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早期血液供应模式的定量研究
1
作者 曹蓉 李若坤 +3 位作者 强金伟 李瀛 刘巧遇 王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定量评估不同时间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内血液供应模式的变化。方法将1×10^7/mL的MHCC97-H细胞悬液同一时间接种于40只裸鼠(0.2 mL/鼠)的左侧腹股沟皮下,分别于种瘤后第2、3、4、5周取瘤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CD34和CD34/... 目的定量评估不同时间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内血液供应模式的变化。方法将1×10^7/mL的MHCC97-H细胞悬液同一时间接种于40只裸鼠(0.2 mL/鼠)的左侧腹股沟皮下,分别于种瘤后第2、3、4、5周取瘤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CD34和CD34/PAS双染色),定量分析血管参数,包括微血管面积(microvascular area,MVA)、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评估肿瘤内血管供应模式的变化。结果随着肿瘤生长时间的延长,MVA先减小后增大,第3周肿瘤MVA小于第2周[(13720.8±2375.6)μm^2vs.(28795.5±3412.7)μm^2,P=0.013],第4周肿瘤MVA大于第3周[(29221.3±3958.5)μm^2vs.(13720.8±2375.6)μm^2,P=0.025];VM百分比呈明显升高趋势,第4周肿瘤VM百分比高于第2周(84.2%±15.4%vs.50.1%±14.6%,P=0.015)。结论在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早期阶段,随着肿瘤生长时间的延长,VM逐渐成为肿瘤的主要血液供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管生成拟态(VM) 内皮依赖性血管 新生血管形成 血液供应模式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