助免疫治疗疗效及患者生存预后存在个体化差异,鉴于依赖肿瘤组织病理检测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表达及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在预测新辅助免疫治疗疗效及动态监测疗效存在局限性,基于外周血及影像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来源于外周血的炎性衍生物、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基于CT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对NSCLC患者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疗效及生存预后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免疫治疗 血液和免疫系统 影像组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奥美拉唑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建华 齐晓涟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6期684-685,共2页
目的 了解奥美拉唑对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使用奥美拉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科2005年7~12月收治的使用奥美拉唑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使用奥美拉唑的患者117例,在用药7 d内白细胞... 目的 了解奥美拉唑对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使用奥美拉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科2005年7~12月收治的使用奥美拉唑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使用奥美拉唑的患者117例,在用药7 d内白细胞计数平均降低24%,有10.3%的患者出现白细胞计数降至4.0×10^9·L^-1以下.结论 临床在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时,应注意其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血常规,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血液和免疫系统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亮 王忠荣 +2 位作者 徐兵 苏义林 朱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对小儿恶性血液病并发急腹症的认识,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方法对13例恶性血液病并发急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MDS转化的急性髓细胞... 目的探讨小儿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对小儿恶性血液病并发急腹症的认识,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方法对13例恶性血液病并发急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MDS转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红白血病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淋巴瘤2例。7例行手术治疗,6例予保守治疗。结果7例手术患儿中,4例急腹症获治愈,待内科疾病缓解后出院;1例急腹症治愈,后死于内科疾病;2例术后早期自动出院,其中1例死亡。6例保守治疗患儿中1例死亡,5例临床症状缓解。结论各种恶性血液病在疾病的任何阶段均可并发多种急腹症,手术治疗是挽救患儿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应根据原发病所处的阶段以及急腹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给予及时诊断和恰当治疗,以利于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和免疫系统 急腹症 诊断 急腹症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青 谢瑶 +2 位作者 吴鹏辉 李硕 赵卫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9-972,978,共5页
背景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IN)是儿童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最常见的类型,但目前国内外鲜有关于儿童AIN的报道。目的探讨AIN患儿的诊治、临床特征和随访资料,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2020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背景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IN)是儿童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最常见的类型,但目前国内外鲜有关于儿童AIN的报道。目的探讨AIN患儿的诊治、临床特征和随访资料,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2020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治疗的22例AIN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随访情况。结果22例AIN患儿中男15例,女7例;初诊中位年龄为6个月。共收集血常规检测结果82例次,51例次(62.2%)达到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25例次(30.5%)为中度中性粒细胞减少,6例次(7.3%)为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有2例患儿(9.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ANC)最低值达中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有20例患儿(90.1%)外周血ANC最低值达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6例患儿(27.3%)除中性粒细胞减少外,还同时合并其他的临床表现;12例患儿(54.5%)完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6例患儿(27.3%)完善基因检测。感染发生率为95.5%,严重感染发生率为54.5%,没有患儿发生危及生命的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源是病毒,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上呼吸道。截至2021年9月,共有11例患儿外周血ANC恢复正常,中位病程为25(7~42)个月。结论多数AIN患儿外周血ANC呈中至重度减少,这类患儿容易合并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源是病毒,最常见感染部位是上呼吸道,但极少发生危及生命的感染。AIN是自限性疾病,本报道AIN患儿的中位病程为25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减少 儿童 自身抗体 血液和免疫系统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永胜 胡卓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8-282,共5页
关键词 细胞免疫 功能研究进展 血液和免疫系统 胚胎干细胞 CELLS 机体损伤 ASCs 成体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