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前后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红英 张会军 +2 位作者 黄建成 李小兵 王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29-1831,共3页
目的:观察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手术前后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选择成人CHD合并重度PAH患者30例,无PAH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术后7 d、1... 目的:观察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手术前后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选择成人CHD合并重度PAH患者30例,无PAH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术后7 d、1个月及1年检测血浆NT-pro BNP的含量,并行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平均压(PAMP)。结果:重度PAH患者术前、术后7 d、1个月血浆NT-pro BNP水平逐渐下降(P<0.05),术后1年时血浆NT-pro BNP水平较术后1个月时有所升高(P<0.05),各时间点与无PAH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与肺动脉压力有相关性。术后成人CHD合并重度PAH患者在一定期内仍存在肺动脉高压,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 术后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3
2
作者 王轶娜 杨宇 +2 位作者 陈平 罗荧荃 杨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5-331,共7页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N-termina...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随机选择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各40例,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并分析其与动脉血气、APACHEⅡ评分及肺动脉压力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NIPPV治疗前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血浆NT-proBNP与pH值、PaO2呈负相关(分别为r=-0.691和r=-0.704,均P<0.001),与PaCO2或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分别为r=0.774和r=0.810,均P<0.001),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965,P<0.001);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与pH值、PaO2呈负相关(分别为r=-0.636和r=-0.616,均P<0.001),与PaCO2,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分别为r=0.545和r=0.475,P=0.001,P=0.002),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833,P<0.001);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组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组[(939.60±250.00)pg/mL vs(151.55±111.20)pg/mL,P<0.01];NIPPV治疗24 h后血气指标好转、APACHEⅡ评分下降,血浆NT-proBNP较治疗前下降[(229.15±98.26)pg/mL vs(939.60±250.00)pg/mL,P<0.01];治疗后肺动脉压力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反映了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NIPPV能降低该类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NT-proBNP浓度变化有助于评价NIPPV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利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对舒张性心功能不全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马贵洲 余丹青 +2 位作者 蔡志雄 徐荣和 倪楚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31-1634,共4页
目的研究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病例组:90例左室射血分数≥45%的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或多普勒组织成像,分为松弛减退型(n=58)、假性正... 目的研究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病例组:90例左室射血分数≥45%的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或多普勒组织成像,分为松弛减退型(n=58)、假性正常型(n=22)、充盈限制型(n=10)3组,测定其血浆NT-proBNP水平。对照组:10例心功能正常的入院体检者。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关系,并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舒张性心功能不全各组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并且随其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Spearman秩相关分析提示lg(NT-proBNP)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简单线性回归分析表明lg(NT-proBNP)总变异的52.7%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有关。ROC曲线显示,当血浆NT-proBNP取值133ng/L时,无论是否存在临床症状,诊断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0%,阳性预测价值为84.2%,阴性预测价值为87.1%;当取值为280.25ng/L时,诊断有症状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灵敏度为81.7%,特异度为75%;当取值655ng/L时,诊断中重度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灵敏度为81.2%,特异度为92.6%。结论血浆NT-proBNP随着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血浆NT-proBNP对舒张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分级及其辅助诊断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利钠 舒张性心功能不全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时检测全血与传统血浆/血清检测在D-二聚体、降钙素原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中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分析
4
作者 杨萌 梁琼云 +6 位作者 凌永基 莫银娟 朱志强 吕艳丽 张懿 丁细霞 郭勇晖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2-1237,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即时检测(POCT)技术在全血样本检测D-二聚体(D-dimer,DDI)、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验证其在临床快速诊断中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即时检测(POCT)技术在全血样本检测D-二聚体(D-dimer,DDI)、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验证其在临床快速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22年7—8月期间收集的DDI全血和血浆样本各104例、PCT全血和血清样本各496例、NT-proBNP全血和血清样本各77例。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回归分析、相对灵敏度、相对特异度、约登指数和Kappa值评估全血与血浆/血清样本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及准确性。结果DDI、PCT和NT-proBNP的全血与血浆/血清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良好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512、r^(2)=0.9428和r^(2)=0.9916(P>0.05)。