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超声多普勒监测硬膜外麻醉诱导期容量治疗的效应 被引量:3
1
作者 潘志英 王祥瑞 +3 位作者 孙瑗 陈杰 杨跃武 郑拥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59-66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预防性容量治疗对硬膜外麻醉诱导期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以探索合理的预防性容量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45例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A组:单纯输注复方乳酸钠;B组:按1∶1比例输入复方...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预防性容量治疗对硬膜外麻醉诱导期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以探索合理的预防性容量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45例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A组:单纯输注复方乳酸钠;B组:按1∶1比例输入复方乳酸钠和6%羟乙基淀粉;C组:单纯输注6%羟乙基淀粉。以食管超声多普勒技术持续监测:心脏指数(CI)、每博输出量指数(SI)、左室射血时间(LVET)、射血加速度(ACC)、峰速度(PV)、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并观测MAP、HR、CVP。结果(1)当扩容结束时,C组CI、SI、PV较扩容开始显著提高(P<0.05),并高于A组和B组的水平,MAP无显著下降。(2)A组和B组血液动力学指标改善不显著,尤其是A组不能有效地防止硬膜外麻醉诱导期MAP的降低,CI和SI也无显著提高。结论硬膜外麻醉前应用6%羟乙基淀粉预防性扩容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硬膜外麻醉诱导期的血液动力学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动力学 羟乙基淀粉 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 麻醉诱导期 容量治疗 超声多普勒监测 食管 血液动力学指标 羟乙基淀粉 超声多普勒技术 血液动力学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