在医学决定水平下,DDI(0.55μg/mL)相对灵敏度为94.3%,相对特异度为94.1%,约登指数为0.88,Kappa值为0.87;PCT(0.5 ng/mL和2.0 ng/mL)的相对灵敏度分别为均97.4%、89.0%,相对特异度分别为95.8%、98.3%,约登指数分别为0.93、0.87,Kappa值分別为0.93和0.89;NT-proBNP(125 pg/mL)的相对灵敏度为94.1%,相对特异度100%,约登指数0.94,Kappa值为0.87。这些结果表明全血标本检测的高度准确性及两种方法结果的高度一致性。结论该研究验证了POCT技术在全血样本检测DDI、PCT和NT-proBNP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其与传统血浆/血清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支持POCT在快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检测 D-二聚 降钙素原 n利钠 全血样本 血浆/血清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纯波 孙诚 吴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1164-1165,共2页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方法测定51例CHF患者(CHF组)和22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浆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方法测定51例CHF患者(CHF组)和22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浆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CHF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F组NT-pro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839,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723,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反映左室功能状态,有助于CHF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浆 n-利钠 诊断 病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早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动态变化及其伤情评估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罗亮 张婷 +3 位作者 郑志强 韩曙光 王昕华 陆肖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0-67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合并心肌损害的关系,同时评价其伤情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07年4月间多发伤住院患者15例,按照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重伤组(≥15分)7例与一般伤害...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合并心肌损害的关系,同时评价其伤情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07年4月间多发伤住院患者15例,按照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重伤组(≥15分)7例与一般伤害组(<15分)8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天进行NT-proBNP与cTnI动态检测。结果:多发伤患者第1天血浆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01,P<0.001)。两组患者第1、3、5、7天NT-proBNP及cTnI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重创组升高更为显著(组间比较,P<0.01)。结论:多发伤患者NT-proBNP动态变化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NT-proBNP可以用来进行多发伤患者早期伤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n利钠 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与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福成 单光华 +3 位作者 边宁 陈向辉 蓝县武 张爱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17-1620,共4页
目的:分析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与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115例因胸痛住院的患者行冠脉CTA并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明确有无冠心病,选取冠脉CTA右心室游离壁切面测定EAT厚度。自动生化分析... 目的:分析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与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115例因胸痛住院的患者行冠脉CTA并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明确有无冠心病,选取冠脉CTA右心室游离壁切面测定EAT厚度。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结果:81例患者确诊为稳定性冠心病,34例患者排除冠心病。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正常。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的自然对数[ln(NT-pro BNP)]明显高于无冠心病患者(P<0.05),EAT厚度明显高于无冠心病患者(P<0.05),两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校正相关影响因素后,ln(NT-pro BNP)仍与EAT厚度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是ln(NT-pro BN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EAT厚度和血浆NT-pro BNP水平均明显增加,两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外膜脂肪组织 n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早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志强 罗亮 +2 位作者 张婷 王昕华 韩曙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60-1461,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多发伤住院患者15例按照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重创组(≥15分)7例与一般伤害组(<15分)8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天进行NT-proBNP...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多发伤住院患者15例按照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重创组(≥15分)7例与一般伤害组(<15分)8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天进行NT-proBNP与hs-CRP动态检测。结果:多发伤患者第1天血浆NT-proBNP与hs-CRP呈正相关(r=0.556,P<0.001),且重创组两指标较一般伤害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浓度均值第1天即有升高;其中一般伤害组血浆NT-proBNP与hs-CRP浓度高峰均出现在第3天,然后持续下降;重创组血浆NT-proBNP浓度均值持续升高,第7天仍然呈升高趋势,而hs-CRP浓度呈现双峰(第3天出现第1峰后于第7天再次升高)。结论:多发伤患者早期NT-proBNP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有关,重创患者动态变化趋势可能存在更多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n利钠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与N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谢文珠 胡春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86-298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心功能不全(CCD)患者外周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与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探讨尾加压素在CC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择90例CC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20人。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时即刻抽静脉血行常规检查以及分离血...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心功能不全(CCD)患者外周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与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探讨尾加压素在CC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择90例CC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20人。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时即刻抽静脉血行常规检查以及分离血浆待检UⅡ及NT-proBNP,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浆UⅡ、NT-proBNP以及LVEF在CCD中的变化和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CCD患者血浆NT-proBNP明显升高(P<0.01),血浆UⅡ水平明显降低(P<0.01),NT-proBNP、UⅡ浓度以及LVEF三者间明显相关(P<0.01)。结论:UⅡ可以反映CCD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功能不全 尾加压素Ⅱ n 左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钠尿肽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殷梦 李子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血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合并...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血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210例,根据是否合并HF分为COPD合并HF组61例与COPD组149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合并HF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外周血BNP、NT-proBNP对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的诊断价值。结果 COPD合并HF组BNP、NT-proBNP、LVESD、LVEDD显著高于COPD组,LVEF显著低于COPD组(P<0.01)。BNP、NT-proBNP、LVEF、LVEDD是COPD患者合并H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外周血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为94.6%,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02(95%CI:0.712~0.892);外周血NT-pro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92.6%,AUC为0.823(95%CI:0.767~0.879)。COPD合并HF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13,P=0.013;r=-0.521,P=0.000),与LVESD(r=0.356,P=0.010;r=0.565,P=0.000)、LVEDD(r=0.335,P=0.014;r=0.501,P=0.000)及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87,P=0.000;r=0.752,P=0.000)。结论 外周血BNP、NT-proBNP高水平与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相关,与心功能分级存在关系,对于COPD患者的HF程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心力衰竭 利钠 诊断 nB型钠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和肽素、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何艺 冉华 +3 位作者 王正中 郑全 梁伯平 蒲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proadrenomedullin N-terminal 20 peptide,PAM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和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及其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proadrenomedullin N-terminal 20 peptide,PAM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和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别入选CHF患者72例和32例非CHF对照,检测纳入对象血浆和肽素、PAMP和NT-proBNP水平,心脏彩超评价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结果:CHF患者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1),并随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和肽素分别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值(r=0.508)、血肌酐(r=0.320)、NYHA分级(r=0.567)、NT-proBNP(r=0.412)呈显著正相关(均有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663,P<0.01)。CHF患者血浆PAM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浆和肽素、NT-proBNP水平在CHF中显著升高,并与CHF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肾上腺髓质素n20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血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8
12
作者 陈兴泳 张旭 +2 位作者 雷惠新 汪银洲 张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3-424,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探讨NT-pro-BNP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88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梗死大小分成小面积脑梗死组14例、中度脑梗死组21例、大面积梗死组53例。按是否合并房颤,分成脑梗...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探讨NT-pro-BNP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88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梗死大小分成小面积脑梗死组14例、中度脑梗死组21例、大面积梗死组53例。按是否合并房颤,分成脑梗死合并房颤43例,脑梗死未合并房颤45例。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NT-pro-BNP值。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NT-pro-BNP水平升高。小面积脑梗死、中度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各组血浆NT-pro-BNP中位数分别为277.50 pg/mL、983.70pg/mL、2556.00 pg/mL。血NT-pro-BNP在18例死亡或脑疝自动出院患者高于70例存活患者(中位数,3017.50 pg/mL vs.992.85pg/mL)。脑梗死合并房颤组NT-pro-BNP高于脑梗死无合并房颤组(中位数,2880.00 pg/mL vs.432.70 pg/mL)。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NT-pro-BNP升高,NT-pro-BNP可能作为急性脑梗死预后预测一个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n-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钠肽和N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13
作者 蔡秦 金玉华 方宁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关系,评价其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55例(NYHAⅡ15例,Ⅲ级25例,Ⅳ级15例),老...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关系,评价其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55例(NYHAⅡ15例,Ⅲ级25例,Ⅳ级15例),老年NYHAⅠ级者16例设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NT-proBNP的质量浓度;免疫荧光快速测试法测定血浆BNP的质量浓度;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和BNP值均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递增而逐级升高(P<0.001)。所有患者的BNP和NT-proBNP质量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P<0.001),与LVMI、LVST、LVEDD、LAD呈正相关(P<0.05)。血浆BNP浓度诊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P<0.001);血浆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P<0.001)。结论血浆NT-proBNP和BNP均能较好地反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对于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脑钠肽前体在小儿川崎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芳 陈琅 +1 位作者 沈晓丽 郭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30-632,共3页
目的观察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小儿川崎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36例典型川崎病患儿和20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浆NT-proBNP,另检测30例伴有发热并排除了心肌受累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和30例健... 目的观察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小儿川崎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36例典型川崎病患儿和20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浆NT-proBNP,另检测30例伴有发热并排除了心肌受累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的血浆NT-proBNP,并进行相互比较。同时对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行心彩超检查。结果不完全川崎病组和典型川崎病组血浆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川崎病组急性期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呼吸道感染组和健康组,恢复期血浆NT-proBNP显著低于急性期;以血浆NT-proBNP>300pg/ml诊断川崎病,敏感性为80.35%,特异性为90.00%。川崎病组血浆NT-proBNP>300pg/ml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并发冠脉病变的阳性率。结论血浆NT-proBNP可以作为一项早期诊断川崎病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川崎病 诊断 冠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在心血管病患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春莉 裘宇容 +2 位作者 周芳 冯平峰 陈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6-869,共4页
目的测定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LIA)测定4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NT-proBNP... 目的测定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LIA)测定4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NT-proBNP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LVEF、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心血管病组患者血清LgNT-proBNP浓度为3.7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42;单因素方差分析示不同的心血管病组间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61,P<0.001)。心血管病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而显著上升,相同NYHA心功能和LVEF分级下,不同心血管病组间血清NT-proBNP浓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变量相关分析表明,血清NT-proBNP浓度与患者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152,P<0.001及r=0.725,P<0.001),与LVEF分级、预后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r=-0.634,P<0.001和r=-0.58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是心血管疾病事件强的预测因子(HR=2.763,P<0.01),并与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密切相关。结论心血管病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可用来评价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且与临床预后关系密切,但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分层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心血管疾病 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丹 周静文 +3 位作者 黄慧玲 傅剑冰 谢耀群 陈艺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44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首次胸痛24 h内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44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首次胸痛24 h内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NT-proBNP预测脑梗死发生的价值及界值,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NT-proBNP的独立预测价值。结果AMI后1年内共有29例患者并发脑梗死。脑梗死组发病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脑梗死组(P<0.05)。ROC曲线显示NT-proBNP有可能预测脑梗死的发生。根据ROC曲线定1082 ng/L为最佳分界值时,预测AMI患者并发脑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96.8%、84.3%、52.1%、9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1082 ng/L是AMI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病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1082 ng/L的AMI患者易并发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梗死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体内N端脑钠肽前体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燕燕 张晓东 +1 位作者 李瑛 李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546-1549,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体内N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前后心脏结构的变化。方法:选取我科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规范的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N端脑钠肽水平及...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体内N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前后心脏结构的变化。方法:选取我科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规范的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N端脑钠肽水平及左心室功能的变化。结果:随着心功能不全加重,NT-proBNP明显升高,eGFR降低。经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患者NT-proBNP显著降低,同时左心室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1)NT-proBNP水平与NYHA分级具有正相关性(r=0.852,P<0.001);(2)NT-proBNP水平与LVDd(r=0.343,P<0.01)、LVPWT(r=0.256,P<0.05)、LVDs(r=0.252,P<0.05)、LVMI(r=0.334,P<0.01)呈正相关,与LVEF(r=0.354,P<0.01)呈负相关;(3)血浆NT-proBNP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0.671,P<0.01)。结论:慢性肾衰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普遍升高,与左心室功能和容量负荷密切相关,规范的血液透析可降低NT-proBNP,延缓心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 心功能不全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N端脑钠肽前体在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龚晓琴 彭华保 +2 位作者 曾群 侯彰华 邝晓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6-171,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sPDA)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 年10 月-2014 年9 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28 - 32 周、出生体质量 〈 1 500 g 的早产儿107例,分别于生后第4... 目的 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sPDA)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 年10 月-2014 年9 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28 - 32 周、出生体质量 〈 1 500 g 的早产儿107例,分别于生后第4、7 天检测NT-proBNP,采血后30 min 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生后第4 天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PDA组(39 例)与对照组(68 例);PDA组根据有无超声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及临床表现分为症状性PDA(sPDA组,20例)和无症状性PDA(asPDA组,19 例);sPDA组再根据是否服用布洛芬分为治疗组(13 例)与非治疗组(7 例).结果 生后第4 天,sPDA组患儿血浆NT-proBNP 水平高于asPDA组,asPDA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生后第7 天,sPDA组患儿血浆NT-proBNP 水平高于asPD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sPDA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生后第7 天血浆NT-proBNP 水平较第4 天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非治疗组生后第7 天与第4 天血浆NT-proBNP 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DA 患儿生后第4 天血浆NT-proBNP水平与动脉导管(DA)直径、左心房/ 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LA/AO)及DA直径与左肺动脉内径比值(TDD/LPA)呈正相关(r = 0.498 - 0.670,P均 〈 0.05).生后第4 天血浆NT-proBNP 水平预测sPD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 (95%CI :0.938 - 1.000),NT-proBNP水平在13 964 pg/mL时,诊断sPDA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95.4%.结论 sPDA早产儿血浆NT-proBNP 水平明显增高,治疗后下降.第4 天血浆NT-proBNP 是预测sPDA的敏感指标,动态监测血浆NT-proBNP 水平变化对指导早产儿PDA治疗策略的选择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n 极低出生质量儿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脑钠肽前体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19
作者 汪进丁 罗江洪 +2 位作者 徐丽君 温洪周 万和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46-651,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的水平,探讨血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15 d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48 h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6例,在发...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的水平,探讨血NT-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15 d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48 h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6例,在发病后72 h内测定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并进行NIHSS评分,按照发病15 d内患者预后是否死亡把入组患者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记录与患者发病15 d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发病15 d内死亡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有24例(10.6%)。其房颤、心源性脑卒中、大灶梗死、NIHSS评分、年龄、血糖、血肌酐均数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白蛋白、LDL-C、总胆固醇均数明显低于存活组( P<0.05),血清NT-Pro-BNP中位数水平为2598.5 pg/mL,明显高于存活组190.4 pg/mL(P<0.001)。区分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NT-Pro-BNP水平的最佳切点值为955.2 pg/mL、灵敏度83.3%、特异度为82.2%、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NIHSS评分≥13[OR=56.18,95%CI=9.06~348.40, P=0.000],Lg NT-Pro-BNP(OR=38.79,95%CI=6.52~230.95, P=0.000),脑梗死体积(OR=8.73,95%CI=1.11~68.88, P=0.040)是脑梗死发病15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能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5 d内死亡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急性梗死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宇 林树无 徐旺达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的关系。方法入选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年龄≥60岁NYHAⅡ~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8例,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的关系。方法入选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年龄≥60岁NYHAⅡ~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8例,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SHF)(LVEF<50%)组210例、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LVEF>50%)组98例,同期非心力衰竭住院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结构和LVEF、左心室舒张功能(Ea/Aa)。结果血浆NT-proBNP水平随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二者呈正相关(r=0.862,P<0.01);LVEF与NYHA分级呈负相关(r=-0.614,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r=-0.136,P=0.09)。在SHF组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735,P=0.008),在HFNEF组NT-proBNP水平与Ea/Aa呈正相关(r=0.614,P=0.009)。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LVEF与NT-proBNP结合应用不仅能更好地反映患者心功能状态,同时有助于HFNEF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n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